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的來歷和習俗(精選7篇)
圣誕節的來歷和習俗 篇1
今天一放學,我和同學一起蹦蹦跳跳地回家。因為,今天是美好的圣誕節平安夜。一回家,爸爸就告訴我今天在國際大廈吃飯。我聽了,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等媽媽一回家,我和爸爸就拉著媽媽出門去吃飯。
一路上,我看到今晚行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臉,給人一種祥和,溫馨的感覺。走到國際大廈的門口就感覺到一股暖流,玻璃門外寒風刺骨,推門進入溫暖如春。大廈里的圣誕老人不停地向我們招手。圣誕樹那翠綠的樹枝上面掛滿了千盞萬盞五彩繽紛的彩燈。一閃一閃地眨著閃亮的眼睛。
一進大廈,我就直奔2樓,西餐廳里回旋著一首圣誕歌,歌聲悠揚,讓心情舒暢。墻上掛著一張和藹可親的圣誕老人的照片。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叔叔阿姨坐在一張桌子上,大家好像一個大家庭。沒過多長時間,那些美味可口的菜就來了。一見那香噴噴的鴨肉,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等我吃完這些可口以后,貪玩的我和許多小朋友在國際大廈跑來跑去,跑上跑下,一會兒去看那和藹可親的圣誕老人,一會兒去看那些五彩繽紛光芒的圣誕樹。
圣誕節是一個收禮物的好節日。小時候的我總是夢想有一天圣誕老人能到我家,送我美好的圣誕禮物。長大了,我知道小時候那些禮物都是爸爸媽媽送的。今天的圣誕節,我纏著爸爸媽媽給我禮物。媽媽笑著告訴我。
媽媽笑著告訴我:“明天早上你醒來,圣誕老人的了禮物就回送到。”雖然我知道禮物是爸爸媽媽送的,但是晚上,我仍然拿了一雙襪子放在床頭上。早上醒來,我發現襪子里塞著一張35元的書卡,我太高興了,在床上跳著喊到:“圣誕老人萬歲!”我拿著書卡去上學,去向同學們炫耀炫耀。
圣誕節的來歷和習俗 篇2
圣誕節習俗一、裝扮圣誕樹
這個傳統指的是用彩燈、金箔、花環、飾品、糖果條等裝扮松樹。現如今,圣誕樹也是歡慶節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圣誕節習俗二、點燃圣誕蠟燭
這個傳統指的是人們會在圣誕期間在屋子外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即便在最黑暗的屋子,蠟燭也能帶來光明,寓意希望。早些年代,也就是教徒深受迫 害的時候,他們被禁止布道禱告。因此,教徒們在屋外放一支蠟燭,暗示他們仍在心里默默禱告。
圣誕節習俗三、烘烤圣誕蛋糕
這項英式傳統早在幾個世紀以前就流傳開了,以前人們在平安夜喝梅花粥。隨著時間慢慢推移,人們還會享用果脯、蜂蜜及香料食物等,隨后圣誕蛋糕便代替梅花粥出現了。圣誕蛋糕由雞蛋、黃油、甜點、水果等烘制而成。現如今,圣誕蛋糕已成為圣誕菜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圣誕節習俗四、給親友送禮物
這個傳統源自一個傳說:三位智者在圣誕節給嬰兒耶穌送出了禮物。每年圣誕節,親朋好友尤其是孩子們都會互贈禮物,圣誕老人的故事也源自這個傳統。
圣誕節習俗五、唱圣誕頌歌
這是一個古老的習俗:圣誕期間總是回蕩著一首又一首圣誕傳統歌曲。歌曲給人們帶來歡樂,也增添了節日的氣氛。每年歡度圣誕之際,《第一個圣誕節》、《鈴兒響叮當》、《普世歡騰》等各種圣誕圣歌或頌歌都會奏響旋律。
圣誕節習俗六、制作圣誕馬槽
這也是一個古老的圣誕習俗。人們用小雕像和馬槽營造耶穌誕生的場景。第一個馬槽建在圣法蘭西斯一所教堂外面,意在向孩子們展示耶穌誕生的場景。從那以后這個習俗便一直流傳了下來。
圣誕節習俗七、分發圣誕糖果
這是所有傳統中最有趣的一個。圣誕季人們向鄰居們分發圣誕糖果;圣誕節那天,所有誤會與仇恨統統化解,鄰里之間團結一致共同慶祝耶穌的誕生。這些傳統沿襲已有幾十年,一年比一年熱鬧,盛況可謂有增無減。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傳統習俗的熱情只會越來越高。
圣誕節的來歷和習俗 篇3
圣誕節是基 督教世界的節日。一般認為12月25日作為圣誕節可能開始于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意味著萬物復蘇的開始。可能由于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圣誕節。
后來,因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圣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圣誕節。在歐美許多國家里,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4日平安夜、12月25日圣誕節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
耶穌降生是這樣的;一天,天使加百列奉上帝的差遣,來到瑪利亞家,對她說:“瑪利亞,你不要害怕,你在上帝面前蒙恩了,你將懷孕生子,要給他起名叫耶穌。他將成為無與倫比的人物,被稱為上帝的兒子,繼承大衛的王位,他的王權也是沒有窮盡的。”瑪利亞不解的問:“我雖然和大衛家族的約瑟訂了婚,但他還沒有娶我,我怎么能懷孕生子呢?”天使回答說:“上帝無所不能。你的親戚伊麗莎白已經上了年紀,但是上帝仍然讓她懷了男胎。”瑪利亞于是不再懷疑,她說:“我是上帝的婢女,原聽從上帝的安排。”天使加百列傳達完上帝的旨意,就離開了。
圣誕節的來歷和習俗 篇4
“鈴鐺響,叮叮當,鈴聲響亮!”鈴聲是圣誕節的大聲公,光彩繽紛的圣誕樹是圣誕節的化裝師,生動有趣的卡片是圣誕節的歡樂小郵差,我們小朋友最期待的就是收到圣誕老公公的神秘禮物,我想要的禮物第一樣是可以放松心情的天使音樂箱,第二樣是可以拍下美好的回憶的拍立得。
天使音樂箱子可以讓我心情好的飛向芬蘭去找圣誕老公公,當我心情快要發狂的時候,我就需要聽音樂,看著音樂箱上面的小天使能讓我卸下心防,放下挫折,忘懷難過的事情,開心的迎接圣誕節,平心的向前看。
另外一個禮物是拍立得,我有個特別的嗜好就是喜歡到處去繞繞,但是眼睛所目睹的美好總是稍縱即逝,耳朵所聽到的小小聲音總是聽得不夠仔細,手所觸摸的物品總是有所限制,所以我要一臺立即拍下一瞬間美妙的拍立得,拍立得能記錄下我一生中寶貴的記憶,也可以拍下陪伴我出游的家人,家人的瞬間生動表情,這份開心是很需要珍藏的。
若能收到這兩份珍貴的禮物,我會好好的愛惜這些寶貝,跟沒有看過的其他人分享,讓更多人喜歡我的禮物,我也相信圣誕老人在芬蘭關心著我的生活和心情,這份相信讓我對圣誕節更加的期待!
