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初中見聞作文800字(精選12篇)
清明初中見聞作文800字 篇1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么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么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爸媽后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介紹。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于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后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里。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只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爸爸念書,自己有病了也舍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欲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干凈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著一張張寄托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卷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清明初中見聞作文800字 篇2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家人一起去祭拜了外婆。
今天的白鶴陵園真是人山人海,鞭炮聲鋪天蓋地。外婆的墳墓在高高的山上,順著階梯拾級而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來到蒼松翠柏掩映的外婆墓前,我又看到了外婆永恒的笑容,我拿出紙巾小心翼翼地擦去外婆遺像上的灰塵。撫摸著遺像上外婆的面龐,想到的是小時候,外婆是如何的疼愛我。
早晨我起來就要看碟子,外婆就必須在我起床之前打開電視播放影碟。我看了一小會兒,又哭又鬧地吵著要吃早餐,外婆耐心的哄我,等香噴噴的早餐擺在桌上,我這才安靜地吃早飯。上午,我要么與外公在院子里安然地閑逛,要么就在家里發展自己的愛好。可這時,外婆已經背著勞累的身子出門買菜了。就是晚上睡覺,我也不得安寧。晚上起來,每一次都是在外公外婆的攙扶下我才進洗手間。
當時,我怕黑,外婆還借著床頭燈的一絲微弱燈光摸索著手電筒。每天外婆幫我洗澡、做飯、睡覺、喂奶,這一切在平常人眼里看起來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卻令我銘記于心。那一句句溫馨的話語一直縈繞在耳邊,那一個個為我付出的畫面久久徘徊在我的腦海里。無私、和藹的外婆更是我最想感激的人。可是當我想對外婆說聲“謝謝”時,您已不在人世。
那是一個凄慘的夜晚,院子里的野貓叫得格外悲傷,我說:“外婆,我想吃東西。”您艱難的從床上去廚房,嘭的一聲,您卻倒在了客廳里,無論我怎樣喊叫,怎樣發出痛苦的呻 吟,您卻死死的沉睡了。我只是看到一些穿白衣服的叔叔把您抬了出去,懵懂的我,還不知是怎么一回事。住院四天后的臨晨三點鐘,您帶著依戀與不舍永遠地離開了人世。無論家人怎樣地呼喚您的靈魂,您卻已經去了天堂。永遠……永遠……
我親愛的外婆啊!您為了照顧我,放棄了許多自己活動的空間。在我摔跤傷心地哭喊時,您撫摸著我的頭,安慰我;在我百無聊賴的仰望藍天時,您帶我去走訪鄰居,去花園散步;在我生病痛哭流淚時,依舊是您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喂我吃藥。外婆,我還沒有報答您對我的恩情,您就已遠離了我們。祝您在天堂過得好!您的孫子永遠深愛您!
