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作文教學反思范文(精選3篇)
書信作文教學反思范文 篇1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生掌握知識的標志,但這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關于作文教學,葉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經說過:“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應為,自能作文,不待教師改;教師之訓練必做到這一點,乃為教學之成功。”這就是說,作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寫作的能力,以期待學生具有自己會寫的本領。
書信是用書面形式與別人交流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的應用文,在實際生活中是常常用得到的。這次書信作文習作學生興致高,都能積極參與相關討論,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以正確的格式把信寫好。仔細想來教學的成功應包括以下因素:
一、 情境教學
設定一個情境,告訴學生如果有話想和別人說,可以給那個人寫信。讓學生感覺學會寫信對自己很有用,從而有了關注的熱情。有的同學說想給爸爸媽媽寫,有的說想給朋友寫,也有的說想給老師寫,這樣就令學生有了書信的接收對象,有了述說的內容。利用書上的例信,同學們掌握了書信的格式和所寫的內容。
二、 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整個課堂,學生發言,討論的機會很多,如例信包括哪些內容,寫信說些什么,怎樣說等。讓學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獲取了寫作素材,并受到了思想教育和情緒感召。
三、將書信教學、親情教育和團結友愛教育三結合。
任何課堂都要注意德育的滲透、既然是“滲透”就不能用大道理進行枯燥地說教,而應該“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在這節課里,我首先說明了信中可以說自己的心里話,同學們有的給爸爸媽媽寫,表達自己的感激;有的給朋友寫,表達自己的真誠;還有的給曾和自己鬧過意見的同學寫,表達和好的決心……這樣,將書信教學、親情教育和團結友愛教育三結合,進行了一次有益的嘗試。
作文不是“作”出來的,言由心生,要有動力、有熱愛、有追求、有活力、有個性。生活是作文的礦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情感是作文的源泉,噴涌而出,擇地而流。“經歷即文章”,讓學生去開采生活這一礦藏,讓學生去尋覓情感這一源泉,才會激活學生寫作的興趣,寫得真,寫得切!
本次習作的不足之處是在時間上前松后緊,下次一定合理安排。
書信作文教學反思范文 篇2
一節課上下來,五易其稿,從清晰到混沌再到清晰,這整個過程讓我收獲很多:
1、充分的預設才能有精彩的'生成:
剛開始上了兩次,效果都很不理想,自己也感覺很費解,請教師傅,原來是因為預設不充分。細細想來,確實如此。教學是藝術,但不能隨意,我們充分設想學生的各種反映,就是為了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的疏和導。比如有一次試教,學生對于“意氣風發”不理解,我就引導:“那青年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學生答道:“是我哥哥那樣的!”當時我確實沒有做到這個預設,我想是不是因為我的提問讓學生產生歧義,于是修改教案時,我將問題改為:青年在你心中是什么樣的?后來幾次試教,學生就能談出有朝氣的感覺來了。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當學生的思想無限飛躍時,教師就需要熟悉各種“小道”,以便隨時隨地都能引導學生向著學習目標走去。一路上的學習體驗還是屬于學生,教師在充分預設后有效地引導也將帶來精彩的生成。
2、注意傾聽學生:
很多時候我們是在上課,不是在教學生,是在看課,不是關注學生,于是將課堂還給學生就成了一個重點。那怎么還呢?我覺得注意傾聽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這就是“還”。注意傾聽學生,能夠更好的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將學習還給學生;注意傾聽學生,能夠更好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教學,將思維還給學生。
記得試教時,我有點太過依賴教案,沒有多多注意傾聽學生,感覺在情感上就不能與他們產生共鳴。后來,我丟開教案,只記下大致的思路,而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傾聽學生身上,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教與學的和諧共生,思與情的火花碰撞。
人無完人,課無完課。一節課上下來,總是有些遺憾,但從中我也有了許多的收獲,當然更多的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如教學語言的豐富、凝練,語氣語調變化等等都還需要打磨。不管怎樣,今后的學習之路還長著,只愿自己的教學技巧能越磨越亮。
書信作文教學反思范文 篇3
隨著科技的發展,書信這種人與人的重要交流方式逐漸被電話、短信、視頻聊天等新型交流方式所取代。無法想象,在我的學生時代時,書信對于我們是多么重要。那時,收到一封書信會使我異常高興。我也很樂意給朋友們寫信。可是,現在的孩子,有的竟連真正的書信也沒見過。
如今,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習作卻有寫信的要求,這對于初次接觸書信的孩子來說,是比較陌生的。所以,在教學時,我先是講了書信對人類幾千年來的巨大作用,就是現在也沒完全喪失作用。接著我才在黑板上畫好格子,給學生講書信的格式。我講一個格式的寫法,學生就在本子上照著寫,寫完后,我再總結書信格式的寫作要求。終于有大半學生掌握了基本格式。但他們還是不太明白書信這種文體到底有什么用。
為了讓學生實際操作一下,我讓孩子們買來信封,給我寫一封信。要求就是:格式正確,寫出真情實感,字數不限。今天的這個特殊作業,全班學生都及時交來了。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挨個看。盡管還是有學生寫錯格式,但讓我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們都能對我說出心里話,而且,連平時作文能力極差的學生也能寫出文通字順的心里話。更讓我沒想到的是孩子們竟是那樣真摯的表達對我的愛,所以,部分向我求助的孩子,我還正式的給他們寫了回信。
可見,書信這種文體真是適合感情交流的,也許是其他交流方式無法真正替代的原因。讀著一封封雖然語言很稚嫩,但卻真誠質樸的信件,我再一次被書信這種交流方式的魅力打動了。也讓我感受到了師生之間的真情。評價這次寫信習作時,我對孩子們談了很多感受,孩子們也明白了原來用書信交流是這么有意思。
所以,我想就算這些書信還有些格式上的小瑕疵,但格式要改過來是很容易的,關鍵是我想讓孩子們真正體驗書信魅力的目的算是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