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參加扶貧的申請書范文(通用3篇)
不參加扶貧的申請書范文 篇1
尊敬的領導:
本人xe,商學院國際商務專業xx級本科生,現任中國人民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副會長。申請參加扶貧支教接力計劃第十屆研究生支教團。
一、成長
或許因為我出生于人月兩團圓的中秋節,從小到大,都是在大家庭的庇護下成長,家中總是充滿溫馨,其樂融融。一路走來,我的求學經歷似乎都很順利,沒有碰到太多的挫折。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形成了豁達、樂觀的性格。
但是我也有過壓力。xx年,在省理科實驗班的選拔中脫穎而出之后,我面對的是從未有過的壓力。雖然就讀于當地最好的初中,但是學習成績并不突出,甚至從未進過全班的前十名。可是省理科實驗班全省僅有6個,總招生人數不足200人,況且安慶一中省理科實驗班的生源又是全省最好的一個,在這里,我需要面對全省最優秀的學生。理科實驗班的辦學宗旨是圍繞各學科競賽展開,初入班級,看到身邊同學們強大的實力,原本就不出色的我開始感到自卑,甚至動了轉班、轉學的念頭,人際關系也跌倒低谷。高一的下學期,新的班主任,給了我很大的發揮空間:校排球賽冠軍,生物競賽入圍……在學習上和班級活動上,我都慢慢的證明了自己。取得一些成績之后,信心也回來了,高二的生物競賽和英語競賽都拿到了全省三等獎。這些在班上其他同學那一疊厚厚的證書面前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我明白這兩份證書的背后,我付出了多少,又收獲了多少!
高考中,我們班的成績又是全省第一。全省前十名,我們占據6席,全班100%達到重點線……這是我們41個人共同努力的成果,直到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為成為首屆安慶一中省理科實驗班的一員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二、誓言
“我愿意成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踐行志愿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建設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美好社會貢獻力量。”這是志愿者的誓詞。
大一時,在那本藍色的志愿服務手冊上,我欣喜的發現了它,并將它牢牢地記在心中。大二,我成了副部長,在師姐的帶領下,面對會旗莊嚴宣誓。從此之后,我都時時告訴自己:我是一名志愿者,“以奉獻揚青春,與社會同進步”是我們的宣言,“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是我們的行為準則。xx年9月,在新老生經驗交流會上,我與其他的志愿者們一起讓這誓言響徹世紀館、響徹校園。
如今,我仍然是志愿者隊伍中的一員,是一名“老”志愿者了。9月17日晚上,已經是副會長的我站在了八百人大教室的舞臺上,帶著近百名剛剛成為副部長的大二志愿者們一起宣讀誓詞。看著那么多稚氣未脫的面孔加入我們的志愿服務隊伍,我的心里多了幾分感動和欣慰。
三、支教
進入人民大學至今,已經從事了三年志愿服務工作。支教、宣講、同伴教育、獻血……校青協的傳統志愿服務項目基本上都參加過。我見過失學孩子滿懷憧憬的眼睛,聽過接受幫助的人們發自內心的感激……我志愿,我快樂,我成長。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我感受來自他人、來自社會各界的愛,這些愛交織成的網托住了我無盡的感動。
這三年的時間里,我的工作在改變,但是不變的是志愿服務的精神。我是一名志愿者,為他人、為社會竭盡所能的貢獻自己的力量;我是一名志愿者,我在不停的收獲,收獲別人給予我的肯定與幫助。用真誠的心,去回想過去的日子,我品嘗到的一種甜且澀的滋味,心中是不能不有所感觸和深思的。
校青協扶貧項目管理部的一項常規活動是“1+1愛心助學”,在這項活動中,研究生支教團的師兄師姐們會將貧困孩子的資料發給我們,然后由扶貧項目管理部的志愿者在校內征集資助人。今年,我們青協會長團的7個人一起資助了一個孩子。收到她寄來的第一封信時,我們的眼眶都紅了。孩子樸實的字句打動了我,更讓我堅定了去支教的決心。
“細心、愛心、關心”是我們女生的共同點;參加過支教類的`志愿服務讓我對孩子們的心理能夠有更多的了解和把握;在家鄉與貧困家庭、留守兒童的接觸,能幫助我適應當地的環境、了解當地的生活。
有優勢,也會有一定的劣勢。女生在農村生活的獨立性較男生會稍差一些;與現在舒適的生活比起來,去支教將有很多生活上的不便,因此我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在支教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來自當地的傳統、來自貧困生的家庭等等,這些都需要我提前做好相應的心理建設。
一個去瑞金支教的師兄在他的日記里這樣寫道:
“來瑞金已經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了,但自己真的已經了解這里的狀況了么?一面是自己高漲的講課熱情,一面是學生們明顯的厭學情緒;一面是鄉下五十年未曾改變的校園,一面是城里現代化的政務中心。‘讀書無用論’充斥校園,對學習沒有基本認識,只想早日打工賺錢,這是難以改變的現狀。對新鮮事物的渴望,對山的那一邊的向往,同樣也是學生們的愿望。貧困的現實難以讓他們抵御外界物欲的誘惑,缺乏尊師重教的文化傳統讓他們難以理解教育的基本意義。”
支教,對我自己來說,只有一年的時間,很快就會過去,但是對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來說,正是因為研究生支教團每年的接力,才讓他們的生活更加精彩。師兄談到的那些問題我們很可能也會碰到,但是我希望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他們,帶給他們知識,如果真的做不到,至少,我想要為他們帶去走出大山的信念!
