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通用25篇)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1
減字木蘭花
(作者:劉辰翁)
無燈可看。雨水從教正月半。探繭推盤。探得千秋字字看。
銅駝故老。說著宣和似天寶。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2
《臨安春雨初霽》
【宋 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3
《臘八為魏伯亮詩》
【元】虞集
一陽初復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
應節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
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
共賞佳品達妙門,妙門色相傳蓮炬。
童稚飽腹慶升平,還向街頭擊臘鼓。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4
《蘇堤清明即事》
梨花風起正清明,
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萬株楊柳屬流鶯。
《蘇堤清明即事》賞析:
這首詩對大好春光和游春樂境并未作具體渲染,只是用“梨花”、“笙歌”等稍作點染,此詩的構思之絕,就體現在作者不由正面入手,而是借游人的縱情、黃鶯的恣意,從側面措意,促人去展開聯想。游子尋春,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歸”,痛玩了整整一天,足見西湖勝景令人目不暇接,節日氣氛使人流連忘返。再看“流鶯”,當人們“笙歌鼎沸,鼓吹喧天”之時,它的世界被人類“強占”。現在,“游人去而禽鳥樂也”,被壓抑了一天的黃鶯,又受了游人情緒的感染,當它重成了綠林的主人,怎能不欣喜若狂?不難想象,黃鶯匿跡,是因人喧場面的熱烈;而它的再現,正說明宜人秀色的魅力。這樣,詩人敘節日情景,狀清明景色,不是直接繪描,而是就有情之人和無情之鶯的快樂,由側面實現自己的創作目的。
前兩句寫西湖春景和游春的熱鬧場面。后兩句說日暮人散以后,景色更加幽美,那些愛趕熱鬧的人既然不知道欣賞,只好讓給飛回來的黃鶯享受去了。反映了清明時節郊游踏青的樂趣:“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苯先抡恰袄婊ㄈf朵白如雪”的季節,青年人結伴出城,踏青尋春,笙笛嗚咽,歌聲裊裊,微風拂面,楊柳依依,真是“心曠神怡,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5
1、《臘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顧夢游
清水塘邊血作磷,正陽門外馬生塵。
只應水月無新恨,且喜云山來故人。
晴臘無如今日好,閑游同是再生身。
自傷白發空流浪,一瓣香消淚滿巾。
賞析:在臘八節這天,詩人應該還遠離家鄉,游離在外。這是一個晴朗的臘日,詩人想著自己還流浪在外,眼淚都沾濕了衣巾。這一天,不論誰在哪里,總還是想家的。
2、《大臘》
【晉】裴秀
日躔星記,大呂司晨。玄象改次,庶眾更新。
歲事告成,八臘報勤。告成伊何,年豐物阜。
豐裎孝祀,介茲萬祜。報勤伊何,農功是歸。
穆穆我后,務蕾蒸黎。宣力菑畝,沾體暴肌。
飲饗清祀,四方來綏。充仞郊甸,鱗集京師。
交錯貿遷,紛葩相追。摻袂成幕,連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貨如山。
率土同歡,和氣來臻。祥風協調,降祉白天。
方隅清謐,嘉祚日廷。與民優游,享壽萬年。
賞析:晉時河東聞喜人裴秀,由魏仕晉,不覺又到歲終臘日,提筆揮毫寫出《大臘》詩一首,詩中描述了古代臘祭時,祭祀百神,向百神報告“年豐物阜”的好年景,感謝百神保佑萬事成功的場景。
3、《臘日》
【唐】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賞析:從詩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臘日天氣還很冷,溫暖離人還很遙遠。而當年臘日氣候溫和,冰凍全消。詩人高興之余準備辭朝還家,縱酒狂飲歡度良宵,但此時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對他的恩澤,不能隨便走開。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6
11、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恼髅鳌赌钆珛伞ぶ星飳υ隆
12、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恼髅鳌赌钆珛伞ぶ星飳υ隆
