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養生有什么禁忌
俗話說的“料峭春寒”和“倒春寒”就是雨水節氣最多了。那么雨水節氣,我們該如何養生呢?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雨水節氣養生禁忌一、情緒
雨水節氣,情緒上忌怒,忌郁,勿殺,勿奪,勿罰。肝屬木,木性曲直,條順暢達,有生發的特性,故肝喜條達而惡抑郁。春季養肝氣升發,忌怒,忌郁,有不開心要及時溝通或排解,不要委屈或者抱怨。春季,勿殺、勿奪、勿罰。多養護,少殺戮(不吃活物)。多給予,少索取。多鼓勵,少懲罰。“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的境界雖然一時難達到,但至少可以心生向往。
雨水節氣養生禁忌二、飲食
從總體上講,庚寅年金氣太過,則會克制肝木太過。肝主藏血,主筋,主情志,開竅于目。肝氣被抑欲發而不得發,容易引起人郁郁不樂;血熱、血粘、血稠的人則易怒,身上皮肉發緊而硬;血稠的人還易引發腦梗、心梗之類的疾病。
在春分之前,飲食應注意自身寒熱:體寒的人宜吃下列溫、熱性食物,不宜吃生冷及寒涼性食物;近期不宜吃蘿卜(胡蘿卜除外),否則會加重人的氣虛。血熱的人不宜吃溫熱性食物。
(一)熱性食物
辣椒、胡椒、肉桂、精白面、豆油、白酒。
(二)溫性食物
1. 谷類:高粱米。
2. 蔬菜類:大蔥、蔥頭、蒜苗、蒜苔、柿子椒、香菜、南瓜、茴香。
3. 調料類:大蒜、生姜、醋、大料(學名:八角茴香)、花椒。
4. 水果類:山楂、金桔、甜橙、桃、荔枝、楊梅、杏、櫻桃、木瓜。
5. 肉類:雞肉、雞肝;羊肉、羊肚、羊腎、羊骨、羊油、羊奶;牛骨、牛油;鹿肉。
6. 水產品:海參、海蝦、帶魚、鰱魚、鯇魚。
7. 酒類:黃酒、葡萄酒、啤酒、米酒。
8. 其他類:大棗、人參;炒干果。
未滿16虛歲的男孩和未滿14虛歲的女孩盡量不吃上述溫、熱性食物,易引起蹬被、盜汗、煩躁不安,重則感冒發燒。
雨水節氣養生禁忌三、起居
晨起夜睡總的原則是:跟太陽走。天睡我睡,天醒我醒。太陽是生命的起源。得陽則生,失陽則死。人氣隨太陽之氣升降。白天太陽高懸天空,人的陽氣隨之上行而精力充沛;夜晚太陽在地球的對面,人的陽氣隨之潛藏使細胞得以休養生息。人好比一部機器,晚上睡眠如充電,白天工作學習如用電。充電不足,必用電不利。
天地為人充電是有節律的。這個節律分為四部分,即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如同四大樂章循環往復。順應則健康長壽,相悖則自毀身心。一年有四時(四季),一天也有四時,即北京地區北京時間(以下均以此計)3~9點為一日之春,9~15點為一日立夏,15~21點為一日之秋,21~3點為一日之冬(使用北京時間的京外地區計算出時差,在國外則按當地時間)。日春、日夏、日秋、日冬劃分了人一天行為應注意的時間段,日冬時段是人“冬眠”的最佳選擇。清朝時期,皇家規定皇帝和5歲以上的太子早晨3點起床理政、讀書,19點左右睡覺。3~5點是寅時,也稱平旦之時,即陽氣未升,陰氣未退。古代早起不過3點,晚起不過5點。一年有24個節氣,一天也有24個節氣,3點“立春”,5點“驚蟄”。驚蟄時分,地球生物陽氣涌動。人在此之前起床活動,陽氣化為清氣,不起則使陽氣轉為火氣。5點不起,則6點春分陰陽不分,易引起人頭昏腦脹、腰膝酸軟。
3點以后醒了,可以繼續睡,但勿過5點;如果睡不著則不宜賴床,可起來喝杯熱茶,在室內做緩和的鍛煉,乏累者可早飯后補上一覺,而不宜一覺睡到7點。
雨水節氣養生禁忌四、運動
順應陽氣生發的特點,早晨起床后到風和日麗的室外做一些輕柔舒緩的運動項目,如太極拳、瑜伽、慢跑、體操等,活動關節,舒展形體,疏通郁滯,使氣血流暢。
除此之外,可學習正月中坐功。《遵生八箋》中原文:“運主厥陰初氣,時配三焦手少陽相火。坐功:每日子丑時,迭手按髀,拗勁轉身右偏引,各三五度,叩齒,吐納,漱咽。治病:三焦經絡留滯邪毒,嗌干及腫.噦,喉痹,耳聾,汗出,目銳毗痛,頰痛,諸候悉治。”
具體方法為:應該于每天夜十一時至凌晨三時進行修煉,自然盤坐,周身肌肉放松,兩手握拳,彎肘上提平胸。調息用意念引氣運行于手少陽三焦經脈絡,練功時,兩肘后引,縮頸含肩,頭部緩慢向左移轉,吸氣;頭復正后,兩手前伸,收下顎,提耳根,頭部緩慢向右移轉,呼氣。如此反復各15次。練畢,漱口、咽津、伸腿踢足,起立后自然散步。這些功法都有相應的防病健體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