經本人慎重考慮,決定申請參加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第十屆研究生支教團,從事為期一年的支教扶貧工作,請予以考察。
申請人:
申請日期:
不參加扶貧的申請書范文 篇2
尊敬的商務局:
我是勞務派遣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公司地址在,公司秉著幫助更多人脫貧致富的理念,為出國勞務人員牽線搭橋!了解到現在有出國意向的人員很多,一方面是想走出國門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一方面是國外工資相當高,想讓自己發家致富。但是我也了解到很多人員經濟能力有限,無法承擔出國所需要的費用,這在無形中為想出國者設置了一道門檻,根據政府的有關扶貧政策,來實現他們的出國夢,以下為本項目的申請報告。
一、 勞務派遣有限公司的基本情況
勞務派遣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秉承“誠待四方,信義天下”幫助更多的人脫貧致富的經營理念,與全國眾多商務部指定大型公司國際勞務公司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并成功向境外派遣大量勞務人員。
公司主要從事業務:國際勞務合作、人力資源開發及交流、國內勞務中介派遣等。常年提供就業的崗位有:干洗工、縫紉工、水產加工、食品加工、咸菜腌制、塑料成型、機械加工、農業種植、電焊工、印刷工、電子工、木工、瓦工、水電工、鋼筋工、油漆工、機修工、塔吊工、駕駛員、廚師、超市營業員、漁工以及各種無技術工種等近百個工種。
每個年輕人選擇成功的方式不同,勞務為您搭建成功之路。
真正做到“一人出國,全家致富”的服務標準,公司圓您出國之夢。
二、出國勞務究竟有何優勢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加劇,地球村的概念已經日益普遍。前幾年盛行的“孔雀東南飛”的打工潮流現在早已不僅僅局限于我國的東南沿海發達地區了,近幾年來慢慢興起的出國勞務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出國勞務的興起一方面是全球化進程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全球范圍內資源共享的結果。下面我們就出國勞務的究竟有何種優勢做一個分析,希望能給更多有意選擇出國勞務人員對出國勞務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
第一、出國勞務最大的優勢是工資待遇豐厚,一般可以得到高于國內幾倍甚至十倍的經濟收入。據統計,絕大部分出國勞務打工者都是抱著出國打工致富的心態才出國打工的。國外生活和工作,能更好地開闊視野,真正地領會服務意識的重要性,并在提高專業素質的同時又較大程度地提高個人交際能力、適應能力和自我規劃能力,以最短的時間獲得更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第二、在很多產業領域專業技能及服務理念方面,國內都是處于較落后的狀態,所以走出國門出國勞務到國外工作,深入到國外的工作環境之中,能較快較全面地了解學習到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因為每年都有不少出國勞務者回國之后創業成功的案例。
第三、能出國對于普通人來說是一件不平常的事,在大多數人看來,出國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也算是一種不錯的人生經歷。出國勞務既可以出國見識一番,還可以賺回大錢,這絕對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四、走出國門出國勞務也算一種不錯的人生經歷,很多人希望能到國外走一走看一看,而出國留學、出國旅游這種方式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的,因而出國勞務便成了出國最佳方式之一,既可以出國領略到國外不一樣的風光,還可以到國外參加工作有一份不菲的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選擇出國勞務僅僅看到這些好處是不夠的,理性地看待出國勞務很有必要,正因為出國勞務的種種優勢非常吸引人,所以不少非法出國勞務中介滋生,令很多出國勞務者上當受騙,不僅損失錢財更有甚者還存在著生命危險。所以,我們在此有必要提醒所有出國勞務者,辦理出國勞務請務必選擇正規的出國勞務中介。
