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清明節有關的作文(通用3篇)
和清明節有關的作文 篇1
喂,快點我起床,你沒忘,今天要去看外公的嗎?”媽媽那定時鬧鐘打破我的美夢。對,今天我得去北侖掃墓,再晚就要來不及。我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洗漱完畢后,跳上老媽的車。
每年的清明節,總會伴隨著蒙蒙細雨,人們的心情也會在這煙雨中沉寂,今年也不例外,坐在車上,讓我不禁想起杜甫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我們來到北侖的墓地,快就來到外公的墓前,外婆就速地把事先準備好的一些供品放在桌上:清明果、糕點、水果、酒……我和爸爸在墳墓上加些泥土,媽媽再把鮮花插在上面。點上香火,我們就一一給外公叩頭,最后一環節就是把“金元寶”吹鼓,送給外公。
此時此刻,不禁又讓我想起以前和外公在一起時的快樂時光,那時的外公天天帶我去看大海,去捉螃蟹,每一次都趴在外公的肩上,總是那么開心、快樂!現在再也見不到外公,心里由的感到難過。
掃墓儀式結束,雖然說非常簡短,但莊嚴。“外公祝您在極樂世界開開心心,明年的今天我們一定還會再來看您的!”我在心里默默地說…。
和清明節有關的作文 篇2
清明節,幸好沒有下雨,我們一家人去竹溪掃墓。竹溪在嵊州的西北部,與諸暨市毗鄰。竹溪是奶奶的娘家,我們為曾外祖父、曾外祖母去掃墓。
一路上,只見車來人往,比往常熱鬧,大多是到鄉下去掃墓的。
車到浦橋,只見公路兩邊的山坡上到處都是桃花紅,李花白,紅白相蚋,風景這邊獨好。浦橋盛產各種水果,是嵊州的“水果之鄉”,看來今年浦橋水果又是豐收年。
車到崇仁,田野上到處是一片綠油油的,大地像鋪上一層綠地毯。青春的麥苗正在拔節;那金黃的油菜花,銀白的蘿卜花,紫紅的草子花,把田野畫成一幅絢麗多的水彩畫。蝴蝶在花間翩翩飛舞,蜜蜂為采蜜而忙忙碌碌。
車到竹溪,山村被群山環抱,空氣格外清新甜潤,潺潺的溪水清澈見底,山巒連綿起伏,滿山青松翠竹,郁郁蔥蔥。山上許多竹筍破土而出,村民們肩扛鋤頭,背竹籃,興高采烈地在掘筍。
從浦橋到竹溪,公路兩邊的村莊都建起一座座三、四層高新房子,不亞于城里的別墅,呈現一番新農村的新景象。爺爺說:“這幾年,改革開放使農民富起來,新房子越建越多,越來越漂亮,農村和城市沒有區別。”
和清明節有關的作文 篇3
父親多年來一直惦記著,去江南看看,他說的那個地方在鎮江,哪里有他已故的祖父母,我的曾祖父母。多年以后,他的女兒,我們全家在省城南京定居,我常想,這里或這不遠的地方,曾經有我的祖先的足跡,然而,地下的祖先再也無從得知之后的時時事事。在離南京不遠的地方,我的祖先便在這里長眠。心中不免失落,清明時節難免觸景生情,想起前年和父親一起的鎮江之行。
初春時節,我們一行人幾經周轉,我們來到一個貼于路邊的小小村落。據父親說他在十幾歲時來過這里,如今的他已六十有余,憑著記憶,他摸著、問著、尋找著據說是他姑姑的女兒家。果真,在找了兩戶人家之后,我們便見到了那位遠房表姑,穿過幾塊田地,跨過一條小小的水溝,我們來到了我曾祖父母長眠的一片農田邊。看見昔日的我的先祖,如今只剩一座矮矮的土堆,不禁悲從中來,又不知悲從何來?對待似乎很遙遠的先祖,那種感情往往是很復雜的。然而我不知如何思考這兩處小小的墳頭于我來說的意義,我甚至從不曾見過他們,我無法對著一抔黃土悲傷哭泣,這便是我可親可敬的祖先,我們之間存在的便是牽連不斷的血緣關系吧!
父親拿著一把鐵鍬,很虔誠很沉重地給墳頭添土,一鍬一鍬,一鍬又一鍬,在他覺得似乎很滿意以后,他便跪下給他已故的祖父母磕頭。而我,只在邊上看著,也許因為是女兒,傳統的觀念是不要孫女之類的跪拜的,而于我,我是不知我是否可以找到此時該有的感情、心情,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告慰先祖,您的子孫生活得很好,感謝先祖庇佑,日子不再艱難,再也不用每遇荒年便乞討度日了。父親告訴我:“于他而言,他便是墓中已逝者的孫子,地下長眠的是他一直記掛著的爺爺奶奶。”
祭掃回來后,我更多地了解了關于先祖的一些事,在那個年代,先祖是貧窮的,窮得食不果腹,窮得不能接受教育,更意識不到教育的重要性,也無從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變自身的命運。于是,當遇到天災,當老天不能提供溫飽時,他們只能服從命運的安排,四處飄蕩、隨波逐流。就像我的曾祖父母一樣流落他鄉至死都未回故土的大有人在。當時,他們就是一群流浪者,記得一位大家的筆下曾記錄對蘇北的這些不勞而獲的難民的一些褒貶之詞,而于我,我的心中只有敬意與無盡的感激。
如果真有另一個世界,愿先祖們不再流浪辛苦,不再為生活所困。更愿每一個世人珍惜每天能陪伴左右的父母高堂或其他長輩,讓他們因子女的孝順、陪伴而倍感幸福。就像我所認識的一位長輩,在母親病重時,她給自己的母親堅持洗了八個月的腳,而在她的母親離去后,她沒有一點遺憾,感到坦然、欣然。她說:“我寧愿在父母健在時多孝敬,讓父母生活好,照顧好父母,讓父母感到幸福。而不是在世時不孝順,卻在長輩故去時大聲哭泣。”她說到了,她也做到了不留遺憾。因此,我在她的眉宇間看到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