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方案(精選3篇)
2024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方案 篇1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服務未成年人為根本宗旨,綜合運用多種形式,集中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全社會關心愛護未成年人的責任意識,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一、活動目的通過開展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在全社會營造關注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幫助青少年掌握與自己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增強青少年自護意識和防范能力,使青少年養成學法、知法、守法的良好習慣,達到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目的,將青少年教育成為維護社會穩定的積極力量。使廣大師生明辨是非,崇禮守法,使法律內化為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基本行為準則,提高全體師生思想道德素質。
二、活動主題: 關愛未來·共促和諧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20日——20xx年6月20日
四、活動形式
組織開展八個一活動:學校開設一場法制報告會、 班級出一期法制教育專欄板報(校、班)、召開一次班隊法律故事會、人人動手完成一張手抄報、學校舉行一次法制教育升旗儀式、召開一次教職工大會、致學生家長一封信、一次家長孩子齊學法活動。
五、活動內容
重點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對學生進行法律啟蒙和法律常識教育,培養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分辨是非能力,養成遵紀守法習慣。
六、建立幫扶機制。全校每位教師結對幫扶一名留守、貧困、學困學生。
七、組織領導
為確保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有序推進,切實加強活動的組織領導,決定成立法制宣傳教育月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徐之勇
副組長:許珊珊 張桂花
成 員:各年級《品德與社會》、《品德與生活》教師、各班主任、 《安全與健康》教師
七、活動步驟
1、營造濃厚宣傳氛圍。學校要利用校園廣播、板報、升旗儀式、班隊會等宣傳教育陣地,設立法律宣傳櫥窗、開辟法制宣傳欄、張帖法制掛圖、懸掛橫幅標語、加強學校法治文化建設,通過深入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法制教育宣傳月”活動,在校園中營造學法、用法的濃厚氛圍,對教師、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發揮學校法治文化建設在法制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各中小學要大張旗鼓地開展宣傳活動,具體要求:各校張貼一條橫幅、十幅標語,辦好一期法制教育宣傳專欄,各班辦好一期法制教育黑板報、開好一次法制主題班會、組織好一次法制實踐活動。
2、全面開設法制教育課,抓好學生課堂法制教育。堅持發揮學校課堂在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基礎性和主渠道作用,建立全面系統的學校法制教育課程體系,使法制教育成為學校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要制定法制教育計劃,明確課時安排,根據《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實施綱要》及有關要求,把法制教育納入課程范圍,積極開設《法制教育》地方課程,選用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學習指導書目中的法制教材,做到有教師、有教材、有教案、有記錄。要充實教學力量,切實做到教材、課程、師資配備,充分發揮《品德與生活》及《品德與社會》課在法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在相關學科教學過程中根據青少年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滲透法制教育內容,把傳授知識和法紀教育融為一體,不斷提高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024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方案 篇2
題目:
關愛生命、文明出行
教學目的:
提高安全意識,愿意自覺去學習《道路交通法》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的合作交流意識;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關條文,知道每一個公民都要自覺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預防。
教學重點:
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交通法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景
觀看動畫視頻,思考“大腦瓜”什么地方做的不對,有什么危害?教師小結。
二、學生活動
展開小組討論: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不良行為可能會造成交通事故或發生危險呢?