三,社會效益1,勞務人員回國后投資創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出國勞務人員回國后走上了創業路,有的辦起了養牛場、養雞場,有的辦起了小超市,有的買農用車搞起了運輸,有的承包了村里的荒山搞起了養殖業。據不完全統計,勞務人員的收入除生活消費外,多數投入到房屋改善、購置農具和交通工具以及建立蔬菜大棚和畜牧養殖業。也有部分勞務人員把境外收入投入到飯店等服務行業,包鄉村小型企業或漁、林、農小型項目,個別勞務人員回國后自己投資辦公司做起了小老板,這些投資方式也帶動了附近居民的就業,更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
2、改變了農村社會關系并形成良好的精神風貌
隨著我省對外勞務合作事業的發展,促使一些農村的勞動力結構和社會關系結構發生了變化。很多勞務人員出國前都把土地租給別人或委托親屬耕種,也有很多家庭中妻子和公婆承擔起了耕作任務,促進了土地的有償轉讓,擴大了土地的集中耕種規模,提高了土地的規模效益。很多農民已經不把土地看得那么重要,家庭的收入中也不單純依靠土地收入,相當多的情況是只把農業收入作為家庭收入的一部分,而把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城市,投向了外地,投向了其它產業。勞務人員出國前和回國后的精神面貌大不一樣,很多陋習出國前認為是無所謂的或時髦的,回國后覺得看不慣了。小的方面,如:隨地吐痰棄物,動不動就發生口角,排隊夾塞,游手好閑,打麻將消磨時間等現象;大的方面,如:社會辦事效率,處事和處人方式等問題,回國后的勞務人員都有了自己新的看法和標準。
3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對外勞務合作不僅讓農民增收,出國勞務人員還將國外先進的生產技能和管理經驗帶了回來,這些人完成原始積累后紛紛回國創業,行業涉及餐飲、食品加工、養殖和運輸等方方面面,成了當地經濟發展的一根頂梁柱。同時,增加耕地轉造林和園地面積,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增加了經濟作物、土特產、旅游等非農業收入。通過以上分析,說明在我地辦理出國勞務人員的扶貧項目是完全可行而又十分必要的。現在勞務輸出已成為農村脫貧支付的一項新興產業。我公司立足為更多的家庭解決就業出路,幫助更多的貧困家庭走出困境,最大限度實現扶貧項目的最終目標。我們會通過項目培訓,
使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農村青年跨出國門闖世界,不僅圓了他們的出國夢,而且更能達到“出國一人,富裕一家,帶動一片”的效益。這樣,不但扶貧效果明顯,而且還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必將有力地推動我地經濟水平和和諧社會的發展進程,希望政府提供政策、技術及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特此申請,希望政府和有關部門批準為謝!
此致
敬禮!
20xx年XX月XX日
不參加扶貧的申請書范文 篇3
尊敬的領導:
您好!我是青海省化隆縣金源藏族鄉多西村的一名在校大學生,金源鄉位于縣城東部,地勢由北向南傾斜,海拔在2350——4100米左右。鄉政府所在地雄哇村,距化隆縣城45公里,山路曲折,交通不便,而我們多西村又距鄉政府甚遠,多西村自然條件惡劣,土地資源貧瘠,山路崎嶇,交通不便,村民收入來源主要是畜牧業,經濟發展水平低,加之由于語言隔閡,村民漢語知識水平低下,與外界交流甚少,村里許多兒童從小沒有受到漢語熏陶,多淪為“放羊娃”。村內兒童的上學問題成了我們村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大難題。
多西村小學是我們村唯一的學校。是由美國扶貧基金會于20xx年授資建造的。我作為我們村少數大學生之一,每年的寒暑假都會到多西小學進行短期支教,所以對情況比較了解。多西村小學的現有教師一名,學生53人,分三個年級(因為受師資條件限制,四、五年級只能到十幾里外的鄉政府學校借讀)。學校由五間房和一片空地構成,學校連一扇像樣的大門都沒有,五間房中兩間用作老師住宿及辦公,其余三間為教室,每間房子面積都很小,兩間教室更為簡陋,每個教室只能放五排課桌,左右放兩組,每張桌子都很舊很破,學生們的凳子不夠用,他們就在凳子中間搭一塊木板,這樣可以多坐幾個學生。由于我們村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很多老師都不愿意到這里教書。即使從縣上分派下來,他們呆不了多久便走了。現在學校里唯一的一名老師是我們村的,但是他只讀到初中就輟學了,自身專業水平低,很多知識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更別說教好學生們了,再者由于老師自家種有很多地,每到農忙時節,總給學生們放假去忙自己的農活,這使學生們的學習頗受影響。多西小學的現狀使很多村民為之擔憂,但因為自身經濟條件有限,他們也無計可施、愛莫能助啊。
