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美術老師的心得體會(精選3篇)
社會實踐美術老師的心得體會 篇1
9月21日。今天是到平湖實習的第五天,我有幸被分配到了平湖藝術小學。周三早上馮國健老師騎著他的山地車來接我們去學校,那時候就對這位老師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第一天到學校,馮老師首先帶我們認識了美術組的老師和校長,緊接著參觀了校園。藝術小學不大,可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藝術小學教學樓一面的海報,馮老師說那是學生寫的“藝”字拼接而成。每一位美術老師都配備一個藝術教師以備他們上課所需。
到了辦公室,馮老師帶我們認識了陸佳老師和費晴老師。陸老師帶四年級和一年級;費老師帶五年級和三年級。而馮老師以六年級為主;氐睫k公室馮老師和我們簡單介紹了我們在學校的主要工作分配,在之后幾天聽課過程中,我確實有更深的感悟:
第一天
馮老師教授的對象是六年級學生,第一次聽課的課程內容為《金銀器》。聽完課給我最深的感觸:高年級的學生在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作為教師應該用不同方法使學生更深刻地記住學科要素。
第二天
費老師教授的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費老師的講課讓我感受到對待低年級的學生,老師要盡可能地放下身段,以親切的口吻對待學生。用創新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切。但是三年級和四年級學生處于叛逆的時期,在管理紀律方面,我要好好地向各位老師學習。
第三天
陸佳老師分別上課四年級的課和一年級的課。四年級的學生比較好動,思維活躍。班上總有幾個調皮搗蛋的學生。陸佳老師對待四年級的學生比較嚴肅,上課時候幾率把控的相當牢,但是上一年級課的時候又為我們展現了另外一面:和藹、親切。一年級的小朋友剛進入小學,老師在傳授美術知識同時其實更多地也在教會小朋友為人處事的方法,使她們更好地成長。
前三天聽課過程讓我反思到很多。如何管理學生的紀律這方面是我接下來重點所要學習的,在教授他們知識的同時我也在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美術老師。20xx年11月12號我們為期四個星期的實習工作圓滿結束了,回首實習的這段時間,我們每日與旭日同起,伴著皓月而歸。生活充實而有規律。
社會實踐美術老師的心得體會 篇2
在實習之前,我迷茫過,壓抑過。要成為一個老師,除了知識淵博,說話必會需要一定的魅力。但一直以來,我始終有個無法克服的缺點,在眾人面前說話我常會緊張,或是聲音顫抖,或是說話太快。因此越接近實習,我心里越緊張。
來到實習學校,見到穿著統一校服的學生,特別是第一天就聽到一句很真摯的“老師好”,我的心里已平穩了許多,很自然的,接受了另一個身份。也開始了這不同尋常的四個星期的有著雙重身份的學習生活。
我任教高一的美術。之前在學校的微格教學訓練,在這里變得有點微不足道。以下是我實習工作的一些教學體會:
一、作品鑒賞課體會
可以說鑒賞課是美術教育里面最難以把握的課堂,像水中月,霧里花,你知道她的美,卻難以展現在學生面前。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雖然平時我們發現很輕松,但自己真的實踐后就覺得并非想象中的容易。美術這門學科是一門激勵人興奮的學科,沒有語文學科的'詩詞海洋;沒有數理化學科的試題海洋;也沒有英語學科的語法海洋;更沒有政治學科的理論海洋。美術是具有趣味性的學科,它要通過實踐來掌握知識,它通過想象力和造型力完美地相結合。而對于初到美術海洋的學生們,對于美術方面的知識似懂非懂,如果把太多理論注進他們的腦袋里,他們會對美術產生厭惡和憎恨,如果把美術知識化為游戲和故事,并且還能讓他們親自接觸實物,他們會對美術非常感興趣。所以美術教師要處理這些細節,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應準備好備課準備教具。
在備課階段,我盡量想象優美的語句,或搜索大師的一些幽默的小故事來渲染課堂氣氛,我把課堂盡量設成我的想像中那樣完美。
而到了真正的課堂上,才發現以上準備的這些,需要你的語言藝術,你的真正的感受去感染學生。但我的感覺是,我像是把剛發現的新聞報告給觀眾聽一樣。我放不開,無論是動作,表情或是語調。
我抓住這兩個意見,反思。的確,幾節課,我都上得比較吃力,想盡量帶學生進入那個大師的崇高的藝術境界當中去。卻沒注意到學生的感受。就像前面總結的別忽略了學生。
幾節課下來,我多了點體會和一些思考。
1、課堂就像匹野馬,需要你的點點積累去慢慢馴服。
2、要想去感染學生,你必須要有真實的感受。
3、教好美術,需要一種情感,這種情感包括你對藝術不斷的探索,還有對學生的一份愛心,守護學生的天性并加以引導。
4、把你對學生的愛融入到你對藝術的熱愛。這樣你的教學質量才能不斷上升。
美術教學屬于美育的范疇,但它與智育的聯系。如何增長學生知識,如何發展學生的智力,也成了美術教學的目的之一。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繪畫與藝術設計的基本技能知識,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培養美術人才!
