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父母的一封信
18歲,我因為學業的不努力而和爸爭吵起來。第一次考試是這樣,第二次考試還是這樣。那是我第一次和爸爸說了這么多過激的語言,媽媽,您給了我一記耳光,告訴我不應該這樣和父親說話,我記得很清楚:他是你爸爸。我在流淚的時候發現,媽媽也是如此的陌生,這是您第一次打我。
我真的絕食了,每天安靜的躺在床上。第三天時,媽媽您走了進來,跟我說對不起,還央求我吃點東西。看著您流淚的臉,我有了想哭的沖動,我于是蒙上被子,盡量不讓您發現。中午的時候,當廚房只剩爸爸一個人的時候,我看見他了滿面的淚水,他喝多了。一個勁兒的說著兒子之類的胡話,我終于意識到自己錯了,我走過去,跟爸爸說:爸,您別哭了,我錯了,爸。
高中畢業時,我的初戀結束了。什么原因,我至今仍搞不清楚。只是記得當時的痛苦。這時,想她的時候,看著那些日記的時候,我就以淚洗面。她離開了,我的生存似乎失去了意義,可是在我準備好那些安眠藥的時候,卻發現爸爸媽媽已不再年輕,他們額頭的皺紋又增加了。叫我如何心痛的割舍下您們呢?
我在猶豫,走了以后你們會傷心,傷心的。爸爸常說我是他的驕傲,我可以寫一些文字,還可以唱幾首歌曲——我是他的希望。我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我只知道我的心在痛。爸爸,那天您看見了我在午夜流著淚,燒那本日記的情景。您說您理解我,所以我第一次在您的懷里痛哭,從11歲到現在,我們向來都是在爭吵中度過的。可是現在在那個懷抱里,我卻感到了從來沒有過的溫暖。爸,我真的好痛苦啊,我該怎么辦呢,我怎么會變成這樣呢?我說著一些語無倫次的話,我的心漸漸平息下來。
我離開家了,我背著厚厚的行囊,背著你們的寄托,遠走了。開始的日子,總是想家,那個地方,那個校園,離家太遠。
一個月以后,我大病一場。我的頭上有接近40度的溫度。我不能下床,身體一會兒冷一會兒熱。朋友們走了以后,寢室里空空蕩蕩。如果在家里,媽媽應該已經拿來很多水果,然后叮囑我吃幾片劑量的藥了。我閉著眼睛,默默的想象媽媽的手,在我的額頭上撫摩的情景。好無助啊,曾經夢想離開的家,離我那么遙遠。這里的人和事物為什么是那樣的陌生呢,爸爸媽媽,您們知道嗎,我現在好難受……
我沒有打個電話,或寫封家書的習慣。日子久了,戀家的傾向漸漸淡漠起來。有時接到家里來的電話,噓寒問暖,才不覺流露出傷感:媽,爸還好吧,不要擔心我,我在這里一切都好。媽,你們要保重身體,別讓爸喝太多的酒了……
離開以后的日子,恍然發現,隔過山水,那一片珍貴的土地。離開以后的日子,開始惦記父母的樣子,白發是否多了,是否快樂。離開以后的日子,那些沉重的無趣的記憶變得生動起來。
每一次回來,都會覺察出父母老了。孩童們叫他們:爺爺奶奶。年輕人叫他們:叔叔阿姨。我有一次在公交車上給一個老人讓座時,他十多歲的孫女對我說:謝謝叔叔。這是第一次有作為長輩的感覺。我在哭與笑的時候,自己也在成長,衰老。
不知道我曾經給父母帶來了什么,快樂還是憂愁。不知道20多年過去以后,我是否真的變得成熟。不愿意去想了。
和爸爸一起喝酒的時候,他仍一如當年的滔滔不絕的說,而我則在一旁安靜的聽。他說的話,我聽過上百次,上千次。我也回擊過上百次,上千次。現在,我卻不再愿意多說一句了,原來,我在外面日思夜想的就是父親的教導,母親的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