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精選19篇)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1
親愛的袁爺爺:
您好!
此刻,您在稻田里勞作的身影浮現(xiàn)在我眼前,我仿佛還聽見了您勞作后急促的呼吸聲。然而,您已經(jīng)駕鶴西去了。
袁爺爺,您一生都在向著一個目標前進——造福百姓。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實現(xiàn)“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您努力拼搏,獨自一人呆在稻田里反復做實驗,反復研究。我被您這種求知精神和造福百姓的情懷給深深震撼。今后,我也要向您學習,成就一番大事業(yè),讓百姓安居樂業(yè)。今后,您的遺愿將由我們完成。
袁爺爺,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讓我敬佩。您不管前方有多危險,有多困難,只要能讓雜交水稻增產(chǎn),能讓農(nóng)民增收,您都無所顧忌,一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直奔目的地。我們今后也將繼承您的斗志并發(fā)揚起來。
袁爺爺,您教我們“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您自己也秉持這一優(yōu)點,勤勞節(jié)儉。可是,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自己吃飯的時候就經(jīng)常浪費糧食。有時會把糧食剩在碗里;有時會以肚子實在太脹了為由,把飯菜倒掉;有時會嫌飯菜不好吃而干脆不吃……今后,我一定把飯吃得一粒不剩。
都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袁爺爺,您在我心中就是這樣的人!
袁爺爺,今后我一定牢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將碗里的飯粒吃得干干凈凈。
祝一路走好。
寫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2
尊敬的袁隆平爺爺:
20__年5月22日,當從網(wǎng)上得知您逝世的消息,心情無比沉痛,但我知道,您只是進入了一個夢鄉(xiāng),在那里,世界各地都種滿了雜交水稻,稻穗比高粱還高,穗粒比花生還大,您悠然地坐在稻穗底下乘涼。您的一生,始終將個人前途和國家利益緊密相連,把自己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與熱愛,結成了一粒粒飽滿的稻穗,種滿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各國。
您親身經(jīng)歷了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導致的嚴重糧食饑荒,躊躇滿志的您決心改變人民群眾吃不上飯的面貌,努力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抓緊培育出水稻新品種,讓糧食實現(xiàn)增產(chǎn),用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戰(zhàn)勝饑餓。您扎根在田間地頭61年,一生80%的時間都在搞研究,就為了使雜交水稻實現(xiàn)高產(chǎn)。在一些人眼中,總覺得您很有錢,實際上您是一個淡泊名利之人,即使名滿天下,您心無雜念只專注于水稻研究,每月工資不過6000元,一年到頭不過二十萬。您曾說:“人,除了吃飽肚子,還需要一股子精神,只有精神豐富了,心情才能愉快,身體才能健康,事業(yè)才能做得長遠。如果老想著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您拒絕了國際上很多機構的高薪工作,還把在國際上獲得的所有大獎的獎金都捐贈給了以您的名字命名的農(nóng)業(yè)科技獎勵基金會,用來表彰和扶掖對農(nóng)業(yè)科研有貢獻的人。
搞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不同于其他研究可以加班加點完成,農(nóng)業(yè)研究需遵循植物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有時候幾個月才能見到成效,且雜交水稻是世界性的難題。但你毅然選擇雜交水稻這條路,這條路注定是不平凡的,是艱辛的,是無止境的,但您不畏艱難,嘔心瀝血,60余年來,您常腳踩淤泥、頭頂烈日,勾腰駝背整天把自己埋在稻田里,默默堅守在農(nóng)業(yè)科研第一線辛苦耕耘,苦苦追求,憑著自己刻苦專研的精神,以及敏銳的直覺和大膽的創(chuàng)造精神,不斷戰(zhàn)勝一個又一個困難,不斷跨越一座又一座的高峰。您曾說,您的一生中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如今水稻高產(chǎn)的夢想已經(jīng)實現(xiàn),您的雜交水稻也在印尼、巴西等地大面積種植,然而您還是一個永不滿足的人,堅持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不斷突破,即使90多歲高齡依舊扎根在田間地頭里。