清明初中見聞作文800字 篇3
清明節我們一家趁著放假的機會,一同回到了奶奶家,也去祭拜一下死去的親戚,一路上的情景都是那么熟悉,小橋流水,青草池塘,一個小小的村莊格外幽靜。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點,我們一行人穿著套鞋,帶著掃墓、祭祀用的東西,順便趁著上山的機會,要挖來幾頭竹筍,采些蕨。
上山的路上,一片又一片的油菜花開滿了陡峭的山頭,一叢又一叢新綠點綴著單調的黃土,雖然沒有見到那明媚的陽光,但這一切的一切,都充滿著生機,洋溢著春天的氣息。不久,雨停了,我們也到了祖奶奶的墓,在上面一點,就是我祖爺爺的墓。
哥哥和爸爸走上前去,砍下幾截樹枝,插在附近的土上,掛上祭祀用的小球、紙花,然后點燃了一條長長的鞭炮。他們站在墓前,燒了些紙錢,插上幾根香,在碑前擺上了一些雞、鴨,灑下了一小杯谷酒,等都準備好了后,我走上前去,對著祖奶奶拜了拜,心里暗暗地說:“祖奶奶,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我一定會聽話、好好學習的。”隨后,我們又上去祭拜了祖爺爺。
終于,都祭拜完了,我們借此機會,來到了一座小山。這里長滿了蕨:大樹后,草叢中,石子旁,到處都是。媽媽毫不猶豫的沖了上去,好不容易回到鄉下,總要弄些東西回去吧,我也毫不示弱,拿起袋子來到一邊。在這附近,還有一片翠綠的竹林,在直竄云霄的竹子邊,還有一頭頭剛剛冒出土地的小竹筍,一個個虎 頭虎腦地望著這個新奇的世界。我和媽媽在這邊采蕨,爸爸爺爺那邊也開始行動了,一頭頭小竹筍在鋤頭的挖動下,紛紛倒地,都被裝進了大袋子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的清明果然說的不錯,我們的工程才進行一半,就又下起了小雨,誰知小雨越下越大,傾盆大雨迎面撲來,山頭的冷風更不知是什么時候跑了過來湊熱鬧,沒辦法,和諧的氣氛就這樣被打破了,雖然有傘,但我們一個個都成了落湯雞,好不容易才回到院子里。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假期已經過了一半,我的作業卻分毫未減,沒辦法,這次清明游就到此結束,有機會,我一定還會回來感受這淳樸的氣息!
清明初中見聞作文800字 篇4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大約起源于周代,距今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掃墓祭祀的重要節日。這一天人們燒香燒紙,懸掛掛青紙,表示對祖先和親人的緬懷。
每年清明節這天,我們這個大家族都會到墳山上去燒香燒紙、燃放鞭炮,以表達自己對已逝親人的哀思。今年清明節那天,天公不作美,一直下著蒙蒙細雨。我們吳氏家族的族長派了幾個年輕人去墳山祭拜。又讓媽媽和姑媽們在家里做飯。晚上,大家分成8桌來吃飯。供飯之后,族長端起酒杯,高聲說道:“各位,倒滿第一杯酒,敬我們已故的親人吧!”說完,人們把酒潑灑在地上,空中頓時彌漫著酒香。我想,愛喝酒的那些老祖宗也喝到了這醇香的酒吧!
過了幾天的一個星期六,陽光明媚,我們全家人才去上墳。到了奶奶的墳前,我們畢恭畢敬地拿出水果,餅干供在墳前,媽媽點上香,爸爸燒錢紙后。我跪在爸爸的旁邊,雙手合十,喃喃自語:“奶奶,我們又來看您了。您安息吧,愿您的在天之靈保佑我們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說完我準備去放風箏,可我爸爸仍舊跪著,他久久注視著奶奶的墳頭,哽咽著說:“媽,我來看您了,您還好嗎?腳還疼嗎?如果您現在還在,那多好呀,您的孫女都讀二年級了。媽,我多么想您呀,做夢也經常夢見您……”說著說著,爸爸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又趕緊來安慰爸爸。過了好一會兒,爸爸才站起來說:“孩子們,我們放風箏吧。”我和弟弟來到了一塊空地上把風箏放到了空中,風箏越飛越高,最后,小得簡直看不見了。這時,爸爸拿出剪刀,叫我們把線剪斷。他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望著即將遠去的風箏,我想,如果我們的祖先或親人在天有靈,一定希望我們好好學習,身體健康。所以,我一定好好學習,絕不辜負居住在天堂里的親人對我們的期望。
清明初中見聞作文800字 篇5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這二字總給人以淡淡的哀愁,讓人感到一股莫名的憂傷,心情頓時如被細雨浸濕般沉重。又是一年的清明,天空已開始低泣,細雨中,窗外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一條條虛線不知疲倦地灑在我的心上,我的思緒飄遠了……
