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通用34篇)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1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祭祀前輩,緬懷先烈的傳統日子。今天,我們邁著沉重的步伐,懷著沉痛的心情,來到威海烈士陵園,悼念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為人民的幸福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在戰火紛紛的年代,在腥風血雨的艱苦歲月,無數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締造,為了全中國人民的解放,前赴后繼,拋頭顱、灑熱血,用浩然正氣和崇高理想,譜寫了激動人心的不朽篇章,雕塑了雄偉壯麗的豐碑。先烈們的英勇事跡將被炎黃子孫、華夏兒女,一代一代的傳頌下去,革命英烈也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先烈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后來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深知,是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澆灌了中華沃土,裝點了春天的中國,我們會加倍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踏著革命先輩的足跡,繼承烈士的遺志,以先烈為榜樣,繼往開來,用自己的熱情、自己的血汗、自己的才智,讓國旗更鮮紅、五星更閃亮,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中所描述的“清明”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冬眠的動物們都會在這一天蘇醒。
清明節前后,人們都會買來冥幣,燒給已去世的祖先、親人和朋友;還會用新鮮的菜、水果來祭祀他們;并買好許多鮮花和紙花向他們獻花以及燃放鞭炮。然后還會向祖先們磕頭,并告知他們自己的身份,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4月5日清明節這天早上,我和爸爸媽媽早早的來到外公家,外公陪著我們一起去給媽媽家的祖先們掃墓,我們來到墳山,首先用鞭炮叫醒他們請安,點燃香開始磕頭,插上花,然后開始燒冥錢。在我的腦海里,出現了一個這樣的畫面:冥府里,媽媽的祖先們分別在三臺點鈔機上,笑呵呵地看著機子數著錢,臉上流下了高興的淚水。后來,媽媽和舅舅們在那繼續燒著冥錢,我卻和弟弟、妹妹們去山上瘋玩去了。
下午,我們全家又來到了另一個墓地掃墓,那兒埋葬著奶奶的爸爸媽媽。上山后,我一馬當先,找到了祖爺爺奶奶的合墓,便開始插花、燒紙,一改早上的惰性,因為天氣看起來很快就要下雨了。在燒紙時我發現:不用水澆也能很容易把火撲滅,是為什么呢?爸爸告訴我原來是我的燒紙方法不正確,我應該把冥紙對角疊一下,讓它彎曲架空才行,因為火需要空氣,也能燒得更旺。后來,我又莊重地磕了頭。在即將離開那兒時,我發現奶奶的眼角都濕了,難道這就是大詩人杜牧所說的“欲斷魂”嗎?
清明節,是千百年來,人們對祖先的一種祭奠,寄托了我們的無盡哀思,我們一定要把它傳承下去。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3
今天是清明節,這是一個祭拜我們去世親人的日子,也是踏青的好時節。
同學們都知道清明節要掃墓,可你知道該帶些什么嗎?哈哈,猜不出來了吧,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現代清明節掃墓時要帶鮮花,酒和水果,或者死者生前喜歡吃的食物。古時候在祭拜完之后,要把帶去的食物分著吃掉,這叫“吃福根”,“吃福根”可以給人們帶來好福氣。清明節也叫寒食節,古代,在這一天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飯,所以人們要多運動,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因此清明節也是一個大力提倡體育鍛煉的節日,比如說蕩秋千,還可以放風箏,風箏有各式各樣的,有大雁的,有蜻蜓的,有鯊魚的,真是漂亮極了!古人說:“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里的紙鳶,說的就是風箏。
清明節除了掃墓還可以去踏青,可以去河邊看花,有雪白的梨花,像一朵朵迎風綻放的雪花;有白里透紅的杏花,杏花還沒有開放的時候,是粉紅的,開放了以后,好像有一朵白云鉆了進去,就變成了粉白色的了;金黃的迎春花和油菜花則倒映在河里,一群群的小魚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著,它們游到東,游到西,游過來游過去,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隔著水光好奇地看著你,而你也恰好在出神地看著它們,好像是多年沒見的老朋友似的,有趣極了。
