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送什么禮物好?向心愛的人以禮示忠
一種說法是,男人送你的禮物,其價值與愛你的程度成正比;更準確的說法是,男人愛你的程度,與送你禮物花的心思,倒是絕對成正比的——當然不是要他花一整夜,為你DIY一張賀年片,你就應該感動得想要嫁給他。禮物,說到底,還是價值與心思的總和。
當然我們是貪心的,而當然大多數男人還依然是不可教化的,怎么辦呢?除了點著他的腦袋子,恨一聲:你這個人呀……或者捧著那對明顯老齡化的手套,在 圣誕節 的鐘聲里,扮出一副愛得要死的模樣,難道,我們就只能送啥收啥?
其實如果我們不那么期待禮物的驚喜值,還可以選擇挽著他的胳膊,去百貨公司(有可能是巴黎或至少是香港)刷他的信用卡。這么做我們倒是可以得一稱心的禮物,可說到底,畢竟浪漫不夠,懸念全無。再或是,列一份禮物清單,價值略有差異,總之都是你喜歡的,讓他去買,這樣你在拆盒子的時候,多少還會有一點小小的猜測。不過,除非你要的禮物體積差異不大,不然,你還是可以通過盒子的大小,提前輕易地猜出他送的是什么——何況,這份清單太像賬單,跟愛情的面目有些背離。
當然最驚喜的還是,他將你列的清單,統統裝在一個大盒子里,讓你的歡喜,成倍地增加。但要小心,你的狂喜樣子,說不定會被他當做物質女人的標志,從此在心底打下此人不可娶的伏筆。
至于我?我不怕對方怎么看我,早過了那種鄙視虛榮的年齡,我會清晰地表達:是,我喜歡禮物,如果你要送,不妨送我……但最好,不妨將禮物折現,這樣我可以在百貨公司的櫥窗面前,將N種美輪美奐的物品,都幻想成我的禮物。
一個女友,有天在MSN上跟我講,有個追她的男子,竟然說,呀,要送你禮物,又不知道你喜歡什么,給錢吧,又怕你覺得我把你看低了,不如送你某公司的現金券,想買什么就買什么吧!他自以為想得周全,卻沒想到受到了我們一致的嘲笑,1000塊夠什么?最多兩塊SWATCH手表,還不能買限量版;憑什么說送現金我們就會覺得是辱沒了我們?
那兩張現金券,還是被女友拿去買了一支蝴蝶飛舞的韓國發夾,剩下的120元,她去買一張正版的雅尼。輕輕一握,女友走出百貨公司,給我發短信說:鬼才知道,這兩張現金券,是不是別人送他再轉手送我的?
誰知道?禮就一個字
禮就一個字——據說其本義是“敬神”,然而但說,卻如張愛玲說愛——有很多很多話。
首先,禮多人不怪。甭管有沒有由頭,除了明知對方不懷好意,沒人會打送禮的。雖然小小禮物之于人類命定的浩大寂寞,不過如精衛填海,但填比不填總多點兒指望不是嗎?起碼可以用來殺殺無聊時光。所以建議:在可能范圍內,能多送禮不如多送一點——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其次,來而不往非禮也。一個人就算再不想和禮物扯上干系,也保不準人家不給自己送禮。一個永遠只收禮而不回送的人,基本上在市面上是沒法混的。所以雖說海潮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送禮》這本書,在封面上很有自知之明地寫著“俗人俗事系列”,但絲毫不影響它赫然名列暢銷榜。
既然這禮是非送不可,那么如何送才是皆大歡喜呢?或者說,怎么送才能既省錢,又不掉價呢?答案有三……可惜迄今還沒研究出來。毫無疑問禮物肯定是越貴越好,即便是俗翻天的現房,寶馬——原諒我如此坦白,不釜底抽薪如何成大事。但我更喜歡女友敏兒的如下見解:禮物的價值,是價格與心思的總和。然而我不如她爽脆利落,不敢茍同她的喜歡“將禮物折現”,總覺得將一沓錢,而不是耗精費血選得的禮物塞到女人手里的男人,雖然也算有股子豪氣,但終像請人吃魚翅,而將一把生翅丟到人前:“有空你自個兒煮煮吃了吧。”——少一點低徊婉轉的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