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文明祭祀的綠色作文(通用3篇)
清明節文明祭祀的綠色作文 篇1
清明節是農耕文化下的節日,又叫踏青節,清明節的習俗除了掃墓祭祖之外,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清明節的文化內涵被漸漸遺忘了,許多人只知道清明要掃墓,卻不懂得祭掃的原因。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時節寄托的是哀思,緬懷的是真情。用健康文明方式祭拜,對生者、先人以及周圍環境,都有著正向的效應。其實,不管是哪種形式,只要能表達我們對故人的思念就可以了,新出現的祭祖的方式環保而情意深重,廣大市民也應轉變觀念,與時俱進,作移風易俗、文明祭祀的倡導者、實踐者、維護者,用科學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讓文明祭祀成為清明時尚新風。
清明節文明祭祀的綠色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人回老家上墳。一路上我和爺爺背起了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我和爸爸看到了一片竹林,地上冒出了一個個小春筍,我們一共數了34個春筍,我想起了老師教我的春天詞語—春筍怒發。我們去了一個個墓地,還買了兩束鮮花放在太公的墓前,我還拜了一拜。最后,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清明節文明祭祀的綠色作文 篇3
為了紀念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我們校園今天組織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
早上來到校園集合,一切準備好后,我們向革命烈士陵園走去。來到革命烈士陵園,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來為革命烈士們掃墓、獻詞。
哀婉的樂曲徘徊在耳邊,獻詞聲有聲有色,抑揚頓挫,訴說著我們心中的萬語千言……
獻詞后,我們參觀了革命革命烈士紀念館。看著一個個感人的歷史畫面和革命故事,我們不禁百感交集,心久久不能平靜。先烈們為了祖國,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血雨腥風的時代,英雄們為了祖國和后代,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舎生望死,視死如歸。英雄,您那不滅的精神會傳給一代又一代的少先隊員。先烈們您們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