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觀看《師德報告會》有感(4篇)
教師還應有高尚的人格,端莊的儀表,優雅的風度。教師高尚的人格,大度的儀表,優雅的風度具有無窮的感召力,親和力。教師高尚的人格來自教師的道德修養;教師端莊優雅的儀表、風度、氣質來自教師的文化素養。教師只有以協調的人格美、儀表美、風度美,才能以德立教,以身示教,塑造出當代教師的美好形象,造就新一代的師魂。
總之,良好的師德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它是教師敬業樂教的動力,是貫徹教育方針,提高教育效益的保證,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催化劑。因而,它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教育、調節、影響作用。讓我們站在歷史高度,在教育、教學的工作實踐中,用高標準的師德觀念規范自身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養,塑造自身的形象,鑄就新一代的師魂,把中國的教育推向新的輝煌!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確,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奉獻。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的體現。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教師都在用行動詮釋著師德的真正內涵。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我們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養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聽了師德報告會,我被他們身上的人格魅力所感動著。我又讀了陶行知先生的作品,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在《創造宣言》中有段話讓我記憶非常的深刻。教師最大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
除了創造還有點也是尤其重要的——反思。我們應該多換位思考 “如果我是孩子會怎么做?”“如果我是家長怎么想?”,多換位思考,站在家長、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學習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給孩子帶來的影響。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
一、 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內容。
原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認為: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熱愛學生,必須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健康發展,同情學生的痛苦與不幸,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
一位師德高尚的老師,不只是愛少數學生,而是愛每一個學生,愛全體學生,尤其要關心、愛護、幫助家庭有困難、學習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學。
二、 尊重家長,是師德修養的重要體現。
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師,他們在人的一生成長中具有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校與家庭是兩個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著相同的理想觀念,并朝著一個方向行動。在創造人的工作上,兩個雕塑家沒有相對對立的立場是極其重要的。”尊重家長,引導家長了解、參與、監督學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發揮家長的監督教育作用,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家長是一支蘊藏著巨大教育潛力的隊伍,他們中間很多人的素質并不低于教師,教師只有放下架子,經常虛心地聽取家長的批評和建議,才能調動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的積極性,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