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致家長的一封信(精選6篇)
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致家長的一封信 篇1
尊敬的家長朋友、親愛的同學們: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便捷,但同時,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有些孩子不能正確地使用網絡,不良的網絡信息和游戲已經成為青少年健康成長道路上的重要隱患。
為引導學生文明、健康、綠色上網,遠離網絡游戲,抵制不良網絡信息,請家長和孩子一起認真閱讀以下內容。
沉迷網絡的原因
1、缺少父母關愛。父母忙于工作,和孩子之間缺乏交流,缺少陪伴,不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感受,孩子通過網絡游戲可以填補內心的空缺。
2、缺少關注與鼓勵。部分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缺乏關注及掌聲,需要在虛擬的游戲中獲得鼓勵和自信。
3、家長沉迷于網絡。家長手機不離手,在孩子面前玩游戲、刷小視頻等,使孩子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嘗試、模仿。
4、自制力弱、從眾心理。容易沉溺于網絡游戲的孩子,有一個普遍的特點,自制力弱,這跟從小養成的習慣以及自身性格有很大關系。當一款游戲流行,有些孩子會有從眾心理,甚至會擔心,如果不了解,就無法加入小伙伴的聊天話題。
沉迷網絡的危害
1、不利于身體健康。手機對人體的危害最大的來源是手機所發出的輻射,手機輻射會引起神經衰弱,心燥胸悶,頭昏眼花,精神不振等。科學研究發現,長期沉迷網絡游戲,不僅遏制兒童左前腦的正常發育,且特別影響兒童的早、中期智力開發,對兒童的視力也有很大的影響。
2、不利于心理健康。長期沉迷在虛擬世界,缺乏一些現實的交流,容易使一個人想法極端、內心封閉、不善交際等。
3、容易導致意志力消磨和自控能力下降。網絡的過度使用,會使青少年對網絡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而對自己的學習卻失去興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學業荒廢。
4、容易導致價值觀念的模糊和道德觀念的淡化。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期,好奇心強、自制力弱,極易受到異化思想的沖擊。網絡既是一個信息的寶庫,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特別是網上暴力、色情、欺詐等,使得迷戀網絡的青少年道德素質下降、道德觀念淡化。
給家長的建議
1、以身作則,正確引導。家庭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了讓孩子遠離手機,拒絕網游,建議家長在孩子面前盡量將手機設置成靜音模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游戲,消除孩子對手機和網絡游戲的好奇心。生活中,讓孩子明白手機電腦是學習的工具,當孩子看到您用手機閱讀小說、用電腦打字寫文章;當孩子有不懂的問題,您用手機和電腦為他解決問題,這個時候,您可以告訴他手機和電腦是用來學習的工具,可以幫我們了解很多書本外的有趣知識,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2、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愛和鼓勵。事實證明,在溫暖、友愛、安全感十足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內心更加的健康,對虛擬世界的依賴性也更小。生活中,請您盡量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為孩子營造愛的成長環境。
3、鼓勵孩子在學習之外培養多種興趣。如果沒有培養廣泛的興趣,那么孩子對于游戲一定會一碰上癮。一個興趣廣泛,眼界開闊的孩子,他會發現生活里有很多比游戲更有趣更有意義的事情可做,愛好廣泛,比如讀書、繪畫、手工制作、踢球、打籃球、武術……當孩子的注意力在積極正能量的事情上時,自然不會有心思沉迷網絡游戲。
4、約法三章。孩子已經有了玩手機的習慣,不能突然終止他玩,孩子玩手機,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定規則,什么時候玩,玩多長時間,玩什么,都要和孩子商量好,而且一旦達成協議,就嚴格執行,循序漸進,慢慢戒除孩子的網癮,消除對手機和網游的依賴。對于自控力較差的孩子來說,電子產品的誘惑實在太大,如果沒有很好的規則約束,孩子真的會把控不住自己,所以規則約束很重要,千萬別怕麻煩。
5、家校攜手。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到校,教師也嚴格要求學生遠離手機,也請家長在家配合約束孩子遠離游戲和除非必要不要使用手機,尤其是禁止孩子建群聊天或打游戲,把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點引導到德智體美勞等正能量方面,讓孩子五育并舉,全面發展。
給同學們的建議
1、爭做網絡文明踐行者。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遵守《網絡文明公約》,抵制手機游戲誘惑,遠離網絡不良信息,文明交流,增強自護意識,傳播文明新風尚。
2、爭做網絡安全小衛士。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堅持文明上網、綠色上網、安全上網。不破壞網絡秩序,不瀏覽、不參與不良信息的制作和傳播,促進網絡健康發展。
3、爭做健康生活倡導者。樹立崇高理想,增強學習進取心,積極參與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從現在做起,增強抵制網絡游戲誘惑的自覺性。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遠離網絡游戲、抵制不良網絡信息,文明、健康、綠色上網,讓網絡陪伴我們健康成長!家長朋友們,請珍惜親子共處的寶貴時光,盡最大努力陪伴在孩子身邊,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了孩子的成長,共同協作,幫助、監督孩子文明、健康、綠色上網,遠離網絡游戲,抵制不良網絡信息!