您對于中國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符號,用自己那小小的身軀扛起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實現(xiàn)“糧食安全”的重任,耗盡一生的精力只為一粒小小的稻穗,最終把自己的論文寫滿整個神州大地。90歲生日時您曾說:“我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我要為祖國的繁榮做出更多貢獻”,您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直到今年年初,您還堅持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工作。今天,我們能夠衣食無憂地享受當下美好的生活,更應該感激和銘記那些像您一樣的科學家,看到你們身上一心為民、淡泊名利,嚴于律己、不畏艱難,與時俱進、勇攀高峰等高尚情操,不斷學習你們身上的優(yōu)異品質。您放心,今天的我們無論處于任何崗位、任何時刻,都會把自己的個人前途和國家命運緊緊相連,以您為榜樣,把實現(xiàn)中國人民的幸福、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自己不斷勇攀高峰的動力和目標。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3
親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國防科技大學附屬小學的黃浩峻。我今年10歲,是一個勇敢、樂觀、向上的人。我勤奮好學,有著優(yōu)良的品質。
您為了讓更多的人有飯吃,不被餓死,想盡辦法培育出雜交水稻,一年四季無時無刻不忙碌在田間。無論是大風還是大雨,都不能摧毀您那堅強的意志!您那時一定特別的辛苦,白天忙碌在田間,累得筋疲力盡,晚上夜深還要規(guī)劃明天做的事情,所以可能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
我有幾點疑惑,您當時一無所有,您是靠勤勞的雙手,還是智慧的大腦才創(chuàng)造出了偉大的雜交水稻呢?還有就是當時不理解的人也很多,實驗的時候您也一定遇到了各種困難,最后您是怎么克服的呢?
最后我還想提出幾個希望您能解答的問題。在您年輕的時候,是怎么想到要創(chuàng)造雜交水稻,造福人類的?您經(jīng)歷過的困難好比是九九八十一難,為什么最終您還是沒有放棄呢?盼回復為感!
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寫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4
親愛的袁爺爺:
我從爸爸口中得知您去世的消息,我是何等的悲傷。山河因而變色,草木為之含悲。您去了星辰,化作了那顆編號8117的“袁隆平星”,那是夜空中最亮的星,閃爍著您的夢想,激勵著我們前行。
像高粱一樣高的水稻掛著花生米大小的稻粒在微風中輕輕搖擺,飄進了您的夢了。為了您的“禾下乘涼夢”您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還關心著試驗田里的稻子長得好不好。“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這是您曾經(jīng)常說的話,您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意義。田間地頭留下您的身影,攻艱路上留下了您的汗水,祖國大地上留下了您的足跡。
吃水不忘挖井人,做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應該有堅定的精神,更應該有擔當?shù)囊庾R。讓我們接過您手中的接力棒頑強拼搏。終有一天我們會親眼見證“河下乘涼夢”的實現(xiàn)。那時,大片大片的麥田會在微風中泛著金燦燦的光,密密匝匝的金色麥穗會仰著高昂的頭,伴著淡淡的麥香飄到您那顆遙遠的星辰。我想那時“袁隆平星”一定會更亮。
一路走好
一個遙望您的紅領巾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5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您是我最敬佩的人。
建國六十周年來,我們祖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奧運會的金牌總數(shù)從5枚到現(xiàn)在的51枚,中國一躍成為世界體育強國;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中國的軍事力量越來越強大……
造成這種翻天覆地變化的人物有很多,但我最敬佩的是您,您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更被稱為“水稻雜交之父”。您的才智不得不讓我佩服,您兢兢業(yè)業(yè)的科研精神是我們這一代人所要學習的。不僅僅是我們,整個世界的人們都要感謝您。是您,使水稻的產(chǎn)量翻上加翻,解決了全世界饑餓的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我看了許多關于中國改革開發(fā)三十年歷程的資料,也聽爸爸講了許多您小時候艱苦的生活,明白了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多么來之不易,也見證了我們的祖國多么的強大和繁榮。
我的興趣愛好有好多:下圍棋、游泳、奧數(shù)、小提琴,等等。但我還并不滿足,因為前進的路還很漫長,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等著我去探索。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斷努力,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寫信人:
