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優秀共青團員”申報材料
時間不等人,一晃眼,三年的時光就這樣瞬間蒸發了!泛著紅色微光的大學畢業證,預示著我某個階段的落幕,同時也指明了我下個旅程的開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我接觸醫學知識的第一天就已經牢記于心的醫學生誓詞,終于我也要帶著這樣一份純凈的信念上路了。畢業時簽訂協議,毅然來到xx醫院,內心充滿的希望像湛藍的天空的一樣悠長。
為期一個月的崗前培訓,就像是校門外的另一個課堂,所不同的是,在這里我們學會了什么是醫院文化,怎么做才是正確的工作禮儀,進行有效的醫患溝通需要注意什么,每一步都是我們踏入臨床工作前的序曲延伸。一場華麗麗的匯報演出之后,我正式進去了“傳說太久”的臨床工作中去,沒有片刻遲疑。xx科,xx醫院的重點科室,是大家公認的最忙、最累的科室之一。“爭分奪秒救助生命”是我們科室的理念,大家都知道,來看x診的病人都是相對危重的,所以需要我們膽大心細、靈活多變的對待每一位患者。心肺復蘇、急性心肌梗死、中毒洗胃全部都在急救室里集合了,還有一堆發燒、腹痛的患者在門外候著,對于這樣的場面,初來乍到的我著實有些慌亂,我的上級醫生消除了我隱隱作怪的膽怯心理,用有力的臂膀讓我在臨床實踐工作中去勇敢往前闖。在書本中尋求答案,在實踐中尋找問題,知識的積累、工作的歷練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成長的。感謝第一個帶教的庫老師,雖然現在他已經不從事臨床工作,但是必須承認的是他把我帶我帶進醫學的大門,我的啟蒙老師。
“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每一位醫務工作者最最基本的職業操守。看著患者為病痛在呻吟著,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自己所能解除患者的病痛。每每遇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車禍外傷、猝死等急危重癥患者,我們立即開啟“綠色生命通道”,實行“先搶救、先檢查、先住院、后繳費”的三先一后原則,保證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特別是,沒有家屬,沒有身份證明,沒有經濟來源的“三無人員”,我們除了予以有效的救治外,用自己的手機積極聯系患者家屬,予以一日三餐的可口的飯菜,用熱心、耐心、愛心、信心、關心、同情之心去對待他們,讓患者感到暖暖的愛意。x診門診就診的病人較多時或持續搶救中,來不及吃飯是常有的事,加班加點也很普遍,但我們毫無怨言,始終堅守在臨床工作的第一線;面對突發公共事件,我會第一時間感到急診科,全員齊上陣,醫護人員同心協力應對,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全科職工熱情為患者服務的理念已形成了共識,科室文明行醫蔚然成風。失之毫厘,謬之千里,細節決定成敗,雖然我們時常工作在嘈雜的環境下,但是重視臨床質量,嚴格執行臨床診療規范卻不容忽視。在臨床工作中一絲不茍,認真熱情對待每一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規范進行診療活動,嚴格無菌進行有創操作,目前沒有醫療事故、醫療差錯的發生。我們時常收到患者家屬的威脅:如果我的家人沒有治好,你們……但是作為一名醫生,我們牢牢堅守住自己的職業道德,有強大的抗壓能力,無論社會地位的高低,我們總會認真熱情的對待每一位患者。而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康復出院的患者家屬滿意的笑容和感謝,XX年拒絕患者家屬紅包500元整,及時上報內科黨支部書記,并得到醫院“拒收紅包獎”的嘉獎。
我科也肩負著xx市急救中心的重任,120急救電話,就像是一條通往健康的生命線,每一次撥打、每一次求助,都是對我們寄予了多少的信任和重托,就像通訊網絡的廣告詞一樣:打通一個電話可以挽回的最高價值是生命。氣喘胸悶無法下床、車禍司機被困駕駛室、低血糖昏迷、夫妻吵架大打出手、醉酒后倒在路邊等等等等,每每這樣的現場,總能聽到救護車的警鈴和我們忙碌的身影。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和重視健康,120急救電話的響鈴頻率開始不斷攀升,可以有3-4個出診小組同時出診,出發的身影們在同一時間為大家的健康甚至生命操勞著。讓我印象里最深刻是XX年冬天的深夜四點多,一位女性抽泣著給我們打來電話:我老公不行了,你們快來救救他吧!我們快速準備,救護車閃著警燈像一支離弦的箭奔向出診現場。護士穿著厚重的棉衣,我背著沉重的出診包,護工抱著監護儀,一口氣爬到四樓。被家屬包圍的患者早已沒有了生命跡象,面色紫紺的讓人不寒而栗,我迅速接過護士準備好的導管予以經口氣管插管,同時護工予以持續性胸外按壓,護士予以快速建立靜脈通道,搶救的同時我詢問病史才知道:患者為40多歲男性,有夜間入眠打鼾的習慣,妻子突然有3分鐘的時間沒有聽到鼾聲,開燈一看,發現人早已叫不醒了。患者弟弟聞訊趕到,跪在地上雙手抱住我的大腿,大哭的說:求求你們,一定要救救他們!那一刻,我們覺得自己好偉大,也覺得自己擔子更重了!我們這邊奮力的搶救著,光線的另一邊患者弟弟早已癱軟在地上了。不一會兒,汗水浸濕了我們的衣服,功夫不負有心人,患者恢復自主心率,拉回急救室繼續搶救,予以高級生命支持。患者家屬撕心裂肺的哭泣聲,震撼著我們每一位工作人員——生命太脆弱,有時候我們能做的太少,但是只要有1%的機會,我們都會付出100%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