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切實做好全街農業秋播秋調和秋冬農業開發工作的通知
2、水產板塊:以沿舉水河一帶的龍橋、梅店、城北、大渡、余姚、鐘楊等村為主,建設優質養殖和垂釣板塊,面積0.3萬畝,做到池中養魚,水面養鴨、岸邊養豬、養雞、栽花種草,實現立體養殖,綜合利用。重點開發破月、東港兩村稻田養魚,面積0.5萬畝,實行魚稻共生,提高效益。
3、林(竹)板塊:在鞏固完善全街1500畝退耕還林工程和管好現有梨子、桃子、板粟、獼猴桃等果園的基礎上,今年重點開發600畝雷竹板塊基地,(勝英村500畝、梅店村100畝),做到統一規劃,連片種植,保栽保活、專人管理。
4、畜禽板塊:以永立、大渡、章程、巴西、梅店、劉集等村為主,建設畜、禽飼養板塊,力爭實現年牲豬飼養量達到5萬頭,蛋雞飼養量達到60萬只,同時,積極推行科學喂養,發展規模飼養,不斷改良品種,提高商品率。重點以大渡“建森莊園”為主,發展一個萬頭養豬常
5、食用菌板塊:雙狍蘑菇產業以顧崗紅峰中心園區為核心,逐步向全街各村全面鋪開。力爭今冬明春雙狍蘑菇建房200個,種植規模達到11萬平方米。
6、鮮嫩食品板塊:以易窯、邱橋、新港、肖橋、聯合等村為主,建設優質甘蔗、超甜玉米、草莓和冷食瓜果瓜生產板塊,面積1萬畝,實行連片種植、不斷改善品質,做到早、鮮、嫩、甜,滿足城鎮居民需求。
四、主要措施
(一)典型引路,辦好樣板。
說給農民聽,不如干給農民看。各級干部要認真實踐重要思想,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不搞行政命令,要深入田間地頭,加大宣傳力度,帶頭興辦示范樣板,推進“兩菜”育苗和秋冬農業開發大突破,今年街辦事處在饒蔡村辦一個100畝油菜育苗樣板,各總支、村要辦一個30畝的樣板,努力把示范樣板建設成領導指揮生產的前沿陣地,農業科技成果的展示窗口、農民致富的生產基地,達到“引導農民調,指導農民種,幫助農民銷,促進農民富”的目的。通過正確引導,樣板帶動,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二)優化結構,普及科技。
(1)推廣“名、特、優、新”品種。油菜主推“中雙9號”,蔬菜主推萵苣、芹菜、蘿卜、包菜等;食用菌
主推摩加1號、新登96、浙adh—1、閩4、1522、9501、9801等不同溫型菌株;畜類主推外三元雜交商品豬,山羊主推波爾山羊,肉牛主推利木贊雜交肉牛;禽類蛋雞主推伊莎褐雞和海蘭雞,土雞主推江漢雞;水產主推黃顙魚、鱖魚、大口鯰、青魚、團頭魴、河蟹;雷竹主推大葉雷竹、細葉雷竹,桃樹主推早鳳王、鄂桃2號、1號,楊樹主推魯山楊、山哈楊、歐美楊725、中漢578、nl—8035、81—18、81—3等品種。(2)推廣省工節本避災增收新技術,油菜主推“一菜兩用”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蔬菜主推無公害、設施栽培新技術,食用菌主推菇房種植新技術,水產主推80:20套養新技術,林果主推林下經濟間套和避災農業新技術等,提高耕地產出率和經濟效益。(3)推廣“三高”種植模式,蔬菜重點按照區蔬菜辦推介的10類高產高效模式,食用菌推廣一年多季、周年生產模式(二季草菇、一季雙孢蘑菇),油菜主推“油—瓜—優質晚稻”、“油—優質早稻—優質晚稻”、“油—優質稻—荸薺”、“油—瓜—菜”、“油—菜—菜”等模式,科學安排好茬口和品種;畜類、禽蛋主推“漁牧、林牧、農牧”生態養殖園區模式;水產主推池塘“名、特、優”主養模式和湖泊生態漁業模式;林(竹)主推“果—禽—魚”型、“林—魚—鴨”型、“林—草”型、“林—藥”型等生態立體林業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