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送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通用7篇)
2024送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 篇1
尊敬的袁爺爺:
您好!您發明了雜交水稻,媽媽總是提起您。我也想發明,您說可以嗎?
上課哭了,她說忘了削鉛筆沒筆用了。我趕緊把筆給她,媽媽幫我削了一整盒筆,生怕我沒筆用,能不能發明會自動削筆的筆盒呢?用粗的筆放進筆盒,就自動吸進去,另外一支削好的筆吐出來,而且削筆裝置還能靜音,上課不能有干擾,再裝上超速吸塵裝置,把筆屑快速吸干凈且真空壓縮……
爺爺,您用過自動鉛筆嗎?有沒有發現筆芯易斷且不好裝,等我們裝好,老師的課都講了一大段,我想發明能自動換筆芯的筆,筆的上部能同時裝六根備用筆芯,用完底部的筆芯,上部的備用筆芯轉到中間下滑,輕按出孔。媽媽經常告訴我:有志者事竟成,您也是這樣堅持實驗,才發明了雜交水稻的,我也會堅持,你支持我嗎?
20xx年xx月xx日
2024送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 篇2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長沙縣天華小學的一名學生,昨天我參加了晚報小記者組織的赴隆平水稻博物館參觀采訪的活動,聽了有關您的故事,知道您為攻克雜交水稻難題,為解決我們的吃飯問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們現在沒有餓肚子,就是因為您研發了雜交水稻。我有幾個問題想問問您。第一個是為什么您研發的雜交水稻要比其他的水稻好呢?第二個是為了我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能吃上糧食,您是通過哪些知識來研發這些水稻的呢?我多希望能夠親眼目睹您研發的過程呀!
今天在博物館我還了解到了一些書本上沒學過的知識,讓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每天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都離不開您的勤勞和智慧。
我長大以后,也要像您一樣,為國家為人民做有意義的事情。
20xx年x月x日
2024送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 篇3
敬愛的袁爺爺:
您好!
直到現在也難以相信,您真的永遠離開了您的稻田,您的祖國和人民,離開了因為您才過上吃得飽的幸福生活的我們這一代人。
以前我總認為您只活在教科書里,我忘記了教科書中和藹的您,也會變老,也會離開我們。
您說您是“九零后”,為了人民能吃飽飯,您研究了一輩子不停歇。年初,還在材料里看見了您研究的海水稻的喜訊。您說您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您和您那一代人吃過我們沒有吃過的'苦,懷著無限美好的理想,為祖國的發展和后代的幸福奉獻一生,鞠躬盡瘁。而我們生活得幸福了,您卻離開了。悲痛、感激,似乎都不足以形容這令舉國哀悼的沉重。
袁爺爺啊,謝謝您!如今的我們不僅吃得飽,而且吃得好。我們幸福而感激著!
或許我們并不能做什么,但我們會好好吃飯,將米飯都吃完不浪費,這是我們所能做;還有您的兩個偉大的夢,也會是我們這一代去實現,去見證。
我們中總會有人追隨您的道路繼續您的事業,而您的偉大精神與功績不會被忘記。
共和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每一個受益的人不會忘記。
待到“禾下乘涼,覆蓋全球”真的實現那一天,再給您寫信。
再見了袁爺爺,一路走好。
一個吃雜交水稻長大的孩子
20__年5月24
2024送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 篇4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濱湖路小學的一名小學生,今年11歲,叫李雅琪。
我知道,您一直有個“禾下乘涼夢”:試驗田里,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像掃帚那么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沉甸甸地低垂著頭,一陣風吹來,稻浪此起彼伏,您就躺在稻穗下乘涼……
我和您一樣,也有一個超級夢想:能夠邀請您到我們學校,親自指導我們種植水稻。
這個學期,為了讓我們認知勞動的意義、享受科技創新的快樂,學校決定將校園里的“夢泉”——一個水泥噴泉池進行改造,并提供給我們種植水稻。我們已經從郊外拉了3車泥土填到噴泉池里了。上周星期四,我們把水灌好,全班20多名男生集體跳進池子翻土,并撒上了肥料。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們全班同學都期盼您能來現場指導我們種植水稻。
正如美國科學院院長西瑟羅納說的那樣:袁隆平先生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貢獻,增產后的糧食每年為世界解決了7000多萬人的吃飯問題……您真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20__年10月,中科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課題組提出:廣西很可能是人類栽培稻的發源地。袁爺爺,您想不想來這驗證一下呢?
袁爺爺,您說過: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我們有了在水泥池里種植水稻的靈感,同時,也下定了為種植水稻而付出辛勤汗水的決心,只求您能帶給我們種植水稻的技術和成功的機遇,讓我們展現天性,實現夢想!