13、柳下系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獎⑦^《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14、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15、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16、渾欲乘風問化工!翖壖病兑患裘贰ぶ星镌隆
17、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K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18、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19、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20、斟酌嫦娥,九秋宮殿冷。——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7
《清明二絕·其一》
陳與義〔宋代〕
街頭女兒雙髻鴉,隨蜂趁蝶學夭邪。
東風也作清明節,開遍來禽一樹花。
賞析:
第一首詩描繪的是清明佳節人們戶外踏青、游春、快樂嬉戲的美妙情景。開頭一句的“街頭”即是指明地點的:春天來了,清明走近,戶外的景色這般美好,吸引了許許多多的男兒女兒。可詩人要著力渲染的并非是其他人與物,而是發如墨染,頭盤雙髻的一群群少女。她們的笑臉可與春色媲美,她們的腰肢可與楊柳爭高低。徜徉在美妙的春光里,她們個個妖嬈無比,幾可追蜂賽蝶。一個“學”字,將人與物糅在一起,既有了錯綜交雜的色彩,又蘊含了豐富而不俗的韻致,這流淌在詩人筆端的詩句,無不表露出他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意。接著,詩人筆鋒一轉,引向了東風,而且用一“作”字將其擬人化,仿佛那東風也通曉人意似的,特意在這清明佳節之際,催開了一樹樹爭奇斗艷的花朵,來點綴自然,點綴佳節,給游春的人們送上美景,也送上欣喜。整首詩詞句清麗,音節流暢,表情達意淺白酣暢。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8
人日寄杜二拾遺(高適)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南蕃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9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祗與東君偏故舊。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10
屠蘇酒(瞿佑)
紫俯仙人授寶方,新正先許少年嘗。
八神奉命調金鼎,一氣回春滿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風曉入九霞觴。
便將鳳歷從頭數,日日持杯訪醉鄉。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11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即事》賞析: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一個“重”字,一個“愁”字,開篇明義。
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也許清明是一個普通的日子,然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刻的心中卻貯著一片愁楚。一開篇,全詩就置入了青灰的愁緒中,奠定了抒情狀物的基調。清明節,唐人有游春訪勝、踏青戴柳、祭祀祖先的風俗,往往傾城而出。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就惟妙惟肖地點染出了這種境界。說點染,是因為是作者并未進行全景式的描述,而是采用動靜結合,聲色倶出的特寫手法,猶如一個配著聲音的特寫鏡頭,生動自然。遠處,甬路上傳來了一陣吱吱嘎嘎的行車聲,這聲音有些駁雜,看來不是一輛車,它們到哪里去呢?“柳色東城翠”,哦,原來是到東城去折柳踏青。一個"翠"字不禁使人想到了依依柳煙,濛濛新綠的初春圖景。接著,“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喜”,詩人又把想象的目光轉向了綠草青青的郊外。
坐在馬車上,順著青色的甬路來到綠意萌生的柳林,來到萬勿復蘇的郊外。白的杏花、粉的桃花輕盈地飄落,而毛絨絨、綠酥穌的小草卻齊刷刷地探出了頭,給這世界點綴一片新綠。群鶯自由自在地翱翔,美麗的蝴蝶成雙成對地嬉戲,一切生命都在盡享大自然的溫柔和麗,這該是何等暢快、舒心。
然而詩人并未“漸入佳境”,筆鋒一轉,把目光收回身旁。"堂堂坐相憶,酌茗代醉",一動一靜,兩個鏡頭浦,我們仿佛看到了詩人獨坐曠室,癡癡地追憶什么,繼而端起茶杯,默默一飲而盡,嘆口氣又呆呆坐出神。這里的孤寂、愁思,這里的凄冷、沉默,同欣欣向榮的大自然、歡愉的郊游人群形成了一種多么鮮明的對比。詩人追憶什么,是童年無拘無束的天真自由,少年隱居的苦讀生活,還是欲登仕途的漂泊歲月?詩人在愁什么,愁仕途的艱辛難挨,還是愁人世的滄桑易變?
