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團建文化活動方案(通用3篇)
部門團建文化活動方案 篇1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學生社團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社團組織的活動規模不斷擴大,學生參與面不斷加大,社團活動影響和效果不斷提升,極大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相反,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如:有的社團組織結構松散,會員流動量大,缺乏組織紀律約束,隨意性較大;有的社團缺乏骨干,成員僅憑興趣湊集,無計劃活動;有的社團內部管理較混亂,活動經費管理不嚴密等等問題。面對學生社團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種種現實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積極探索高中學生社團團建創新模式,尋找和培育共青團工作的新陣地,大力拓展和充實團的組織方式和活動方式。
學生社團作為一支新興力量正迅速發展壯大,如何加強學生社團的建設,如何規范對學生社團的管理,成為團建工作的一大課題。如何通過共青團組織,擴大共青團組織的覆蓋面,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在學生社團建設中的核心和指導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進學生社團的一個方向,結合我校學生社團的實際情況,今、明兩年團委將就加強學生社團團建工作模式作一些探索和實踐。
一、建立了全方位、網絡狀學生社團團組織體系。
1、在學校團委設立學生社團團總支,全面負責全校社團的團組織建設。
2、在各學生社團建立團支部,負責本社團的團組織建設。
3、在各社團中按團員人數設立相應團組織。50人以上設立社團團支部,并設若干個團小組。
4、設立校學生社團聯合會,學生會社團部。學生社團聯合會、學生會社團部在團委學生社團團總支的指導下開展工作。
二、建立了合理、靈活的社團團支部管理體系,并引入競爭機制。
1、社團團員管理:首先,社團團員的團費收繳工作由班級團支部負責,社團團支部不負責收繳團費。其次,團員的檔案原則上存檔于班級團支部,在社團團支部只存電子版本。再次,在團員獎懲上,社團共青團員可以通過班級團支部,也可以通過社團團支部參加共青團系統和社團系統兩方面的評比表彰。
2、社團團支部管理:每年根據社團團支部活動考核及活動計劃完成情況,對社團團支部展開全面評比,進行社團評定,評出優秀社團團支部,以評促建。
3、社團團支部考核,進行“四個一”量化指標,以定期檢查社團團支部建設成效。“四個一”量化指標為:
①每學期每個社團至少組織每名團員參加一次大型主題教育活動。
②每學期每個社團至少組織每名團員參加一次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③每個月每個社團至少組織每名團員參加一次主題團日活動或過一次組織生活。
④每個月每個社團至少組織每名團員上交一篇思想心得。
三、建立了職權明晰、權責合理的社團內部分工體系。
分清社團團組織與社團理事會之間的工作職責,把握好社團發展的內容與方向。
1、社團共青團組織:負責社團的思想建設、人事管理、團務管理、活動審批和財務監督工作;主要是負責第二課堂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推進。
2、社團理事會:負責社團的機構運行、行政管理以及外聯等工作。
四、建立起了公平、競爭、規范的激勵、保障體系。
1、將學生社團團支部納入到學校團委管理體系,全面參與學校的正式評優表彰,參與優秀團支部、優秀團干、“優秀團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各項獎勵評選,從而確保社團建團的組織穩定,發揮陣地作用。
2、將學生社團納入到團的基層組織的管理體系,使社團始終處于團組織的引導之中,成為團組織發揮職能的重要載體。
3、將學生社團納入到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確保社團工作內容更為充實。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人,學生社團建設是大勢所趨,對學生來說是民心所向,這使我們充分認識到,大力推進高中學生社團建團工作,是新時期加強團組織建設的最富有生命力的生長點,是推進二課堂素質教育最有效的著力點,是校園文化陣地建設的最終落腳點。我們將在加強社團建團工作領域內加強探索,為學校共青團的發展不斷注入活力,為推進素質教育,為廣大同學的成長成才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部門團建文化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背景:
