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綜述怎么寫
這些句型實際上是告訴你的讀者你對資料是做過分析的。另外,你還可以使用“明確地”,“通常地”或者“一般地”這樣的字眼來表明某一學者研究的程度,或者使用“因此”,“也就是說”,“比如說”等字眼來舉例。這樣就可以保證你是在對資料進行總結,而非簡單地描述在你所研究的領域中已經取得的成果。
三、 總結部分
既要肯定前人為該領域研究打下的研究基礎;同時要說清前人研究的不足,襯托出作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論價值,最后還要提出自己的建議。
一般為展望結構,如果是開題報告前的文獻綜述,需要把想做什么闡述清楚。
例一:《對中小學內部管理制度建設模式的研究》中的綜述內容
綜觀上述研究,國內外教育管理學界在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校長負責制、教育政策法規等方面所進行的大量研究,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礎(肯定已有的研究)。但是關于學校內部管理制度建設方面的專門研究還相對較少,主要局限于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或討論……等等。并且,令人遺憾的是,這些研究的理論深度相對不夠,沒有在制度建設的基本理論方面進行較為深入、系統地論述,比如:制度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影響制度執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等等。(點出研究的不足)
點評:作者較好地做出了批判性總結。
例二:《校外教育研究》文獻綜述
……以上觀點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對“校外教育”的建設及發展都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肯定已有研究)但是他們的思考都較偏向于“校外”這個活動區域,沒有聯系到學校教育來考慮“校外教育”。 (點出研究的不足)筆者認為要更好地開展“校外教育”,必須還要依靠學校教育。盡管兩者在本質上具有不同的特質,但是兩者在對學生教育這個前提上,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提出進一步研究方向)
點評:作者不但作出評判性總結(既肯定又點出不足),對此還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四、 參考文獻部分
參考文獻部分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它的撰寫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這里主要根據實踐中易犯的錯誤,提出了要注意的事項。
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準確無誤,并且格式要規范。
參考文獻的引用數目,期刊一般限定在20條以內,最多不能超過30條,不是越多越好;時間上資料以3-5年為宜,也不是時間越久遠越好。
參考文獻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論文可以將參考文獻省略,但文獻綜述絕對不能省略,而且應是文中引用過的,能反映主題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資料。
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的綜述。
收集資料要瞄準主流文獻,如該領域的核心期刊、經典著作、專職部門的研究報告、重要人物的觀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