融融春光下詩人抒寫了無盡的感慨,個中滋味令人咀嚼不盡。詩人想入仕途卻又忐忑不安;欲走進無拘無束的大自然,卻又于心不甘。種種矛盾的情緒扭結在一起,寓情于景,寓情于境,自然而傳神地表達出詩人微妙、復雜的內心世界。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12
《春節看花市》〔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隊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13
甲午元旦(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14
《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臨安春雨初霽》賞析:
“小樓”一聯是陸游的名句,語言清新雋永。詩人只身住在小樓上,徹夜聽著春雨的淅瀝;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告訴人們春已深了。綿綿的春雨,由詩人的聽覺中寫出;而淡蕩的春光,則在賣花聲里透出。寫得形象而有深致。歷來評此詩的人都以為這兩句細致貼切,描繪了一幅明艷生動的春光圖,但沒有注意到它在全詩中的作用不僅在于刻畫春光,而是與前后詩意渾然一體的。其實,“小樓一夜聽春雨”,正是說綿綿春雨如愁人的思緒。在讀這一句詩時,對“一夜”兩字不可輕輕放過,它正暗示了詩人一夜未曾入睡,國事家愁,伴著這雨聲而涌上了眉間心頭。李商隱的“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是以枯荷聽雨暗寓懷友之相思。晁君誠“小雨愔愔人不寐,臥聽贏馬乾殘芻”,是以臥聽馬吃草的聲音來刻畫作者徹夜不能入眠的情景。陸游這里寫得更為含蓄深蘊,他雖然用了比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還是要表達自己的郁悶與惆悵,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為背景,才與自己落寞情懷構成了鮮明的對照。
在這明艷的春光中,詩人在做什么呢?于是有了五六兩句。“矮紙”就是短紙、小紙,“草”就是草書。陸游擅長行草,從現存的陸游手跡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風韻瀟灑。這一句實是暗用了張芝的典故。據說張芝擅草書,但平時都寫楷字,人問其故,回答說,“匆匆不暇草書”,意即寫草書太花時間,所以沒功夫寫。陸游客居京華,閑極無聊,所以以草書消遣。因為是小雨初霽,所以說“晴窗”,“細乳”即是沏茶時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胺植琛敝歌b別茶的等級,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無事而作草書,晴窗下品著清茗,表面上看,是極閑適恬靜的境界,然而在這背后,正藏著詩人無限的感慨與牢騷。陸游素來有為國家作一番轟轟烈烈事業的宏愿,而嚴州知府的職位本與他的素志不合,何況覲見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國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詩人卻在以作書品茶消磨時光,真是無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頭的怨憤,寫下了結尾兩句。
陸機的《為顧彥先贈婦》詩中云:“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不僅指羈旅風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惡濁,久居為其所化的意思。陸游這里反用其意,其實是自我解嘲。“莫起風塵嘆”,是因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詩人之愿。因京中閑居無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鄉躬耕。“猶及清明可到家”實為激楚之言。偌大一個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詩人有所作為,悲憤之情見于言外。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15
1、《臘節》
【北齊】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賞析:此詩寫出了寒凝大地、數九隆冬時節,人們在桌上擺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謝百神的福佑,抒發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
2、《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陸游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里,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
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賞析:詩中寫道,雖是隆冬臘月,但已露出風和日麗的春意。柴門里草煙漠漠,野河邊有許多牛經過的痕跡。臘日里人們互贈、食用著佛粥(即臘八粥),更感覺到清新的氣息。
3、《臘八粥》
【清】道光帝
一陽初夏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
應時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
