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入黨申請談話
培養聯系人:蘇
被培養人:張
談話時間:xx年4月18日
談話地點:112教室
談話記錄:
蘇:你的入黨動機是什么?這跟你選擇政治這個專業有什么聯系嗎?
張:我89年入學,那時正是蘇東劇變時期。那時的政治氛圍使我較早地接觸到了政治。再加上小時候特別喜歡看歷史書,對政治家或者英雄人物充滿崇敬。因此小時候我就特別想加入中國共產黨,還記得小學加入少先隊的那份驕傲與自豪呢。后來慢慢長大了,中國的現實狀況常使我覺得我應該承擔起一份責任。我感覺中國最需要的,是推進民主與法制。有人說文革是黑暗的年代,沒有人權可言。但我覺得那時候才是真正的人民當家作主的年代。而現在才是真正的權力喪失的年代……
蘇:我很欣賞你的責任感。有人說做大事而非做大官是一種人生態度,這是我接觸政治專業的青年學生最大的感受。不過,我并不同意你的后面一點。民主并不是暴民作主。有句話概括得好:民主是在保障多數人的權利的同時也不損害少數人的權利,所以文革中的民主并不是真正的民主……
張:現在的權利保障確實不夠完善。比如城鄉間的權力享受的差距就很大。農村孩子的受教育權常常無法保障。這期中有觀念原因,更有制度和環境的原因。現在我們村的小孩很多都失學成了小混混,什么壞事都做。而城市的小孩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尤其是有著有錢父母的城市孩子,就更比農村的孩子高出一個平臺了。這樣下去,城鄉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蘇:這點我也深有感觸,即使擁有同樣的學歷,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還是有挺大的不同,比如視野和知識面。不過農村孩子也有先天的堅韌、踏實、勤奮,這些是可以讓人受益終身的,而父母的支持是暫時的,一個人是否有出息,真正依靠的還是自己……
張:我確實太高估環境的力量,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蘇:你以后會考公務員嗎?或者說會不會在政途繼續走下去?
張:我會試一試。如果考不上我會創業。現在的大學生或者說大學教育普遍缺少創業意識,可是我不會選擇打工而會自己做老板。等到獲得一定的社會基礎,可以再回到政壇……
蘇:據說迂回政策比直接出擊更易獲得成功的。加油!
記錄小結:
本次談話的主題是入黨動機,由此延伸談到時事政治、個人道路選擇等問題。通過談話可知,被培養人的政治素養較高,入黨動機比較端正,但仍然稍欠成熟,看待時政問題有些偏激的想法。在對待人生道路的問題上,被培養人有較為清晰自主的想法。
效果評估:
本次談話較為理想。
第一,被培養人和培養人就各自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談話,有效地增進了相互間的了解與友誼;
第二,端正了被培養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使被培養人認識到中國民主進程是前進行與曲折性的統一,同時也認識到人的主觀能動的重要性;
第三,由于時間有限,最后一個問題,即未來道路的選擇問題上,并未深入下去,此話題將在以后的談話中進一步深入。
1.中國共產黨的性質?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2.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3.什么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的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4.什么是鄧小平理論?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引導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
5.什么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