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精選26篇)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1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家人一起去祭拜了外婆。
今天的白鶴陵園真是人山人海,鞭炮聲鋪天蓋地。外婆的墳墓在高高的山上,順著階梯拾級而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來到蒼松翠柏掩映的外婆墓前,我又看到了外婆永恒的笑容,我拿出紙巾小心翼翼地擦去外婆遺像上的灰塵。撫摸著遺像上外婆的面龐,想到的是小時候,外婆是如何的疼愛我。
早晨我起來就要看碟子,外婆就必須在我起床之前打開電視播放影碟。我看了一小會兒,又哭又鬧地吵著要吃早餐,外婆耐心的哄我,等香噴噴的早餐擺在桌上,我這才安靜地吃早飯。上午,我要么與外公在院子里安然地閑逛,要么就在家里發展自己的愛好。可這時,外婆已經背著勞累的身子出門買菜了。就是晚上睡覺,我也不得安寧。晚上起來,每一次都是在外公外婆的攙扶下我才進洗手間。
當時,我怕黑,外婆還借著床頭燈的一絲微弱燈光摸索著手電筒。每天外婆幫我洗澡、做飯、睡覺、喂奶,這一切在平常人眼里看起來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卻令我銘記于心。那一句句溫馨的話語一直縈繞在耳邊,那一個個為我付出的畫面久久徘徊在我的腦海里。無私、和藹的外婆更是我最想感激的人。可是當我想對外婆說聲“謝謝”時,您已不在人世。
我親愛的外婆啊!您為了照顧我,放棄了許多自己活動的空間。在我摔跤傷心地哭喊時,您撫摸著我的頭,安慰我;在我百無聊賴的仰望藍天時,您帶我去走訪鄰居,去花園散步;在我生病痛哭流淚時,依舊是您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喂我吃藥。外婆,我還沒有報答您對我的恩情,您就已遠離了我們。祝您在天堂過得好!您的孫子永遠深愛您!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懷著沉重敬仰的心情,走進了烈士陵園。來緬懷這些革命先烈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直沖云霄的巨大石碑,石碑上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這八個金色大字。
我們在這里舉行了儀式,首先是在紀念碑演講,他們的演講令人在心中引起了對革命先烈強烈的思念之情。
接下來是向革命先烈們獻花,我雙手捧著小白花,把它輕輕放在烈士墓前,心里在想:革命先烈,你們的血沒有白流,你們沒有白白犧牲。“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這不正是形容你們的詩句嗎?我們一定會奮發向上,好好學習,踏著你們的腳步,讓祖國更加昌盛繁榮!
接下來,我們去了“革命烈士紀念館”聽講解員講了許多感人的事跡,看了許許多革命時的圖片。我感慨萬分,心想:我們是幸運的一代,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3
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清明節就是其中之一。
每年陽歷4月5日就是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們緬懷和祭奠先輩的節日。今年清明節我和家人—起去祭奠了祖先。清明節當天—早,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還有妹妹—起來到祖先的墳墓前給他們擺上飯菜,敬上酒,點上蠟燭。接著的我們還給先輩們燒了紙錢,放了火炮。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清明節。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4
傳統清明節那天,我和媽媽到桃花去給大姨媽掃墓,大姨媽是病逝的。天下著大雨,我看到樹木上的新葉,想到逝去的親人,他們再也看不到這生機勃勃的春天了,非常令我傷心。媽媽告訴我,大姨媽生前是非常疼愛我的,每當這時我心如刀割。我希望大姨媽在那個世界的另一邊的過得好,穿的好,睡的好,身體好,您放心,照顧好自己,我們給您買了吃的,用的,花的……您別不舍得,您永遠活在親人們的心里。
在親人的墓前,我們獻上鮮花寄托哀思,輕柔的春風帶著我們的思念,送向另一個世界。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5
