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要高考的女兒的一封信(通用4篇)
寫給要高考的女兒的一封信 篇1
親愛的女兒:
夜深了,你們還在復習。我真擔心你們的小身板能不能吃得消。明天就要高考了,我不能打攪你們,但是我也不能扔下你們獨自去屬于我的夢鄉。我知道,那樣對你們不公平。
我這樣陪著你們度過也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晚上,只是想告訴你們,無論你們現在是不是需要我,老爸都在這里,在你們身邊,時刻準備著為你們做一點什么!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想一想你們從小到大的點點滴滴,還是再給你們寫封信。等你們將來長大的時候,如果有機會看到這封信,你們或許能夠想起來,那一個晚上,有一個男人為你們的前途命運徹夜難眠。
記住:這個男人一定是我,也只能是我——你們的老爸!如果將來有另外一個比我年輕許多,或者帥許多的男人,告訴你相同的話,你就讓他有多遠滾多遠!
因此,我今晚寫的這封信,希望你們銘記終生。
或許是生活無意的磨難,也許是上天有意的垂青,你們才很小的時候,我和你媽所在的企業已經走到了破產的邊緣,連續幾個月不發工資,你們的降臨促使我們也做出了離開企業的痛苦抉擇。
你們還沒有上小學,你媽就遠赴數千里之外的浙江寧波打工。是我獨自帶著你們,白天上班,晚上熬夜寫作,想方設法多掙錢養家糊口。正是這種艱苦環境的磨練,使我不能不讓幼小的你們很小就開始自己洗臉、洗腳、梳頭、換衣服,并且開始讓你們自己去幼兒園。
看著你們驚恐的眼神,我也曾經動搖過。但是我知道:作為父親這樣做確實有些絕情,可是我必須這樣做。就這樣,你們硬是自己走完了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小學畢業那年,你們還自己坐飛機到深圳去看我,讓我的同事和朋友羨慕了好幾天,老爸那陣特別有面子。
你們真的很懂事。在我的記憶里,你們只給我提過一次要求:每天按時把你們叫醒。可是我只給你們買了個鬧鐘。沒有了依賴幻想的你們最終學會了自立,上課從來沒有遲到過,至今什么事情都不需要我再次提醒。
每當回想起這一切,我在略顯傷感的同時,更多的則是欣慰。我相信: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是我賦予你們最大的財富,并且將使你們終身受益。我不是不愛自己的女兒,我想你們會明白大愛則無痕的道理!
經常有人問我教育孩子的秘訣,我告訴他們:國家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為而治,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管。所謂不管,其實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既然你們完全能夠管好自己,我又何樂而不為呢?
你們應該還記得:從小到大,我和你媽沒有自作主張為你們報過任何一個特長班和補習班,全憑你們自愿。你們提出學舞蹈,我們同意。學費交了、服裝買了,沒過多久不去了,我們也同意。你們突然想學古箏,我們同意,近萬元的古箏買了,學費也交了,沒多久又不想學了,我們依然同意。想學打毛衣,沒有問題;主動提出想補課,我們也同意,補到一半不想去了,我們還是同意。一年的車費、早餐錢、零花錢我們在年初就一次交給你們,結余歸己,超支不補,讓你們從小學會理財。這也是我和你媽給予你們的財富之一。
我相信這絕不是慣你們的毛病,我要培養的就是你們獨立思考、不跟風模仿的意識。這種意識最終將使你們在掌握老師教的知識的同時,提前進行社會大學校的學前教育。我從來不奢望能夠培養出一個高考狀元,但是我堅信我的女兒走出校門、走上社會之后,將具備廣闊的胸懷、無私的勇氣和高尚的品格。
其實,我和所有的家長一樣,也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但是我認為:成龍成鳳固然是一種理想,但更多的僅僅是一種境界。我雖然不能賦予孩子一雙飛翔的翅膀,但是我能夠培養女兒一顆飛翔的心!
