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電信詐騙的一封信(精選4篇)
防范電信詐騙的一封信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當前,互聯網經濟和電信產業迅猛發展,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同時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也迅猛上升,目前已成為發案率第一的刑事犯罪,嚴重侵害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
在校學生由于涉世未深、防范意識薄弱,成為詐騙分子的目標人群之一,甚至一些不法分子,用一些看似成本低,回報高的項目作為誘餌,誘使在校學生參與電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這些是我們不想看到的,正處花季的你們,未來可期,電信詐騙不該成為你們成長路上的絆腳石。為此,岫巖縣公安局提醒你們,切勿參與電信詐騙的犯罪活動。
一些不法分子,會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購買、租用在校學生實名辦理的銀行卡、電話卡或通訊賬號,用于實施電信詐騙的犯罪;還有的不法分子用高額回報項目誘使在校學生通過撥打電話的方式,為電信詐騙窩點提供引流服務,這些學生往往存在攀比心理,意圖通過這種方式“賺些小錢”,伙同身邊同學朋友團伙式作案,最終都承擔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參與到上述涉詐違法犯罪活動的學生,將被采取信用懲戒措施,即將違法犯罪行為納入征信,同時暫停被懲戒人員五年內銀行非柜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相當于未來五年都不能用手機銀行轉賬、不能用網銀、不能刷卡購物、不能快捷支付,不能用ATM機取款,在生活上寸步難行。
此外,岫巖縣公安局提醒你們,不參與涉詐違法犯罪同時,更要提防以下電信詐騙手段:
1、刷單詐騙。詐騙分子先通過做任務得傭金的方式取得信任,隨后誘騙當事人進行刷單,先刷小單得到返利,后加大刷單金額,當事人墊付大額資金后無法返現。
3、買賣游戲賬號詐騙。詐騙分子以高價收購游戲賬號、低價充值游戲點券為名,誘使當事人登陸釣魚網站或虛假交易網站進行交易,從而獲取銀行卡信息,或誘騙轉賬。
4、貸款詐騙。詐騙分子謊稱可以提供貸款,手續簡單放款快,隨后誘騙下載詐騙app,再以銀行卡號填寫錯誤收取“解凍費”等理由,誘騙當事人轉賬。
防范電信詐騙的一封信 篇2
尊敬的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近年來,電信詐騙案高發,嚴重危害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財產安全,青少年學生群體更是電信詐騙受害者重災區。
為有效遏制此類犯罪的發生,保障廣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及合法權益,防止大家落入詐騙團伙精心布置的陷阱,于家鎮中心小學校特別提醒家長及同學們做好以下幾點:
一、請識別以下詐騙方法:
1、網絡貸款詐騙: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急需用錢的心理,以辦理無擔保、無抵押的低息貸款為誘餌,以進行驗資或者繳納保證金等各種借口,要求受害人轉賬實施詐騙。
[防騙提醒]謹慎進行網絡借貸,如對方要求先期交納保證金等費用,務必提高警惕。正規貸款過程中,放款機構審核貸款人個人信用、還款能力或質押物的估值,不會要求先期繳納任何費用。
2、微信、QQ紅包返利詐騙:犯罪分子在QQ群或微信群發布高額返現的虛假信息,然后以虛假成功返利截圖為誘餌吸引受害者,如果受害人發送小額紅包來嘗試,犯罪分子很可能會按照所說進行返利,當受害人發送了數目較大的紅包后,犯罪分子則以手續費、轉賬費、紅包費等多種借口進行推脫,實施詐騙。
[防騙提醒]聊天群中所謂的返利截圖都是不法分子的同伙偽造,群里隱藏著許多騙子的“托兒”,提高警惕,勿貪小便宜。
3、冒充QQ、微信好友詐騙:犯罪分子盜取微信號碼,冒充該賬號主人以急需用錢,向受害人借錢為名,實施詐騙。
[防騙提醒]凡是親朋間涉及借款、匯款等問題,一定要通過撥打對方常用號碼或者視頻聊天等方式,核實對方身份后再做決定。
4、出售游戲賬號詐騙:犯罪分子在游戲交易平臺看見受害人發布的出售游戲賬號信息之后先與受害人聯系假裝有意購買,再冒充游戲交易平臺客服聯系受害人,以出售賬號需繳納保證金、代付功能服務費為由,實施詐騙。
[防騙提醒]與游戲交易平臺確認信息,不向任何人轉賬、匯款,“提現要交手續費”、“賬號凍結”都是騙子慣用的伎倆,目的在于誘騙受害者不停地向虛假平臺賬戶充值,其實就是轉賬到詐騙分子賬戶。
二、切實提高防詐騙意識
