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難忘的清明節(jié)主題作文(通用3篇)
2023年難忘的清明節(jié)主題作文 篇1
4月,春光明媚,4月,大地復蘇,4月,春色滿園,4月,萬紫千紅。4月,也有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清明節(jié)。這一天,我和家人去給太奶奶上墳。
到了墓地外圍的停車場,我們下了車,通過一條小路,走到了墓地,在這條小路周圍,有許多的菜地,有一大片黃燦燦的油菜花,景色十分迷人。終于,我們到了墓園,墓園的上空煙霧繚繞,滿地都是紙灰。來到了太奶奶和太爺爺的墓旁,我給太奶奶磕了三個頭,并且給他們獻上了一束鮮花。之后,全家人都為太奶奶磕了頭,依據多年的習俗,我們就開始燒紙錢了。可是,燒紙錢的時候,一股難聞的味道撲面而來,原來是燒紙錢的味道,我們趕快站到另外一面來躲避,可是風一會兒往這吹,一會兒往那吹,我們不得不一會換一個方向。紙錢全部燒完了,我就在想,太爺爺和太奶奶會不會真的拿到這些錢呢?
回到家,我突然想到了燒紙錢的危害,燒紙錢是多年來人們的一種習慣,可是燒紙錢污染空氣,并且紙是由樹木做成的,燒紙錢還會毀滅森林,而且殘留下的紙灰還會污染環(huán)境。而且燒紙是一種迷信活動,是給天上的親人送去錢財,可是,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存在的,那如何來寄托對以去親人的思念呢?
在晚上,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了一條新聞,現在很多的人都使用了江葬的方式,他們把親人的骨灰灑向長江,在清明節(jié)時,乘船來到江中,往江里灑下花瓣,紀念已故的親人。這種方法不僅能寄托對親人的哀思,也不污染環(huán)境,是一個折中的好選擇。
墓葬是一個由來已久的習俗,但是隨著有更多的人越來越懂得愛護地球,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江葬,我相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地球的環(huán)境會更加美好。
2023年難忘的清明節(jié)主題作文 篇2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我吟誦起這首詩,我總會想起清明時節(jié)在去世的家人的墓邊哭泣,在烈士的碑前默哀。
掃墓當然是清明的主角了,4月4日清晨我和家人一起去掃墓。墓碑旁長滿了野草。忘了他們罷,思了它們罷,以往一張張或和藹或嚴肅的臉印上了黑白的相框。我們放上的花,帶來了太爺爺曾經最愛吃的紅燒肉,奶奶哭趴在墓邊,高聲哭喊著。看著這悲哀的場面,我也不禁流出了淚,為奶奶一絲悲哀。
“青團我來了!”看著這一盤綠綠的青團,我咬了一小口,好甜呀!這小小的青團,是黑芝麻餡,是濃濃的愛,重重的情。
在學校也要祭奠烈士周三我們5年級的全體師生徒步來到烈士墓前向烈士們致敬,還曾想到日本鬼子打中國時的情景,還曾聽到老輩們唱著一張張照片一張張臉,一張張臉上淚兒掛的歌謠嗎?想到這樣,再硬的石頭也會融化,再狠的心都會軟下來。為了表達敬意,我們掛上了花圈,將手中的白花放在那里,放在了烈士們曾經灑下鮮血的地方。
在清明節(jié)除了掃墓,吃青團,紀念烈士,在古代還有玩蹴鞠,插柳,放風箏之說。
清明節(jié)是楊柳發(fā)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
雖然清明已過去,但是每當想起這一幕幕我總會涌起一絲回憶。
2023年難忘的清明節(jié)主題作文 篇3
今天是一年“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清明,也是一個緬懷和祭奠先祖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我自七歲起,便每年都在這個日子里跟著爸爸和哥哥一同下鄉(xiāng)掃墓,曾留下過很多美好的回憶。今年這個清明節(jié)比以往更加難忘。
一到鄉(xiāng)下,我就跟叔叔和哥哥們一起忙著準備祭祀用品,萬事俱備后,便向目的地尋去。一路上,我們穿插在來來往往掃墓的人群中,漫步在猶如金色海洋的油菜花旁。
不一會,我們分別來到了各位先祖的墓前,逐一畢恭畢敬地獻上祭品并進行虔誠叩拜,祝愿老祖宗們在另一個世界里過得安詳又愜意!
路上,每遇花草樹木,爸爸都停住腳步,認真細致地對我進行講解,印象最深的就是爸爸講到茶樹和茶葉:芽和葉,一芽一葉、一芽二葉……葉子是通過萌芽發(fā)育一片一片逐步長大而形成的。這場植物課填補了我很多知識空白,讓我認識了梨樹、樟樹、枇杷、苦棟……期待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能有更多的機會,學到更多的新知識。
返回途中,面對川流不息的車流和人群,爸爸很有感慨,即興詠出了一首七言絕句:“清明時刻路難閑,來往多為化紙錢。止步靜觀匆過客,幾人敬老在床前?”并對我講解了這首詩的意思。
是啊!我們在堅信清明節(jié)緬懷和祭奠先祖的傳統(tǒng)形式有它的深遠意義,應當發(fā)揚和傳承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做好對長輩在生前的盡孝,尤其是長輩最需要晚輩們照顧和呵護的最后一段日子。
爸爸的這首詩,說出了社會上仍然存在的“在生不孝,死后悲傷”的個別現象,希望這種現象隨著文明程度不斷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不復存在。也期盼每個肩負著責任和義務的人都應當時刻想著:對父母和長輩在生前要如何盡到孝道,如何讓他們安度晚年,如何讓他們在留戀美好的骨肉親情和對這個世界依依不舍中安詳離去。
這個清明節(jié)我過得非常有意義,也特別難忘,但我又是帶著既開心又沉重的心情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