清明節蕩秋千是古代得一種習俗。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還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人們還在流傳著這個習俗。踏青又叫 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得景象,正是郊游得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得習慣。植樹。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樹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得習慣,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節時人們喜愛得活動之一。
每逢清明節時,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掃墓。清明掃墓,其習俗來由來已久。掃墓是為了祭奠逝去得親人和故人,也是對親人和故人得思念。雖然他們都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是,他們生前得經歷在我們腦海中仍然清晰可見。這份思念是永恒而深刻得。插柳。據說,清明插柳得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得農事祖師神農氏得。至今,被人們流傳了下來。射柳。射柳是練習射箭技巧得游戲。也是清明節得一種習俗。據明朝人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后將葫蘆高掛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鴿子飛得高度來判定勝負。采茶。采茶是南方人得一種清明節習俗。清明時節,南方天氣轉暖,正是采茶得好季節。我國西湖得龍井至今聞名天下。
古人有許多贊美清明節得詩句,比如張繼得那首《清明》: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看了上面得清明節習俗和那些有趣得活動后,大家一定對中國得文化有所了解,但,有關清明節得習俗和傳說還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得去了解掌握。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6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么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征《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吃雞蛋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艷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這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這么漫長,空氣悶悶的。終于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里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后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似玉米粒大的包。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爸爸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負責燒香。
一切搞好了開始祭拜,我手上抓著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后點炮了,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 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著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因為一天的祭祖,我們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7
清明,一個令人悲傷的節日。在這個傳統節日,我、弟弟、媽媽和爸爸一起回了老家。
“清明時節雨紛紛”,雖是這樣說,可是這天上午,天確實藍的沒有一點瑕疵。風和日麗,艷陽高照。
這天,我們沒去掃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有事,家里就我和弟弟兩個人,怪冷清的,就連鐘上指針擺動的聲音都能發出回聲。
我在電視機前百無聊賴地看著電視,看著看著,就看起勁了。這個冷清的上午倒也覺得有趣了。