清明節也是種瓜,種豆和植樹的好時間,有一句諺語說的好:“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當你種下一棵小樹,讓它伴隨著你一起茁壯成長,該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種下一片綠蔭,收獲得可是無窮的樂趣啊。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4
這滿山紅盛開之時,就是我們祭奠先祖和革命先烈的時日。4月4日的今天,我們回到了閩北老家,為逝世已久的爺爺、奶奶掃墓。
春末夏初的山嶺,樹木愈變蔥郁,滿山紅漫山怒放,整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大伙們都扛起了鋤頭,提起了花籃,帶上蠟燭、鞭炮什么的,就上山掃墓去了。
山路既長,又難走。為了行走靈便,我們手中都拿著從地上拾取的樹枝。到了墓地,大伙兒各個都累得氣喘吁吁,一個勁把水往自個的嘴里灌。
爺爺奶奶的墓地,雜草叢生,大人們就用鋤頭,將這些除去,小孩子們就把朵朵采來的野花,往隆起的土堆上拼狀地插。雜草被除了個利落,我們就將花籃,安放在墓碑的前臺上,點燃擺在兩端的蠟燭,放響了鞭炮,并做起了禱告。因為基督教是祖仰的宗教,所以清明節不燒紙錢。
自小,爺爺奶奶就因病逝世了。在媽媽的口中得知,奶奶她不僅心靈手巧,和藹可親,還知書達理;爺爺雖然是個文盲,但是他為人正直、憨厚老實。我真為我有這樣的爺爺奶奶而高興!我在墓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便不舍地離開我的爺爺奶奶,下山去了。
這就是我的清明節。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5
這天,晴空萬里,陽光明媚,我們全家和姨媽一家決定一起去爬山。我們搭乘姨媽的車,坐啦很久的車才到子午峪,要是再過十分鐘我可能就吐在車上啦。我們來到啦山腳下,開始一步一步的爬啦,可是剛爬啦一會兒,就聽到別人說山上著火啦,于是我們又下山啦。
我們又來到啦另一座山下,首先我們在山下吃啦一些食物,過啦一會兒,我們吃飽喝足啦,于是我們就加足馬力上山啦。我們在山上遇到啦困難,因為太久沒下雨,沙土籠蓋著路面,把路弄得滑滑的,一不小心就會摔跤。
再加上我的鞋底被磨得平平的,所以就更困難啦。遇到滑的地方我的腳就發抖,甚至手都有點發抖。父親一邊用力拉著我一邊不停鼓勵我,給啦我很大的信心,幫我克服啦這個困難,最后我們爬到啦山頂。
山頂的景色可美啦,休息啦很久,我們就準備下山啦。在途中我看到啦桃樹開滿啦粉紅的小花,杏樹長出啦雪白的小花,滿山遍野都長著綠油油的松樹,每一個都筆直筆直的,好像解放軍戰士守衛著這片美麗的山林。還有許許多多五顏六色的野花連名字都叫不上來,這些美麗的風景讓我去除啦疲勞,今天的經歷真讓我難忘。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6
4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早上,我跟爸爸回鄉下拜祭祖先。
路上,下起了綿綿小雨,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過了一會兒,雖然雨停了,但是路上還是滑得很。兩邊地里的莊稼給雨水沖刷得綠油油的,空氣里也帶有一股清新濕潤的香味。
到了目的地我們就開始拜祭祖先。晚飯后,我們就準備踏上回家的歸程。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度過了有意義的一天。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7
我國人民每到清明節這一天,無論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會去上墳、掃墓、祭祖。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我們也不例外。
今天,我跟著外公也來到老家拜祭太外公。手上拿著紙錢、鞭炮、香以及一些拜祭的東西來到太外公的墳前,首先我點燃了三支香插在太外公的墳上,接著我們就燒開紙錢來了,這是什么味道啊!我不由自主的咳嗽起來,沒辦法拜祭列祖列宗嘛!再忍一會吧!到了最后,我們掛上了兩盞幡,放了一掛鞭炮便回到了在鄉下的親人家中。到了吃飯的時候,桌子上多出了一副碗筷,問過他們后才知道在今天吃飯的時候要先“請”先人吃,然后自己才能動筷。這樣便顯出后生晚輩對前人的尊敬與懷念。
吃完飯我們就依依不舍得離開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給外公說出了我的疑問:“為什么以前清明節都不放假,而今年卻定為法定節日?”外公微微一笑說:“唉!由于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崇洋媚外,只知道什么圣誕節,愚人節的,失去了我們自己的文化節日。由此下去,可能以后的子孫后代都不知道什么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了!為了讓我們的文化長久的下去,國家把他們也定為法定節日,所以才會放假的。孫子,你長大后千萬不能因為一些外界因素而忘記了我們自己的節日啊!”聽完外公的話后,我感覺到我們這一代任重而道遠,長大以后絕不能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喪失,絕對不能!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8
今天,我帶著小黃一起去過清明。
