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三八”婦女節有感
在鶯飛草長、春意盎然的陽春三月,每個人都洋溢著燦爛而幸福的笑容,攜手迎來了第101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
中國的婦女,一個個偉大的女性。為了國家的榮譽而追求,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在自己的執著中,獲得了人們的敬佩和仰慕,證明了“女人也能頂起半邊天”。
中國漢代歷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女外交家馮 繚:公元前1XX年,隨漢解憂公主遠嫁和親到了烏孫國。由于她多才多智,成為解憂公主的得力助手。后嫁給烏孫右大將。她在協助公主加強漢朝同西域諸國之間的友好關系,做出了很大貢獻,深得西域各國的敬服。尊稱她為"馮夫人"。 周恩來總理曾評價她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巾幗英雄”。
中國南北朝時有冼夫人(512——602):是中國古代嶺南地區最受贊譽,也最具傳奇色彩的政治家。她一心為國、赤誠愛民的崇高精神,使動亂的南北朝時期的嶺南一隅得以偏安,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文化普遍提高。冼夫人不僅在協助梁、陳及隋三朝代治理嶺南方面業績輝煌,而且她還是一位杰出的軍事家,一員勇冠三軍的猛將。她在反對地方割據和分裂活動,維護國家統一的過程中所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干和煊赫的戰功,得到皇朝的信任,逐漸上升為有權調動指揮部落六州兵馬,雄據一方的赫赫有名的人物,在中華民族歷代英雄豪杰中亦少有可比者。周恩來總理曾稱她是∶“我國歷史上巾幗英雄第一人。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1875-1907):一心救國的女中豪杰秋瑾,在義和團運動失敗后,她熱望把裹在頭上的婦女頭巾換成戰士的盔甲,效命疆場。于是,她毅然沖破了封建家庭的束縛,只身東渡日本求學。她積極投身革命,先后參加過“三合會”、“共愛會”、“十人會”,創辦《白話報》;參加“洪門天地會”,被封為“紙扇”(軍師)。光緒三十一年,秋瑾歸國。春夏間,經徐錫麟介紹加入光復會。徐錫麟、秋瑾先后加入光復會后,國內革命形勢有了迅速的發展。光緒三十一年七月,秋瑾再赴日本,加入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主盟人,翌年歸國,在上海創辦中國公學。不久,任教于潯溪女校。同年秋冬間,為籌措創辦《中國女報》經費,回到荷葉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筆經費,并和家人訣別,聲明脫離家庭關系。其實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后,恐誅連家庭,故有脫離家庭之舉,乃借以掩人耳目。”是年十二月( 19xx年1月14日),《中國女報》創刊。秋瑾撰文宣傳婦女解放主張,提倡女權,宣傳革命。
19xx年,她與徐錫麟等組織光復軍,擬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光復會成員徐錫麟發動了安慶起義,秋瑾在浙江響應徐錫麟起義,不料計劃泄露,但她堅決與前來包圍的清軍作殊死戰斗,決心做中國婦女界為革命犧牲的第一人,最終被捕。同年7月15日,秋瑾在紹興軒亭口被殺害的前一刻,她凝重仰望天空,說了一句:“秋風秋雨愁煞人!” 后從容就義,時年僅32歲。
這是何等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她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臨死之前擔憂的是國家的前途和未來。正是有了秋瑾這樣愛國的女英雄,致使多少中國婦女對革命的意義有了新的理解,激勵著多少中國革命志士前仆后繼毅然踏上中國民主革命的道路。
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宋慶齡:她青年時代追隨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始終不渝地致力于中國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建國伊始,即被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9年和1965年繼續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七十年來,她一貫在我國人民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堅定地和中國各族人民站在一起,是中國各族人民包括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衷心敬愛的領導人,是舉世聞名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她為發展各國人民友好,為發揚進步文化,為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為祖國統一以及保衛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而殫精竭力,鞠躬盡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受到中國人民、海外華人華僑的景仰和愛戴,也贏得國際友人的贊譽和熱愛,并享有崇高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