傳統節日清明節簡介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在一年二十四節氣當中,民間特別重視農歷四月五日清明節。
清明祭祀墳墓的俗例,自漢相 沿承襲。以后,普及民間,歷二千年而不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孝子賢孫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墳,為墓地鋤草,替墳墓加土,好好清掃修整一番。近世,孝子賢孫對于清明掃墓,已未必一定遵守于清明節這一日。有的會在節日以前數天拜祭,也有的會在節日若干日子奉祀,只不過籠統地說是清明上墳拜祭罷了。
踏青是陪襯清明的副節目,掃墓之余,一家大小因利趁便,就在山野間游樂一番,順手折支柳枝戴在頭上,等到入暮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