今年寒假是我第三次到多西小學支教,和我同行的還有我的大學校友邱秀哲,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假期是要幫助家里人干活的,但他們得知我和邱秀哲要給他們支教補課時,他們都向父母爭取到學校來聽課,家里活寧愿放學后再去干,好在他們的父母都很通情達理,寧愿自己再苦再累點,也不愿讓孩子們失去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當我和邱秀哲得知這些時,非常的感動,我們暗暗發誓,一定要竭盡所能,幫助這群孩子學到點有用的東西。還記得第一天,我教的是二年級的語文課,當我要求他們用漢語簡單的介紹自己時,他們很多人都不會,他們有的是發音不標準,詞不達意,有的甚至只能用藏語來說,我一次一次的糾正,他們也很賣力的改正,即使如此,到最后還是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清楚。面對這種情況,我感到很痛心,這不該是二年級的學生該有的情況啊?我在想短短20天的支教真的能帶給他們一些幫助嗎?很明顯,邱秀哲也遇到和我類似的困惑,但我們并沒有因此而放棄,我和他決定轉變教學方法,我們首先了解每個年級的情況,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教會他們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再者,依據課本內容進行教學,使他們有進一步的提高。很快我們了解到:一年級很多學生不會讀基礎的漢語拼音,更別說拼讀自己的名字;二年級很多學生不會背乘法口訣,讀一首古詩;三年級學生不能流利的讀出一篇課文,更別體能寫出一些小短文,等我們了解完他們的基本情況后,我和邱秀哲都做到了心中有數,隨即確定了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們教孩子們漢語拼音,乘法口訣,教他們背古詩寫小故事,在休息的時候,我們和他們做游戲,還教會了他們英語字母歌。雖然整個教學過程,我們和孩子們都很吃力,但我們試著從成長環境,經濟條件等現實因素去理解這些孩子,跟城里的孩子相比,他們身上有著同樣的聰穎機智,而且多了幾分質樸單純和善良,當城里的孩子們享受著發達便利的物質條件,享受著優越的教育資源的時候,這些孩子只有與泥土和牲畜為伴,忍受著嚴寒緊握住手中的筆。這不僅是我們這個時代,我們國家城鄉教育發展水平的差距,如果這個社會沒有人去關注他們,去幫助他們,那么目前的這種教育滯后現狀只會進一步惡化,差距只會不斷的拉大,直至有一天演變為這個特殊群體不公平的人生。我們每個人,生來就是平等的,這些孩子都應該有正確認識這個世界,選擇和創造自己人生,去追逐自己夢想的機會,而我們這個社會,我們所有有良知和責任感的人們都不應該忽視這些孩子渴望而純潔的眼神。
短短的20天支教活動很快就結束了,臨行時孩子們那句“老師,明年你還會再來嗎?”的話語使我心里久久不能平息,我也是從這片深山中走出來的藏族孩子,我深深地明白一路求學的艱辛和今日考入大學的幸運,我能有機會到條件這么好的地方來學習,而我家鄉的那群孩子呢?他們和我一樣渴望知識,渴望著走出大山考入大學,他們和城里的孩子一樣懷有夢想,一樣是祖國的花朵,當城里的孩子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坐在有暖氣的教室里讀書時,我家鄉的孩子卻還在寒風中趕著山路奔向那三間土屋,其實他們的要求并不高,他們渴望一間能坐得下所有人的教室,一張平整的課桌,一個能教給他們科學規范知識的老師,每每想到這里,我心如刀割,總想著為家鄉的孩子們做點什么。每年假期的支教或許能幫助他們一時的困難。可長久呢?我又能做什么?對于他們需要的教室,課桌、老師我又能做什么?我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集體的力量是無窮大的。現在我能做就是將多西小學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呼吁更多的愛心人士向這群孩子伸出援助之手,特在此向貴基金會提出深切懇請,請求貴基金會領導審查核實情況,并給予資助,解決多西小學面臨的困難,圓家鄉孩子上學的夢想。懇請批準為盼。
此致
敬禮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