我的腦海中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瀟瀟細雨中,天空灰蒙蒙的,煙雨彌漫的小路上,人們三五成群,扶老攜幼,在泥濘中緩慢前行。不遠處,一塊塊雪白的墓碑顯得尤其醒目,一個個花圈顯得格外刺眼,令人觸目驚心。人們清理了親人墳前雜草,再給親人添一抔凈土,燒一把紙錢,少不了痛哭一場。畢竟,對親人的思念,似酒一般愈久愈刻骨銘心。正所謂料得年年腸斷處,清明節,墳冢旁。
我的眼前似乎又浮動起一個個身影,他們有著令我陌生的面孔,模糊不清。兩年前的那個五月,始終定格在以廢墟為背景,以哀哭為伴奏的日子里。在大地劇烈的顫動之后,有多少愛和盟誓被深埋于地下,有多少夢和憧憬支離破碎。所有的一切,都化作死一般的沉寂,時間仿佛瞬間凝固了,大地被封上死亡的烙印。
思緒飛向更遙遠的地方。那么肅穆、死寂的烈士陵園里長眠著我們多少最親愛的戰士?戰火連連,硝煙彌漫,這些年幼或年老的人們,為了祖國,毅然離開朝夕相處的親人,奔赴戰場,拋頭顱,灑熱血。難道他們沒有夢想,沒有牽掛?不!他們將這一切統統深藏于心中。為了祖國和人民,他們邁著堅定的步伐,拼盡最后的力量,耗盡最后的生命,最終倒下。放眼望去,一座座黃黃干干的墳墓前都擺放著人們獻上的白花,那一聲聲問候的話語,能否達到九泉之下?彈指一揮間,半個多世紀已過,可那英雄的形象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窗外的雨仍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夜已深,黑暗不知不覺地彌漫開來。我閉上眼,又想起了那些曾經熟識如今卻相隔兩界的人們,心中更加惆悵。
那些熟悉抑或陌生的靈魂,是否已安然升入天堂?好想寫封寄往天國的信,捎去人間親人無盡的思念:你們在天國還好嗎?
雨輕輕地打在窗戶的玻璃上,在這雨夜中,還有誰同我一樣在雙手合十,默默祈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聲音不停地在我耳邊回響,回響……
清明初中見聞作文800字 篇6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邁著沉重的步伐,懷著對烈士們的無限崇敬之情來到了烈士陵園。為那些因正義而犧牲的烈士拂去塵土,憑吊烈士的英魂,緬懷烈士的豐功偉績。
我想,我們的這些烈士們,他們雖已逝去,但他們那可貴的、崇高的精神卻像一團巨火燃燒著,永不熄滅。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斗爭歲月中,有我們宣恩的多少英雄兒女,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鄉的土地上。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也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那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終身。為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慨,為我們后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們是我們宣恩的驕傲,也是我們宣恩的光榮。
烈士們不是屹立在高山巨嶺上的巨松,而是遼闊平原上的一株小草為大地增添一筆綠意。烈士不是矗立在廣場中央的高大石像人,而是平凡道路下的一顆石子為繁忙的交通奉獻所有力量。
小時候,媽媽常說,我們的紅領巾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那時候,我還不太了解其中的含義。現在,我長大了,也漸漸懂了,正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我們在這風和日麗的日子里,雖然離硝煙滾滾、戰火紛飛的年代很遠了,也許無法體會那時的艱辛,但我們已經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肩負著祖國新時代建設的重任,雖然也有艱險和困難,但我們一定會學習先烈不屈不撓的精神,好好學習,隨時迎接困難的挑戰。
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革命先烈你們安息吧!