我在爬山的時候只覺得沒完沒了,實在太難走了。好不容易到了,我想還是先吃點東西吧。我爬上爬下,爬得越高,下來就越難走,還連摔三跤,滑滑梯似的滑了下來。我吃了果凍、蘋果、煎餅、金桔等等好吃的東西。媽媽和姨婆給我削了一根竹子,我拿著竹子打草,很想打草驚蛇,但是沒有蛇。如果有蛇我早就嚇飛了。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句。說的是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也就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
在我的家鄉,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如詩中說的一樣,清明節這天下起了蒙蒙細雨,這可能是老天爺為已經與世長辭的人留下的眼淚吧。
這天,吃完午飯,我和家人一起去給我的太爺爺,太奶奶掃墓。春色旖旎,萬物復蘇,一路上都洋溢著春天的氣息。田野里,有綠油油的貝母苗,它們將小小的綠色的頭從土里鉆出來。樹上,有剛長出的嫩芽,小小的,看起來可愛極了。在地上,到處都有一點一點的綠色,甚至是石頭縫里,都有小草的足跡。由此可見,小草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頑強。
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出發,看到這美麗的景色,心情就好像是錦上添花,越來越好,仿佛我是去踏青去了,而不是去掃墓的。我帶了許多吃的,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分享。
這就是我的清明節。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10
清明節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幾乎每家每戶都要去掃墓。我、爸爸、媽媽和哥哥一起去掃爺爺的墓。爺爺的墓在荔枝林里,爸爸開車要十一、二分鐘才到。
我們把在爺爺的墓前雜草除掉,然后放一些“紙錢”上去,還放了一套衣服。里面有手機、項鏈、衣服……。接著,我們點火,把剛剛的東西燒掉。燒完后,我們在墓前拜幾拜,拜完后,爸爸開始放鞭炮。
放好鞭炮,我們就收拾好東西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們總能看見許多火紅的杜鵑花,我和媽媽都很喜歡,爸爸就采來許多。于是我們就開心地讓這些美麗的花和我們一起回家了。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11
清明節到了,難得天氣晴朗,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去良川掃墓。
車子行駛一小時左右,我們來到良川,大家下車步行。小路兩旁滿是金黃的油菜花,就像一條條毯子鋪在道路兩旁。山路彎彎曲曲,每轉一個彎都可以讓看到一簇怒放的映山紅。不一會,我們就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我們來到了奶奶的墓前,只見墳頭上長滿了雜草。爸爸顧不不上休息,就拿起鐮刀割草。見爸爸汗流浹背,我也幫起忙來。草除干凈后,媽媽獻上了鮮花,又點上了兩支蠟燭,三支香,還燒了一些紙錢。我知道這是對奶奶的尊敬和懷念。
媽媽說,奶奶在我出生以前就不幸去世了。但是,以前奶奶最愛爸爸了。所以每當清明節來臨,我們都會來給奶奶掃墓,祭拜奶奶,我們不應該忘記奶奶的養育之恩,沒有她,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如果奶奶還在這世上,能看到我,一定非常高興。
墓掃好后,我們該回家了。這真是一個難忘的清明節。我不僅難忘那美麗的油菜花和映山紅,更忘不了清明節時媽媽教育我一定要孝敬長輩。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的起了床,立馬到烈士陵墓那兒去。一路上,金黃色的油菜花撒在黑黑的土地上;桃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臉蛋紅紅的,更加惹人喜愛。梨花也開滿了樹梢,花瓣隨風飄落,花蕊卻是紅色的,真是一片春機盎然的景致啊!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烈士陵墓門口,臺階一級一級的,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便是一片屬于烈士們的寶地。這里可真壯美啊!圖案上,有雄鷹在展翅飛翔,有猛虎在林間咆哮,還有白鯨在海中穿梭。這些王中王,不正是這些烈士們的化身嗎?都說現在的人最喜歡破壞公物,可我卻沒有看到人為的跡象,這不正說明我們熱愛祖國,崇敬烈士嗎?如果沒有這些烈士們的犧牲,哪能得到今天這安穩的日子?哪能守衛得住我們的國土?在這兒,我看到了不少老人在這兒凝視,拔草擦去眼中的淚花。是啊,他們畢竟是經歷過流浪不平的日子,畢竟對烈士,對祖國的感情,絲毫不亞于在溫室里長大的我們……
六十多年過去了,祖國早已走向安定、繁榮,中國已驚人的速度走向富強。
我在心中對每一位烈士吶喊:“安息吧,國家到現在很好,不再是‘東亞病夫’不會再受到其他國家的劫掠了。”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13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來了,春意盎然,山花爛漫,草木吐綠,三天小長假讓我好開心,但讓我印象最深的事,就是親手做甜甜圈。