20__年,我們已經步入了大一第二學期的行列。大一,是最為基礎的一年,此時,在這個萬物伊始,生機勃勃的季節,我們的每一位同學都希望郊外踏青,并且能夠放松心情,于是我們北大資源學院商學院10工企—人力資源專業的全體同學,特此準備在這個欣欣向榮的季節組織外出活動。所以,經討論,10工企人力班決定在春意盎然,草長鳶飛的四月,開展一次以“走出校園,親近自然,勿忘國恥,興我中華”為主題的外出參觀圓明園的活動。旨在激發同學們的愛國情懷,促進同學們之間的交流,提升班級凝聚力。
二、活動宗旨與目的:
宗旨:
1、讓大家銘記歷史,不忘國恥,有正確的榮辱觀。
2、讓大家體會到班集體的凝聚力,感受到班級的團結。
3、讓每一位班級成員都貢獻力量。
4、鍛煉部分同學組織策劃能力。
5、向大家宣傳我們的精神風貌。
目的:通過本次參觀圓明園的活動,在領略優美景色,放飛心情的同時,激發同學們的愛國熱情,促進本班同學的交流,營造和諧融洽的集體氛圍,豐富同學們的校園生活,陶冶情操。在具有教育價值的地方,進行對自己前途問題和班級班風建設的討論,提升班級凝聚力,增強集體榮譽感,并充分思考自己的`前途3做出明智的選擇,增強同學們的集體意識,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改善人際關系,融洽的與群體合作。
三、活動主題:
“走出校園,走進自然,銘記國恥,興我中華”外出參觀圓明園活動
四、活動對象:
商學院企人力資源班全體同學(共88人)
五、活動時間安排
1、集合時間:09:00—09:20
2、出發時間:09:20
3、到達時間:10:40
4、活動時間:10:40—16:50
5、返校時間:17:10
6、到校時間:18:30
六、活動地點:
1、集合地點:學校1號樓大廳與圓明園南門
2、活動地點:圓明園
七、人員安排(具體名單附后)
1、活動負責人:班主任、班長、團支書、副班長、組織委員(負責整個活動的調度及安排)
2、路程負責人:(負責活動場地與活動路線的規劃)
3、活動宣傳人員:(負責活動的宣傳及拍照、攝影、留念、發表新聞)
4、活動秩序維持:(負責整個活動中所有同學的安全)
5、活動負責人將在20__年4月24日前先選定地址和時間,并有通知負責人通知到每一位成員)
八、經費預算:
門票700元車費180元共計880元
九、活動流程:
1、召開班級會議,商定參觀圓明園事宜。
2、明確分工,確定各成員工作及責任。
3、組織大家集合、清點人數,坐車到達目的地。
4、開展關于個人發展與班級建設的討論。
5、分組收集有關“班風建設”的問題及建議。
6、集體合影
7、自由活動,拍照留念。
8、活動結束。
9、組織同學們返校。
十、活動主義事項:
1、各位同學務必保管好個人物品,注意人身及財務安全。
2、活動負責人及小組長必須擔負起班級責任,要密切關注各位同學的去向,及時提醒。
3、在園區內,不能亂丟垃圾,隨時都應該注意我們大學生的形象。
4、每位成員必須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大膽發言,積極配合每位成員,順利圓滿的完成此次活動。
5、注意活動紀律,聽從負責人的安排。
6、在來回的路上,安全負責人一定要保障好大家的安全。
部門團建文化活動方案 篇3
一、實施背景:
為把“書香校園”活動開展得既突出主題,又形式多樣,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根據學校“讀書教育活動”安排,特在1—3年級舉行講故事比賽,4—6年級舉行演講比賽,此次活動的開展是對學生讀書活動的拓展和檢測。
二、活動主題:
三、比賽時間和地點:
時間:初賽:20__年12月5日——12月9日(第十五周)。
決賽:20__年12月21日——12月23日(第十七周)。
地點:1—4年級在一小階梯教室,5—6年級在三小多媒體教室。
四、預期目標:
通過本次活動,推廣普通話,進一步繼承民族優秀文化,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五、參加對象和方式:
第一階段為初賽:班主任老師組織各班學生在班級內部進行比賽,每位同學都有參賽機會,各班選拔出1名優秀者參加學校比賽。
第二階段為決賽:以班級為參賽單位參加學校比賽。
六、比賽要求:
1、故事內容健康、高雅,格調清新、明朗,充分體現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故事取材要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主要以中外名著、童話故事或自己親身經歷的童年趣事為內容,可以嘗試有創意的表演形式。
2、演講稿要求主題鮮明,內容充實具體、條理清晰,邏輯較嚴密,結構較精巧,富有啟發性,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演講稿必須由自己組織撰寫,禁止從網絡上全盤抄襲。
3、參賽選手服裝與外表要樸素、大方、端莊。
4、參賽選手必須在4分鐘內脫稿獨立完成,普通話標準,表情豐富。
5、決賽時按年級的順序輪流進行,抽簽決定同年級各班出場順序。
七、評分規則與標準:
1、評分方法:比賽采取100分制,評委現場打分,按照去掉一個分和一個最低分后,以平均分作為最后得分。
2、評分標準:
故事內容40%、普通話20%、表情儀態20%、語言流暢10%、出入場10%。
演講內容40%、普通話20%、表情儀態20%、語言表達10%、出入場10%。
八、獎勵辦法:
略
九、組織分工:
活動設計、會場組織、攝影、成績統計、頒發獎狀:教導處
評委:校長室、教導處、部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