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縣工商局護農工作實施方案
(六)8月份,配合區局統一組織開展對肥料、種子、農藥商品質量監測工作,規范農資市場秩序,確保入市農資商品質量。
(七)9月中旬~10月底,組織開展“紅盾護農保秋種”專項整治行動。集中對種子、肥料、農藥市場進行專項整治,對農資經營戶和集貿市場內農資經營點進行全面檢查,清查農資經營主體資格,取締無照經營。突出查處有效成份含量不足的化肥、明令淘汰的農藥、明令禁止經銷的農藥以及假冒他人產品商標、名稱、包裝、裝潢等行為;重點對復混肥、配方肥和微生物肥料產品進行市場檢查;制止利用廣告或其他手段對產品質量、服務、功效、適用范圍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等侵害農民合法權益的違法違章行為。
(八)11月上旬,各工商所對“2011紅盾護農行動”情況進行全面自查和總結,將總結以書面形式上報縣局。
(九)11月下旬,積極做好準備,迎接區、市局檢查驗收。
五、行動內容
(一)加大對農資經營主體規范監管。嚴把農資經營主體準入關,嚴格依照現行法律法規,認真清理規范農資經營主體資格。對不具備經營資質的,堅決停止其經營活動,并在當地主要媒體上公告;對無照經營的,堅決予以取締。構成非法經營罪或者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等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扎實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要結合實際,緊扣農時,強力推進,做到重點季節集中查、重點環節認真查,重點區域反復查。切實把農資銷售旺季的重點商品作為突破口,帶動相關產品的查處力度;嚴把重點環節,廣泛收集農資信息,鎖定質量目標,實行追本溯源,嚴查制售假劣的窩點;
切實把重點對象作為突破口,對屢查屢犯的單位和個人從嚴、從重查處,直至取消經營資格,吊銷營業執照;切實把重點地帶作為突破口,采取嚴防死堵,多次突擊、反復排查等方式,堅決控制違法經營的源頭。
(三)加強流通環節農資商品質量監測,提高流通環節農資商品質量安全水平。要在區市局的統一部署下,有計劃、分步驟、有重點地組織實施對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等主要農資商品質量的定向監測工作,做到制度健全、流程規范、程序合法、結果客觀。以新聞媒體披露的、農民群眾投訴突出的、進貨渠道不明的、信譽差、屢次監測不合格的農資商品和經營者為重點,及時組織開展不定向監測。要建立和完善農資商品質量檔案;建立和健全監測信息發布制度,及時向社會公布監測結果和發布市場監管預警信息,積極引導農民群眾理性消費;不斷探索不合格農資商品下架、退市制度,加強對不合格農資退市后處理的監管,指導經營者建立退市處理制度和退市處理臺賬,堅決把不合格的農資商品清除出市場。
(四)嚴厲查處“傍名牌”行為,做到打假扶優相結合。要嚴厲查處利用境外虛假登記的企業名稱并以委托加工、授權使用、監制等名義加工生產“傍名牌”產品的行為;嚴厲查處利用對產地、質量、商標虛假表示等手段,冒充進口化肥,欺騙廣大農民的違法行為;要進一步加大農資商品馳名商標的保護力度,嚴厲查處商標侵權假冒行為。要從打假和扶優兩方面入手,加強與農資龍頭企業的合作,充分發揮農資龍頭企業的專業優勢,深入開展“打假扶優”活動,積極探索與農資龍頭企業聯合打假的有效途徑,提高優質農資商品的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