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是怎么來的
今天小編給各位普及一下西方圣誕節的知識。
“圣誕節”的由來
“圣誕節”是紀念主耶穌基督降生的日子,圣經中沒有記載這個節日,那么,12月25日的圣誕節,到底是從哪來的呢?
據說,第一個圣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圣克里門倡議舉行。而教會史記載的第一個圣誕節,則在公元336年(編按,參)。
由于圣經未明記耶穌生于何時,故各地圣誕節日期各異。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25日為圣誕節。1620xx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恒聚會,進一步予以確定。從此,大多數的基督徒以12月25日為圣誕節。
由于圣經記載耶穌生于夜間,故傳統稱12月24日夜為圣誕夜或平安夜。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萬物復蘇的開始。可能由于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圣誕節。這是教會初期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
后來,大多數教會都接受了12月25日為圣誕節,但又因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無法統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圣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節期之內慶祝圣誕節。
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會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重點是紀念救主耶穌的降生。
“圣誕節”的意義
每一個宗教都有自己的節期,如:猶太教的逾越節、伊斯蘭教的開齋節、佛教的維莎迦節等等。這些節期各有含義。圣誕節的意義,在于紀念基督教所信仰的上帝。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這個世界,這是一個改變人類歷史的事件。耶穌的誕生,被定為公元,成了人類歷史分水嶺——基督誕生之前稱BC(Before Christ),基督誕生之后為AD(Anno Domini,就是“主后的年代”)。借著圣誕節,信徒提升信仰,促進彼此之間的凝聚力,與對世界的影響力。
從《馬太福音》可以看到,在耶穌出生之前有先知的預言(參《太》1﹕22-23;2﹕4-6);耶穌誕生之時有天使歌唱,并出來宣告上帝的救恩,又有牧羊人 的朝拜(參《路》2﹕8-14);耶穌誕生之后,又有西面的預告、博士的朝拜與約翰的見證(參《路》2﹕25-35;《太》2﹕1-1-12;《約》 1﹕29-34)。
耶穌的誕生,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耶穌的誕生:
第一,應驗了先知的預言
早在耶穌出生前 700 年,上帝就借著先知以賽亞預言:“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祂起名叫以馬內利。”“以馬內利”,意思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賽》7﹕14)。
又有先知彌迦,預言耶穌的出生地:“伯利恒、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里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祂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彌》5﹕2)
耶穌的誕生正應驗了先知的預言,也看到了上帝的信實。
第二,顯明上帝的大愛與恩典
耶穌的誕生,更顯明上帝的大愛與恩典。祂道成肉身來到這冰冷、殘酷、自私自利、爾虞我詐的世界,給我們帶來了真正的愛。圣經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1﹕14)
圣誕節的故事,不是虛無縹渺的神話,也不是人編造出來、自我安慰的精神寄托,乃是天地之間最偉大的愛的故事。是天上的上帝對地上人類的愛,是上帝對你、對我的愛——祂主動地從天而降,尋找我們,拯救我們!祂先愛我們,不是因為我們可愛,乃是因為祂就是愛。
祂是愛的本體、愛的源頭,甚至甘心離開了天上榮耀,降臨這慘淡的人世,最后死在羞辱的十架上,將我們從罪惡和死亡中拯救出來。
第三,帶來了救贖與生命
耶穌誕生,給人類帶來了救贖的恩典與永恒的生命。把我們從罪惡權勢、罪惡刑罰和死亡懼怕中,拯救出來。所以,祂名叫耶穌(祂要把自己的子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參《太》1﹕21)。
“‘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祂一切的忍耐,給后來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1﹕15)這就是圣誕的意義。
第四,成就了以馬內利
《馬太福音》1:23:“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祂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
創造天地宇宙的主宰,從永恒來到歷史中,從無限來到有限,從天上降臨地上。祂降世為人,與我們同在;祂不僅是降生在馬槽里,更重要的是,祂降生在你我的生命中、你我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