日期: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6
敬愛的袁爺爺:
您好,我想天堂也一定有稻花香了吧!有人說,“有些人,偉大到讓我們以為,他們沒有生老病死……”從未想過您會離去,因為記憶里,您依然還是課本里的模樣,那時您彎著腰站在稻田里,手中拿著稻苗開心地笑著。
您是當代神農(nóng),一生為國為民謀溫飽而努力奮斗。我知道,你生命的終結是在以另一種方式傳承發(fā)揚著。“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您的精神定會薪火相傳,年輕的一代會接過你的接力棒,繼續(xù)為國家復興、民族富強揮灑熱血與青春。
您說:“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您把對祖國愛融進了每一粒飽滿的稻穗中。從發(fā)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到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再到創(chuàng)建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您的每一項創(chuàng)舉都令世人贊嘆。
“民以食為天”,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糧食的渴望,而您將一生所學都融進了一粒種子,用它改變了世界,幫助14億中國人解決吃飯問題。水稻畝產(chǎn)從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多公斤,更是在向全世界宣布中國人不僅能養(yǎng)活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作出巨大貢獻。而就在前不久的5月9日,媒體報道,袁隆平雜交水稻團隊再創(chuàng)畝產(chǎn)1004.83公斤佳績。
您說:“我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在夢里,試驗田里種植的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微風拂過,稻浪聲此起彼伏,而您就坐在稻穗下乘涼,向孩子們講述著稻穗里關于豐收的故事。
您說,“哪有搞科學研究不失敗的呢?失敗就失敗,跌跤就跌跤,爬起來再干就是了。”所以,在雜交水稻研究生涯中,你遭受過詆毀、質疑,卻從不會因為失敗而氣餒。盡管已90高齡,您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田邊“打卡”。哪怕是在病重住院期間您還念念不忘稻子的長勢。
入院之初,您每天都要問醫(yī)務人員,“今天多少度?”心系稻穗的成長狀態(tài)和生長環(huán)境。記得小時候爺爺奶奶總是騙我不要剩飯不然臉上會長麻子;長大后,才知道是前輩們從未停止奮斗才解決了億萬人民口糧問題,從今后我們要更好生活,珍惜糧食,從一粥一飯中緬懷您。
從此,當我們仰望星空時,有一顆編號8117的小行星,他叫“袁隆平星”,在浩瀚的銀河中,照亮著我們的前行之路,我們便無懼黑暗!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7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炎炎夏日悄然而至,水稻已經(jīng)翠綠。然而,還沒到稻子收成的時節(jié),您怎么離我們遠去了呢?您是新中國的第一批大學生,您本來可以衣食無憂,卻全身心地投入于研究雜交水稻之中。在一次又一次攻克困難的堡壘中,您總結經(jīng)驗,如同尺子一路直到底,從追夢到握住夢,再到實現(xiàn)夢,這一路一定很難吧?我小時對您不是很了解,總認為您是神圣而遙不可及的。下午,語文老師給我們講了您的故事,我才知道,原來您是那樣的樸實無華,您的愿望也是如此簡單:讓所有人遠離饑荒。袁隆平爺爺,您的心胸是那樣寬闊,比海還寬,比山還高。您如同候鳥,東奔西跑,救濟人民。在您的幫助下,不少人填飽了肚子,就算您已是雪鬢霜發(fā),也不肯停歇,反而將時間抓得更牢,更緊。平日里,您疲憊的身影不正像結滿果實的老樹嗎?我多么希望那棵老樹依舊能抽出新的枝條,吐露嫩芽。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相信所有的人都能“飲水思源”,永遠記得您,感恩您。祝您:在天堂里依舊能聞稻花香!
此致
敬禮!
寫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8
親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國防科技大學附屬小學的黃浩峻。我今年10歲,是一個勇敢、樂觀、向上的人。我勤奮好學,有著優(yōu)良的品質。
您為了讓更多的人有飯吃,不被餓死,想盡辦法培育出雜交水稻,一年四季無時無刻不忙碌在田間。無論是大風還是大雨,都不能摧毀您那堅強的意志!您那時一定特別的辛苦,白天忙碌在田間,累得筋疲力盡,晚上夜深還要規(guī)劃明天做的事情,所以可能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
我有幾點疑惑,您當時一無所有,您是靠勤勞的雙手,還是智慧的大腦才創(chuàng)造出了偉大的雜交水稻呢?還有就是當時不理解的人也很多,實驗的時候您也一定遇到了各種困難,最后您是怎么克服的呢?
最后我還想提出幾個希望您能解答的問題。在您年輕的時候,是怎么想到要創(chuàng)造雜交水稻,造福人類的?您經(jīng)歷過的困難好比是九九八十一難,為什么最終您還是沒有放棄呢?盼回復為感!