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跡,繼承先烈的遺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清明初中見聞作文800字 篇7
清明節中國的“時年八節”之一,由周代始,如今已經將近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在清明那幾天,人們會祭祖、掃墓,為先人祈禱,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過好。
當然,家家都有先人,我們家也不例外。清明節那天,我一早起床,幾絲陽光透過小窗射入家內,顯得格外美麗,格外耀眼。我從床上爬起來,跑到窗戶旁邊,看到天邊淡著幾絲紅霞,如不好意思的小女孩,紅著臉偷偷笑呢!我沉浸在這美景中,眼前不時的出現幾個偏偏起舞的少女在為我表演,心里美滋滋的。突然,一聲“兒子”把我從幻想的世界里拉了回來,使我不時感到有些驚恐、驚訝。“老媽!干啥呀?嚇我一跳!”她回答道:“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姥姥姥爺要去新鄭掃墓,你去不去啊?我高興地回答,說:”我去我去,今天天氣多好啊!“在經過了我的同意后,媽媽又打電話征求了舅媽的同意。我們磨嘰了一個多小時后,在九點整出發了。
事情沒有那么簡單,在高速路上,我們遇到了堵車,只能乖乖等候了。終于,在經過了一個半小時的奔波后,我們終于來到了新鄭,進行掃墓。在姥爺的指導下,媽媽開著車顫顫巍巍的來到我姥姥的媽媽的墓邊。這時,一個不幸的消息傳入我的耳中。姥姥說:”小孩子掃墓不好,讓大人去吧!唉!只好帶著妹妹在菜地里玩了。于是我一手拿著相機,一手牽著妹妹,走向了田野。
田野里都是麥子,如今還沒有熟呢,但是他們都長得很高大約有30厘米長,像猴子的尾巴,彎彎翹起。在這一望無際的田野中,有妹妹,有我,更有那斑斑點點。各形各色的昆蟲呢!又偏偏起舞的蝴蝶、臭熏熏的屎殼郎、斑斑點點的七星瓢蟲以及美麗的無名鳥等等,他們與我和表妹一起,享受著春日的陽光和松軟的土地。
這時,遠處出現了一片金黃色的地方,走近看,原來是一片油菜花地啊!我迫不及待的想過去,可是中間一道溝阻擋了我們,于是,我和妹妹”跋山涉水“,那些昆蟲跟著我們,一同來到了那。我和妹妹躺在那里,感受陽光,感受花香,感受昆蟲的氣味,還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不知不覺中,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們該走了,我戀戀不舍,想和大自然拍張照,那些昆蟲成全了我們,我和他們一起拍了張大自然與人的全家福。
一上午過去了,我從剛開始的不情愿到了不舍離去,雖然沒有掃墓,但我卻祭奠了城市沒有的美麗大自然,這一趟,我沒有白來。
清明初中見聞作文800字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似乎讓清明節帶上了永遠抹不掉的憂傷情調。可是,從小到大在我的記憶中,我們家鄉過的每一個清明節都洋溢著快意融融的氣氛。
我的家鄉在青海省樂都縣的一個小村莊,村里每年清明節前一天,男女老少都從四處趕回來,家家團聚,殺雞宰羊煮肉,準備踏青祭祖。
清明節的前一天,各家的婦女們就將殺好的就雞用繩子捆成俯臥狀煮好,還要準備許多第二天吃的食物;老人們還要剪很多的紙錢和紙吊用竹竿綁好備用。清明節這天早上,吃過早飯,小孩們就打起紙吊和大人們一起向山上走去。聽奶奶說這種紙吊的作用和紙錢是一樣的,是供死去的人們在天堂買東西用的。現在條件好的人家也買一些印好的紙幣燒給死去的親人,表達人們對逝去的親人的崇敬和懷念。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按陽歷來說,他是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踏青的好時候。所以,清明時節人們踏青掃墓兩不誤。
清明節這天,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紙吊等物品,一路上聽著鳥鳴,欣賞著山色美景,有說有笑的來到墓地,為墳墓除草,培上新土,再把黃紙密密地壓在墳頭上,把紙吊插在墳頂上,然后在墓前點上香,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鞭炮,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有的家族覺得這樣祭祖不夠盡興,就干脆在祖墳前“野炊”。男女老少傾巢出動,抬著豬羊雞肉,挑著新鮮蔬菜,端著大鍋小盆,來到墳前開灶做飯。年輕人們分工合作,有條不紊;小孩們悠閑地放風箏,捉小蟲;老人們則在旁邊指點,自得其樂。山野上紙旗飄揚,香煙繚繞,鞭炮聲在山谷傳響。有時相鄰的幾家還把自家好吃的東西送來相互交換,一派其樂融融的快樂景象。
家鄉的清明節,給我帶來很多的啟示,團結、和諧、和睦。我們要好好的生活,熱愛家鄉,熱愛環境,熱愛大自然留給我們的一切……
清明初中見聞作文800字 篇9
今年的清明節,印象特別深。
清明節那天,天氣很好。我好不容易賴著求著,舅舅才答應帶我一起去掃墓。外公和舅舅帶著鋤頭、刀和一個畚箕,畚箕中用塑料袋裝著香、蠟燭、紙錢、鞭炮。
