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七一講話心得體會:激揚青春使命
在講話結束時指出:“在本世紀上半葉,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完成兩個宏偉目標,這就是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xx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xx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碧柦且呀洿淀,目標鼓舞人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億萬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創造性事業,我們黨必須扎根沃土,承接地氣,打牢人民這個根基,暢通人民這個血脈,源源不斷地從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我們要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群眾當親人。
在講話闡述的保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的根本點第二條就是,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在講到堅持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時,用了8個“最”字,把人民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群眾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目標任務第三條也強調,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更加自覺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充分體現了黨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宗旨信念。這些發人深省的論述,既揭示了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奧秘,也提供著開啟全新未來的鑰匙。在講話中還要求,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拜人民為師,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
總書記指出:“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痹谛碌臍v史起點上 ,如何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群眾當親人?要求我們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用我們的真心換取老百姓的笑容。要求我們各級黨政機關和干部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引導干部在同群眾朝夕相處中增進對群眾的思想感情、增強服務群眾本領,當好群眾的“領路人、主心骨”。要求我們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真心為民服務的決策機制、工作機制,保證決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使工作方法科學有效,使出臺的工作措施“立竿見影”、取得實效、惠及百姓。我們要緊緊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物價上漲、食品安全等熱點難點問題。要高度重視并繼續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發展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依法保障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不斷實現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切實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結合我縣實際,曾經的林甸給人的印象一是“土”,二是“舊”。而今,這種印象正在被“時尚”、“大氣”的贊美所代替。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百姓幸福指數不斷攀高,內涵品位和外部環境品質不斷提升……近幾年以來,林甸縣加快統籌城鄉區域發展步伐,把推進城鎮化建設作為最大的惠民工程,隨著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老百姓也真切感受到實惠。
認真領會七一講話精神,就要切實增強黨與群眾的魚水之情。堅持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自覺并善于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前進的不竭力量。在加快城鎮化發展進程中把民生優先作為維護穩定的治本之策,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林甸縣要建設經濟繁榮、環境優美、人民幸福,在全省有較高知名度、有較大影響力的區域中心,大規模改造建設必不可少,通過各級干部的依法推進、有情操作,真正使城市改造建設變成造福群眾的惠民工程、錘煉干部的育人工程、增進和諧的魚水工程、夯實基層的堡壘工程。
作為傳統農業縣的林甸縣,由于自然條件嚴酷,長期存在著農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的問題。同時,林甸又是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縣城,財力狀況捉襟見肘。面對這樣的基本縣情,林甸縣堅持財力向民生領域傾斜,尤其是在保障貧困農民生活方面,在制度設計和工作部署上織密保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