1、不要有“貪圖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餡餅”的心理。堅持不輕信,不理睬,不回復,不泄露個人銀行卡信息,更不要轉賬、匯款,或提供驗證碼等信息。
2、要有個人資料信息保護意識。不要向陌生人透露個人身份、手機號碼、家庭及家長電話、銀行賬號等相關信息,更不可隨意注冊、填寫自己的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私人信息。
3、建議家長加強對未成年子女在使用手機、社交軟件、支付工具方面的監督與教育。提醒孩子網絡環境復雜,不加陌生人,不貪心,不好奇。
防范電信詐騙的一封信 篇3
尊敬的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持續高發,針對學生和家長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時有發生。
一、針對家長的常見電信網絡詐騙:虛假貸款(代辦信用卡)、刷單返利、冒充電商物流客服、虛假購物、虛假投資理財、冒充公檢法及冒充其他單位組織(學校、老師、領導、熟人)、網絡交友、冒充軍警購物、消除不良記錄、虛假中獎,機票退(改)簽、ps圖片、重金求子、慈善捐款、充值(紅包)返利等。
二、針對學生的常見電信網絡詐騙:游戲幣(點卡)虛假充值、游戲賬號(裝備)虛假交易、消除校園貸款記錄、網上兼職刷單(刷信譽)等。
三、少數學生、家長受利益誘惑,出借自己的身份證,出售自己或家人的銀行卡、手機卡,轉讓自己的微信、QQ、支付寶等社交賬號,注冊虛假公司、辦理銀行對公賬戶出售牟利等,甚至主動參與電信網絡違法犯罪。
對此,特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一定要了解電信網絡詐騙防范知識,共同抵制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
一、珍惜個人征信,從我做起,不出借自己的身份證,不出售自己的銀行卡(銀行對公賬戶)、手機卡,不轉讓自己的微信、QQ、支付寶等社交賬號,不參與電信網絡違法犯罪。
二、謹記以下“五個凡是”,時刻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1、凡是讓你刷單、刷信譽賺錢的一定是詐騙;
2、凡是說可以為你辦理貸款、提升額度,但讓你先交手續費、擔保費、保證金、解凍費或刷流水的一定是詐騙;
3、凡是“好友”在微信、QQ上稱自己或朋友、親戚遇到困難向你借錢,又借口種種理由不和你直接通話的一定是詐騙;
4、凡是微信、QQ等社交工具上自稱老板或上級要你轉賬匯款,卻不和你通話的一定是詐騙;
5、凡是在微信、QQ等網絡上先與你交友戀愛,后帶你投資理財的一定是詐騙;
防范電信詐騙的一封信 篇4
尊敬的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近年來,我區及周邊地區出現不法分子利用手機、固定電話等電信設備發布虛假信息進行經濟詐騙的犯罪活動,給受害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和無法彌補的精神傷害。為有效遏制此類犯罪的發生,保障廣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確保學生家庭免受不法侵害,麗水市公安局青田分局聯手青田縣教育局,決定在校園開展防范電信詐騙的犯罪宣傳活動,現致全體學生及家長一封信,希望我們共同攜手,切實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堅決抵制電信詐騙的犯罪的發生。
一、誠實守信,堅決抵制電信詐騙的犯罪活動。
電信詐騙罪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該犯罪行為嚴重違反了社會誠信公德,給受害人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而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根本。希望廣大學生和家長遵紀守法,踐諾守信,認真學習防范電信詐騙的相關知識,堅決與反誠信的詐騙的犯罪活動作斗爭。
二、戒除貪念,不要輕易相信陌生電話。
目前電信詐騙主要是指騙子電話或短信假冒“公、檢、法、財務、稅務工作人員”,以中大獎、購車(房)退稅、低息貸款、銀行卡透支、電話欠費、返還話費、低價購物、親人出事、彩票預測、推薦股票、受害人涉嫌犯罪等方式設置騙局,或進行利誘,或進行恐嚇,或假冒親朋,花樣頻出,不斷翻新。廣大學生、家長要學會識別這些電信詐騙的犯罪的伎倆,遇到可疑情況,要保持冷靜頭腦,不貪、不信、不慌張、不匯款,多和身邊的人商量,及時向警方報案(撥打110),并保存相關證據以利警方查證。
最后,祝全體學生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各位家長幸福平安、事業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