外公一路說:“現在的清明節,真是簡單了!以前在浙江,要用籮筐挑著供品,在墳堆里轉一天……我們走了很多田間路,有的地方茅草長得有一人多高,實在難走!最后,我們終于滿頭大汗地來到了舅舅的祖父母的墓前,感覺這里真是又遠又有些怕人啊!我疑惑地問外公,干嘛要在這里,難道不能埋在我們家后山嗎,那多方便?外公說:“小孩別亂講,這里風水好,好保佑你們的!”
舅舅開始用刀砍四周的雜草亂樹,外公用鋤頭清理墳頭上的雜草。舅舅的動作好快,不一會兒就把自己手上的活干完了,他讓外公休息,又拿過鋤頭接著干起來。外公呢,就點上一支煙,悠閑地清理起墳正前方的平地來。接著,外公在墳墓旁邊點著一對小蠟燭,點上三支香,開始朝山頭拜,嘴里說:“山公山母,今朝是清明,你們要放他們的假咯……”又拿出三個元 寶燒了。我在一旁看著聽著,又怕又想笑,但看外公那一本正經的樣子,只好忍住了。接著,外公又讓舅舅挖了一些新土倒在墳頭上,又在上面插上一根帶葉的細竹子,破開竹子頭,然后在上面夾上幾張紙。我雖然覺得奇怪,但也沒敢問。
最后,外公在墳頭正前方清理出的空地上,點上蠟燭和香,然后開始燒紙錢,舅舅叫我也過去燒。我聽見外公又開始說:“阿爸阿媽,今朝是清明,鈔票多得很,盡量用,要保佑小的。”說完,他拜了幾拜。接著是舅舅拜,他的嘴里也嘟囔著。輪到我拜時,外公幫我說,叫祖宗們保佑我會讀書。真是奇怪呀!大家都拜完了,舅舅點燃鞭炮,地上的灰被炸得亂飛。
我們按原路下山來,一路聽到不停的鞭炮聲。
中午,方桌擺到大廳中間,擺上炒好的菜和清明果,放好八個酒杯,并放好筷子。外公又點燃一支蠟燭,又點香,又開始朝著門外說話。然后給每個酒杯中倒酒,其實是糖水。
忙活了半天,我累了,口也渴了,正好看到舅舅喝酒杯中的糖水,我趕緊也喝了,真甜!
清明初中見聞作文800字 篇10
清明節到了,我跟母親都會到姥姥的墳前給姥姥掃墓。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云,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姥姥在這里一定會開心。
姥姥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姥姥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么樣的。老老的房子里,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姥姥卻安詳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姥姥的逝去而哭,由于我并不知道姥姥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后,瞅著躺在棺材里的姥姥,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記得小時候,姥姥總愛背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里,我蜷在姥姥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姥姥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姥姥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并不清楚姥姥講了什么,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于是姥姥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后,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姥姥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盡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姥姥死前,摔了一跤,隨后又馬上爬起來。家里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于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姥姥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姥姥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沖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么去搖姥姥那只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于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姥姥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姥姥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么的思念親人!