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
共嘗佳品達沙門,沙門色相傳蓮炬。
童稚飽腹慶州平,還向街頭擊臘鼓。
賞析:清代,朝廷于臘八這天,有賜粥的風俗。清道光皇帝曾作詩《臘八粥》,可以想見,施散臘八粥和皇家食用臘八粥必然是萬頭攢動,人涌如潮。
4、《臘八》
【清】夏仁虎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賞析:詩中描寫道,臘八一到,民間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吃,而朝廷乃當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宮煮粥奉佛并賜大臣、諸王、宮妃等。
據文獻記載,清代雍和宮有四口煮粥的大鍋,鍋的直徑為二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數擔。熬粥時,第一鍋粥是奉佛的,第二鍋粥是賜給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鍋粥是賜給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鍋粥是賜給喇嘛的。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16
《長安清明》
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長安清明》賞析:
這首詩語言清新,詩人通過寫清明節時的人事和景物,來透露出詩人對盛世的懷念與對現實朝野狀況的失望。
首聯描寫自己獨傷春,朝與野之人游春、賞春。開頭詩人便暗用了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的詩意,抒發別有懷抱的詩人的傷春愁緒。詩人在春雨霏霏的陰沉滅氣中,內心郁苦愁悶,更由芊芊芳草增添凄迷冷落之情。“蚤是”、“可堪”這兩個虛詞,構成語意表達的遞進關系,將詩人內心的凄楚表現得深長而急切。但是,后面所描寫的并不是詩人自己的情態舉止,而是朝廷內外游人的賞春之樂。
頷聯描寫宮中清明節的風俗和游樂。韓翃《寒食》詩有云:“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稠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人五侯家。”此詩“內官初賜清明火”句,即描寫皇宮內清明節取榆柳火賞賜近臣的節俗。一個“初”字,暗示了此時*剛定,朝廷復行舊日禮制。“上相閑分白打錢”一句描寫宮中蹴鞠游戲之樂,一個“閑”字,則交代了貴為朝廷宰相卻無所作為的狀態。
頸聯描寫宮外游春繁盛的景象。在京師郊野的道路上,紅色的駿馬嘶鳴不已,游春的男子絡繹不絕;在綠楊掩映的庭院中,女子們正在歡快地蕩著秋千。這里的色彩鮮艷奪目,所見所聞熱鬧非凡,一“亂”字、一“高”字,都盡顯出晚唐時代人們沉湎在縱恣冶游的“世紀末”的狂歡之中。
尾聯展現身處其間的游人的欣慰。他們覺得如今的熱鬧喧鬧,就像是昔年的升平風光,又可以忘卻*的痛苦記憶,無所顧忌地享受眼前的快樂。然而,所謂的“升平”卻是表象,詩人正是透過這虛假的繁榮,感受到了國勢岌岌可危的形勢,深藏著濃重的現實憂愁。
詩人用冷峻的目光,看似閑淡地刻畫長安城清明時分熱鬧如昔、游人如織的歡快場面,實則暗含著深沉的諷刺、斥責之意,以“游人”之喜樂,愈加反襯出詩人“傷時傷世復傷心”的悲郁之情。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17
1、《南歌子·黃州臘八日飲懷民小閣》
【宋】蘇軾
衛霍元勛后,韋平外族賢。
吹笙只合在緱山。
閑駕彩鸞歸去、趁新年。
烘暖燒香閣,輕寒浴佛天。
他時一醉畫堂前。
莫忘故人憔悴、*邊。
賞析:這一年的臘八,蘇軾在黃州,他在一個小閣子里取暖喝酒,在這樣寒冷的天氣里,他醉在畫堂前。心中還想著,不要忘記有一位故人憔悴衰老在江邊。此時的蘇軾,心情應該還是苦悶的吧。
2、《臘八危家餉粥有感》
【南宋】趙萬年
襄陽城外漲胡塵,矢石叢中未死身。
不為主人供粥餉,爭知臘八是今辰。
賞析:趙萬年是南宋的抗金將領,開禧二年(1206年)冬,金兵渡江南下,以20萬大軍圍襄陽城。時襄陽城守軍僅萬余,強敵壓境,宣招司官員相繼逃遁。趙萬年修造武器,儲備糧食,帶領城中士卒死守襄陽城。從開禧二年(1206年)十一月到次年二月,襄陽城被圍九十多天,他以萬余守卒,抗金人二十萬大軍,城得以全,圍得以解。
這一年的臘八,襄陽城外還在進行著激烈的戰斗,在激烈的戰斗中,詩人幸得生還。如果不是他人端來了臘八粥,他還不知道今天是臘八節。了了數語,激烈的戰斗從容而述,詩人的樂觀與從容可見一斑。
3、《臘八日懷圣仆》
【明】葛一龍
懷君八日語,五見十年中。
險阻貧兼病,西南北又東。
兩鄉侈各健,一粥喜遙同。
木末臨清曉,應披看雪紅。
賞析:圣仆可能是詩人的親友,在臘八這一天,他懷念圣仆。十年中只見了五次面,因為貧病交加,而且四處奔走,都不在一處。雖然兩人天各一方,但慶幸的身體都還健康,正逢臘八節,兩人相隔遙遠,但都在同喝臘八粥。等天亮了,你應該會披著衣服去看雪中的梅花了。值此佳節,雖不能與友人相會,但能同時喝碗臘八粥,賞賞梅雪,也是幸事了。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18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唐】孟浩然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19
《迎春歌》
袁宏道
東風吹暖婁江樹,三衢九陌凝煙霧。
白馬如龍破雪飛,犢車輾水穿香度。
繞吹拍拍走煙塵,炫服靚裝十萬人。
額羅鮮明扮彩勝,社歌繚繞簇芒神。
緋衣金帶衣如斗,前列長宮后太守。
烏紗新縷漢宮花,青奴跪進屠蘇酒。
采蓮盤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雙雙。
梨園舊樂三千部,蘇州新譜十三腔。
假面胡頭跳如虎,窄衫繡褲槌大鼓。