作為父親,我知道自己必須要具備一雙發現孩子優點的眼睛,一對愿意傾聽孩子述說的耳朵。我對你們沒有很高的要求,“考自己喜歡的學校、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我對你們的期望。
我知道,你們在一中這個群星璀璨的校園里并不是最優秀的學生,但是我時時感念上天的眷顧:你們能夠躋身于全市一流的學校,受教于一流的師資,身邊有一大群學習優秀、朝氣蓬勃、健康向上的所謂閨蜜和死黨。你們經常相伴去廣場撿拾垃圾、去看望小學和初中教過自己的老師……看到一大群孩子天真善良、知道感恩,我相信,即使你們沒有考入名牌大學,也一定能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對于明天的考試,我的想法似乎有些另類:我想象中的高考,不過是人生一次短暫的戰役。如果僅僅是我希望你們能夠考第一,那么你們永遠不會成為第一;如果你們自己想考第一,我相信,你們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中一定會成為第一。因此,我和你媽想要的絕不是為了那些枯燥的數字組合成的所謂成績,我們期待你們具備一個隨時準備成為狀元的綜合實力。
我和所有父母一樣,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
今晚,我想告訴你們:無論你們將來做總統或是當乞丐,無論你們是健康還是疾病,無論你們優秀或者頑皮,無論你們將來走向北大還是北大荒,我都會義無反顧的愛你們。假如有一天你們不再愛我,我依然會深深地愛著你們!
因為我知道,愛你們是一種責任。你們就是我生命的延續,愛你們就是愛我自己!因此,我和你媽用舒適愛你們、用營養愛你們、用汗水愛你們、用淚水愛你們,用自己的生命愛你們,甚至用拳頭和棍棒愛你們。
那真是點點滴滴都是情,灑向孩子都是愛!
其實所有的父母都是寧肯自己節衣縮食也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我們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不努力!你們曾經問我:你不比別人差,上課認真聽講,為什么總是不能成功?我說過:你沒有成功,是因為你沒有努力;你還沒有成功,是因為你還沒有足夠努力,你到今天也沒有成功,是因為你到今天也沒有足夠努力!
我的女兒呀,其實我理解你們的沉重與無奈,心疼你們每天背起的書包沉墜著正在發育的身體。但是我知道,你們必須學會擔當。從近處說,你們背負著一個家庭幾代人沉甸甸的夢想;往遠處講,你們背負著國家和民族沉甸甸的希望。即使你們的書包空空如也,你們的肩膀上已經承擔起了大于泰山的重量!
我的腦海里經常出現這樣一個畫面:十幾個衣衫襤褸的農民工子女對著國旗聲嘶力竭地高喊“別人和我比父母,我和他們比明天!”每一次想起,我都會感動的流淚。
孩子們,我不知道你們會怎么去想這個問題。我從來不去懷疑你們的優秀,但是與這些農民工孩子相比,你們超越他們的難道僅僅是優越的生活和那些紙面上可能一文不值的成績?
我覺得,你們和這些同齡的孩子相差的是一種境界。成績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快速提高,而境界的提高則需要一生一世的努力。你們命中注定是背負著青天的大雁,怎么可能僅僅滿足柵欄中的春天?
石河子很小,世界很大。你們必須在最高處與最強者華山論劍,這樣才能正視自己的落后與渺小。而希望就在明天!
孩子們,為了明天,讓我們共同努力!
天快亮了,你們該奔赴考場了。爸爸不去送你們,你們也早都習慣了。祝好運!記住,無論何時何地,老爸就在你們身邊!
寫給要高考的女兒的一封信 篇2
親愛的女兒:
今天是6月6日,明天你要參加高考了,這是你十二年求學生涯中最關鍵的一次考試。
說實在的,爸爸和你的溝通不是太多。爸爸愛你,但不想過多地影響你,真的不想!我只希望你自然地按照你的天賦去自由自在的成長。但我知道這只是一種想法,實踐證明也如此,在很多很多方面我還是影響了你。老爸我心里很不安,因為這個世界不歡迎太純太真的人。
爸爸曾講過:人生有兩種人你必須無條件地去傾注你的愛,一是生你的,二是你生的。
說心里話,你是爸爸最大的驕傲,擁有你,我就擁有了整個世界。只要看到聰明、沉穩、善解人意的你,我生活中的煩惱就被拋之腦后。
爸爸知道,學習很艱苦。十幾年的求學生涯,歷經寒冬酷暑的磨練。但當你歷盡人生、閱人無數后,你會感到讀書又是最快樂的。
女兒,從小到現在,你一直都很優秀。我堅信你的將來會更加優秀。
女兒,明天你要參加高考了,要從容應對。老爸相信,憑你的實力,憑你的心態,一定會描繪出一幅更美的畫卷。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要高考的女兒的一封信 篇3
親愛的孩子:
你好,
時間過得真快,再有50天,你就要走進高考的考場了。看著你在書桌前刻苦學習的身影,望著窗外繽紛的萬家燈火,你成長中的點點滴滴猶如一幅幅清晰的畫面時常在媽媽腦海中顯現。感激你在十九年的成長歷程中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也很高興能和你爸爸一起,為你奮斗的人生做堅強的后盾。
在這平常而又特殊的日子里,媽媽的心里常常會有深深的牽掛,女兒,我想和你的心拉得更近,想和你的思維用智慧交融在一起。