(不走人行橫道、在馬路上玩耍打鬧、不按燈行走、翻越護欄等)學生匯報,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對于表演好的組進行鼓勵。教師小結。
三、教師講解:
(1)不良的行為習慣不但會影響交通秩序,更有可能發生人身傷亡事故,因此一定要樹立安全意識,遵守交通規則。
觀看事故視頻。
(2)血的事實告訴我們,一時的疏忽可能會造成終身的遺憾,關愛生命、平安出行、從我做起、從小做起,親愛的同學們:為使同學們進一步的熟悉和掌握相應的交通安全法律常識,增強交通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維護道路交通秩序,確保道路交通安全,下面我來告訴大家應該如何去做。
(3)怎樣走路:
1、在道路劃有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道路上,行人應當在人行道內走,在沒有劃分上述車道的道路上,行人要靠道路的右側通行。
2、在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班馬線等交通設施的路口時,要按信號指示走人行橫道線。
3、在通過沒有交通設施路口時,要注意過往車輛,在確定安全后方可通過。
4、不許在公路上、街路上和機動車道上坐臥、停留、打鬧、來回奔跑、相互追逐,隨意突然橫穿公路。
5、不許追車、扒車、攔車、向車上拋物。
6、不許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任何滑行工具。
7、不許跨越、倚座道路隔離設施,或在有隔離設施的路段上逆向行駛。
8、學齡兒童應當由監護人或者對其負有管理、保護職責的人帶領方可在道路上通行。
(4)怎樣乘車:
1、乘座公共汽車或者長途汽車時,要在站臺或者指定地點依次侯車,待車停穩后,依次上下。
2、不得在機動車道上攔乘機動車。
3、不得在機動車道上,從機動車的左側上下車。
4、乘座公共汽車和客運車輛時,不得將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出車外。
5、乘座摩托車時,必須戴頭盔。
6、不準跳車,乘貨運車輛時,不準站立,不準坐在車廂欄板上。
7、上下車時,不要擁擠,要排隊按先后順序上下車。
8、不要乘座家用車,拖拉機,報廢車,超員車上下學。
四、深入提高
1.除了步行外,有的同學可能還會騎車,前幾天學校統計了騎車上學的學生,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規定: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因為道路上車輛行人很多,年紀小的同學很難駕馭,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因此我們必須嚴格遵守此項規定,否則不但危險,你的行為也已經觸犯了國家的法律。
2.對于家里有私家車的同學,老師要問你們一個問題,平時你都坐在哪個座位呀?
(學生回答。)
那你們知道交通安全法對少年兒童乘坐私家車有哪些規定嗎?
對于不滿十二周歲的少年兒童是不能坐在副駕駛位置的,讓兒童坐在副駕駛座位上,不僅對兒童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也會妨礙機動車駕
駛人開車。因為相對于成人來說,小孩的上身比較短,氣囊崩開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頭頂,非但保護不了孩子,反而會造成傷害。此外,氣囊瞬間張開的爆發力很強,像是一記迎面擊來的猛烈重拳,大人如果直接挨上都會受不了,更何況孩子。所以,12歲以下的兒童必須坐在后排。
此外,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絕對禁止將兒童隨意放在車座位上,因為在急剎車或轉彎時,家長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會和寶寶一樣撞向前面或兩側;
(2)絕對禁止家長抱著兒童乘車;
(3)避免把兒童長時間留在車內,你會因車內悶熱而導致脫水或窒息死亡;好奇的同學,也有可能觸動汽車的一些開關而導致危險;
(4)不要讓兒童綁成人安全帶,它是為成人設計的,并不適合你的體形。如果安全帶綁得太緊,可能在車禍發生時會引發對你的頸部勒傷或對腰部的擠壓傷;如果綁得太松,則起不到任何防護作用。
(5)兒童乘車時不要吃東西或飲水:道理很簡單,汽車的顛簸會導致食物進入氣管,極其危險。
(6)不要讓孩子把身體探出車外:第一,在錯車或超車時將你的身體任何部位探出車外都是非常危險的,也是交通法規嚴格禁止的;第二,有些汽車的電動車窗會有自動關閉功能,此時將身體、尤其是頭探出車外,都會因車窗關閉而引發意外;第三,車外汽車的尾氣,也對你的健康不利
2024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方案 篇3
為進一步強化學校防溺水教育管理,有效防范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切實增強小學生的安全意識,最大限度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確保我校學生的生命安全,現制定我校預防學生溺水工作方案:
一、成立領導小組
成立以校長黃育軍為組長的防溺水安全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各種預防學生溺水的安全防范制度,實行各負其責的防范工作機制,與社會和家長共同監督和管理學生的下河游泳行為。
二、主要活動:
1、積極營造“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氛圍,通過櫥窗、廣播站等宣傳活動,宣傳溺水的危害性,使學生牢固樹立憂患意識。
2、5月4日集中開展一次以“預防溺水,珍愛生命”為主題的宣誓活動,對全校師生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嚴格教育學生在無監護人管帶時不得私自下水游泳。
3、5月4日組織學生觀看一部游泳安全教育專題片,對學生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
5、召開一次家長會,增強家長安全意識和監護責任意識。下發《至全國中小學生家長一封信》,對家長和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與家長簽訂學生午休安全協議書。要求學生家長(監護人)嚴格監管、看護孩子,把溺水防范教育抓緊抓實,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
6、5月4日開展“預防溺水,珍愛生命”簽名活動,提高學生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