做甜甜圈的步驟是這樣的,先要把雞蛋、糖、面粉攪拌在一起直到漿糊狀,然后把漿糊用打孔袋擠入模型中,再烘焙半小時,烤完拿出來一看,我就樂了,那堆小禿腦袋真可愛!最后擠上巧克力醬,撒上五彩繽紛的小糖珠,一個個可愛又漂亮的迷你甜甜圈大功告成。
這次清明節,有的人祭祖,有的人踏青,有的人旅行,而我呢,是在親手做著甜甜圈,這個假期過得有趣極了。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14
清明節到了,我和媽媽做清明團。
先把新鮮的艾草煮一下,再把艾草和米粉、面粉用熱水和在一起,揉成一個淺綠色的面團。用筍、瘦肉、咸菜、豆腐干一起炒好做餡料。我們就開始包了。
媽媽先把一大個面團切成一個個小丸子,取一個小丸子壓成大餅狀,捏成小碗的形狀,再把餡放進去,最后把口子封好,一個清明團就好了。我還做了許多奇形怪狀的清明團。清明團做好后,媽媽就放進蒸鍋里蒸,15分鐘后清明團就出鍋了。
我們美滋滋地吃著清明團。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15
4月4日雨轉晴
‘清明時節雨紛紛’果然如此。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去燒紙錢。我漫步在綠益盎然的草原上,看,這草原多么像植物世界,多美呀!雨過天晴了。哇!小草居然還是那么的堅強,你看白居易這詩寫得多好啊‘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我們來到墓前先上香。呀!墓前還有幾只布谷鳥啊。我最喜歡跟布谷鳥對話了:“你在做什么?”“種田織布”“你喜歡什么”“勤勞刻苦。”這樣無拘無束地一問一答,有趣極了,我仿佛也變成了一只翩翩飛翔的鳥兒。媽媽見我呆愣愣地跟樹上鳥兒說傻話,便在一旁提醒我:“聽,布谷鳥叫你誠心誠意的燒紙錢,愣著干嘛?”一想到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支持,我不得不誠心誠意的燒紙錢。還有好多只鳥呢!不過我要誠心誠意的燒紙錢。
原來農村不但是植物世界還是動物世界呢!我永遠忘不了今天這最快樂的時光。我愛農村,我愛的老家。更愛植物世界和動物世界。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16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凈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并行色匆匆。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后,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蒙蒙的細雨中飄著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后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后,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后,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并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說如果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么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著許多外地的車輛,媽媽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1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要到啦。
早上,我早早的起床了,看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妹妹都起床了,爺爺從菜市場買來了魚、雞和排骨,奶奶正在準備東西去掃墓,我和媽媽去買春條。
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們早早的吃完早飯,準備去掃墓。我們提著東西走在馬路上,我看見路上的車子來來往往,路上的行人也來來往往。
我們匆匆忙忙地往山上走,終于來到了太婆墳前,爸爸和爺爺清理水溝,奶奶在拔草,我和妹妹在插春條,奶奶拔完草后,從袋子里面拿出蠟燭和香,點燃以后,然后再作揖。接著放鞭炮。我們告別了太婆,又來到了太公這邊。
太公這邊很干凈,我和妹妹直接插春條,奶奶點燃蠟燭,上好香,接著作揖,我作揖時在心里默默地許了一個愿望:愿太公保佑我語文打80分以上,數學打90分以上。接著放鞭炮。我們告別了太公。
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邊走邊想:有了太公的保佑,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我一定會在學習上取得好的成績。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18
清明節到了,我家打算踏春。 小草都是嫩綠色的,看著非常舒服,再加上枝葉茂盛的大樹,這個春天不一般美啊!
