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道德講堂活動實施方案(精選3篇)
社區道德講堂活動實施方案 篇1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X中全會精神,大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進一步鞏固公民道德建設的成果,不斷提升城鄉文明程度和市民思想道德素質,按照中央、省、市文明委的工作部署和全國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體系的要求,區文明委決定在全區開展“道德講堂”建設工作。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X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總要求,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大力推進思想道德建設,通過建設“道德講堂”普及道德理念、講述道德故事、弘揚道德精神、展示道德力量,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以先進道德理念來鞏固全區人民共同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成果,為黨的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二、工作任務
“道德講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四德”為主線。社會公德建設主要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和遵紀守法等,以“禮儀”為核心;職業道德建設主要包括:誠實守信、愛崗敬業、辦事公道、熱心服務、奉獻社會等,以“誠信”為核心;家庭美德建設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長輩、關愛孩子、鄰里團結、勤儉持家等,以“和睦”為核心;個人品德建設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寬容、明禮守信、熱情誠懇、自強自立等,以“友善”為核心。其主要任務是:
1、明確“道德講堂”建設宗旨
“道德講堂”的宗旨是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是通過“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事、身邊的人講自己的事”這種方式,達到“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的目的,引導全區人民見賢思齊,講道德、做好人,實現“知行合一”,涌現一批伍家好兒女,進一步提升各單位的文明形象和伍家崗區城市文明的美譽度。
2、建設“道德講堂”活動陣地
因地制宜,選擇寬敞、明亮的場地建設“道德講堂”陣地,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道德講堂”主題背景,統一宜昌標識,統一道德名言警句,統一在背景上印制雷鋒、孔子像,營造道德講堂氛圍。
3、設計“道德講堂”基本流程
緊緊圍繞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這個核心明確“五個一”的基本流程:一是唱一首歌曲,每一次開講前,組織居民群眾(職工)學唱一首道德主題歌曲;二是看一部短片,圍繞要凸顯的主題,組織群眾(職工)觀看一部道德模范人物或故事主人翁先進事跡的短片;三是講一個故事,講述一個發生在群眾(職工)身邊的,體現民族傳統美德、優秀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的典型事例;四是作一番點評,由群眾(職工)評議身邊好人故事,講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華自身境界;五是誦一段經典,組織群眾(職工)誦讀一段與主題有關的中華傳統經典語錄或征集的公民道德“三字經”,鞏固提升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
4、開展“道德講堂”教育活動
“道德講堂”要貼緊百姓(職工)的道德認同、貼近百姓(職工)的道德實踐、貼牢百姓(職工)的道德需求來設計、開展。采取由志愿者主持、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及宣講員講述的方式開展教育活動。實行“我聽”,組織百姓(職工)聽取身邊的先進事跡宣講;實行“我看”,組織百姓(職工)觀看道德人物事跡短片、情景劇表演等;實行“我講”,組織群眾(職工)自我宣講道德故事,以“自身素養強、道德素質高、文化修養好”為標準,組建單位宣講員、先進模范、身邊群眾三個層面的專兼職結合的社會化宣講員隊伍講述道德故事;實行“我議”,組織群眾開展互動,進行討論和點評;實行“我選”,由群眾推薦選樹身邊好人;實行“我行”,引導群眾在認識、接受先進人物的優秀品質后,群起效仿,轉化為崇德向善的自覺行動。一次道德講堂時長宜為45—60分鐘,每月至少一次。
三、方法步驟
“道德講堂”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是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創新舉措,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主要方法采取先辦試點再逐步推開的方式進行。
1、試點啟動。選擇在大公橋街道力行街社區先行試點,探索社區道德講堂建設的方法,然后在各行業、各文明單位中全面組織推開。
2、培養一批示范點。通過試點先行、培訓指導、積極創建,培養命名一批領導有力、隊伍健全、主題明確、氛圍濃厚、活動豐富、成效突出的道德講堂示范點,推動全區道德講堂建設不斷健康發展。
3、樹立一批“平民典型”。通過“道德講堂”新的公民道德教育方式,引導各行業、各單位深度挖掘身邊的好人和道德模范,選樹群眾身邊可敬、可信、可學、可為的“伍家好兒女”典型, 引導人們見賢思齊,爭做文明人、爭做文明事、積極為爭創文明城做貢獻。
四、工作要求
道德力量是國家安定、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道德講堂”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創新舉措,是中央文明辦測評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內容,區文明委各成員單位要高度重視,扎實推進。
1、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區文明委各成員單位要充分認識建設“道德講堂”的重要意義,要成立專門的組織領導機構,切實加強對“道德講堂”建設的領導,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抓落實的組織架構。要按照總體部署,結合各自實際,制訂建設方案,認真組織實施。