袁爺爺,我們想掌握水稻種植的技術,想體驗勞動的快樂,更想品嘗收獲的喜悅!我們真誠地邀請您來我們學校,指導我們種植水稻!我們一定會牢牢地抓住這個機遇,讓稻花的香味飄散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也飄進每個孩子的心里!
此致
敬禮!
祝您:身體健康!
李雅琪
年 月 日
2024送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 篇5
袁隆平爺爺:
您是我最敬佩的人,每當我讀粒粒皆辛苦的時候,我都會想到您這個偉大的人。因為是您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為全世界人民著想。袁隆平爺爺,是您研究出了雜交水稻。
您在1953年畢業于西南農學院,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__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__年獲得沃爾夫農業獎,20__年被選中,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__年獲得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0__年取得第四屆中國消除貧困獎,終身成就獎。而且在1999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發現,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袁爺爺,您被人們稱為雜交水稻之父,您真太辛苦了,別人睡覺,您在田里研究水稻。別人休息,您還在研究水稻。別人吃飯的時候,您仍然研究水稻,可惜就在不久之前,您去了天堂,在那里,您終于可以休息了。袁爺爺,是您放棄了一切去研究水稻,您所做的所有都是為了人民不餓,肚子能吃飽飯。
袁爺爺,您一生最失望的事就是沒有去西藏和青海了吧。您曾說您是九零后還要干到百零后,可現在不能了。袁爺爺,我想對您說,袁爺爺,愿您在天堂每天開心,袁爺爺一路走好。
寫信人:
日期:
2024送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 篇6
尊敬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當5月22日那天,聽到新聞里您帶著造福世界的夢想和對“雜交水稻”事業的無限依戀與世長辭時,我感到非常震驚和難過。您勤懇工作幾十年,秉持著“讓天下百姓吃飽吃好”的夢想和“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理想,最終實現了“雜交水稻”覆蓋全球的夢想。完成了外國人幾十年都不能做到的事情,您是中國人的大英雄。
這封信不知道遠在天堂的您是否能夠收到,但是這封信代表了我對您無比的敬佩和懷念的心情。當各種新聞鋪天蓋地報到您離世消息的時候,我悲痛萬分;當端起盛滿白花花米飯的飯碗的時候,我如梗在喉;當所有人討論您的生平和榮耀時,我激動萬分;您以一人之力養活了世界,您的美名將永留人間!
袁爺爺,雖然我現在只是一名小學生,但是我會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積極鍛煉身體使自己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少年。長大后為祖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袁爺爺我們將永遠懷念您,希望您在天堂里健康,快樂!
2024送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 篇7
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來自北京師范大學青島附屬學校六年級七班的陳文娜。我們在這次的暑假里,和同學們一起種植了海水稻。種海水稻的第一天我們把它們泡在了水里浸泡發芽,在把種海水稻的田地耕好。隔了兩到三天后,小稻粒發芽了,我們一起來到田地,把發了芽的稻粒撒進田里。隔了一天,稻粒發了一個兩厘米長的小芽,開始了澆水。又隔了幾天,稻苗長的有五厘米長了,我們需要給稻苗換位置了,還在一起插了秧,后來有麻雀還給他們做了好多稻草人,分別插在了四塊小稻田里。經過以后多周每天都來,稻苗已經長了,有十多厘米長!我們特別開心。不知不覺,我們開學了,我們沒有辦法,每天都來所以既然家長替我們澆水。我們周六周天來看到稻苗們,那天我們來到學校的海水稻田里,已經有幾株到苗開了花。又隔了一個周,我們給大苗蓋上了網。這次大苗全開花了,但是另有一些還未開花。花要開始授粉了,這次我們拿出了家里大鏡。觀察了它們授粉時的樣子,不知不覺我們就要豐收了,可是現在還有。剛剛開花的但是天氣已經降霜了。
我從老師和網絡等途徑聽到的關于您和海水稻的故事。您有個追夢路,分別是禾下乘涼夢和交雜水稻覆蓋全球夢。您經過九年的努力兩系法獲得成功,又在1996年。正式立項超級稻育種計劃。四年后,700公斤的目標實現,20__年800公斤,20__年900公斤,20__年1000公斤。您的辦公室有成堆的資料在辦公桌上。還有眼鏡以及放大鏡。您說過“首先是眼睛,眼鏡不行就放大鏡。”您下不了田了但仍然會去到田邊去看。
全球一共有40多個國家以及地區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種植,面積達到了700萬公頃。您和雜交水稻打了一輩子交道。青島約有50萬畝的鹽堿地。還擁膠州灣。在20__年成立青島海水稻研究所。您為稻苗付出了一輩子,您做出了非常多的貢獻,謝謝您!
祝爺爺身體健康!
寫信人: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