我看電視看到媽媽回來了還沒感覺,完全沉浸在了戲劇里。直到媽媽叫我出去踏青時我才回過神來。我裝作沒聽見,繼續看我的電視。直叫到媽媽火時我才戀戀不舍得放下我親愛的遙控器,走出家門,無奈地去接近大自然。
不看還行,一看就不得了了。我完全被眼前這個春意盎然的世界迷住了。綠油油的草正在向人們點頭彎腰━━敬禮呢!可是,在敬禮的時候總不時有調皮的露珠從它身上滑落。不少的春筍從黑黢黢的地里探出頭來,青澀地看著這個陌生的世界;還有一些亭亭玉立的竹筍,冬天已去,春天已至,可她還是舍不得褪去那厚厚的衣裳……我的眼前,以前都是綠的。
下午,本萬里無云的天氣,不知什么時候,突然變了天。天空上堆積起了陰沉的厚重云塊,打在我家透明的玻璃窗上的冷雨慢慢流下,將整扇玻璃切割得支離破碎,好像哭泣的人們的臉……一陣陣雨聲,奏出了人們悲痛的心聲。
我發現,每次清明必會下場淅淅瀝瀝的雨。是天上的天神也借著這個節日緬懷他們的祖先,撫慰已經失去親人的人們的心靈;還是告誡人們:昨天已經逝去,我們要珍惜現在,展望未來?我不知道,也無從得知。我只知道,追憶,是對親人的思念;而珍惜現在,又是一個人可貴的存在。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8
清明節早上洗漱好后,我和爸爸開車去老家。到了老家,我和爸爸叫上了我的兩個侄子一起去玩。
我和爸爸還有兩個侄子先去了桃樹園里,這里的桃樹上開滿了桃花,這些桃花有粉色的、有紅色的。我們離開桃樹園后又來到了田野里,田野里的莊稼長得非常高、非常綠,可是旁邊的雜草也不甘示弱,隔三差五的長在莊稼邊上。看過莊稼后,我們又拿起風箏,在一邊的空地上開始放風箏了。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9
盼啊盼,終于盼到了今年的清明小長假。媽媽答應我明天可以和小姨他們一起上山看桃花,做燒烤。想到這兒,我激動得一夜沒睡好。
第二天,我早早地來到了我們的集合點。不一會兒,我們的“大部隊”就到齊了,小姨,舅舅,三姨,哥哥……總共有八 九個人呢!我們坐上了車,向著目的地一路飛馳。坐在車上,我不禁想起去年我們踏青時的美好情景。那美麗的花朵,那樣香的燒烤……我的心里不禁對今年的野餐多了一份期待。
4月,正是桃花,梨花,油菜花開得正旺盛的季節。此時賞花再好不過了。我們先到的第一個目的地是郝家村的桃花林。此時,一朵朵桃花競相開放,放眼望去,好似無邊的粉霞。接下來是去梨花林。走在梨花樹下,隱隱能聞到一絲淡淡的清香。有些梨花瓣已經落了下來,同時在地上的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可愛小花。陽光透過重重疊疊的枝椏,投下斑斑點點細碎的光紋。這些斑紋好似一個個活潑的小精靈,跳躍在花兒上,閃爍著迷離的光點。小花在春風的吹拂下不停地搖曳著,顯得十分可愛。
賞完了花,我們要去進行下一個最振奮人心的環節了,那就是去山上燒烤!我們來到了山上,找到了上次進行燒烤的地方。這個地方可好了!依山傍水,地勢平緩。旁邊,還有幾棵桃樹,梨樹。我們將野餐毯鋪到了地上,然后拔掉了旁邊的一些荊棘,又在毯子上擺放了一些吃的,喝的,以及一些燒烤必備品。
不久,我們都吃飽了。我們小孩子就玩了起來。有的小心翼翼順著崎嶇的山路,摸索著下山;有的拿著棍子敲打著頁巖,看它們粉碎;有的支起風箏,讓它在藍天中翱翔;而我則坐在樹下的石頭上,靜靜地欣賞著這山水景色。遠處是一座座連綿的山峰,山峰上坐落著幾支隨風旋轉的風車。它們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越發潔白。山下,是片片桃花林,和塊塊油菜花連成的海洋。午后的陽光照耀著它們,鮮艷的色彩融化了一般,竟顯得有些朦朧。真所謂“光鎖山頭山鎖光,天連山尾山連天”。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10
4月5日是國家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清明節快要到了,我跟媽媽說好了:先去掃墓,再去踏春。我們從門口出來還很高興,可是我聽到別人說掃地,我就想起沉睡在冰冷的山間的老老爺,我就很難過!我們帶上水果、點心和酒,又帶了些紙幣,我卻很奇怪,帶紙幣干什么?媽媽告訴我那是給老老爺花的錢,難道地下的錢是這樣的嗎?邊走邊想,不知不覺已來到了墓地。墓地兩旁站立了兩排樹,在山下,兩排樹好像再看護著墓碑。我一走進去就感覺很悲涼,我看到了老老爺的墓,原來他就躺在了這冰冷的地下,墳上長滿了青綠的小草,我們把帶來的水果點心和酒擺放好,媽媽就叫我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頭,我抬頭時看見了姥爺一直低頭不語,但是他的眼睛卻充滿了淚花,這還是我第一次看見他掉淚,我一直以為男子漢大丈夫不會輕易落淚,于是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大家看起來都很難過,這時一直低頭不語的姥爺說:“好了,我們走吧!”
