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主題活動方案(精選4篇)
春游主題活動方案 篇1
活動意義: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踏青春游的好時節。鶯飛草長、百花齊放,四月的春風吹來了又一個逐夢的花季。我們怎能錯過春天的美景?在工作之余,組織全體員工進行踏青春游,可以讓員工們親近自然、融入自然,從而放松身心,緩解工作生活中的壓力,同時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營造和諧融洽的集體氛圍,增強公司內部凝聚力。
江洋畈生態公園的前身,是西湖淤泥疏浚的堆積場。堆曬了6年,在西湖淤泥里沉睡了數百年的水生、陸生植物種子紛紛發芽,江洋畈變成了以垂柳、濕生植物為主的次生濕地,完整地保留了原生態植被。公園南臨錢塘江,北傍蓮花峰,西連虎跑,東靠玉皇山、八卦田。在這樣的天然氧吧中游覽,不僅能呼吸到清新空氣、觀賞到原生態美景,還能了解西湖的人文歷史。而公園內的“杭幫菜博物館”,更是能讓我們對杭州飲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
參與對象:公司全體員工(自愿報名)
活動時間:4月21日或22日(視天氣情況而定)
活動地點:江洋畈生態公園。
活動內容:
(一)游覽江洋畈生態公園
下午1:00公園門口(虎跑路方向)集合,大體介紹活動內容,說明注意事項。隨后可自由組隊進行觀賞游玩。
(二)開展集體娛樂活動
有興趣的可參觀“杭幫菜博物館”,了解杭州飲食文化。3:00于博物館門口集合,一起品茗、賞景。并開展小游戲。
費用預算(按20人計算):
茶座喝茶每人30_20人=600元
零食:200元
獎品:200元
總計:1000元
附小游戲:
游戲名稱:你畫我猜
游戲規則:按4人一組分組,每隊抽取4個成語(成語紙條由管理部事先準備),成語和隊伍進行編號,按順序進行比賽,一次一個成語,共4輪。一個隊按成語畫圖,其他隊伍按提示猜詞,被猜中次數最多的隊伍勝。畫圖時間為60秒,可4人同時畫圖,最后選出公認的展示猜詞。其他隊伍經討論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交于裁判。
春游主題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借春游活動的契機,讓同學們走向美麗的大自然,開拓學生視野,增長知識,親近自然、感受生活,培養愛家鄉、愛祖國、愛大自然的情感。讓學生在呵護綠色的過程中,教育學生在公共場合做文明守紀的好孩子,進一步樹立學生的安全意識、環保意識。
二、活動時間:20__.4.1
三、活動地點:江濱公園
四、參加人員:全體師生
五、活動的形式:
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參觀、體驗活動。
六、活動過程:
1、4月1日:學生上午8:40集合,班主任和配班教師清點人數,對學生進行活動前的安全教育,8:50出發,步行前往目的地。
2、9:30到達江濱公園,稍作休息。
3、9:40——9:50學生參觀江濱公園,尋找春天。
4、9:50——10:10各班組織文藝表演、做游戲等活動。
5、10:10——10:30午餐。
6、10:30集合、整隊、清點人數、回學校。
7、11:00家長在學校門口接孩子。
七、注意事項:
1、準備物品:紙巾、水、干糧、垃圾袋、筆、本子、(可帶相機)。
2、穿著易于外出的服裝,將所有東西裝進背包,手上不提東西。
3、聽從安排,關心他人,團結友愛。
4、不亂穿馬路,不攀爬樹木,參觀時遠離水邊,不到河邊洗手、玩耍。
5、以培智、聾部為單位參觀,以班級為單位聚餐,不獨自行動,不玩危險游戲,一切活動均聽班主任的指揮。
6、保護環境,不亂扔垃圾,將垃圾放置指定的垃圾桶內。
7、校醫李老師隨帶解暑藥物一同前往。
春游主題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開拓同學們的視野,增長知識,親近自然、感受春天,培養同學們愛家鄉、愛祖國、愛大自然的情感。
2.在活動中,鍛煉同學們的自理能力,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培養同學們團結協作意識 。
3.培養學生互幫互助、文明謙讓、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等良好行為習慣,進一步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二、活動地點:----中心公園。
三、參加人員:六(1)班全體師生
四、時間安排
----年3月27日下午1:30-4:10
五、活動內容:
1.2:00-3:00 水果拼盤制作大比拼。
(1)要求:全班必須參加,自由組隊(六人為一小組),小組共自備4-6種水果(水果必須在家已洗干凈),帶小刀(小刀必帶外套,使用時注意安全),碟子,一次性手套……。
(2)分組情況:(劃線為組長)
-------
(3)設一等獎3名、二等獎 3名、三等獎4名.評委為參加活動的全體教師。
2、3:00-4:00自由活動時間(多項同時進行,學生各選一項)
(1)現場繪畫比賽(自帶鉛筆、白紙和畫板,現場畫出春景的簡單輪廓,回校再修改添色)設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負責老師:----老師
參賽名單:----(共16人)
(2)現場攝影比賽(自帶相機,必須妥善保管)設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負責老師:----老師
參賽名單:----(共21人)
