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端正入黨動機的基本要求
端正入黨動機十分重要,需要我們認真對待。但解決起來也不難,關鍵是“首先在思想上入黨”。1這是我們黨總結自身建設歷史得出的基本經驗。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總結毛澤東的建黨思想指出:“在無產階級人數很少而戰斗力很強,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建設一個具有廣大群眾性的、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是極其艱巨的任務。毛澤東同志的建黨學說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特別著重于從思想上建黨,提出黨員不但要從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在思想上入黨,經常注意以無產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2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強黨的建設,端正入黨動機,仍然要切實從思想上解決問題,切實從思想深處正確回答“三問”。
現在要求入黨為什么?在向黨組織遞交申請書、向黨組織匯報思想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會不暇思索地回 答:為人民服務,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但是嘴里說的和心里想的還是存在很多差距。關鍵是內心是怎樣想的,真實動機是什么。在革命戰爭年代也存在入黨動機不純的問題。但是那個時候入黨和參加革命意味著可能隨時獻出生命,而且我們處在被統治的地位,所以那時候有當官求榮念頭的人相對少一些。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以后,這個問題就顯得突出了。執政就意味著擁有權力和地位,以及隨著權力和地位帶來的其他一些東西。這時候一些人參加革命和入黨就有這方面的考慮。劉少奇曾說:“在有些人看來,現在加入共產黨,不獨不要擔負什么風險,而且可以獲得個人的許多保障以及榮譽、地位等等。”
當然,對這個問題也要一分為二地看。有的人動機不純,但是經過黨內教育和管理,逐漸走上了正確的軌道;一些人要求入黨之初的動機是很復雜的,固然有立志為實現黨的宗旨、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的,也有為實現個人人生價值找出路的,還有為升官發財而要求入黨的。但絕大多數人在黨的教育下,努力學習,注重改造,最終解決了思想上入黨的問題,把要求入黨的動機轉換到正確的軌道上來,較好地解決了“為什么”的問題,從而兢兢業業地為黨的事業而奮斗。總結黨的歷史就可以發現,在“要求入黨為什么”這個問題上來不得半點含糊。“要求入黨為什么”是一切問題的開始,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好,對于個人和國家都是損失。正因為如此,中國共產黨始終強調共產黨員思想上入黨的重要性;正因為如此,每一個要求入黨和已經入黨的人,都必須認識到正確回答“現在入黨為什么”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加入黨組織以后做什么?入黨是為了一種理想、追求,所以在沒有入黨之前就要認真思考入黨以后的事情。文化 大革命結束以后,在恢復鄧小平黨內外職務的十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說:“出來工作,可以有兩種態度,一個是做官,一個是做點工作。我想,誰叫你是共產黨人呢。既然當了,就不能夠做官,不能夠有私心雜念,不能夠有別的選擇。”4鄧小平以為黨和人民鞠躬盡瘁的實際行動給每一個想入黨或已入黨的同志作出了回答,樹立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