大家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農民伯伯都在忙著種地,也看到了書上所說的老牛耕地拉車,農民伯伯們臉上流著汗水卻充滿了笑容,大家忙得不可開交,這正是應了那一句:清明時節種瓜點豆的諺語,清明時節還是植樹造林的好時節。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了花兒已經露出了笑臉;楊樹長滿了巴掌大的葉子;柳樹葉在風中起舞就像女孩子的長發在風中飛舞;小草倔強的從土里伸出了頭;小鳥在林間歡快地歌唱,這些景象似乎讓我們忘記了悲傷。春天是萬物復蘇、春暖花開的季節,在四季中只有春季會帶給我們無限的活力,無限的生機。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11
在我回家的路上,看見了一些人在燒紙,我很好奇的問:“問什么那些人要燒紙?”媽媽說:“這與清明節的習俗有關!”因為清明節,人們都要給祖先掃墓,這表達了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關懷。還有踏青、蹴鞠等習俗。
而清明節的由來是相傳春秋時晉文公落難,介子推曾割自己的肉給他充饑。晉文公即位后,請介子推為官,不料介子推隱居綿山,晉文公想防火逼出介子推,但介子推卻被燒死。晉文公把那天定位寒食節。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12
清明節是一個拜祖先的日子,也就是給祖先燒點食物的,燒給他們。
4月4日星期六,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大早就起床,連早餐都沒吃,就從橫瀝開車回老家掃墓。一回到老家,我們都把鞋換成拖鞋,因為去掃墓祖先的路是一條水泥路很臟,換完鞋我們就出發了,來到第一個地方時就看見有許多人在把草挖開,這里每年都會這樣的到處都是草,所以每次來這里都得挖草,挖完之后,我們就開始給祖先蘋果、包子……的食物,然后我們拜這位祖先的每一個家庭就輪流的燒鞭炮,有幾個家庭都燒大的鞭炮,所以他們最后一個燒,鞭炮一個接一個,很響,特別是大的鞭炮,燒完鞭炮后,爸爸就叫我去拜一下祖先。拜完之后,我們就去第二個地方拜另一位祖先。
第二個地方那里有許多個祖先,其中最里面的第二行其中一個就是我們的祖先,首先是燒些食物給祖先,然后燒一些拜錢給他,最后燒鞭炮,做完這些以后,我就上前去拜拜祖先,并雙手拿著水壺倒茶給祖先喝。拜完之后,我們就去第三個地方拜另外兩位祖先。
第三個地方去的路全是水泥,把我的腳弄臟了。我上前去問爸爸:“爸爸,是不是拜完第三個地方就回家了。”爸爸回答說:“是呀!然后12點準時出發去吃飯。”我聽完之后就在去的路上摘了許多花,因為我想把這些花送給祖先,希望他能保佑我身體健康,步步高升。來到之后,我看見有兩位祖先,我仔細看了看水泥上的字,原來他們是一對夫妻,我們還是按老規據給這對夫妻送上水果,燒一些錢和煙給他們,還有茶和白酒,最后燒鞭炮,做完以上這些工作,我就去拜拜他們,把所有剩下的茶倒給他們喝,并把我剛才在路上摘的鮮花送給他們,希望他們在天堂能更加相愛。
拜完所有祖先后,我們就回家,然后12點出發一起吃飯,把我們買的燒豬吃掉,看到大家津津有味吃著美味的燒豬,我感到無比的高興。這次清明節我一定會把發生過的事情永遠記到腦子里,這次清明節讓我終身難忘。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13
今天,清明節,天氣格外清朗,于是便選擇今天去春游。
這天早上,我們在沂河的小樹林集合,姐姐、我、朱姝一見到對方便高興相互擁抱,一起向小樹林走去。我們走在石子路上,路旁的消化成紫色,一叢叢、一片片,鋪在了土地上,讓我聞到了花的清香,讓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爬上了山坡,一陣陣清風像撫著我的臉一樣輕柔。柳樹也像吹亂了頭發,顯得生機勃勃。啊,是蝴蝶,我們放下包,脫了衣服開始追它,蝴蝶像喝醉了一樣到處亂飛,我們也隨著它飛了起來,作業、煩惱.....一切都拋開了,自由的在草地上跑了起來草叢的旁邊是大沂河了,水又清又美麗,靜止著站在那,水中被風吹起了浪花,讓然感覺到自己是在船上,我站在扶手前;風一下朝我吹過來,頭發吹到了腦后,感覺特別自在,好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
這一次春游真是讓我興奮!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14
清明節又來了,我們一家準備一起到郊外踏青。
一大早,我們就出發了,車子在鄉間彎彎曲曲的小路上行駛著。不一會,我們就在一條清澈的小河邊停了下來。我和妹妹一下車就飛快地跑到草地上。小草已經長得好高了,整整齊齊的,蔥綠一片,我和妹妹在上面打滾,壓在身下的草兒厚厚的、軟綿綿的,感覺就像睡在地毯上一樣,舒服極了。河邊長著一排排樹,細看,綠芽脫掉了外面褐色的外衣,搖頭晃腦地趴在枝條上。遠遠望去,這些柳芽兒像給柳樹披上一層細紗。長長的柳條輕輕地拂動地河面上,蕩起一波波細紋,嚇得小魚兒直向水深處鉆去。