孩子,我想對你說的話有很多很多,為不耽誤你寶貴的時間,只好用筆寫下對你的提醒、關心,祝福你心中理想的鮮花,盛開在灑滿青春汗水的田野上。 首先,我想提醒你的是,人生不只是一場高考,我們面臨各種各樣的考試,一生幾乎都會在考試中度過。讀書時的期中、期末考試;找工作時的文化考試、入圍面試;工作后的績效考核、職稱考試。一場一場,一次一次,每個人的一生都似乎與考試捆綁在了一起。考試,是考驗一個人的智能,更是考驗一個人的意志。我希望你在考試中鍛煉,在考試中成長,在考試中成熟,在考試中成功。 你應該把高考當做人生進步的一個階梯,當做你人生起航的第一次試飛。媽媽不需要你是一只鯤鵬,一飛沖天,只希望你做一只自由的小鳥,在藍天白云下自由翱翔, 亮開你的嗓音,歌唱屬于你自己的歌聲。
記住, 孩子,你回報父母的方式,不僅僅是那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還有很多很多。父母期望你的不僅僅是考上大學,父母更期望你平平安安。希望你能在未來人生旅途中,堅定你選擇的理想,學會堅持,學會努力。
高考前的生活緊張枯燥,難免有時你會產生煩躁情緒,這是每位考生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的問題。我很欣賞一位大學生的觀點:應該學會用左手溫暖右手。就是說,要把學習當做快樂的事并且去享受高考這個過程,去欣賞自己,去體味屬于自己的高考準備期。
放心考吧,孩子,只要你努力了,只要你盡心了,你就是父母的驕傲與自豪。父母不會把一次高考看成一次賭注,我們還會拉著你迎接生活與社會的一場又一
場比高考還難的考試。家長和孩子都是生活和社會的考生,我們愿意與你一起合力迎考,努力面對人生的每一個春天。
孩子,高考只是你人生篇章的一個小小的標點,是你人生畫卷的一抹淡淡的顏色和人生樂章的一句短短的音符。我相信,只要你努力了,只要你發揮了自己的潛能。生命中的鮮花與笑臉、傳奇與掌聲,都會在命運的正前方等待著你。
孩子,媽媽希望你能輕松淡定的步入高考的考場。
進入考場,深呼吸、放松,調整心態,面對每一道考題,就像面對每一個朋友一樣,熱情的握手,冷靜的用心靈與他溝通、交談,用自己的知識與智慧贏得他對你的微笑。
孩子,請記住,你是媽媽心目中最優秀的孩子,你聰穎、活潑、有愛心、責任感,你已具備優秀的潛質,你是個有理想、懂得生活的孩子。因為有理想才能激發你無限的潛能,懂得生活才能堅定你的信念!
高考很快就會結束,而人生的道路還會繼續,讓高考行進在路上。經歷了高考,你的人生才會更加豐富。相信自己,能行!拋開一切包袱去拼搏、去礪煉、去享受這個美麗的過程吧!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要高考的女兒的一封信 篇4
親愛的女兒:
孩子,媽媽以這樣的方式靜靜地面對內心記錄下一些事,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之所以就這樣開始,倒不僅僅是因為忽然有了這樣表達的愿望,更是因了你我這幾天來的對話,關于高考減招,關于教育公平。
這些天,很多人都在議論高考減招的事,我們也聊了很多。社會之所以對高考招生計劃分配如此敏感,是因為高等教育特別是優質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對于個人和家庭都尤為重要。因為良好的教育背景是個人在社會中立足的敲門磚。雖然高考對于你來說還有不短的幾年時間,并且討論過程中可能引發的負面情緒也極有可能影響你30天之后的中考,但媽媽還是決定和你談一談。因為在媽媽看來,所有的問題只有面對才有可能找到癥結,才有可能找到辦法來解決,哪怕只是我們內心的糾結。至少我們不會讓它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長久的障礙,而你也正在通往高考的路上。
看得出來,不管媽媽怎樣的輕描淡寫,你在知道這件事之后心里還是爆發了相當激烈的沖突的。在顯而易見的數據面前你失望、你委屈、你憤怒,你為自己和身邊的同學所經歷的一切艱辛努力所遭遇的結果抱不平。是的,別說你是個孩子,就連我們得知這樣的減招政策時也是非常震驚的。
你一口氣問了那么多為什么,又在沉默了許久之后哭了,你說:不管他們做了什么,我們的國家又沒有錯,如果再這樣下去,大家都把孩子送出去了,那將來還有誰來建設我們的國家?國家沒有人建設還怎么富強?本來就有那么多國家對我們虎視眈眈,到時候不更糟糕啦?沒有強大的國家做后盾,那就算出去了的孩子也只能做無依的浮萍……
是的,孩子,盡管媽媽很想當時就為你解答那一連串的為什么,盡管媽媽看到你傷心是那么的不舍,可聽你說到這些,意外之余心里還是欣慰的,因為媽媽看見在你小小的心里裝著的不僅僅是委屈,憤慨,更有責任和愛。
可畢竟你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要參加中考了,所以,不管媽媽當時內心里是怎樣的翻江倒海,不管媽媽有多么的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女兒委屈失望的淚水,不管媽媽想以怎樣的速度回應你,哪怕是干脆和你來一場痛快的辯論……最終媽媽還是選擇了以現在這樣的方式靜靜地把整理好的思路寫下來完整的呈現給你。
你說,為什么中國的教育這么不公平,給那些省份的孩子減了那么多分,還要把我們的升學名額分出去那么多給他們?國家就不能在他們那多建幾個學校嗎?