清明初中見聞作文800字 篇11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蘇,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轉好幾道車。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母親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著我了,我便滿山遍野地到處玩,直到母親把我拖上車去。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有一次我發現在一座破爛不堪的墳前,從來沒有紙錢燒過的痕跡,我很奇怪,就彎下腰,仔細辨認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著什么“生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斗”,而且他還是個外鄉人哩!咦,他應該埋在烈士墓園吧!為什么上面沒有一個親屬的名字?
我帶著疑問跑去好奇地告訴母親,母親沒有抬頭,只是緩緩地說:“唉!你拿些紙錢去為他上墳吧!”我接過了母親遞來的一疊紙錢。走到了他墓前,一邊往火里扔紙錢,一邊喃喃地說:“從來沒有人來為您上過墳,您一定很寂寞吧,我雖然不知道您叫什么,也不認識您,但您當年一定是個功臣,如今尸骨卻流落他鄉,我為您燒一些紙錢吧……”這時,一雙手溫和地扶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母親,她輕輕從我手中拿了一些紙錢,扔向火中,紙錢打著旋落在火中,一張,兩張、四張……
今年又到清明了,由于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她不能上墳了,而我一個人去她又不放心。于是我們就在室外燒紙錢,母親扔一些紙錢就說:“爹!您接著吧!小遠(我的舅舅)拿著……”
紙錢只剩下最后一疊時,母親把它遞給我說:“小詠,你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燒吧,唉!沒人給他上墳怪可憐的。”……火光映著我的臉,我在心里說:“安息吧!明年清明節時,我一定為您去上墳!”一陣風吹了過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今年又逢清明節。
清明初中見聞作文800字 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古人的詩句把清明時節人們的心情及氣候寫得入木三分。今年學校就安排我們四年級四個班的學生去慈城祭掃烈士墓。
老師讓我們每人都手工做一朵白花,去敬獻給烈士。我回家忙乎了二個多小時也沒做出個樣來,最后只能厚著臉皮請教媽媽,終于把兩條美侖美奐的白花做成了,還帶著兩片綠葉,新鮮的宛若沐浴在春風里帶著露珠的真花。
慈城在我印象中只有年糕,雖然知道離市區不遠,但卻從沒去過,只知道媽媽買年糕時總挑慈城的買。究竟那里有什么風景?還有烈士們的感人事跡是怎樣的呢?帶著大大的問號,晚上我怎么也睡不著……
迫不及待的我們經過一路的顛簸終于到了慈城。故城的早晨籠罩在陽光下特別耀眼,古樸典雅的象是中國畫……
跟著導游來到烈士墓前,巨大的巖石上幾個鏗鏘有力的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首先映入眼簾,先前的高興勁兒不知不覺地變成了沉痛。在低沉的哀樂聲中,我們七個班級二百多學生自動排成了正方形的隊伍。講解員用沉痛的語氣介紹了烈士。聽著烈士的生平和事跡,眼淚模糊了同學們的視線。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日子都是烈士們的生命換來的呀,鮮紅的紅領巾是烈士們的鮮血染成的,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聯想到自己平時從未想到這些,我心中不經感到愧疚,烈士用生命鮮血換來的新中國需要我們去建設,只有祖國強大了,才不會被霸權主義國家欺凌,而我們今天不好好學習,將來拿什么去建設國家,又有何本事保衛祖國?烈士的鮮血不能白流!祖國的明天不能毀在我們手中!我們要認真學習,將來建設好祖國,不辜負老一輩革命者們的遺愿。
此時,沉痛的音樂再次響起,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紀念碑前鄭重的把手中的小白花敬獻在烈士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