今天天氣格外的好,也很適合出去玩。 走近公園,看著周圍。藍天底正有樹,樹下有花和草,就像整個世界只有人、樹、花和草一樣。
我愛春天!愛春天!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19
清明節的前夕,我們學校三至六年級的全體師生,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桂北革命烈士紀念碑,緬懷先烈們的豐功偉績。
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肅穆,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認真地聆聽校長的講話。從校長的講話中,我了解到了,這是一座歷史的豐碑。
接著是在烈士墓前默哀,然后我們在大隊輔導員的帶領下,重溫了入隊誓詞。最后,我們走上臺階,來到烈士墓前,莊重地用雙手把我們親手做的小白花獻給了烈士們。
青山肅立,綠水長歌,革命先烈們,你們永遠是我們心中的一塊豐碑!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2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當清明節來臨之際,人們的心情就變得悲傷愁苦,思念自己逝去的親人。在清明節前后,每家每戶都要到已逝親人的墓地掃墓,祭奠已故親人。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回新洲的老家。
來到墓地,這兒到處長滿了雜草。小樹。爺爺的墳墓雖然已經被奶奶整休過,但是爸爸還是小心翼翼地將墳墓上的雜草小樹處理干凈,接著從車里取出香。蠟。紙跟炮,還有鮮花。然后點燃蠟燭。香插到墓碑前,把鮮花放到墳頭上。我隱隱約約看到爸爸的眼里閃著淚花。我知道,這不是開心的淚,不是激動的淚,而是思念的淚。
爺爺離開我們二十年了。聽奶奶講,爺爺離世時,爸爸還在念初中。我連爺爺的面都沒見過。每當看見別的同學跟自己的爺爺手牽著手回家時,我就會露出羨慕的神情。親愛的爺爺,二十年過去了,你在這靜靜地躺了二十年了!您的孫子來看您來了!我仔細端祥著爺爺墓碑上的遺像,他的嘴角有一絲笑意。我在爺爺的墳前磕了三個頭,希望他能保佑我的身體健健康康,學習頂呱呱的,也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
在墳墓的旁邊,開著許多美麗的小花,它們雖然不大,但是鮮艷奪目。每一朵花都那么精神。我暗暗地想:小野花呀。小野花,你們辛苦啦!只有你陪伴我爺爺了。爸爸一邊燒著紙錢,一邊哽咽地說著爺爺在世時的往事。看著那飛往天上的灰燼,那一刻,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21
今天,我們一家去掃墓過清明節。
一大早,奶奶就起床了。因為她有許多事情要做。她要到市場買燒餅、豬肉、雞肉、鵝肉、雞蛋、燒肉等食物。買完東西后,就回家做清明掃墓的準備。從早上開始,大人們就做準備工作,差不多十點的時候,我們帶著各種食物、物品出發了。
東西準備完后,我們一起跪拜,祝愿祖先在九泉之下安息。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22
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華北烈士陵園掃墓。
一進大門首先看到的是兩邊各有一組雕塑,一邊是兩名手握鋼槍的戰士,另一邊是兩個埋地雷的民兵。中間是一個巨大的石碑,上邊有毛主席提的字“為國犧牲,永垂不朽”。在石碑的四周刻著許多八路軍打仗的圖案。
往后走,我們來到了白求恩墓前,白求恩的塑像佇立在中央。白求恩是一名醫生,不遠千里,從加拿大來幫助中國人民抗日。在一次為傷員做手術的時候割破了手,感染了敗血癥,犧牲在了中國。毛主席還寫了一篇文章叫《紀念白求恩》。白求恩墓的對面是柯棣華的墓。柯棣華大夫是印度人。也是為了幫助中國解放,給戰士們治病,來到了中國,最后也犧牲在了中國。
看了這么多革命烈士的事跡,我覺得,我們的新中國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啊。外國人都為新中國的誕生付出了生命。我們更要好好努力,認真學習,把國家建設的更美好。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23
今天是清明節,天空下著毛毛細雨,我和爸爸、爺爺、伯伯、哥哥等一起去掃墓。我們爬了很多山,走了很多路,終于到了第一站。大家開始忙了起來,我太小只能站在旁邊觀看。打掃后,我們向第二站出發。
