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年夜飯的來歷
春節(jié)是中華文化優(yōu)秀傳統(tǒng)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jié)晶,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傳承著中國人的社會倫理觀念。以下就是由編為您提供的年夜飯的來歷。
傳說
說到除夕的刀砧聲,鄧云鄉(xiāng)撰寫的《燕京鄉(xiāng)土記》卻年夜飯半成品(9張)記載著除夕一個十分凄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生活困難,三十晚上是個關(guān)。有戶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錢歸來,家中瓶粟早罄,年貨毫無。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籌莫展,聽得鄰家的砧板聲,痛苦到極點,不知丈夫能否拿點錢或東西回來,不知明天這個年如何過,又怕自己家中沒有砧板聲惹人笑,便拿刀斬空砧板,一邊噔噔地斬,一邊眼淚潸潸地落,這個故事讓人聽了,確實心酸。
寓意
吃年夜飯,是春節(jié)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
年夜飯 蘇趣半成品(10張)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xùn)|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鮑魚等煎炸食物,預(yù)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古代,過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質(zhì),有些酒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只留下許多動人的酒名,如蘭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等等。團年飯的食材和菜式多寓意吉祥,如廣東取諧音“發(fā)財”“好市”的發(fā)菜和蠔豉,江淮地區(qū)的人們常會吃象征圓滿、團圓的圓子(原材料和做法花樣很多),北方人則吃象征元寶的餃子。日本則會吃象征長壽、稱為年越蕎麥的蕎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