孩子,我想你一定還記得我們這幾年一起去各地旅游的經歷吧。特別是那次我們專程去安徽和江西的山區,去給那里的孩子們送書和學具。他們的教室是漏風的,他們的學桌是缺了腿又用鐵絲綁起來的,他們的老師只有一個,也正是這位老師教授那里所有的孩子們小學一到四年級課程。他們的家里家徒四壁,而他們的爸爸媽媽也是常年不見的。他們的小學沒有學過除了語文、數學外其他的課程,五年級以上他們就要自己拎著小小的火盆(照明取暖)翻山越嶺往返幾十里去縣里就讀,他們沒有課外輔導、沒有學習機復讀機、沒有手機電腦,可就是這樣的他們卻要在若干年之后和你們走進一樣的高考考場。如果說這樣的前提下高考也還要和你們一樣的分數錄取,那就連你,孩子,怕也會覺得是很不公平的。
你說的不錯,國家及當地政府可以加大教育投入,多建學校,想辦法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培養大批優秀的教師隊伍,以保障當地的高等教育升學需求。應該說,這確實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和方法,并且,國家在促進中西部教育發展上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增加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比如,選派優秀教師源源不斷地去邊遠地區支教、農村教師工資提高了、山區中小學生也享受到了免費的營養餐等等。而且,媽媽的父輩們就曾經遠赴邊疆,為那里的教育建設付出了數十年的心血和努力。但因為那里大都地理環境封閉,經濟基礎薄弱,社會發育滯后,完成整體的教育發展規劃還需要時間,而且是一段不短的時間。加之這里面涉及的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還會涉及到各項設施、人員的配套和資源配置的調整等方面問題。可以說無論對于哪一級政府,這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浩大的工程。作為政策制定者,在不改變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條件下,既要服務國家戰略,也要平衡其他地區的發展訴求并不容易。這也是平權問題成為古今中外的一個極其敏感的政治難題的真正原因。
別的不說,單就我們一路看到的開山筑路的場景,估計你應該能想象得到它推進的艱難,更何況是如此龐大的系統工程。可在建過程中,那里的孩子們不能等著,更重要的是建設起來的校園需要大批人才來管理,學生需要大批教師來指導,而即將走進高等學府的這些孩子中的相當一部分正是將來建設他們家鄉的中堅力量。所以這個時候,需要教育資源相對好的地區幫他們一下,扶他們一把。就好像我們的親戚朋友如果遇到了困難,重建家園的過程中需要我們去幫助一樣。這樣說,或許你能明白得透徹些。
至于你后來提到的,為什么只有江蘇、湖北有這么多的外招指標,給本來就已經不堪重負的兩地學子帶來更大升學壓力的問題,媽媽也想了很久。說實話,當時媽媽看到那些數據時心情也是很不平靜的,特別是在《20xx年全國各省市高考一本錄取率及近三年對比》圖表公開之后,媽媽也是焦慮和憤然的。因為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未來的升學將要面臨和肩負的已不僅僅是升學本身自帶的沉重負荷,還有額外附加的“較低的升學率”和“頗高的減招數額”這樣的雙重壓力。這幾乎顛覆了媽媽這些年對于高考是改變命運乃至改善社會結構“最不壞的選擇”和“相對公平”的認知。但同時媽媽也逐漸看到了對高等教育資源的激烈競爭背后,社會評價系統單一、勞動價值被低估、資源分配不均、不安全感蔓延等種種社會問題。這些敏感尖銳的問題不僅錯綜復雜而且矛盾重重,可不管怎樣,矛盾中心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公,損無余還補不足。