2、要精心組織,扎實推進。各成員單位要廣泛宣傳建設“道德講堂”的現實意義、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為建設“道德講堂”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要結合市民學校、“百姓講壇”、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等載體,按照道德講堂“我聽、我看、我講、我議、我選、我行”為主要模式的要求,精心設計具有自身特色、易于開展的活動載體,吸引干部群眾和居民廣泛參加。
3、要搞好結合,務求實效。各成員單位要從實際出發,著眼各單位中心任務,將“道德講堂”建設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起來,與創先爭優活動結合起來,與加強機關作風建設、與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結合起來,與喜迎結合起來,尋找道德建設與推動工作的結合點、著力點。要依托各類陣地,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崇德尚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
4、要加強考核,強化督促。區文明辦會同效能辦以實地旁聽、調查問卷、查看臺帳等方式,加強對“道德講堂”建設情況的檢查考核,并將有關情況列入各級文明創建評選重點內容。同時建立激勵機制,發現培育一批道德講堂建設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和一批身邊好人和道德模范。
社區道德講堂活動實施方案 篇2
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促使城鄉社區道德建設氛圍更濃厚、實踐更深入、成效更顯著,根據《南通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印發〈關于在全市開展“道德講堂”建設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通文明委〔20xx〕5號)和上級有關部門要求,我們星海社區結合實際情況,現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學習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建立“生產發展、服務完善、管理民主、安定文明、全面小康的和諧社區”為目標,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為載體,深入開展社區“道德講堂”建設,著力提高居民群眾道德素質和社區文明程度。
二、活動目標
依托社區服務網絡優勢,以社區居民群眾為對象,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主要教育內容,實現每個社區都有道德講堂,每個月都開展宣講活動,每個居民群眾都積極參與,促進社區形成誠實守信、孝老愛親、家庭和睦、文明禮讓、融洽和諧的良好風尚。
三、活動形式
為確保社區“道德講堂”取得扎實成效,采取群眾性和靈活性兼具的“聽、看、講、議、選、行”形式,進一步擴大社區講堂的參與度和受眾面。
“聽”——聽取先進事跡。不定期聘請道德模范和專家深入城鄉社區授課,通過道德模范講述親身經歷和專家講解文明禮儀、社會道德、行為品德等方面的知識及規范,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立體地詮釋道德內涵。
“看”——觀看道德故事。以鎮為單位,結合實際,舉辦社區“道德講堂”成果展示活動,采取攝影展示、征文活動等方式,全面展示社區道德建設活動的成效。各社區精選和推薦一批具有影響力、感染力的影片和名著,有計劃地組織社區內居民群眾觀看、閱讀及舉辦有獎征文,在看、讀、思、寫的過程中引發思考,促進道德素養的提升。
“講”——宣講典型事例。選取社區先進典型、模范人物,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講述道德事跡,詮釋道德內涵,豐富社區道德建設的成果。
“議”——評議社會現象。由居民群眾評議身邊好人故事,講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華自身境界。各社區組織上報居民身邊的道德模范小故事、身邊人或平凡人的感人故事,進行整理匯編。
“選”——選樹先進典型。居民群眾選樹一批事跡感人、貼近群眾的平凡道德模范人物,有系統、有步驟地在本社區、本轄區中進行集中宣傳,帶動大家感悟身邊先進人物的可貴精神和寶貴品質。
“行”——轉化自覺行為。組織社區志愿者積極開展為社區老、弱、病、殘等群體服務,讓弱勢群體再次感覺到鄰里的親情,人人爭做道德建設的參與者與先行者。
四、活動要求
一是建立社區組織機構。我們社區成立以社區黨總支書記、社區主任為“兩委”成員為主的專門工作小組,有責任人和聯絡人,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社區社會工作者、黨員干部要帶頭參加社區“道德講堂”建設的各項活動,充分發揮示范表率作用。
二是健全社區宣傳機制。社區建立一定數量的宣講員隊伍,可以邀請社會專家、社區先進人物、業主代表等參與,積極開展道德宣傳。著力建立一支20人左右的社區道德志愿者宣傳隊,充分利用社區宣傳欄、社區網站、社區QQ群等載體,通過張貼宣傳畫報、發放宣傳手冊、建立網絡交流平臺等方式,大力宣講道德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和崇高品質。
三是組織轄區共建活動。利用轄區教育設施和資源作為社區“道德講堂”的拓展平臺,把社區、家庭、樓院作為“道德講堂”的實踐基地,通過主題活動、召開共建座談會等方式,調動轄區單位聯動共建的積極性,使道德教育的覆蓋面不斷擴大。
四是形成督查激勵機制。以實地旁聽、群眾問卷、查看活動臺帳等方式,組織對社區“道德講堂”建設情況進行調研督查。組織開展“文明樓道”、“文明家庭”、“道德之星”等評選活動,把開展社區“道德講堂”活動情況作為“和諧社區”考評項目,對活動開展良好的社區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
社區道德講堂活動實施方案 篇3
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進一步增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導社區居民投身道德實踐活動,不斷提升居民思想道德修養、社會文明程度和文明城市建設水平,結合我社區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基本原則,通過建立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參與性強、覆蓋面廣的“道德講堂”,傳播道德故事,推動道德實踐,匯聚道德力量,形成道德風尚,進一步提高社區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質,著力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文化環境。
二、主題導向
堅持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人教身邊人”這一要求,突出以圍繞“禮儀”、“誠信”、“和睦”、“友善”為主題的“四個圍繞”,廣泛深入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引導人們做一個好公民、好建設者、好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