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提綱范文2篇
一、采訪目的:通過采訪成功人士深化課堂理論教學,讓大學生在實踐中升華思想境界,鑄造優良思想品德。通過采訪,讓大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做事,學會做人。通過了解成功人士的成功歷程、經驗等,深刻領會成人、成才、成功的關系,作一個全面發展的大學生,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采訪某一領域、學科、行業等做出重大貢獻,產生重要影響的成功人士,采訪時認真做好記錄并按要求認真填寫采訪報告。
二、采訪對象:某一領域、學科、行業等做出重大貢獻,產生重要影響的成功人士。
三、采訪時間:暑假2周時間
四、采訪內容:成功人士的奮斗歷程、奮斗精神,成功人士的成功經驗、成功人士對社會貢獻以及影響等。也可以了解成功人士的人生感悟,比如他對于失敗、挫折、成功、名氣怎么看待。
五、采訪方式:
面對面的采訪,直觀、真實性強、交流溝通效果好。
六、采訪的準備工作:
1.事先擬定采訪提綱;
2.時間、地址的預約;
3.采訪內容的擬定,包括問題的準備;
4.事前對采訪對象的背景了解和資料收集,對方的工作、職務、成就、經歷等。
《采訪提綱--02》
美國內華達新聞學教授拉魯·吉爾蘭德曾在擬定采訪提綱方面推出了設計問題的輔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他提醒記者在設計提問時應該涉及到下列一些具體的問題:
目標——你們(或組織)要實現的目標是什么?
障礙——你們遇到過什么難題嗎?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決——你們是怎樣對付這些難題的?是否有解決矛盾的計劃?
開始——這一設想是什么時候開始的?是根據誰的意見提出的?
當然,采訪提綱的擬訂還和記者本人的采訪習慣、交流方式有很大的關系,但確保問題的獨特、準確、連貫、創意、引人入勝是更為重要的因素。
提出恰當的問題
成功的采訪多半取決于提出恰當的問題。杰克·海敦在《怎樣當好新聞記者》一書中寫道:大約有99%的新聞是部分或全部以訪問——也就是向人提問題——為基礎寫成的。《紐約時報》的主編對他手下的記者說:“只要你善于在盡可能多的話題上提出恰當的問題,你就是做得相當出色了。”在著各種提問技巧,使基辛格說出了很多事后連自己都感到后悔的話。歸根結底,一次采訪無非是一場生動活潑而富于思想的交談,具體的提問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問題,開門見山,切中要害。這種方法是一開始就提出硬性的、緊扣主題的問題,然后擴展為比較籠統的問題。它適用于采訪那些善于言辭、敏于思考、感覺自信的對象。開門見山會讓對方覺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對方覺得你懂行,值得交談。
2、由淺入深,追問問題,發掘未知的細節。深度報道的提問有許多尖銳的問題,有時難免讓記者碰壁,采訪對象要么拘謹不安,支支吾吾,談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絕,閃爍其辭,加以敷衍。這就要求記者具備追問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寬泛的話題緩解氣氛,逐漸引入正題;或旁敲側擊,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細節。
3、誘導性的提問,引出生動活潑、論點鮮明的談話。在誘導性提問中,采訪對象得有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爭辯,而記者則需要掌握好談話的時機,運用語氣、聲調或措辭來引誘對方作肯定性回答。誘導性提問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取決于記者和采訪對象之間建立融洽關系的程度。因為誘導性提問容易使談話達到互不相讓的地步,但只要融洽關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