寫信人:
日期: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9
袁隆平爺爺:
20__年5月22日13點07分,您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看到這條消息時,我正在鄉(xiāng)間田壩邊同村干部查看耕地拋荒和中稻種植情況。看到眼前一片片綠油油的秧苗,眼淚禁不住地流了下來。我感到內心無比沉重悲痛,不愿相信那個手捧稻穗憨笑的老人真的離開了。
讀中學時,語文老師告訴我們說您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于是我就在電影《袁隆平》和有關書籍中了解您的一點一滴。
您在幼年時期,面對國破家亡的殘酷現(xiàn)實和悲慘景象,就立志要做一個使中國富強、不受外國強盜欺侮的人。中學階段您就對花草、果木和春華秋實的自然規(guī)律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高中畢業(yè)后,便毅然地跳進了“農(nóng)門”。在上世紀60年代的自然災害影響下,看到一個個臉色蠟黃的百姓倒下,您就立志用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戰(zhàn)勝饑餓。在“下田實踐”的信條指引下,您邁開了雙腿、頭頂烈日、腳踩爛泥,育成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chǎn)雜交水稻品種“南優(yōu)2號”,立下了要把“飯碗牢牢地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的大志。請您放心,我們這些深耕在基層一線的黨員干部一定會繼承您的遺志,會用您在培育“南優(yōu)2號”的實踐苦干精神,堅決打好遏制耕地拋荒這場硬仗,全力抓好糧食生產(chǎn)這一主業(yè),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
南優(yōu)二號”推廣后,您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又開始了“中國超級雜交水稻”的研究。您以超出世人想象的速度、超出常人理解的執(zhí)著,完成了超級稻畝產(chǎn)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標。其中遭受的無數(shù)艱辛、挫折和冷眼都沒有戰(zhàn)勝您超常的那股氣、那股勁,一個個創(chuàng)世界紀錄的數(shù)字,書寫著您傳奇的一生。可以說,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端著您給的“飯碗”。記得西南大學學生向您請教“成功的秘訣”時,您寫下了“知識”“汗水”“靈感”“機遇”的“8字口訣”,鼓勵我們年輕人要吃苦實踐,超越自我。我們新時代青年定會牢記您的殷殷期盼和諄諄囑托,在新時代的舞臺上遇事不避難、奮勇向前,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勇氣把汗水和熱血灑在基層一線,在鄉(xiāng)村振興這篇大文章中書寫青春篇章。
在獲得共和國勛章后接受記者采訪時,您說:“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盡量發(fā)揮新的貢獻。”您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90歲高齡依然每天去試驗田邊“打卡”,還說要從“九零”后工作到“百零后”繼續(xù)向高產(chǎn)潛力發(fā)起沖擊,甚至在病危彌留之際還關心水稻長勢。而現(xiàn)在您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化作了春風、夏雨和秋露守護著您的“孩子們”。我總在想,為何您到這個年紀還有如此高的工作熱情,為何在擁有如此偉大的成就之后還一次又一次給自己定下艱巨的目標?翻看了您平生事跡得出一個答案:那就是對人民的無限熱愛。我們這些從小聽著你的故事長大的孩子已經(jīng)成長為黨員干部、人民公仆,我們會以您為榜樣,矢志不渝地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把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自己永恒的價值追求。
“一捧白米,九州人民無饑饉,十里稻香,五月金風送功臣。”后輩必將承國士之志向、擔民族之脊梁、念物力之維艱。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英雄,一路走好!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10
親愛的袁爺爺:
您好!
此刻,您在稻田里勞作的身影浮現(xiàn)在我眼前,我仿佛還聽見了您勞作后急促的呼吸聲。然而,您已經(jīng)駕鶴西去了。
袁爺爺,您一生都在向著一個目標前進——造福百姓。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實現(xiàn)“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您努力拼搏,獨自一人呆在稻田里反復做實驗,反復研究。我被您這種求知精神和造福百姓的情懷給深深震撼。今后,我也要向您學習,成就一番大事業(yè),讓百姓安居樂業(yè)。今后,您的遺愿將由我們完成。
袁爺爺,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讓我敬佩。您不管前方有多危險,有多困難,只要能讓雜交水稻增產(chǎn),能讓農(nóng)民增收,您都無所顧忌,一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直奔目的地。我們今后也將繼承您的斗志并發(fā)揚起來。
袁爺爺,您教我們“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您自己也秉持這一優(yōu)點,勤勞節(jié)儉。可是,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自己吃飯的時候就經(jīng)常浪費糧食。有時會把糧食剩在碗里;有時會以肚子實在太脹了為由,把飯菜倒掉;有時會嫌飯菜不好吃而干脆不吃……今后,我一定把飯吃得一粒不剩。
都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袁爺爺,您在我心中就是這樣的人!