金蟒纊身神鬼妝,白衣合掌觀音舞。
觀者如山錦相屬,雜沓誰分絲與肉。
一路香風吹笑聲,千里紅紗遮醉玉。
青蓮衫子藕荷裳,透額裳髻淡淡妝。
拾得青條夸姊妹,袖來瓜子擲兒郎。
急管繁弦又一時,千門楊柳破青枝。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20
《臘日》
【唐】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從詩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臘日天氣還很冷,溫暖離人還很遙遠。而當年臘日氣候溫和,冰凍全消。
詩人高興之余準備辭朝還家,縱酒狂飲歡度良宵,但此時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對他的恩澤,不能隨便走開。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21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明代〕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賞析:
首聯寫環境氛圍,暗示斗爭的情況和自己的心情。早晨飄飛的輕云到了傍晚就陰沉沉的了,在憂愁中的人全然不覺時間已進入了暮春。前句既是寫的實際的天氣,又是寫的內心的感觸:清的力量漸漸滲透已把天下遮掩。環境描寫,有渲染氣氛的作用。后句,點出一個“愁”字,流露郁懣和時光逝去的失落之情。
頷聯用雙關語對比地寫眼前的現實!坝袦I”,形容花上的露珠。作者用垂淚的“落花”比喻受打擊的抗清志士,得意的“啼鳥”來比喻賣力為清廷幫腔的小人。這種寫法我國古典詩詞中常用,屈原就常用香花和臭草來比喻忠與*。那“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卸,芳不得薄兮”就是這類構意的始祖了。這樣的寫法,能夠表達作者鮮明的愛憎。
頸聯感情強烈,飽含自己壯志未酬的感慨!巴健,“又”,將恢復理想成為空想的感傷,志士仁人白白消殞的沉痛,表達得淋漓盡致。有“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的深沉幽憤,也有“萬里悲風隨郵塞,三年明月照思鄉”的沉痛遺恨,慷慨悲壯而讓人久久難以釋懷。
尾聯流露出失望之情!褒埳摺边@里是借喻,代指志士!褒埳咚暮w無所”,指反清志士們因為大業難成而找不到自己的歸宿!昂衬昴陳砜托摹,指包抗自己在內的前明遺民志士在年年寒食節的時候都會產生悲愴之感。由此,表達了反清無望的幽憤。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22
《臘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顧夢游
清水塘邊血作磷,正陽門外馬生塵。
只應水月無新恨,且喜云山來故人。
晴臘無如今日好,閑游同是再生身。
自傷白發空流浪,一瓣香消淚滿巾。
賞析:在臘八節這天,詩人應該還遠離家鄉,游離在外。這是一個晴朗的臘日,詩人想著自己還流浪在外,眼淚都沾濕了衣巾。這一天,不論誰在哪里,總還是想家的。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23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一作:何時;又恐一作:惟/唯恐)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長向一作:偏向)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24
《臘八日懷圣仆》
【明】葛一龍
懷君八日語,五見十年中。
險阻貧兼病,西南北又東。
兩鄉侈各健,一粥喜遙同。
木末臨清曉,應披看雪紅。
賞析:圣仆可能是詩人的親友,在臘八這一天,他懷念圣仆。十年中只見了五次面,因為貧病交加,而且四處奔走,都不在一處。雖然兩人天各一方,但慶幸的身體都還健康,正逢臘八節,兩人相隔遙遠,但都在同喝臘八粥。等天亮了,你應該會披著衣服去看雪中的梅花了。值此佳節,雖不能與友人相會,但能同時喝碗臘八粥,賞賞梅雪,也是幸事了。
雨水節氣的經典詩詞10首 篇25
1、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2、天應有意故遮闌!愔督亲印ぶ星镌缬晖砬纭
3、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K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4、一輪秋影轉金波!翖壖病短Rそǹ抵星镆篂閰问鍧撡x》
5、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K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6、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獜堭B浩《折桂令·中秋》
7、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翖壖病赌咎m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8、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9、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搜a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0、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K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