小河的旁邊是一片莊稼地。地里長著綠油油的麥苗,微風吹過,泛起墨綠的麥浪,我似乎看到了麥子豐收的景象。麥田中間還夾著一些油菜地。油菜長出了高高的菜苔,菜苔上冒出了許多花朵,有的已經盛開了,引來一群蜜蜂和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有的花骨朵已經裂開了,露出一抹黃,似乎也急著要為春天獻出一分美。
田野的后面是一排整齊的村莊。在村子旁,我們看見一群孩子[來源]在快樂地追逐著。我正看得入神,突然聞到了一股撲鼻的香味,我四下尋找,發現一個農戶的屋后長著許多桃樹,樹上開著粉紅的桃花,這香味就是它們隨風飄來的。我驚喜萬分,看著滿園的桃花,聞著滿園的香氣,不由地陶醉在燦爛的花海里……
這時,一陣笑聲傳來,隨后,一群孩子跑來邀請我和他們一起玩,我高興地加入了他們,在田野間的小路上追逐、打鬧……在燦爛的陽光下,我們盡情享受這美麗的春光。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15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回老家掃墓,網名先去我叔叔家,然后再去買東西,有超市、手機、鞋子、衣服等,我們去地里掃墓,現在路邊畫一個圈,然后,再把買的東西燒掉。
掃過墓后,我們又去吃飯,這一天過得真快。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16
清明假日的一天,我們去爺爺家過節,爸爸提議我們一起做艾餃。
我和爸爸先到一塊陰涼的土地上,摘來一大袋綠色的艾葉,這艾葉又嫩又香,我想做成艾餃肯定很好吃。我們把艾葉拿回家,清洗干凈。奶奶把它們煮了一下,撈出后剁了起來。這時,我和爸爸把粳米粉、糯米粉和白砂糖倒入一個大盆里,用手攪拌均勻。等奶奶把艾葉剁好,把碎艾葉也放入盆里,然后加入熱水,就開始揉面團了。奶奶說:“面團要揉得像橡皮泥一樣有韌勁才行。”我們揉哇,揉哇,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將一大團綠色的面團揉好了。接下來,我們將面團一小團一小團地扯下來,放在手心搓幾下,把它們變成一個個小球。這些小球白中帶著盈盈綠意,猶如一顆顆寶石。
我在奶奶和爸爸的指導下,拿起一個“寶石”放在手心,“啪啪啪”拍扁,再用手指由里向外不斷地捏,把它捏成了一張大餅。在大餅中間放了一小團豆沙餡,再把大餅輕輕對折,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把邊按緊,一個半月形的艾餃就做成了。
我把艾餃往蒸籠里一放,哎呀,和奶奶做的艾餃差距太大了,而且,我的小艾餃立不住。爸爸說:“你的艾餃底不平,當然立不住了!”他幫我把艾餃底捏平,果然就不會倒了。我點點頭,表示學會了,就又開開心心地繼續做了起來……
終于,一籠粉綠、可愛的'艾餃做成了,奶奶把它們放在灶上開始蒸。大約過了半個小時,一股清香從蒸籠中散發出來,奶奶說:“熟了,可以吃了。”說完,她關了火,開始盛取艾餃。我則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旁,口水都快下來了。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17
清清明時節話清明今天,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其中清明節的由來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傳說的在漢魏以前,清明節則是一年中重新鉆木取火的日子。到了戰國時候,祭祀祖先和眾神與保衛國家是同等重要的大事。因此,清明節日益受到重視。到了漢代,人們對祭祀日漸盛旺。盛唐之時,普通老百姓之家也紛紛上墳祭祀。當時的民諺有“三月清明雨紛紛,家家戶戶上祖墳”之說。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傳世杰作《清明上河圖》就給我們展示了當時清明節的盛況。到了今天,祭祖、掃墓已成了清明節習俗的重要活動,這一天,也就變得分外莊重,連空氣中都充滿了懷念。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但是,清明節正值陽春三月,春光明媚,萬物復蘇。因此,踏青、放風箏也就成了清明的習俗。清明去踏青,我必定要去掃墓,給先祖掃墓,也給英烈掃墓。看著蒼翠的松柏和安眠在青山綠水之中的英魂!我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懷念那些為國為家作出貢獻的先輩,正是他們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美好的生活。陽光燦爛,春風習習的日子最適于放風箏。我會帶上青團、紅藕等食物,找個油菜花爛漫的田野去放風箏。累了,就躺在綠草花叢里休息一下,聽蜜蜂在耳旁“嗡嗡”的歡唱,疲勞就一下子被風吹跑了;餓了,就打開自帶的點心,坐在田埂上細細品嘗甜甜的藕,糯糯的青團,春天一下子就來到了我的唇邊。古人對放風箏很有講究,認為是消災袪病的手段,尤其是不能拾別人的風箏,以免沾上了別人的晦氣。可我卻不一樣,我的心愿很簡單,只求讓風箏飛起來而已,并不在乎其它的。有時候,心里煩惱了,就干脆把風箏放飛了,讓它帶著我的煩惱一起飛向遠方……
