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拜山500字作文(精選3篇)
清明節拜山500字作文 篇1
今年的四月4日是清明節,從今年起清明節列為法定假期,太好了。那天我們一家人開車回九坑拜山,上次拜山是跟舅舅他們回老家拜山,那也是我必須要去的。今次拜山是自己家回去拜山,今年的清明節前都一直下雨,但到清明節那天就停了雨,真好,上天在關照我們,知道我們要回家拜山所以就停了雨,呵呵,是啊,因為那晚回來時就又下雨了,你說是不是上天在關照我們呢?真的要感謝老天!!
每當清明節時我都會想起杜牧的那首詩——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人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使我產生對逝去的親人更加懷念,那種感覺更加的強烈。
我們共拜了兩座山,一座山是阿公的,另座山是阿太的,就是阿爸的爺爺。說也說我連自己的爺爺都還沒有見過,都不知道他長得是怎么樣的?聽說他在阿爸17歲時就去世了,聽說比阿婆還要年輕的,那意思就是說爺爺很早就去世了,去世原因好像跟病有關的。唉!病魔折磨了多少人的性命啊?我最親愛的外公也是,外婆也是,唉~~`!!他們都還沒有好好的享福就這樣去了,他們真可憐!
我希望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在未來,什么病都可以治好,不要因為病治不好或者付不上高昂的醫療費丟失了性命,也希望政府制定一些法律法規針對經濟條件較差的病人(一些難治的病)提供優惠措施,這樣因病而去的人就會慢慢的減少。
清明節拜山500字作文 篇2
走在拜山的路上,感受微風徐徐吹來,看著大山上碧綠的樹,是一種美好的感覺。我就陶醉在其中,根本沒發覺目的地已經到了。“果果!”媽媽的聲音從耳邊傳來,我才知道到拜山地點。
童年的我,認為拜山是一種游戲。現在的我,才知道拜山是紀念祖宗。
把草除完后,我們首飾。紙錢等“貴重物品”丟到火里燃燒,并且磕頭許愿,保佑我們平安……
最有趣的是吃寒食了。那一個個包子。饅頭,饞的我“口水飛流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左一口,右一口的吃起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拜山很有意義。
清明節拜山500字作文 篇3
在我的家鄉,清明節是非常神圣的。按當地的風俗,我們要在清明前夕,就去給亡者的墳上祭祀,通過焚香、燒紙、掃墓,默默地寄托著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清明前一天,我們去給太姥爺和太姥姥上墳。那天,太陽剛從東方升起,我和媽媽就收拾好了紙錢、水果、飲料,攜帶著大包小包,坐車到舅爺家集合,準備一起去上墳。等姨姨、姨夫,表妹、表弟們都來齊之后,我們就乘車出發了。一路上看到人們都提著大包小包,都是去上墳的,路旁的貨攤上也上墳都擺滿了一疊疊厚厚的紙錢、蠟燭、黃酒等,供人們選購。
不知不覺中,就來東山腳下,放眼望去,東山好高哦!大約走了十幾分鐘,我們來到東山上的太姥爺和太姥姥的墓前,我們首先把墓打掃了一遍,然后舅爺把大家拿來的東西都擺好,有紙錢、銀元、水果、紅棗、雞蛋、黃酒、釀皮、鹵肉、雞肉、面包、飲料等,放在墓碑前,把白紙條一張一張掛在墳上的白楊樹和沙棘樹上,然后舅爺折了一根樹條,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圓圈,把紙錢拆開全部放入大圈內,然后點燃,用樹枝壓住沒點燃的紙錢,還用黃酒圍著大圈澆一圈,希望在九泉之下的太姥爺、太姥姥喝上一杯黃酒。做完這些,我們每個人還磕了三個頭。舅爺在墓前很傷心,摹地,我發現報紙濕了一大片,舅爺落淚了。我站在墓前,仿佛看到了慈祥的太姥爺和太姥姥的臉龐,他們生前對我的疼愛,每一件事歷歷在目,想著想著,我也不由自主地哭了起來。
通過這次上墳,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人死了就不能復活了,趁我們的親人還在世時,一定要好好善待他們,讓他們都過得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