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題實踐活動的實施方案
三、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
開展“從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題實踐活動,著重實施五項行動。一是“文明在我環境中”。引導師生在街道、公園、廣場、商場、車站等公共場所自覺保持環境衛生,共同美化家園;重點解決隨地吐痰、亂扔雜物、亂貼亂畫、亂抹亂刻、損害公物等問題,培育人人遵守公德的良好風尚。二是“文明在我行進中”。引導師生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做到文明行走、文明乘車、文明駕駛、文明游園;重點解決亂穿馬路、亂闖紅燈、踐踏綠地、擁擠加塞等問題,形成良好的公共文明秩序。三是“文明在我話語中”。倡導師生在人際交往中使用文明用語,正確使用稱呼;重點解決說話粗魯、大聲喧嘩、談吐不雅等問題,營造文明禮貌的濃厚氛圍。四是“文明在我微笑中”。倡導師生把“微笑”滲透到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倡導以“微笑”對待他人;重點解決待人冷漠、孤高自傲、態度蠻橫等問題,構建文明和諧的人際關系。五是“文明在我感恩中”。引導師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孝敬父母,善待他人,互諒互讓;重點解決愛心缺失、自私自利、不盡孝道等不良現象,樹立感恩包容的良好社會風氣。
四、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的工作重點與載體
開展“從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題實踐活動,要充分發揮教育人文優勢和環境優勢,傳播文明知識,增強學校教育對社會的示范性和輻射性。具體要開展以十大活動為載體的主題實踐活動。
一是開展“好習慣養成訓練活動”。以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等為重點,有計劃、有措施、有步驟,扎扎實實抓好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二是組織開展“文明禮儀普及活動”。通過文明禮儀宣講、主題班會、文明禮儀講座、文明禮儀專題板報等形式,組織廣大師生認真學習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和社會禮儀,推動文明禮儀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工作。通過開展“小手拉大手,全家都文明”等活動,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學習文明禮儀知識,提升文明禮儀素養,以校園文明帶家庭文明和社會文明,引導大家樹立科學文明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進步的新型人際關系。
三是開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動”。學生通過開展感恩教育班會、感恩演講、辦感恩手抄報、寫感恩信等形式,教職工通過舉辦“知恩感恩大家談”座談討論、論壇等形式,引導師生學會知恩,學會感恩。
四是開展“從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題征文活動”。圍繞弘揚校園文明、贊美文明行為、展現個人成長等內容,引導廣大師生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細處做起,爭當文明標兵。同時,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五是組織開展“普及道德規范”,“普及法律法規,遵守社會秩序”、“文明行車、文明乘車、文明行路”等道德實踐活動。大力弘揚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
六是開展“‘文明在哪里’歌曲傳唱活動”。組織師生學唱、傳唱“文明在哪里”,促進人們對文明內涵的認知和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養成。
七是開展“志愿者奉獻社會”活動。引導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和學生會的作用,組織學生進社區、廣場、公園、旅游景區等公共場所,進行清潔衛生和告別陋習的宣傳,糾正不文明行為。
八是開展“五愛兩創評”活動。在廣大師生中開展“愛祖國、愛家鄉、愛社會、愛崗位、愛父母”和創評“師德標兵”、“文明少年”活動,引導廣大師生感恩祖國、感恩社會、感恩組織、感恩父母;同時積極開展“普及法律法規,遵守社會秩序”、“文明行車、文明乘車、文明行路”等道德實踐活動,切實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四德工程”建設。
九是開展“走向文明我先行”師德教育活動。認真組織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法律、法規,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水平,提高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實效性。以師德建設為主線,強化教師文明禮儀要求,做文明禮貌的表率,杜絕各種不文明用語和不文明行為,弘揚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敬業愛生的風尚,塑造文明美好的師表形象。評選表彰一批“師德標兵”。
十是通過開展“我們應告別哪些不文明行為”大討論,列出影響教育系統文明程度、師生文明素質的不文明行為,并廣泛開展“征集整治不文明行為金點子”活動。
開展以上十大活動,要做到統籌安排,做好結合文章。要把開展主題實踐活動與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結合起來,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與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結合起來,與加強學生德育工作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質結合起來。
五、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的實施步驟
、六、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的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健全機制。
2、培育典型,示范引導。
3、加強宣傳,營造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