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清明節作文——綿綿悼念寄哀思
一年的清明節就要到了,清明節這一天是悼念己逝的親人,祭拜祖先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老家的傳統習俗,這一天,本姓一家男丁出戶,攜帶鐵鍬和紙錢、鞭炮到墓地,紙錢焚化,鞭炮點燃,墓地添加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叩頭行禮祭拜,以示悼念已故親人。
歲月悄然流逝,恰指一算,我的外公、爺爺、奶奶己離世多年,他們的容貌也隨著時間的沖淡漸漸模糊。但那份親情,依然年年不忘;那份血濃于水,情意綿長,那份哀思也深深的永駐于心底最深處。
爺爺
爺爺因病去世,那時我還未到二周歲,腦海里也沒有他任何的記事,自然我和爺爺之間的感情也沒有太多的記憶,爺爺的生前之事多半是爸爸告訴我的,只知道爺爺是個嚴厲之人,對待孩子更是嚴格要求。他的樣子也只有從一張發黃的黑白相片中看出,那張相片是1976年父親在南京當兵,爺爺去看望父親,在游金山陵時爺爺和父親的留影紀念。相片中爺爺戴著老式翻邊帽子,身穿對襟棉襖,腳穿一雙黃球鞋。神情自然,身材消瘦,蒼黃的面孔,眼瞼低垂。
從相片中可以看出,爺爺雖是個嚴厲之人,但他的相貌也是很慈善、仁愛。聽媽媽說,爺爺在世時,特疼愛我總是愛逗我。可那時幼小,腦子里對他沒有半點記憶。
奶奶
奶奶生前是個手腳麻利的農村主婦,一雙三寸金蓮,一頭長發梳成圓髻,干凈利落。到了晚年,身體不好。因高血壓突發,致使左半身體癱瘓,平里走路只能靠一個拐杖,一雙小腳,行動更是不便,走起路來總是顫顫巍巍。牙齒全部脫落,最終買了一付假牙,平時里奶奶帶著假牙,也只能吃些較軟的食物。到了晚上,奶奶就會把它取下放在鹽水里浸泡,聽奶奶說這是為了消毒,防止假牙松動。
貧困的老家,在認為多子多福的年代里,奶奶和爺爺一生中養育了六孩子,爺爺去世早,奶奶一個人因病生活不能自理,無人照料。叔伯們就商量著每家轉著過,每到一個月轉一次。因我的父親在家中排行老小,每到快要轉到大伯家,奶奶總是不舍,每次總會在我家多過幾天,才到大伯家,奶奶偷偷的對我說那是因為大伯母厲害。看到奶奶每轉到一家生活時,總會把她自身所有的家當都帶著,那種場面真的無言以表。現在回想起來,心里也總是酸酸辣的,說不出。
年幼的我,總是傻傻的想,奶奶共有四個兒子,為什么到最后還要一個一個轉著過,難道就不能在一家生活嗎?長大的我才明白,當時社會的現狀導致像奶奶這樣的老年人,晚年生活凄苦,孩子多造成他們生活瀟條、迷惘、困惑、艱難,那時的年代,那時的奶奶,也只能屈服。
也不知轉過多少次,剛好轉到二伯家,二伯家娶媳婦,也許是奶奶心操太累,也許是奶奶高興過度,也許是奶奶壽命己到,她永久的閉上眼睛,離開了我們。爸爸哭著跟我說,你奶奶走的好,臨死時沒有受罪。幼小的我還不能完全聽懂這句話時,我也贊成爸爸所說的話,也許在天堂里,奶奶和爺爺才能安享地過好晚年。
那年,奶奶72歲,我正好讀小學四年級。
外公
外公年輕時是村里的村書記,做事雷厲風行,果斷敏捷,精神矍鑠,為人厚道忠實,對待家里的人更是嚴格要求,五個舅舅都怕外公。但外公非常喜愛小孩,尤其對我和哥哥百般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