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社區申報材料
自XX年以來,通訊社區根據轄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存在的治安問題,狠抓防控的四個關鍵環節。
一.抓民警巡邏,打擊犯罪。體制調整后轄區公安警力增加的情況下,每個社區配備了一名民警,除“處突”和值班而外,要求每周必須達到三至四個工作日在社區了解掌握情況、摸排線索、幫控“重口”、加強巡邏、預防發案,與群眾交朋友、與居民建感情,控制可防案件和打擊現行犯罪。
二.抓組建低保人員常年巡邏隊伍,白天夜間巡邏于社區的大街小巷,提醒居民注意安全,防火、防盜。既提升了社區在居民心目中的形象,又能震懾犯罪,還能為居民解決一些小難題。
三.抓社區居民、干部、警務室重點巡邏。在解決點多、面廣、防范難度大的問題時,組織社區居民、干部、警務室人員對本轄區的重點地段、重點問題進行專項巡邏守候,控制突發事件和習慣性(盜、扒)案件的發生。
四.抓守樓護院人員巡邏。在落實守樓護院責任制的同時,加強樓院安全巡邏。
通過建立四級防范網絡,發揮了轄區各方面的力量,以群防群治、齊抓共管、降低發案、確保平安為目的,將刑事案件壓到最低限度,確保轄區平安。
四、 “點線面”相結合,實施網絡防控通訊社區著力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形成了“點、線、面”相結合的治安防控網絡,打造出了優良的社會治安秩序。
以“點”為基礎,群防群治。通訊社區以居委會形成治安防控點,建立了治保會和人民調解委員會,組建了1個治安巡邏隊和守樓護院隊伍。群防群治組織,走門串戶,大力排查調處各類民事糾紛,處置突發事件。
以“線”為紐帶,貫通各點。以小區警務室的防控形成以新村為主線,貫通居委會、警務室為主線,全體工作人員、民警、派出所的指導下,積極調處社會矛盾,開展治安巡邏防范,協助公安民警案件偵破等。
以“面”為保障,控制全局。以派出所和綜治辦組織全體居民學習法律法規,提高法律意識,減少犯罪;加強對治保會、調委會、民警人員等群防群治組織的教育、管理和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檢查、督促、指導各點、各線上的工作;組織重大節日不穩定因素、安全隱患的排查調處。
五、加強法制宣傳、做好安全防范
居委會實現了一區一警這一有效措施和做法,形成了四位一體的管理體系,加大了小區治安巡邏力度,小區的發案率有較大的下降,設立了警務室,規章制度網絡體制制定完畢并上墻,社區民警、社區居民、治保員、義務聯防隊為一體,加強治安防范,對外來人員登記摸底,幫教,出租房屋等主要基礎工作及時解決,并及時辦理各類證件,社區片警還經常為常住居民送身份證、戶口本等,社區民警為居民發放了警民聯系卡,不定期在社區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每年進行法制宣傳教育達幾千人次。走訪率達到95%以上,
小區義務聯防隊、樓棟長也發揮了各自的作用,義務聯防隊在自己的管轄區范圍內,盡職盡責,確保了小區的安全,社區的居民在社區也有安全感,幾年來,通訊社區沒有發生一起刑事案件。社區于XX年被評為克拉瑪依市無毒社區、克拉瑪依區安全文明小區。通訊社區現已符合申報平安社區的各項條件,特申報平安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