只是細細想來,如今我們所遇到的“不公”和“無余”的現狀并非是某一刻一撮而就的,很多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而且,在這樣一個地區差異極大的國家,教育公平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也只能是相對的、動態的。因為,如果沒有了出于政治考量的傾斜,如果戍邊人員的子女在受教育機會上一直處于不利的地位,那么這些地區的人口可能會越來越少,從而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安定。雖然如今這些問題是以這樣激烈的方式提出來,但還是需要各級政府努力花時間一一去解決。也就是說,教育的地區乃至全局的改觀是需要做長期打算的'。我們期待政府積極地推進教育改革,期待教育發展有更好的制度環境,更期待人民的權利能在更為合理的體制和制度環境下得以尊重和保障。而此時,我們關注的焦點如果能放在“政府應如何改進干預措施”上可能更為現實。
當然,過程中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們還會遇到很多類似的情況,諸如,還將長期存在的社會“特權”及“優勢”群體。
這里媽媽想借一個故事或者說是一個游戲來幫助你理解并調整自己。
話說一位中學政治老師,他通過小小的紙團和垃圾桶,來讓學生理解“特權階段”和每個人的“比較優勢”。
首先,他給每個學生都發了一張一樣大的紙,讓每個人都把紙揉成一個紙團。接著,他在教室的正前方放了一個垃圾桶。然后告訴學生們:“這個游戲非常簡單,你們每個人都代表這個國家的一份子,你們現在都有獲得更好地發展機會。只要你們能夠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把手上的紙團投進這個垃圾桶里。”
馬上,坐在教室較后方的同學開始抗議了,“這樣一點都不公平!”他們知道坐在前排的同學比他們更有機會把紙團投進垃圾桶里。甚至有人當場表示要拒絕參與這場不公平的競爭。
隨后,大家還是開始嘗試扔紙團。如同預期,大部分坐在前排的同學都成功地把紙團丟進紙簍里了(但并沒有全部丟進),而坐在后方的同學,則只有少數幾位成功。
游戲結束了,這位老師開始說明:“距離垃圾桶越近的同學,投進紙團的幾率越高。這就是普遍意義上的特權和社會優勢。但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所有對公平性有憂慮的人,都是坐在教室后方的同學?相反的,坐在教室前方的同學,也相對不會注意到他們與生俱來的優勢。”
在解釋完相關概念后,這位老師用這么一段話結束了這堂課,“比起社會上的很多人,你們作為學生,可以接受教育,這就是‘坐在前排’,是一種優勢,你們要留意并使用它,更要去幫助那些沒有這個優勢的人。另外,我希望你們永遠把焦點落在目標的實現上,就算你們在某一方面‘坐在了后排’,也不意味著你們就扔不進紙團,與其抱怨,不如馬上行動;多試幾次,總能進的。”
雖然這只是一個故事,一個游戲,并且這樣的規則設定、過程和結果可能還會引起你更加激烈的抵觸和反感,但媽媽希望你知道,這些都是現實存在的。而無論是在何種境遇下,只有自身強才是真的強,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改變。或許,減少了普通高校的招生數,對于學習很努力但成績一般的孩子來說似乎不太公平,可人生就是如此,所謂公平,從來都是相對的,不平,卻是絕對的。媽媽希望你明白,當我們不具有先天優勢時,更要比別人付出的多,這樣才能爭取到和別人一樣的機會。這個時候自哀自怨是沒有用的,仇視社會并以此為由止步不前更不可取。
媽媽希望你懂得,作為學生的你們,作為國家未來建設者的你們,當務之急,應該做的是盡快平復自己的情緒,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憑借自己的專業知識盡快使自己成為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尖兵,為自己的地區、自己的國家在未來的教育改革、社會推進甚至國際社會中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只有這樣,我們所期望的“公平”和“有余”才有可能實現。因為,不具備改變教育落后、參差不齊現狀的實力,光憤怒是沒有意義的。
而當我們的教育發展了,社會整體進步了,所有此前焦慮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相信那時候,已經成為社會棟梁的你們會毫不猶豫的發揮自己的才干去報效自己的國家,去為相對落后的地區“補不足”,并且也一定會為自己和自己的家鄉能有這樣的實力和胸襟感到驕傲和自豪!
最后,作為一位母親,我衷心祝愿即將參加高考和像你一樣正在升學路上的孩子們考試順利!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