其實,何止是清明節,中國的每個傳統節日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讀完這本書,我了解了我們祖國各個傳統節日的起源、風俗,不禁感到無比驕傲。祖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要為繼承這些優良的傳統,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出一份力。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18
一路上,由于很多人都去自己的故鄉掃墓,所以造成很大的堵車。不過,幸好有警察叔叔在一旁指揮,堵車時才不會亂糟糟。
吃完午飯后,我們就要出發去掃墓了。一路上,我總盼著能早點到山,因為可以玩侄子送給我的彈杈。我仔細欣賞著窗外的風景:“小鳥在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唱著歌;小青蛙在荷葉上呱呱地叫著,仿佛在向我打招呼。到了山下,我和侄子最先爬上山,想比賽誰先爬上山頂。
“好了,你們兩個不要比了!我們現在要去掃爺爺的墓了。”爸爸說。我和侄子一邊下來一邊異口同聲地說:“好”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19
清明節我們放假三天,爸爸帶我們回趟老家,短短離家兩個月的時間,家鄉的變化真大啊,柳葉爬滿樹枝,桃花開滿樹杈,空氣里到處都彌漫著春天的氣息和香味,麥苗在茁壯成長。風柔了,天暖啦,我感覺到了春天向我們走來。
我們這清明節的風俗,去祭拜祖先,為祖先添墳。
我同爺爺他們一起來到祖先的墳前,拿出爺爺帶來的冥幣等擺放在墳前點燃,然后默默祈禱著:希望先人能保佑家庭幸福合家歡樂。我們給祖先磕了幾個頭。這時爺爺爸爸等拿起鐵鍬給祖先們添土圓墳。
下一個清明節,我還來祭拜祖先!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20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回到了鄉下,來到了外公家里。屋后有密密麻麻的竹子,還有鉆出地面的筍芽兒,河邊有許多的野菜。
到了下午,我和外公、舅舅、媽媽、哥哥、弟弟一起去茅園山給姥姥掃墓。到了姥姥的墓前,外公用山刀砍了一棵小樹,插在姥姥的墳墓上,把掛山錢掛在小樹上,然后點燃蠟燭、鞭炮,最后我們都在姥姥的墓前拜了三下,就離開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問媽媽:“清明節為什么要掃墓?”媽媽跟我說:“清明節給已故的親人掃墓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掃墓是紀念先祖、緬懷親人及行孝的具體表現。無論是活著的還是已經去世的,我們都應該尊重,愛戴,心中常懷感恩之心。”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21
清明節放了學,我們全家開車回老家了。上了高速,路上的車可多了,你追我趕的車流望不到頭,路邊有許許多多的桃花園,坐在車里往外看,桃花園不時從窗外飛過,在樹上,在電線塔上,還能看到很多很多小鳥的窩,打開窗戶,就能聞到大自然的香味,心情頓時舒暢起來。
中國人在清明節祭奠先人的時候,都是要上貢品,燒紙錢,燃放鞭炮,整理墳墓……這是中華幾千年的習俗。我們掃墓的時候,磕磕頭,送束鮮花也是可以的。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22
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我去了老家,我還學會了一句農諺: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我和哥哥、伯伯、姨媽、媽媽、姥姥去踏青,一路上看著美景。
在小河對面,一片綠油油的麥苗鋪到天邊,陽光下風兒像童話里的仙女,用溫柔的手撫摸著麥苗。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23
清明節,人們以各種方式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在我的家鄉最常見的紀念方式就是做清明粿。今年清明節,我們一家人又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做清明粿。
可別小看這小小的清明粿,它的制作過程可一點也不含糊。爺爺奶奶一大早就從地里割來了一大筐艾青葉,然后把它們洗凈煮熟瀝干水,再揉成糊狀。爸爸媽媽也上陣了。媽媽把一大盆米粉倒進木桶里,兌上一些水,就叫老爸來揉面團。老爸呼哧呼哧地使勁和著面,時不時地還往面團里摻進艾青糊,不一會兒,墨綠色的粉團就出現在大伙面前。奶奶端來了調制好的餡,有咸菜肉末筍丁,有豆沙,還有芝麻,香噴噴的,真是讓人垂涎欲滴!