社會實踐美術老師的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7月25日晚,廈門大學外文學院暑期實踐小分隊坐上火車出發前往江西省上饒市進行“我愛我的祖國”主題暑期社會實踐。這次江西之行,我獲益匪淺。
27日我們去葛源鎮參觀。葛源鎮位于橫峰縣北懷玉山余脈磨盤山山區盆地中,因漫山遍野生長野葛,又處溪水源頭而得名。葛源是著名的“紅色省會”,它曾是贛東北革命根據地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它與井岡山、瑞金等革命根據地齊名成為全國六大革命根據地之一,現存眾多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址和獨特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我們參觀了好幾個紅色遺址,閩浙贛省委舊址,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閩浙贛省軍區司令部,紅軍第五分校舊址,紅軍操場。方同志的五大建設讓人佩服,尤其是經濟建設方面先進前衛的舉措令人嘆為觀止。我在方房間內親手摸到了那張很有特色安著輪子的活動床,很激動,感慨方同志不僅政治上經濟上擁有雄韜偉略,在生活方面也思路活躍頗有獨到見解。在參觀過程中我有些遺憾之前對方同志關注了解太少了,很不應該。
28日我們去參觀上饒集中營遺址,在茅家嶺監獄里看到了真正的酷刑刑具原物,單人鐵絲籠,雙人鐵絲籠,老虎凳,活埋工具等等,聽導游講解時我覺得一陣陣毛骨悚然,烈士的英勇和堅忍令我十分佩服感動,這里關過的最高將領是葉挺。革命先烈們的犧牲和貢獻是我們社會得以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革命烈士們永垂不朽,向先烈們致敬!在革命紀念館里的四個展區里我對新四軍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葛源鎮和清水鄉我們和當地政府干部進行面對面交流,聽他們介紹當地近年來各方面的發展情況并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提問和回答互動。其中最受我們關注的是旅游業的發展問題。該地擁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但是還不能給百姓帶來實際經濟效益。還有幾個大學生村官和我們交流,分享了一些在任職以來的感受和對一些當下大眾問題的看法。我們參觀了兩處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其中一處最大的特色是集中豬圈和數百年的珍稀古樹。該村的集體豬圈還是分屬村民私人所有,但是豬舍集中建在一起,不僅利于集中處理豬的排泄物減少環境污染,而且利于建設化糞池對排泄物進行發酵,其產生的沼氣是清潔燃料可用于照明和煮飯,其中的渣還是優質的綠色肥料可用于農作物的.施肥。我看到豬圈周圍種了許多農作物。這是很好的資源循環利用,而且在增加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護了環境。
那些保護良好的百年古樹,其中好些都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我在那片樹林里陶醉了。高大粗壯的老樹圍成一片綠蔭,下面修了好些石凳,是個環境優雅的休閑娛樂場所。因為該村處在山腳下,有潺潺的泉水流淌著,那副小橋流水人家的美景似乎在訴說著村民生活的愜意。另外一處是靈山度假村,坐落在靈山山腰,汽車在水泥山路上蜿蜒盤桓了好久把我們帶到頂上,那景色震撼了我,四周都是矮矮的山連綿起伏,因為下了小雨,在薄薄的煙霧籠罩下,沒有喧囂,一片寧靜安詳,只聽得到嘩嘩的泉水聲,下面是一層一層的梯田,禾苗綠油油的,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綠,簡樸的村落屋厝仿佛是人間仙境,山里人幾乎自給自足,路邊都種著瓜和蔬菜,果樹倒罕見,只有油茶樹多些,據說是提煉食用油的。那時心里想的只有:靈山,好美。
29日我們去了三清山,比靈山更美更大氣。我們是坐纜車上山的,因為天氣緣故,山中云霧繚繞,纜車剛上升不一會兒就感覺我們處在一個開著空調的白色蒸籠里。上了山由導游帶領我們一行人且走且看且聽,不亦樂乎,先是攀登階梯,見識了巨蟒峰巨蟒出山的狀況,還有貓待老鼠,攀上南園區的最高峰禹皇頂,在那海拔1500多的頂峰感受高處不勝寒,又見了三龍出海,觀音送子等等,之后走了16公里的木棧道。這凌空棧道是很的工程,難想象當初是怎樣施工的。這是我第一次出省,第一次坐火車,這對于我而言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沿途景觀和火車上的經歷都滿足了我的好奇心。而重要的是,我能夠有機會和同學們以及學弟學妹們一起,跟著大家一起實踐學習,讓我接觸到一些之前了解和思考比較少的事物,我覺得成長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