袁爺爺,今后我一定牢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將碗里的飯粒吃得干干凈凈。
20xx年x月x日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11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一名浦口實驗小學五年級的小學生,今年11歲,雖然您不認識我,但是您是我心中的一名英雄。您“雜交水稻之父”的稱號令我印象深刻,您不僅解決了中國人吃飯問題,還為世界糧食安全生產(chǎn)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給您寫下了這封信。
每次在吃飯時,我總會想:這些米粒是從何來?我曾聽爸爸講述過60年代種植稻谷,畝產(chǎn)都不高,每年的清明節(jié)開始從買稻種、下秧、插秧、除草到收割稻子的整個過程。常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到頭來還是吃不飽肚子!直到在您的科學實驗帶領下,有了“雜交水稻”的成功。才解決了我國糧食欠缺問題,現(xiàn)如今我生活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下,溫室里長大的孩子,不知道農(nóng)民伯伯種莊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糧食是怎么種出來的,除了從書本上了解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識,就只能通過在農(nóng)村長大的父母口中聽到關于農(nóng)耕時節(jié)的一些事情。
我有一個想法,就是想學校開展種植水稻實踐課堂,希望能夠邀請您來指導我們種植水稻,在得知您研發(fā)新的水稻品種后,便希望能將您研發(fā)的新水稻種子在我們學校的種植園里種植,讓我們學習一顆小小的稻谷是怎樣被育成小秧苗,從綠油油的秧苗里抽穗,慢慢變黃等著收割,讓我們參與打谷子、曬谷子、磨成米,煮成米飯,從而讓我們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在我的心中也生長了一個夢想,長大后做一個像您一樣的人,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那份力量。最后,我的想法要是真實現(xiàn)了,學校開展并且在學校的植物園里種植水稻,我想問您我們能不能種上您研發(fā)的新稻谷呀?能和您一起學習種植新稻谷的奧秘嗎?
此致
敬禮!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12
袁隆平爺爺:
5月22日13點07分,您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看到這條消息時,我正在鄉(xiāng)間田壩邊同村干部查看耕地拋荒和中稻種植情況。看到眼前一片片綠油油的秧苗,眼淚禁不住地流了下來。我感到內心無比沉重悲痛,不愿相信那個手捧稻穗憨笑的老人真的離開了。
讀中學時,語文老師告訴我們說您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于是我就在電影《袁隆平》和有關書籍中了解您的一點一滴。
您在幼年時期,面對國破家亡的殘酷現(xiàn)實和悲慘景象,就立志要做一個使富強、不受外國強盜欺侮的人。中學階段您就對花草、果木和春華秋實的自然規(guī)律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高中畢業(yè)后,便毅然地跳進了“農(nóng)門”。在上世紀60年代的自然災害影響下,看到一個個臉色蠟黃的百姓倒下,您就立志用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戰(zhàn)勝饑餓。在“下田實踐”的信條指引下,您邁開了雙腿、頭頂烈日、腳踩爛泥,育成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chǎn)雜交水稻品種“南優(yōu)2號”,立下了要把“飯碗牢牢地掌握在我們人自己手上”的大志。請您放心,我們這些深耕在基層一線的員干部一定會繼承您的遺志,會用您在培育“南優(yōu)2號”的實踐苦干,堅決打好遏制耕地拋荒這場硬仗,全力抓好糧食生產(chǎn)這一主業(yè),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
南優(yōu)二號”推廣后,您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又開始了“超級雜交水稻”的研究。您以超出世人想象的速度、超出常人理解的執(zhí)著,完成了超級稻畝產(chǎn)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標。其中遭受的無數(shù)艱辛、挫折和冷眼都沒有戰(zhàn)勝您超常的那股氣、那股勁,一個個創(chuàng)世界紀錄的數(shù)字,書寫著您傳奇的一生。可以說,我們每一位人都端著您給的“飯碗”。記得西南大學學生向您請教“成功的秘訣”時,您寫下了“知識”“汗水”“靈感”“機遇”的“8字口訣”,鼓勵我們年輕人要吃苦實踐,超越自我。我們新時代青年定會牢記您的殷殷期盼和諄諄囑托,在新時代的舞臺上遇事不避難、奮勇向前,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勇氣把汗水和熱血灑在基層一線,在鄉(xiāng)村振興這大文章中書寫青春章。