到了第二站,只見墳墓前長滿了野花、野樹,墳墓上又黑又臟。爸爸上前砍起了野樹,伯伯和爺爺在拔野草,哥哥在掃落葉。不一會兒,打掃好了,只見墳墓前干干凈凈,我連忙把鮮花放在墳墓前。
我回到家,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我很開心。”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24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學校放了假,我和我的爸爸買了紙、香、鞭炮準備給老祖宗上墳。
一路上,桃花開了、杏花也開了,小蜜蜂在樹下飛。一幢幢新樓如雨后春筍般的拔地而起,在綠樹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我記得往年這里都是一座座低矮的平房。經過了一片核桃林到了墳地,我們幾個人誠心誠意的上香、燒紙、我的爸爸還領我磕頭,在一陣陣鞭炮聲中我們祭奠完了祖宗。我們生活在和諧美好的大家庭里,我們需要愛,更需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25
今天上午,春雨綿綿,我們學校五年級全體同學去烈士紀念碑掃墓。除了帶吃的喝的,還要帶上小白花去敬獻給紀念碑。
到了紀念碑后,我們完全被驚呆了,這里簡直人山人海,什么學校的人都有。輪到我們了,先是支持人宣布掃墓活動正式開始。然后,到詩朗誦的同學念詩詞和敬獻小白花。最后,再對紀念碑發誓:先先是老師念一句話: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然后,到我們念:時刻準備著……
掃完墓后,我們就隨便找了一個地方歇了下來吃東西和玩。大家帶了各種各樣的食物。大家開始吃了起來……
吃完中午后,我們又玩了許多東西:比如時空隧道、鏡子迷宮……
玩了許久,要拍紀念照了。大家擺著自己的招牌“poes”,大聲說“茄子”!
這次掃墓令我印象深刻……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26
這兩天正是清明,大家會都出去掃墓,祭拜祖輩。4月4日,我們要去祭拜外公。
到了閑林公墓,我們找到外公的墓,開始擺放貢品。我也在湊熱鬧,擺一雙筷子,放幾個梨,插一根蠟燭,鋪幾張紙。不一會兒,貢品擺好了,姨父打火機點燃了蠟燭,要開始祭拜了。祭拜嘛,總是從長輩開始,所以最先拜的是外婆。外婆從一疊香里取出三根,再放到蠟燭上,香冒煙了,外婆兩手拿香,鞠了三個躬。把三根香插到一個香爐里。接著是媽媽、阿姨、爸爸和姨父。聰聰表哥因為讀補習班沒能來,畢竟他要小學畢業了。輪到我了,我也學大人那樣拿出三根香,再放到蠟燭上,可我就是點不燃,只好讓媽媽幫我。香終于被點燃了,我也兩手拿香,鞠了三個躬。還在心里說了三個愿望,至于愿望嘛,保密!拜好了,我也想像大家那樣,把香插進鼎里,可一不小心,食指被香燙著了。
清明到了,大家都去外面祭掃吧,但要注意防火,祝大家清明愉快!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27
清明節,爸爸媽媽帶著我去了涉縣媧皇宮游玩。
路上,爸爸給我講了清明節的由來,傳說春秋時期的一個皇帝為了紀念大臣介子推而規定了這個節日。
不過我在一年級的時候就學過清明節,是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一個節氣。清明節共有15天,這時候冬天已去,花開了,草綠了,小鳥小蟲也都蘇醒了,大自然處處生機勃勃,所以清明節正好出游。
到了媧皇宮,那里非常熱鬧,路邊到處插著彩色的旗。媧皇宮的主要景點是媧皇閣,就是山頂的小樓閣。我一會兒就跑到了山頂,并且上到了閣樓之上。媧皇閣共分四層,是背靠著山建起來的,樓后背有八根大鐵鏈連接在山上,所以,媧皇宮也叫“活樓”、“吊廟”。從樓頂往下看,山下面的人變得那么小,這時我才發現,原來山是這么的高啊。
回來的路上,爸爸給我講了女媧摶土造人,煉石補天的故事,聽著爸爸講的美妙故事,我躺在爸爸的懷里睡著了。夢里,我好像看到了好多美麗的仙女。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28
這個清明節,因為爸爸單位要加班一天,我們沒有足夠時間回江蘇老家上墳,爸爸提前就請爺爺、奶奶代表全家人到太爺爺和太奶奶等祖宗墳上祭拜,所以清明節我可以自己安排活動。
早晨,我被一串串鬧鈴聲叫醒,穿好衣服,跑到客廳,發現媽媽正在把清明團子放在餐桌上,清明團子綠綠的,像一個個小小的實心球,很誘人,我拿起一個就往嘴里塞,味道還真不錯!