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致家長的一封信 篇2
尊敬的家長:
您好!
在當前的社會生活中,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創造了精彩的娛樂時空,成為學生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網絡猶如一把雙刃劍,增強了學生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但其中一些不良內容也極易對學生造成傷害。成癮性網絡游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說等不斷出現,一些學生出現沉迷游戲、行為失范,嚴重影響了學習進步和身心健康。當前,學生沉迷于網絡已成社會、學校、家庭的一道難題。值此之際,我校向家長發出倡議,家庭要發揮好“第一課堂”的作用,父母要承擔起“第一任老師”的職責,有效預防學生沉迷于網絡,讓我們的孩子遠離網癮,健康成長。
一、嚴格落實“五項管理”規定,禁止個人電子產品課堂。
學校按規定將進一步加強學生手機管理,學生原則上不得將手機等個人電子產品帶入校園,禁止帶入課堂。確有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手機,需經老師同意、并由家長提出書面申請,方可帶進校園。學生進校后手機上交由班主任統一保管,放學時再取回。請家長督促學生遵守學校的管理規定。
二、嚴守“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網吧”的規定。
請您與學校一起,教育孩子正確處理學習和上網的關系,教育孩子要自覺遠離網吧等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的場所。培養孩子增強網絡安全防范能力。
三、請教育和引導您的孩子:
1.上網做到文明、健康,不瀏覽不良網頁,不制作、復制和傳播有害信息。
2.提高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增強自我約束能力、辨別能力和選擇能力。
3.未經父母同意,不在網上泄露姓名、年齡、學校或家庭地址、電話或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不與任何網友見面;不使用網絡付款功能;不瀏覽“兒童不宜”的網站或欄目,如果無意中進入了此類網站,要立即離開。
4.與同學發生矛盾時,不要模仿游戲中的暴力遏制對方。不在網絡上傳播謠言,中傷他人。
四、教育孩子增強防范網絡詐騙意識。
當前,犯罪分子通過手機、網絡、固定電話,實施詐騙犯罪案件高發。您和家人都要增強防范網絡詐騙意識,堅決做到“三不”: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透露自己和家人身份信息、銀行卡等情況;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
五、教育孩子理性文明使用智能終端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等。
未成年人自制能力相對較弱,使用智能終端設備容易陷入無節制的上網、游戲中,除了不良網站的影響以外,一些網絡游戲也容易導致學生沉迷其中,嚴重影響學習。因此,不要讓孩子過早的接觸、使用智能終端,要引導孩子理性使用、文明使用。
六、言傳身教,做好孩子的表率。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您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孩子終生。請您必須做好孩子的表率,自覺遵守網絡公德和相關法規,自覺維護國家網絡安全。和孩子一起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不長期沉溺于虛擬世界;優質上網。
七、家校攜手,共促孩子健康成長。
教育孩子遵守學校關于手機的管理規定,督促孩子保證每天10小時合理睡眠。學會利用網上資源拓寬視野、提高素質;科學規劃生活,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加強視力保護和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引導學生培養興趣愛好,多做家務勞動,遠離并自覺抵制不良網絡的誘惑,家校共同攜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致家長的一封信 篇3
親愛的各位:
互聯網給人類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資源共享。通過資源共享,我們的工作變得更加的有效率和簡單。網絡以它內容的豐富性、傳播的便捷化、表現的多樣化、交流的互動性、時空的無限性和虛擬化等特點,成為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交流、娛樂的方式,占據我們生活的重要位置。
但是在利用網絡時,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它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溝通的同時也帶來了謊言,在帶來自由的同時也帶來了放縱,誰的抵抗力差,誰就會墮入不可自拔的深淵。生活中經常會看到:有的同學因沉迷于網絡,荒廢學業、道德缺失,進而誘發犯罪。網絡的負面影響已經成為社會、學校、家長共同關注的社會問題。
