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jié)國旗下演講稿:圣誕節(jié)快樂
各位老師、同學們,早上好!今晚是平安夜,明天就是圣誕了。最近看到很多同學買了蘋果,準備禮物和賀卡,臨近期末,也還是感受到了節(jié)日的氣氛。圣誕節(jié),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西方人憑借對耶穌基督的信仰,在這一天進行隆重的慶祝。
首先,讓我們先看看法國,一個很浪漫的國家。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圣誕是一種吉祥,而在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圣誕節(jié)前后幾天必降大雪,白雪下的古老村莊,在一彎淺色籬笆的靜靜圍繞下,靜謐得彷佛沉沉睡去。夜晚,人們圍在馬槽旁,唱著歌頌耶穌的圣誕歌,享受空氣里彌漫著的白蘭地和香檳的醇香。
澳大利亞的圣誕是最有特色的。這個分布在南半球的國家,每年的圣誕節(jié)都正值仲夏。于是弄潮成了澳大利亞圣誕節(jié)必不可少的活動,無數(shù)的小水劃,海灘上到處可以見的汗水涔涔的小伙子與成群結隊的明媚姑娘,構成了澳洲特有的圣誕圖景。
美國人的圣誕節(jié)是我們最熟悉的,被精心裝扮的小屋,掛滿飾品的圣誕樹,樹下擺滿塞有禮物的紅色襪子,令人大快朵頤的圣誕火雞大菜,庭院里瘋狂的家庭舞會。
瑞士人在圣誕節(jié)前4個星期,就將4支巨型的蠟燭點燃,放在由樹枝裝飾成的一個環(huán)里,每周點1支,當點燃第4支后,圣誕節(jié)就到了。
而丹麥人對不合意的圣誕禮物,可去商店兌換價格相似的其他商品。
如此多姿多彩的圣誕在全球化的今天受到年輕人的追捧自然是水到渠成,也無可厚非。但是,在面對各種各樣的文化舶來品的時候,我們到底應該吸收到些什么?
說到西方的文化,就不得不說西方的信仰。一本古老而厚重的《圣經(jīng)》,便勾勒出了西方人進取、自律、負責、勇敢、團結的精神形象,而且在代代相傳中保存的是那樣完美無缺,直到今天它依然釋放出令人驚心動魄的光芒。西方人的信仰文化已經(jīng)內化成了一種無形的巨大推動力,在它的指引下,歐洲度過了多難的中世紀,引領了近代的歷史進程。每年的圣誕節(jié),是西方人盤點一年收獲和許下美好愿望的時刻-----而不是簡單的歡慶和玩樂!
同學們,接近年末,你也盤點了這一年中的收獲了嗎?有沒有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憧憬過未來?又或許是還留有什么遺憾?前幾個星期電影院又開始放映,我杞人憂天地想,倘若明天便是世界末日,那今天我該做些什么,而我做了些什么,我能否坦然面對自己這一生,無怨無悔。在這特別的節(jié)日里的,也許我們真應該好好反思,今天的我是否更加充實,若是沒有,那便是駐足停留,在這永不停息的時代洪流里,停留,就意味著退后。作為嵊中的一名學生,我們,不允許退后!
慶祝圣誕,我們不應只停留在它的表面形式上,更應該學習圣誕節(jié)里蘊含著的西方文化的內涵和修養(yǎng)--這恰恰是我們改進和提高的東西,這恰恰也是基督精神的精髓所在!
我想給同學們講個故事:在美國發(fā)生9.11恐怖襲擊的當時,在世貿大樓遭到襲擊后,人們不是驚慌失措地逃生;在狹窄的樓道里,男人在給婦女和兒童讓路,年輕人在給老人讓路。更讓人難以忘懷的是,大樓里停電后,有許多十幾歲甚至是幾歲的孩子,他們舉著蠟燭,在樓梯口給逃生的人照亮道路,他們也因此失去了生還的機會。這種勇敢、責任和團結精神在我們身上有多少呢?我們有許多同學在排隊打飯、吃飯的時候出現(xiàn)擁擠、插隊等現(xiàn)象,有的同學還為此揮拳相向。我們有沒有為自己的不良行為有過反思呢?等等這些,我們應該認真反思自己的行為,應該認真學習領會西方基督精神中的勇敢團結責任意識了!
我想,圣誕節(jié),它的初衷并不只是用作歡娛,更是為了讓每個參與的人反思自己行為和播種希望的日子。同學們,我也希望你們能在即將到來的圣誕節(jié)和新年的時刻,總結一年來的得失,制定明年的計劃,憧憬美好的未來。
最后,我祝同學們:圣誕節(jié)快樂
may peace and happiness be with you always,merry christmas.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