在獲得共和國勛章后接受記者采訪時,您說:“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盡量發(fā)揮新的貢獻。”您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90歲高齡依然每天去試驗田邊“打卡”,還說要從“九零”后工作到“百零后”繼續(xù)向高產(chǎn)潛力發(fā)起沖擊,甚至在病危彌留之際還關心水稻長勢。而現(xiàn)在您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化作了春風、夏雨和秋露守護著您的“孩子們”。我總在想,為何您到這個年紀還有如此高的工作熱情,為何在擁有如此偉大的成就之后還一次又一次給自己定下艱巨的目標?翻看了您平生事跡得出一個答案:那就是對人民的無限熱愛。我們這些從小聽著你的故事長大的孩子已經(jīng)成長為員干部、人民公仆,我們會以您為榜樣,矢志不渝地把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把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作為自己永恒的價值追求。
“一捧白米,九州人民無饑饉,十里稻香,五月金風送功臣。”后輩必將承國士之志向、擔民族之脊梁、念物力之維艱。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英雄,一路走好!
20xx年x月x日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13
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在課堂,我們常常能聽到您的名字,您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為糧食問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我十分敬佩您。
您的燦型雜交水稻研究曾獲得過特等發(fā)明獎;湖南省委、省政府還授于您“功勛科學家”的榮譽稱號;發(fā)現(xiàn)的一顆小行星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你還獲得了“科學獎”等國際獎勵和榮譽稱號,真是數(shù)不甚數(shù)啊!
然而,在科學院院士選舉時,你卻沒能得到足夠的票數(shù),落選了。當記者找到您時,你已77歲高齡了,并仍然還在堅持自己的事業(yè),記者問您的想法時,您說是自己的水平不夠。事實上,您是完全可以當選的,是別人的誤會造成了您的落選。您沒有精精計較,真是謙虛啊,你的這種品行,值得我一生學習。
我們在學習當中也常常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我們應該向您學習,成為一個好學生,好少年,付出努力,獲得成功,獲得榮譽,報效祖國,為國爭光!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14
尊敬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英才中學高三年級的學生,您獲得“最美奮斗者”的我認為是實至名歸。在您身上,我們新時代青年看到了“何為奮斗”“用一輩子守護中國飯碗”。身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更應學習您的寶貴品質。為此,我想與您談談我對于“奮斗”二字的理解。
奮斗,持之可以正己身,行大道。
您曾經(jīng)生活在一個饑不擇食的年代,您為了改變當下的狀況,為了讓每一位百姓都能吃上一口飽飯,用自己的一生奮斗于田野之中,用自己的一輩子來守護中國飯碗。如今時代滾滾向前,吾輩青年更應學習這種奮斗的精神,緊跟時代潮流,以嶄新的姿態(tài)融入到日新月異的社會發(fā)展當中去。持以奮斗精神可以正己身生,行大道。
奮斗,持之可以饋鄉(xiāng)梓,強大國。
馬化騰曾說過“不太相信彎道超車,更欣賞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饑荒。您目睹了嚴酷的現(xiàn)實,決心努力發(fā)揮自己的才智,讓農(nóng)業(yè)科學戰(zhàn)勝饑餓的痛苦。終在1967年雜交水稻的問世改變了中國的糧食問題。現(xiàn)如今,您每天腳踏實地的努力奮斗于雜交水稻的事業(yè)之上,只為實現(xiàn)那“禾下乘涼夢”的理想。在您身上體現(xiàn)的那份腳踏實地的艱苦奮斗。我們作為時代的新生力量,應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持以腳踏實地的奮斗努力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
奮斗,持之可以興炎黃,照四方。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您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給予世界,以自己的奮斗成果造福四方,您這種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一直具有的精神特征,您以自己的腳踏實地照亮了炎黃精神,更為開辟民族更美好的未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青年作為建設祖國的中堅力量必須要以風華正茂,揮斥方遒之氣魄,知匹夫有責,任重道遠之現(xiàn)實。要意識到,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前進的道路中,應持以奮斗之精神,放眼未來去學習,腳踏實地去奮斗,為新時代去拼搏!