為能夠充分利用網絡優勢,抵制網絡污染,在此我們提出以下倡議:
一、明確上網目的,利用網絡充實提高、完善自我。
二、規范自身行為,自覺抵制網絡低俗之風,凈化網絡環境。
三、遵守網絡道德規范,做文明上網的模范和榜樣。
四、宣傳文明上網,倡導網絡文明,做綠色上網的宣傳員。
五、爭做網絡安全衛士。
六、明德自律,文明用語。
七、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杜絕隨意約會網友。
八、關心身邊同學,奉勸遠離網吧。
九、個人信息勿泄露,安全意識存心頭。
同學們,讓我們信守倡議,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堅持自尊、自律、自強,努力弘揚網絡文明,讓我們高舉網絡文明的大旗,努力促進網上健康文明的道德規范和社會網絡文明的良好氛圍的形成,追求健康時尚的網絡新生活,為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致家長的一封信 篇4
尊敬的家長: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正處于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豐富的信息,虛擬的世界,無不吸引著一顆顆年輕的心。在今年疫情期間,學生利用手機、網絡進行線上學習,對學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現在學生已返校復學,他們中有些學生還是離不開手機,不能正確地使用網絡,手機和網絡游戲已經成為青少年健康成長道路上的重要隱患。就部分學生迷戀網絡和手機問題,學校開展了系列“遠離手機、拒絕網游”活動,現向家長提出探討意見及建議,共同教育孩子遠離手機,拒絕網絡游戲,以利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一、孩子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原因
1、有些父母忙于工作跟孩子缺乏交流,孩子通過網絡游戲可以填補內心的空缺。
2、當一款游戲流行,孩子們會有從眾心理,甚至會擔心,如果不了解,就無法加入小伙伴的聊天話題。
3、部分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缺乏掌聲,需要在虛擬的游戲中獲得鼓勵和自信。
4、容易沉溺于網絡游戲的孩子,有一個普遍的特點,自制力弱,這跟從小養成的習慣以及自身性格有很大關系。
二、長時間玩手機和網游的危害
1、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手機對人體的危害最大的來源是手機所發出的輻射,手機輻射會引起神經衰弱,心燥胸悶,頭昏眼花,精神不振等。科學研究發現,長期沉迷網絡游戲,不僅遏制兒童左前腦的正常發育,且特別影響兒童的早、中期智力開發。
2、不利于心理健康。長期沉迷在虛擬世界,缺乏一些現實的交流,容易使一個人想法極端、內心封閉、不善交際等。
3、網癮對青少年道德行為的影響。網絡里不健康的內容一旦讓青少年產生依賴,沉迷其中,必然會阻礙其建立正確的認知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網絡成癮的青少年最為直接的危害是影響正常的學習,他們不能集中精力聽課,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成績下滑,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甚至會發展到逃課輟學,甚至使其法律及道德的觀念淡薄,人生觀價值觀扭曲,患有網癮的青少年,為了能上網他們不惜花掉自己的零花錢,家里的積蓄,不惜喪失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向人乞討,在外借錢,在家欺騙父母,要挾家長,甚至會發展到偷竊搶劫,最終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有人說過,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給他一部手機就足夠了。
三、建議家長怎么做
第一、以身作則。家庭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了讓孩子遠離手機,拒絕網游,建議家長在孩子面前盡量將手機設置成靜音模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游戲,消除孩子對手機和網絡游戲的好奇心。
第二、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愛和鼓勵。事實證明,在溫暖、友愛、安全感十足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內心更加的健康,對虛擬世界的依賴性也更小。
第三、鼓勵孩子在學習之外培養多種興趣。比如唱歌、運動、閱讀,或者參加有益身心的活動。當孩子的注意力在積極正能量的事情上時,自然不會有心思沉迷網絡游戲。
第四、約法三章。孩子已經有了玩手機的習慣,不能突然終止他玩,孩子玩手機,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定規則,什么時候玩,玩多長時間,玩什么,都要和孩子商量好而且一旦達成協議,就嚴格執行,循序漸進,慢慢戒除孩子的網癮,消除對手機和網游的依賴。對于自控力較差的孩子來說,電子產品的誘惑實在太大,如果沒有很好的規則約束,孩子真的會把控不住自己,所以規則約束很重要,千萬別怕麻煩。