吃完早飯,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到家邊上的火車公園去練習輪滑,到了那里,發現很多火車周圍有很多人在拍照,他們有的爬上了火車頭,有的站在鐵路上,有的扶著火車的車門,學著電影里的樣子,擺出各種好看的姿勢。
練完輪滑,我和爸爸媽媽圍著火車公園散步,只見柳綠花紅,小草青翠,在微微春風中,桃花晃動著笑臉,廣玉蘭搖著雪白紗裙,櫻花散發著迷人的香氣,萬花競相綻放,就像它們在舉行著熱鬧的選美大賽,解凍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淌著,在為這場選美比賽奏樂。
清明節真是一年中風景美的時候呀!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29
昨天是4月4日清明節,是緬懷先輩和先烈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清明節的時候我和奶奶回老家去給先輩們送元 寶。在回家的路上我就在心里想,奶奶帶這么多紙元 寶干嘛,我們一個多小時后到家了,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和奶奶去了墳地,到了墳地之間奶奶把紙元 寶放到墓前,然后磕了幾個頭就把紙元 寶給燒了,嘴里還念叨著。燒完后我還是好奇的問奶奶,為什么要燒紙元 寶。奶奶告訴我說這是我們這里的風俗,清明節就要給死去的親人送點紙錢紙元 寶,是懷念他們的一種方式。
在我們老家清明節原來是這樣過的。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30
清明節當天,吃完早飯,爺爺就召集爸爸叔叔及堂叔伯家庭準備去掃墓了。我們攜帶酒食果品,還有一大扎白菊花就出發了。“就這些?不帶其它了?”我問爺爺。爺爺說:“不帶了,為了響應政府的號召,從今年開始,我們要移風易俗、文明祭祀。”
我們步行30分鐘左右就來到了墓地,它是一個用磚石砌成的小屋,長約2米,高約1.5米,正面用瓷磚貼好,看起來非常堅固、漂亮。里面整齊地放著先人的骨灰盅,每個都用毛筆寫上姓名。因為是新建的小屋,并沒有雜草,很快我們就打掃干凈,然后大人們取出供品和一大扎白菊花擺在墳前,輩份的爺爺對我們說向先人磕頭祭拜并許個心愿,說很靈的。我心中暗暗念道:祝我在期末畢業檢測語數英三科都拿100分。其實我也知道,由于自己平時太貪玩,三科都是80分左右,要想都考100分,難度可不少,一定要勤奮學習才行,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在休息時爺爺說:“我過年時征求了大家的意見,大家都同意把先人的骨灰盅集中在一起,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第一、響應政府的號召,節約用地、節約開支;第二、出于安全考慮,上年拜祭,小紅就是因山路斜滑摔倒導致摔斷左手;第三、讓先人也聚居在一起,聊聊家常;第四、清明節只有一天假期,大家都外出打工,方便拜祭,與其花時間爬山,不如節省些時間聊聊家常。”
清明悼念已故親人,這是一種親情,也是一種傳統,對此我們要保留,但同時又要去除傳統之中遺留的、迷信的、不科學的祭掃方式。我們要倡導大家共同攜起手來,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用實際行動創造一個安全、文明、和諧、有序的清明節。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31
又迎來了新的一年,我期盼的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終于到了。
明天正好是清明節,今天,我上網查了查清明節的由來,網上是這樣說的: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郭親睦鄰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于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清明節是在仲春和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或后十天。有些地域的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第二天,我們去接爺爺奶奶到郊外的山上去掃墓。一路上,奶奶還給我講了一些關于清明節的習俗和傳說。不知不覺的,我們便到達了目的地。我們爬上山,來到我死去的老祖的墳前,為老祖燒了很多紙錢和香,奶奶把做好的飯菜和水果獻在老祖的墳前,獻完后,我們大飽口服的吃起來。
