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認定家庭申請書示例(通用3篇)
貧困認定家庭申請書示例 篇1
尊敬的領導:
我是__系X班的__。我來自荷澤,家在農村。
我家有年邁的長輩、爸爸媽媽妹妹。由于家庭經濟困難想申請學校的貧困補助。
因為家里有年邁的爺爺奶奶,打針吃藥需要有人在身邊照料。父親務農長期辛苦勞作卻只能維持家里的溫飽問題,父親也曾外出打工不但工資被托欠更是累了一身的傷.母親體弱,又要長期照顧爺爺奶奶,家里的收入來源就只有父親一個人。
旱年糧食又減產,讓家里的生活更是變的捉襟見肘。考入大學五六千的學費讓父親更辛苦。
考慮到家里的實際情況,本想放棄大學,來減輕父親的負擔,但我深知知識改變命運,所以才在父母的期盼和堅持下進入大學,為此父親寧愿背負債務供我完成學業,我深知求學機會來之不易所以我真誠的希望領導給我一次機會,幫我的家庭度過難關,讓我有學上。
我會好好珍惜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回報學校回報社會。
此致
敬禮!
申請人:/shenqing
__年__月__日
貧困認定家庭申請書示例 篇2
尊敬的領導:
您好!
由于我家境貧寒,無力維持上學所需的強大開銷,所以我申請助學金。
我來自一個偏遠的小鄉鎮,父母文化水平有限,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田間勞作。因此,家庭收入微薄,又因為家中有年邁并且體弱多病的奶奶,我和弟弟又同時上學,平時家里沒有什么特別經濟收入,大學期間的高額學費和生活費,使得本來困難的家里更加雪上加霜。父母常年在田間勞作累了很多疾病,長期看病吃藥,是家庭狀況每況愈下。
當父母把省吃檢用的錢把錢寄給我時,他們希望我能過的好。父母只想讓我好好學習,我只能用學習成績來回報他們,每次向家里報告好成績的時候,都可以感受到父母舒心的笑容,還有他們的囑咐,讓我再接再勵!
也許是父母們對與兒女的關愛,他們總是要我們不要太薄對自己,總是把東西留給我們,他們自己說“錢我們倆回努力去掙的,你盡管按你的需要去做你的事情吧!只要你將來能夠有所作為。”每當我聽到這句話,我都回感到陣陣心痛。一種欲擺無奈的心情。我只愿為他們減輕些。這幾千元的助學金對我來說能解決家里很大的困難。
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教育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將來可以對國家和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也是你今后能夠擺脫貧困的基礎保障。所以需要的不僅是豐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具備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個人道德修養。這種深深扎根在心中的觀念使我力爭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學生。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了讓他們付出的能得到一絲兒安慰,我從小到大都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力求做到,讓他們更加對我省心,也力求使自己成為他們的驕傲和安慰。在家里我主動承擔大部分家務,在學校我刻苦努力。我的懂事贏得了鄰里一致好評,我的努力受到了老師的夸獎和同學的進步。
生活的磨練打造了我的懂事,辦事認真負責,學習刻苦努力,生活態度樂觀向上,生活作風,習性優良。大學雖說是一個全新的與社會接軌的舞臺,學習不再是的勝券,它對我們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學習上,生活上,思想上要更加的不斷努力,積極進取,同時不斷反思調整自己。
在生活上,樸素節儉,嚴于律己,寬于待人,尊敬師長,并在平時積極和同學交流溝通、融洽和睦地相處。大學的學習生活,是我人生中一個極為重要的階段,在這期間,我不與同學比吃穿,只比在大學學到了什么、學到了多少,在各個方面都都要獲得巨大的進步,獲得更大的提高。
現如今,國家的政策是大力發展教育事業,這讓我這樣的學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滿懷熱血感謝國家對貧困學生的關心。真誠希望領導給我一次機會,一解我求學之路的燃眉之急。我會努力好好學習,爭取上進!只要自己一有能力,就馬上回饋社會,幫助所有有需要的人。我一定要成為一個能對國家和社會做出特殊和巨大貢獻的人。所以,我鄭重向您申請本次助學金。
此致
敬禮!
申請人:_
__年__月__日
貧困認定家庭申請書示例 篇3
一、農村貧困戶申請書怎么寫
寫明申請人姓名,電話號碼,民族,身份證號碼,籍貫,家庭住址,出生年月日,家庭成員個人信息,申請原因,如因我們夫妻二人年老多病,尤其是我多年半身不遂,癱瘓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致使家庭異常困難,為此,為我們夫妻二人享受國家對我們老弱病殘的照顧,特申請領取低保,結尾寫出申請日期,申請人簽字。下面是一范文,相關內容僅供參考。
農村貧困戶申請書
尊敬的村委會:
申請人:,現年X歲,居民身份證號,系X鄉X村X人,家庭人口X人,其中有勞動能力X人,年收入X元。
特此申請為貧困戶。
申請人:
x年x月x日
二、申請流程
農戶戶主申請(書面)——入戶調查(身份證、戶口本、計劃生育證、低保證、一折通、殘疾證)——村級評議、公示——鄉鎮審核評議、公示——鄉鎮錄入系統——報縣上審批。
三、申請條件
申請貧困戶需要的條件和資格是:
1、持有當地常住農業戶口;
2、因病、因殘、因災導致家庭喪失主要勞動力,難以維持日常基本生活的農村家庭;
3、有勞動能力,但因病、因殘、因災、因自然條件差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困難的農村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