第五、家校攜手。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到校,教師也嚴格要求學生遠離手機。也請家長在家配合約束孩子遠離游戲和除非必要不要使用手機,尤其是禁止孩子建群聊天或打游戲,把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點引導到德智體美勞等正能量方面,讓孩子五育并舉,全面發展。
最后,送給家長朋友和孩子們幾句話:家長朋友們,請珍惜可以和孩子共享天倫之樂的有限時光,盡最大努力陪伴在孩子們身邊,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孩子的成長,共同協作,幫助、監督孩子遠離手機,拒絕網游;同學們,為了自己的健康和美好未來,請遠離手機,拒絕網游!
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致家長的一封信 篇5
各位: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以其豐富的內容、開闊的眼界、快捷的方式呈現給了我們一個美麗精彩的嶄新世界,正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行為方式,網絡已經成為信息傳播、人際溝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作為新時代好少年,建設安全的網絡環境,打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既是我們共同的愿望,也是我們的責任。為了扎實推進安全上網、文明上網,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文明氛圍,xx區第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向同學們發出如下倡議:
1、明確上網目的,利用網絡充實、完善自我;
2、規范自身行為,自覺抵制網絡低俗之風;
3、遵守網絡道德規范,做文明上網的模范和榜樣;
4、宣傳文明上網,倡導網絡文明,做綠色上網的宣傳員;
5、爭做網絡文明踐行者,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抵制腐朽思想的侵害;
6、爭做網絡安全小衛士,合理地使用網絡資源,學習必備的防護技能,遠離網絡暴力、網絡欺詐,杜絕不良網絡文化、有害網絡社交平臺在校園內的傳播;
7、關心身邊的同學,奉勸遠離網吧,遠離網絡游戲;
8、樹立牢固的網絡信息安全意識,信守本倡議所提到的內容。
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致家長的一封信 篇6
各位:
近年來,因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引起的社會矛盾凸顯,引發社會普遍關注。為展現社會主流價值觀,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環境,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防范網絡沉迷,xx縣xx小學向全縣互聯網業界、廣大家長發出如下倡議:
一、網絡服務提供者應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優秀傳統文化和道德準則,推進網絡文明建設,努力提供健康綠色的網絡文化產品和信息內容服務,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網絡環境。
二、網絡游戲運營企業應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機制建設,利用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強化網絡游戲防沉迷實名驗證,切實履行網絡游戲運營企業的社會責任。
三、網絡視頻平臺、網絡直播平臺應認真履行平臺監管責任,利用技術有效遏制網絡不良信息的制作和傳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優秀文化和精神文明,不斷提高網絡主播等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自覺接受公眾監督,共建共享清朗網絡空間。
四、新聞媒體及網絡服務提供者應加強對全社會的正面引導和宣傳,樹立尊重、保護、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風尚,推廣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的有效手段,號召家長、學校共同履行未成年人監護和守護責任。
五、呼吁家長關注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等不良行為。
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需要企業、媒體、學校和家庭等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未成年人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共同守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