圣誕節的來歷和習俗 篇5
圣誕節是令人雀躍期待的日子,尤其是小孩子。相信大家對圣誕老公公的事都耳熟能詳吧?從前有一個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最愛幫助貧窮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幫助三個貧窮的少后送他們三袋金子以逃過被賣的不幸。當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給其中一名女子時,他把金子從其中一個窗戶扔進去,恰好掉進景在壁上的一長襪中。于是,將禮物放在圣誕襪子的送禮方法家挨戶地去要糖果喲!
據說平安夜的晚上,圣誕節老公公會駕著馴鹿雪橇滿載著禮物準備送點這一年來表現很好的小朋友,他會悄悄地從煙囪爬進屋內,禮物塞在掛在床頭的襪子里。所以孩子總會把一條條色彩繽紛的襪子掛在床頭,并在襪子旁邊放杯熱牛奶給勞苦功高的圣誕老人解渴,并送份大禮給自己。
隔天一每個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打開禮,想知道自己得到什么獎勵。
到了1822年,一位荷蘭傳教士把這位偉大慈善家的故事傳到美國之后,美國商人更以特殊的行銷手法,每年利用這個節日大張旗鼓地宣傳廣告,大賺一筆,在亞洲的日本及其它各國也群起效尤。因此裝扮圣誕老人來慶祝圣誕節的風俗習慣也就漸漸地流行到世界各國了。
圣誕節的來歷和習俗 篇6
圣誕老爺爺送給了我好多禮物。那天在學校里聽到帥帥、蘇一若和其他小朋友說,他們都收到了圣誕老爺爺送的禮物,帥帥還告訴我,晚上他把一個圣誕襪子放在他的床邊,第二天在圣誕襪子里就有一只他想要的和我一樣的鉛筆盒。回到家里我告訴爸爸,如果有圣誕襪子,圣誕老爺爺就會送禮物給我了,爸爸趕緊去超市買來了圣誕襪子。
晚上,我催媽媽早點睡覺,這樣圣誕老爺爺就可以很早給我送禮物了,我把襪子放在了窗臺上。半夜里我醒來,特地爬起來看,看到窗臺上沒有東西,連圣誕襪子也沒有了,我覺得很失望。早晨,我醒來一看,我收到了一只可愛的小熊,然后我一摸圣誕襪子,好像里面還有東西,我打開一看,原來里面是一盒項鏈糖和一張賀卡,我趕緊打開賀卡看到圣誕老人給我寫了信,信上圣誕老人說,超級愛我。爸爸看到小熊后面還有一樣東西,我一看是一個爸爸媽媽最想要的數碼相框,我想這是圣誕老人送給我們三個人的禮物。
拿到這么多圣誕禮物,我好激動呀!圣誕老爺爺在信里還說,明年要給我更多驚喜!有的小朋友說,圣誕禮物不是圣誕老爺爺送的,是爸爸媽媽買的,但是是都晚上了,爸爸媽媽到那里去買呀?真的是圣誕老爺爺送的。
圣誕節的來歷和習俗 篇7
圣誕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教會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也就是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來慶祝耶穌的降臨,因此也稱為“耶誕節”。所以圣誕節是一個宗教性的節日。
圣經上實際并無記載耶穌誕生日期,圣誕節是后人公定的。在羅馬教徒習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 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恒。”因此人們逐漸相信12月25日是耶穌的降生日。
據說耶穌的母親瑪麗亞因圣靈懷孕,神曾派遣使者在夢中曉諭約瑟要與未婚懷孕的瑪麗亞成親,把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解救出來。與中國皇帝的出生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表達君權神授,一個表達解救眾生。
當圣母瑪麗亞快要臨盆時,羅馬政府下命令要全體人民到伯利恒申報戶籍。當約瑟和瑪麗亞到達伯利恒時天色已晚,兩人未能找到旅館住宿,唯有一個馬棚可以棲身。在這晚,瑪麗亞在馬棚中生下了圣子耶穌。后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圣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自從12月25日被公認為圣誕節后,已成為各教派教徒,甚至廣大非教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圣誕卡、圣誕老人、圣誕襪、圣誕帽、圣誕樹等逐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后來逐漸商業化、政治化,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綜合性節日,是一個集商業性、娛樂性、宗教性的重大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