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活動策劃書(精選3篇)
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活動策劃書 篇1
一、活動目的:
清明節是祖國傳統文化節日,經學校研究決定,將開展“民族精神代代傳——家鄉英雄知多少”主題活動,切實加強傳統文化教育,不斷增加學生修養、提升素質。重要的是通過這次主題教育,讓學生來緬懷先烈,知道自己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
二、活動主題:民族精神代代傳——家鄉英雄知多少
三、活動時間: 4月3日下午第三節課
四、活動地點:教室
五、參加人員:四年級五班全體師生
六、活動程序:
1、唱隊歌
2、班主任宣布活動主題:同學們,本月的班隊會主題是:民族精神代代傳—— 家鄉英雄知多少。4月4日,就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了。你知道清明節掃墓的來歷嗎?說到清明節掃墓,我們也一定回想起那些用生命和鮮血換來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們。我們利用清明節三天的時間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了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活動的意義,并利用 “網上祭英烈”互動平臺,進行網上祭奠、發表祭奠感言、開展網絡訪談。清明過后,寫出祭奠體會,發表感言心聲。
3、主持人獻詞:
男:又是一個清明節,我們緬懷革命先烈。
女:天空為今天垂淚,松濤為今天嗚咽。
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長眠于地下。
女:歷史不會忘記他們,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我們更不會忘記他們。
男:曾幾何時,我們的祖先以先進的科學和燦爛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巔。
女:而近百年黑暗與屈辱的歷史,又將她推向深淵。
男:為了改變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與奮斗中含恨而去。
女: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烈士們的鮮血才點亮了中國的天。
男:今天,我們在這里以革命的名義想想過去。
女:以現代化建設飛速發展的現實來告慰英魂。
合:先烈們,你們安息吧!
(奏哀樂,全體默哀3分鐘。)
主持人發言:在我們身邊就有一位名人——張玉華將軍,課前我們都收集了有關張玉華將軍的資料,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交流所了解的名譽校長張玉華將軍的事跡。
4、主持人發言:我們的家鄉,還有許許多多的英雄,你還了解哪些英雄的感人事跡,給大家介紹一下。
家鄉英雄事跡會
(講故事、交流搜集資料、圖片等)
5、男:前輩流血犧牲,僅僅是為了讓我們擁有一片晴空,呼吸自由的空氣,欣賞這美麗的鮮花嗎?
女:不,他們希望的是受過深重災難的祖國在我們的手中變得更加強盛、美麗。
男:如果說昨天我們還是不懂事的孩子,但今天我們要意識到我們肩上也擔負了沉重的擔子。(集體背誦《少年中國說》節選)
男:少年不單單是人生旅途的一個站點,更是一個轉折點。
女:我們的肩上將挑起: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擔。
女:我們的雙手將托起:男:21世紀希望的太陽。
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活動策劃書 篇2
提起清明節,大多數人都知道是踏青、掃墓的節日,但清明節的由來也許人們并不知道。據說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餓暈,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給他吃。后來公子重耳成為晉文公,封賞忠臣忘了介子推。當重耳想起時,介子推卻不愿再做官,背著母親隱居在綿山。重耳就放火燒山逼他出山,可是大火燒了三天始終不見人出來,重耳率眾臣上山尋找,發覺他和其母已燒死了。在燒焦的柳樹上飄掛著寫有血詩的衣襟:“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重耳于是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的同一天,重耳登山祭奠介子推,并勉勵自己勤政清明。
年年萬物吐新,歲歲黎民思親。又是一年清明時。就在今天,就在清明的今天,外公、幺外公、大舅和我等6人一起去老外祖母的墳地掃墓。途中三三兩兩的行人提著一袋袋鞭炮、筒炮、紙錢、吊花、香、蠟,手拿柴刀匆匆前往各自已故親人的墓地。盡管是睛天,陽光明媚,草長鶯飛,但人們的臉上沒有一絲笑容,神情嚴肅莊重,這情景令我不禁想起杜牧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雖然陰陽兩隔,時間久遠,但心底的思念像瘋長的青草肆意蔓延。
我們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走著,不知不覺地來到老外祖母的墳墓前,外公等人拿著柴刀,先將墳墓周圍的灌木叢及雜草砍掉,修理得干干凈凈,然后將一根剔了葉的樹杈用力插在墳頂中央,再提著一串串五顏六色的吊花小心翼翼地掛在樹杈上,最后我們在墓碑前插三柱香,一支紅蠟,接著點燃它們,香火閃爍,一縷縷“香”煙裊裊升起,紅蠟在默默地流淚。
我們靜靜地立在墓碑前,凝視著眼前熟悉的墳。只見花白頭發的外公跪下磕頭的時候,嘴中嘰嘰哇哇說個不停,不知道在念叨什么,也許是祈禱祖先保佑家人吧!我也站著朝墳頭作了三個揖,然后雙膝跪下虔誠地深深地磕了三個響頭。磕完頭、作完揖,我們就開始燒紙錢,我蹲下身子幫著外公一邊撕一邊燒,還向周圍零星地撒一些紙錢,望著一小堆燒完的紙錢灰燼,我仿佛覺得老外祖母笑呵呵地來領錢了……沉思間,幺外公突然點燃了鞭炮和筒炮,頓時鞭炮聲和筒炮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我嚇得膽顫心驚,連忙躲在大舅身后,怦怦的心跳久久不能平靜,當最后一個筒炮炸完,我心想:這危險的一幕終于結束了。
在鞭炮聲中,在老外祖母的墳頭,有關老外祖母的一幕幕浮現在我眼前:每次我去她家的時候,遠遠地看到白發蒼蒼的她穿著一身臃腫的黑衣,系著圍裙,顫巍巍地從屋里走到長滿青草的田間小路上,伸出她那粗糙而又干枯的雙手,向我反復揮著,大聲地喊道:“超超——超超——我的曾孫子來了呀!”當我雀躍般跑到她跟前時,她摸摸我的頭,牽著我的手領我到她家,給我糖吃,餅干吃……轉在我周圍笑瞇瞇地盯著我問這問那……現在慈祥的她已經離我們而去了,并且永遠地再也不會回來了!這使我陡然覺得要關心珍愛身邊的每一位親人。“超超,我們回家吧!”外公在叫我,我晃晃神依依不舍地走了,再見了,親愛的老外祖母!明年的清明我會再來看望您!
今天又值清明,是祭奠祖先和革命先烈的日子,心祭勝過形祭!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輩們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我應該好好珍惜它,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珍愛自己,珍愛他人,更珍愛祖國!發奮學習,為國爭光!
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活動策劃書 篇3
今天是清明,心中難免會有一些傷感、想念。
不知道清明為什么總是陰雨連綿,好像上天都在為這個特殊的日子而傷感,留下了一串串晶瑩的淚珠。
天剛亮,公雞就叫了起來,你看:柳樹垂下了頭,草兒彎下了腰,花兒跳起了送別的舞蹈,好像在思念亡故的人們,這樣的景色,為清明節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味道。這讓我想起了這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到了晚上,就可以看見許許多多的人在燒紙,紙灰滿天飛舞、盤旋。
我站在風中,靜靜地,感受清明節帶來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