袁隆平爺爺,我定將您的奮斗精神徹入我的生命中去,以拼搏精神,書寫人生新篇章!
祝身體健康,一切順意!
李華
20xx年5月1日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15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濱湖路小學的一名小學生,今年11歲,叫。我知道,您一直有個“禾下乘涼夢”:試驗田里,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像掃帚那么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沉甸甸地低垂著頭,一陣風吹來,稻浪此起彼伏,您就躺在稻穗下乘涼……我和您一樣,也有一個超級夢想:能夠邀請您到我們學校,親自指導我們種植水稻。這個學期,為了讓我們認知勞動的意義、享受科技創(chuàng)新的快樂,學校決定將校園里的“夢泉”——一個水泥噴泉池進行改造,并給我們種植水稻。我們已經(jīng)從郊外拉了3車泥土填到噴泉池里了。上周星期四,我們把水灌好,全班20多名男生集體跳進池子翻土,并撒上了肥料。
現(xiàn)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們全班同學都期盼您能來現(xiàn)場指導我們種植水稻。正如美國科學院院長西瑟羅納說的那樣:袁隆平先生發(fā)明的雜交水稻技術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貢獻,增產(chǎn)后的糧食每年為世界解決了7000多萬人的吃飯問題……您真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20xx年10月,中科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課題組提出:廣西很可能是人類栽培稻的發(fā)源地。袁爺爺,您想不想來這驗證一下呢?袁爺爺,您說過: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我們有了在水泥池里種植水稻的靈感,同時,也下定了為種植水稻而付出辛勤汗水的決心,只求您能帶給我們種植水稻的技術和成功的機遇,讓我們展現(xiàn)天性,實現(xiàn)夢想!袁爺爺,我們想掌握水稻種植的技術,想體驗勞動的快樂,更想品嘗收獲的喜悅!我們真誠地邀請您來我們學校,指導我們種植水稻!我們一定會牢牢地抓住這個機遇,讓稻花的香味飄散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也飄進每個孩子的心里!
此致
敬禮!
寫信人:
日期: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16
敬愛的袁爺爺:
您好!此刻懷著沉重的心情執(zhí)起筆,腦海里浮現(xiàn)的是您接受采訪笑吟吟的可愛臉龐,是您站在稻田里拉小提琴的自由浪漫,是您俯身手捧麥穗的嚴肅認真……
小時候,看著課本里關于您的介紹,我想您一定是個很嚴肅認真的人吧。事實確是如此。為了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您殫精竭慮,一心撲在試驗田的雜交水稻上,每天不是在試驗田,那就是在去試驗田的路上;即使是臥病在床,醒來后第一句也是詢問天氣狀況,擔心著試驗田的水稻。您是舉世聞名的“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卻始終堅持自己淡泊名利、踏實做人的原則,甚至孫女小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的爺爺是個了不起的科學家,天真地認為爺爺只是個天天看天氣預報的老頭。國際上也曾經(jīng)有多家機構高薪聘請您出國工作,都被您婉拒了,因為您堅信您的根在中國,雜交水稻的根也在中國。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令我心向往之;拳拳愛國之心,更讓我肅然起敬。
長大后,我結束了在象牙塔里的學生時代,接觸到了現(xiàn)實的社會,也因此更加懂得了您堅持淡泊名利、踏實做人的難能可貴。在通訊發(fā)達的網(wǎng)絡中,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您還是一個不斷學習,幽默風趣的大師。在中非農(nóng)業(yè)合作發(fā)展研討會上,89歲高齡的您用英文致辭,且全程脫稿,發(fā)音認真清晰,顛覆了人們印象中挽著褲腿、俯身在稻田里的形象。除了英語流利,說俄語、拉小提琴、游泳、跳踢踏舞……誰能想到一個鮐背之年的科研者,還是一個緊跟時代全能的“90后梗王”。認知中的科學家形象同鮮活真實的“爺爺”之間的差距,讓我們后輩對您的敬意中又多了一份親近。
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給您的頒獎詞曾寫道,“袁老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xiāng)村教師的時候,已經(jīng)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nóng)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您的一生是讓人肅然起敬的一生,縱然榮譽滿身,卻仍堅持俯身黃土地,您的愛國敬業(yè)、勤儉樸素、樂觀風趣是我們無價的珍寶,您一生擇一事,一事終一生,更讓我們明白了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責任。袁爺爺,您是榜樣,是英雄,是我們永遠的楷模!