(3)現場放風箏比賽(風箏自備,必須妥善保管)設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負責老師:-----老師
參賽名單:-------(共19人)
3.4:00-4:10活動小結:
(1)各人說說活動的感受與體會。
(2)歌唱〈朋友〉、〈畢業生之離別〉等歌結束活動。
(3)清理活動現場,教育學生愛護大自然,保護環境。
4.周六:以“春天來了”或“快樂的一天”為主題,圍繞春游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想,以作文的形式舉行征文比賽,設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六、活動要求與安全措施:
1、1:20在課室排隊出發,隊伍整齊,上、下車快速有序,不爭搶座位。在車上禁止大聲喧嘩,不能將頭和手伸出窗外。
2、各小組設小組長1人,小組長負責每一次活動清點人數,維持活動紀律。學生行走過程中不許打鬧,不得私自離隊。
3、活動中注意安全,能做到不攀爬樹木,不跨越欄桿,參觀時遠離水邊,不到河邊洗手、玩耍,防止摔傷和落水,集體活動,不與陌生人玩耍,切勿跟隨陌生人離開隊伍,增強自我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4、同學們要服從大局,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團結協作,互相幫助。以小組為單位活動,不獨自行動,不玩危險游戲,一切活動均聽老師、小組長的指揮。
5、攜帶急救用品,以防同學受傷或突發疾病。
6、要注意飲食安全,不要喝生水和食用不衛生的食品等。講究節約,帶適量的物品:水果每人1-2種,小零食每人1至2種,飲料1—2瓶(必有一瓶溫開水),嚴禁帶“生火”的食品、零食去。
7、如上廁所,要向先向負責教師或小組長請假,且有同學陪伴。
8、愛護公園中的一草一木,不隨地亂扔果皮紙屑,每人自帶一個塑料袋,以便裝垃圾。
9、不要帶貴重物品、錢,自帶相機的同學一定在隨身攜帶自我保管好。穿校服、運動鞋,背雙肩包。
10、4:10活動結束后,集中排隊上回原車回校,不得自行離開返家。
乘車時間、車輛及帶隊老師安排
中午1:20分排隊到停車場集中,1:30分出發,下午4:10集中坐車回校,再由家長接送回家,不得自行回家。
車號乘車人員帶隊老師
1六(1)班50人(除籃球隊)
5六(1)班6人(籃球隊6人)
注:與其它班同坐
春游主題活動方案 篇4
活動背景:我們的家鄉是個歷史文化名鎮,在開展"愛家鄉"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收集了有關家鄉的信息、圖片等資料,通過展示、交流,豐富了見識.也引起了出去走走、看看的強烈愿望。正值幼兒園組織春游活動,"到哪兒去春游?""哪兒近?哪兒遠?"也順理成章地成了幼兒新的探究問題。為了引導幼兒的探究操作,給幼兒提供合作、思考、表達、記錄的機會和空間,我設計了這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小棒、紙片、管子等工具在地圖上沿直線進行測量,測量時注意工具的首尾相接。
2.學習合作記錄測量結果,比較不同景點間距離的遠近。
3.產生去春游的愉悅情感。
活動準備:
1.每組一份記錄表,表上的工具和提供的工具一致。(如圖一)
2.每組一張地圖,在幼兒園和六個景點貼上相關標記。(如圖二)
3.長短不同的管子、小棒、紙片,《郊游》音樂。
活動過程:
一、播放《郊游》音樂,引出活動內容
1.幼兒跟著錄音唱歌曲《郊游》。
2.出示東山地圖.指出幼兒園的位置(貼上標記),提問:我們東山是個很美的鄉鎮,你想去哪兒春游呢?
3.根據幼兒回答,貼上有關標記,如雨花勝境、啟園,等等。
二、學習在地圖上測量本幼兒園到各景點的直線距離第一環節,認識測量工具,在分組合作中學習測量方法.并了解記錄方法。
1.教師導語: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幼兒園到這些景點有多遠呢?
2.教師出示測量工具:小棒、紙片、管子,提出測量要求:以幼兒園為起點,先測量同一條路線。
3.幼兒分組測量。教師了解幼兒合作和利用工具測量的具體情況,同時有目的指導幼兒在測量時注意"首尾相接"。
設計提問:你們用了什么工具?怎么測的?用了幾個?根據幼兒回答,耖師在記錄表內記錄相應的符號。
(反思: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幼兒交流測量的結果.清楚地看到記錄方法。雖然三種工具的長度不同.但是同種工具測量的結果應是相同的。若幼兒有異議,就請幼兒演示,集體驗證,從而強調測量時要注意首尾相接。)第二環節。幼兒自由測量幼兒園到各景點的直線距離.并記錄。
1.教師導語:我們用剛才的測量方法,再來測測幼兒園到其他各景點的距離,好嗎?測好一條線路要請一位代表把結果記錄在表格內。
2.幼兒分組測量并記錄。
(反思:這一環節不僅讓幼兒繼續親身經歷操作測量和記錄的過程.而且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習合作和建構自己的知識。教師重點觀察、指導幼兒測量的方法及記錄情況。)
三、交流測量結果.比比從幼兒園到各景點距離的遠近
1.提問:小朋友都測量好了嗎?我們幼兒園到哪兒最遠?到哪兒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師小結,鼓勵幼兒活動后用不同的工具測量距離。
(反思:交流的過程可以幫助幼兒感受到數學活動的樂趣.更好地認識周圍環境。)活動延伸在數學區提供東山不同景點的標記,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選擇工具測量、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