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不過在敬香燒紙錢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燃放鞭炮,嚴防森林火災,讓我們過一個安全文明的清明節。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32
正如唐朝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這天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的憂傷。今天我和媽媽懷著憂傷的心情帶著金銀紙捧著鮮花去花山公墓掃墓。
坐在公交車上,我一路看到平時開的鮮艷的花朵在今天這個日子里都把自己那美麗的小臉蛋低了下來,樹葉們一高一低的在風里唱著悲傷的歌曲,小草們往日那快樂的綠色的沒有了,呈現出了悲傷的枯黃色,植物們也都在為這一天悲傷的哭泣著。
到了公墓,只見上山的人們沒有一絲歡快的笑容,從他們的眼神里透露出了對親人的思念;從我們身邊擦身而過的下山的人們中,他們的表情更是隨處可見,有不少人還在大聲的哭喊,就連在公墓門口的汽車喇叭聲都被這股洪水般的聲音所淹沒。
我和媽媽快速的走到花山上,這時的哭喊聲變成了就像在受著折磨痛苦中的撕心裂肺的尖叫聲,墓碑兩旁的松樹微微地彎曲,就像在安慰著哭泣著的人們,而站在一旁的男士們的眼眶里也盈著眼淚,強迫著不讓它們掉下來;有的人正拿著顏料和筆在給褪色的碑文重新刷上顏色,有的人在清理著先人的墓地。
我和媽媽千辛萬苦的在眾多的墓碑中尋找著已故的親人的墓,當我們找到并走到太太的墓地前,媽媽終于也忍不住了,失聲大哭起來,而此時我也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太太對我的疼愛,眼淚也無聲的落了下來。當我們掃完了所有親人的墓地后,來到山下的”金庫“那,把”錢“都寄給了過世的親人們。
不要等到我們想去孝順的時候,親人們卻已經不在了,那時將會后悔莫及。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33
清明節,我坐在車上,車緩緩地開,雨輕輕地下,草軟軟地搖,我想起了自己的祖祖,想起了……
風,吹了進來,那鄉村的小屋忽隱忽現,一座座瓦房,卻不見炊煙彌漫;一片片綠地,卻不見花兒;一塊塊石頭,卻不見尖梭。風,為我擦淚,但我明顯覺得濕漉漉的風帶著濕漉漉的淚。草場上桃李爭艷,玉蘭立尖,丁香奪目,美至極致,我卻沒心思觀花賞葉,祖祖,象在老房子門口等我!呃,沒人?一簇櫻花交錯接枝于門口,似白云,無慮無憂;似棉花,暖和柔軟;似綿羊,行走自如。我的思念,在我的心房,我的淚水,在我的心頭。
“到了”一句話打亂了我的思絮,走下車,提著祭品,慢慢走向墓前。點燃香燭,插在兩旁,高舉三香,跪下祭拜祖祖,管它滿身泥濘,淚水和著雨水滴下墓前,我站了起來,拿了一把紙錢,丟進火里,我把想說的寫在紙下,愿它帶我的心去遠方。
關于清明節的日記大全 篇34
又是清明節了。這天我起得特別早,因為爸爸、媽媽還有大爺、二大爺要帶我去給爺爺掃墓。
我再次聞到了農村獨有的味道。天空格外明朗,空氣格外清新,遠不是城市中灰灰的天、污濁的味。藍藍的天空中掛著幾片白云,白云下面是起伏的山包,雖然是土山,但城市公園里的假山是完全不能相比的。山上一棵棵野樹生長在懸崖的土里,頑強地把枝條向上伸展著。各種花草在春風的呼喚下漸漸蘇醒了,仿佛在向我們報道春的來臨。來到這里,你能感到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讓人心曠神怡。
上山了,剛才欣賞春景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爺爺的墳在的山頂上。對著爺爺的墳,我暗暗對自己說:“爺爺,雖然您不在了,看不到我成長了,但是我一定聽爸爸、媽媽的話,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爺爺墳頭的柳枝輕輕搖擺著,我想那是爺爺明白了我給他許下的決心。
祭拜完畢后,我們原路返回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