擱筆至此,竟不知所言。只想真誠地對您說;袁爺爺,感謝您,給這個時代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請您放心,吾輩定當不負所望,沿著您走的道路,帶著“禾下乘涼夢”、“覆蓋全球夢”一往無前!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17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第一次寫信給像您這樣,對中國的發(fā)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偉人,所以我會有一些緊張,現(xiàn)在心一直怦怦跳個不停,拿筆的手還微微有些顫抖。如果我有什么地方?jīng)]有寫好的,希望您能對我指出,謝謝!
在我們班教室正對的柱子上就貼著您的故事,所以我每天都能看到您的故事。您是中國的“雜家水稻之父”,解決了中國“人口—糧食”極度不平衡的問題,被農(nóng)民伯伯親切的稱為“米神”。我知道您的成功不是一帆風順的,也是經(jīng)歷了一些風吹雨打的。您為了培育出雜交水稻竟然花了6年的時間去找一種名叫不育系的野生水稻,您每天到各種地方去尋找這種水稻,風餐露宿,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您成功的培育除了世界上第一株雜交水稻,使水稻的畝產(chǎn)量大量提高。您的這種吃苦耐勞,永不言棄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我在班上是個不起眼、默默無聞的小女孩,不像班上、副班長那么打眼,但是自從讀了您的故事以后,才知道原來您也是普通的農(nóng)夫,但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成了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種植專家。我也要和您一樣,堅持不懈的努力,從一株小草到一朵在人們眼中耀眼的紅花,從一只雛鷹到一只在藍天中自由翱翔的鷹。
在這個過程中,也許會有許多傷心的事,但是只要想起袁隆平爺爺您,我又有了信心!如果我要成為天鵝,就要付出比常人多七、八倍的努力!即使困難重重,我也一定會努力到底!
最后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寫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18
袁隆平爺爺:
您好!
您樸素的衣著、慈祥的面孔、勞動的身影一直浮現(xiàn)在人們眼前,您勞動后喘氣的輕聲、課堂上親切的話語、田野間歡快的笑聲永遠回蕩在人們耳邊。
可現(xiàn)在,人們將再也見不到您,不能再聽您了。您這一走,讓全世界的人心如刀絞。
您這一生,都在為實現(xiàn)您的“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世界夢”而努力奮斗,直至你永遠閉上眼睛的最后一刻。為解決全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溫飽問題,您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此,我替全世界人民向您說一聲謝謝。
袁隆平爺爺,您一生榮譽無數(shù)。我真的十分佩服您。您許下登天之夢,一直努力奮斗。您為他人著想,總是心系祖國,心系人民,不顧自己。您還呼吁人民: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可我們雖然學過李紳寫的《憫農(nóng)》——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卻不懂得這首詩的真正含義。我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懂得您和他人的辛苦,只因為自己生活得太好,沒有嘗過苦頭。
您總是感嘆時間不夠,用“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來勸告我們認真讀書,將來報效祖國。您的意志力,就好比山上那深深扎根在石頭縫里的竹子,“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無論面對什么困難,你都毫不動搖,努力為自己定下的夢想而奮斗。
袁隆平爺爺,通過對您的了解,我真正知道了“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為艱”。以后,我飯前會想到您和其他農(nóng)民伯伯的辛苦,飯后,我的碗里將一粒不剩。
祝一路走好!
崇拜您的人:楊俊杰
年5月28日
關于給袁隆平的一封信 篇19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是我最敬佩的人來,我們祖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運動會金牌總數(shù)從五枚到現(xiàn)在的51枚,一躍成為世界體育強國,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的軍事力量越來越強,造成這種天翻地覆的變化人物有很多,但我最敬佩的是您,您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更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您的才智不得不讓我佩服,您兢兢業(yè)業(yè)的科研是我們這一代人所要學習的,不僅僅是我們,整個世界的人們都要感謝您,是您解決了全世界饑餓的問題。
最近兩年,我聽爸爸講了許多您小時候的艱苦生活,明白了我們的幸福生活多么來之不易,也見證了我們祖國多么強大和繁榮,我真想您來指導我們種水稻,我們一定會牢牢地抓住這個機會,讓稻花的香味飄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也飄進每個孩子的心里。
此致
敬禮!
寫信人: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