一切準備就緒,大家就圍坐在一起做起了清明粿。媽媽手腳麻利,干凈利落地把面團一個個分開,再用搟面杖把小團子揉成了薄薄的面 皮。大人們把不同口味的餡包進面 皮里,做成不同樣式的清明粿,有餅狀帶花的,有帶花邊的餃子,多像一件件藝術品啊!我看了也忍不住學著大人樣做了起來。我先把餡包進皮子里,然后把皮的兩邊捏在一起,做成了一個圓頭圓腦的餃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做好了清明粿就要放進蒸籠里燒了。奶奶說只要等20分鐘就可以出籠了,可我等呀等,感覺過了好幾個小時似的,清明粿卻還是沒熟,我簡直就要望眼欲穿了!好不容易等到清明粿出籠啦!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個粿就往嘴里塞,哇,好燙!我咬下一小口,黏黏的,糯糯的,還很有嚼勁呢,真是太好吃了!不一會兒,一個粿就被我消滅了,艾草和米粉的清香卻一直留在我的嘴里。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24
清明節我和同學張小璇一起去綠水青山的太和洞爬山。
早上灰蒙蒙的天氣,好像披上了灰色的衣服,這正是清明時節的天氣,我們終于開始爬山了,一路上有說有笑,沿途中看見了許多人拿著紙香等拜祭仙人用品來這里拜祭祖先,經過一個小時的奮斗我們終于爬上山頂玉黃寶殿了。
之后,我們下了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25
清明將至,連綿的細雨,讓天氣有些微寒。
雨過處,衰草連天。跟著父親去掃墓的我,感受著這一城的風雨。
林中無邊的靜默,父親佇立在墓前,他修長的身軀挺得筆直。雨絲輕濺,地上的枯葉發出輕輕的聲音。父親跪了下來,在稍有些腐朽的葉上,恭敬的磕了三個頭,古井無波的眼神中有些閃爍。
雨揉碎了滿林的嫩綠,遠遠望去,是隨風涌動的綠色海洋。
父親撿起傘,緩步走過來,而我,早忍不住這份靜默,興趣盎然的與大自然逗趣,嬉笑。父親的臉上漸漸浮現出怒意,大聲地對我說:“長輩在這兒,笑什么笑,快去磕三個頭!”我嚇到了,不敢抬頭,就望見他膝上的些許泥土。有點納悶,有點委屈,有點不以為然的走到墓間,不情愿的跪下,一個、兩個……
于是,小時候的我便認為,清明就是在細雨微寒中,不得不去給逝去的長輩們磕頭。
歲月年華,如今,又是一個清明,我也長大了。跟著父親上山掃墓,仍是一場雨落青山。看著父親背影滄桑,處處留下的歲月痕跡,一片斑駁,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輕輕倚在樹旁,心中是酸楚,那一刻,蒼茫林海,雨下三千,潤濕了人心。我很自覺的默默走到墓前,鄭重的磕了三個頭,任憑滿膝泥土。
雨滴,輕掛枝頭。
那天,父親似乎很高興,或者是因為我的懂事。一家人圍坐桌邊,頓時,整個客廳熱情淋漓。我看著父親談天說地,激情四溢,恍惚間,仿佛看到了年輕的父親,多年前豪放的青春。窗外,清風細雨,吹散了一城的寂靜。不能說是快樂,只是有說不出的溫暖。
我感覺,我喜歡上了清明時節雨,在雨中感受微寒;也喜歡上了林中靜默,面對逝去的親人表達敬意;更喜歡上了客廳圍坐,一家人天南海北,無所顧忌。原來,清明既是酸楚,也是溫暖。溫暖之后的酸楚讓人懷念;酸楚之后的溫暖更值得珍惜。
細雨闌珊。
滿城的燈火,真美!
關于清明節的初中作文 篇26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的天氣特別美麗,陽光明媚、太陽高照。我和媽媽、弟弟、表哥、姨媽、還有小姨,去給外公上墳。我們來到田野里,我發現喜鵲和杜鵑、小燕子、烏鴉、還有……都在樹枝上嘰嘰喳喳的叫著。
五顏六色的花朵,又紅的、白的、字的、黃的等等。柳樹搖著綠色的長辮子,仿佛在說:“看我的頭發又細又長,誰也比不上我漂亮。”快看,那些松樹又粗又大,真壯啊!綠油油的麥田,多么可愛啊!風一刮,麥苗就像綠色的海洋一樣翻起一層層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