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文明單位工作匯報材料
學校通過抓好、抓實學習來促進廣大干部、教職工的政治思想水平、教育理論素養的升華,讓創建文明單位的意識和先進的教育理論、學校的辦學思想融為一體,成為學校全員的共識,一個奮發進取、比學習、比進步、比貢獻的群體氛圍已經形成。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健康、積極、向上的育人氛圍,突出育人特色。
1、堅持以養成教育為根本點,系統地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促進良好校風的形成。學校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狠抓《中學生守則》和《中小學日常行為規范》的學習與訓練,制訂了《蚌埠五中學生一日常規》及《違紀學生處理辦法》,系統地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并分層次的落實。要求學生做到“六個五”和“七個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注重加強常規管理,對起始年級進行入學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行為養成活動,舉辦“講公德,論責任,守法紀”主題班會及演講比賽,開學第一周對各班進行“三齊五好”檢查,班級量化考核貫穿于整個學年工作中,年終對班級紀律、作業、衛生等方面進行綜合評比,作為評選優秀班集體、優秀班主任及文明學生的重要依據。學校開展養成教育活動,使學生思想上重視,行動上體現,逐步形成自覺守紀的良好習慣,也促進形成良好的班風、校風。在XX年度市教育系統開展的創建文明禮儀示范班活動中,我校有2個班組獲得市文明禮儀示范班稱號,1人獲省優秀學生干部,12人獲市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稱號。
2、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展示學生特長。
學校堅持上半年舉辦科技文化藝術節,下半年舉辦校秋季田徑運動會,結合重大節日,組織開展了“迎國慶”演講比賽,“頌歌獻給黨”大型歌詠比賽,充分搭建各種平臺,展示學生的文藝特長。
學校重視校園群眾體育活動的開展,成立了校軟式排球隊、毽球隊等,建立了體育訓練隊的管理制度,使體育課外活動扎實有序的開展,培養了一批體育特長生。
3、充分挖掘社區資源,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與市龍子湖區治淮街道共同創辦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基礎,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融為一體,進一步發展德育功能,豐富了德育的內涵。在假期學校選拔優秀學生干部到治淮街道各居委會擔任主任助理,協助居委會處理日常事務,積極參與社區文明建設。組織學生上街道、下社區幫主任打掃衛生,清除我市“牛皮癬”,凈化周邊環境。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治淮街道組織的體育和文藝比賽。使學生溶入社會,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4、積極組織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學校在市科協的支持下,通過自身努力和不斷發展,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進一步豐富了校園文化,形成我校的一大特色。在活動中,我們成立了科技活動領導小組,抽調各科骨干教師擔任興趣科技小組指導教師,成立了發明科技小組、環保小組、生物學科小組等興趣小組,并定期開展活動,由于科學創新活動開展的扎實有效而有特色,使我校多次在“三小”科技活動、生物與環境科學實踐活動、“珍惜生命之水”活動中榮獲國家、省、市級獎勵。
學校堅持把建設以社會主義文化為主體的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來抓。針對青少年的身心特點,本著以育人為核心的原則,經常組織開展科技、體育、藝術等活動,把思想教育、知識傳授寓于青少年學生喜聞樂見、熱情參與的活動之中,豐富了青少年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優化了育人環境。
四、建章立制,規范管理,以法治校,使學校的各項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軌道。
1、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出臺系列管理制度,以制度為保障,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得到落實。
學校設有“創建文明單位領導小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四五普法領導小組”、“矛盾調解委員會”、“幫教領導小組”等組織機構,設立了辦公室,確定了具體工作人員,明確職責,出臺了《蚌埠五中文明處室細則》、《蚌埠五中文明班級標準》、《文明學生標準》、《教職工課堂教學常規》、《教職工政治學習制度》、《教職工出勤管理條例》、《教職工教育教學責任追究減分辦法》、《教育教學管理獎勵辦法》等系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