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小幼教師遠程研修實施方案
指導教師:
1.引導班級沙龍研討活動,在班級管理員的配合下組織并指導班級主題研討活動;
2.于12月5日24時前,完成學員自薦作業和教學實踐活動的評分工作;
3.配合班級管理員完成班級培訓總結簡報的編寫和優秀學員的評選推薦工作。
研修結束后,市教育局和中國教師研修網將對在培訓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區縣、班級管理員指導教師(班長)和表現優異的學員進行表揚獎勵。
七、培訓日程安排
培訓時間為xx年7月8日至12月31日,相關安排如下表:
階段
教學教務安排
報名注冊
6月25日 — 7月4日
各旗縣市區按要求組班、報名,項目組生成帳號
分批公布已報名區縣的賬號
預學習
7月5日 - 7日
項目組:引導參訓人員預學習
各區縣、班長:組織各班學員登錄培訓專區
學員:查詢學習賬號登錄培訓專區,進入班級門戶和學習平臺熟悉相關操作
7月8日
開班儀式(管理者培訓)
遠程研修
7月8日-
11月28日
7.8 - 8.29
(第1-8周)
通識第一模塊課程學習
*學員完成在線學習、提交作業、參與班級交流和研討活動。
*班長把握學情,組織參與各項活動,定期發布班級學習簡報。
*項目組將組織學情通報會和專家研討答疑,活動時間另行通知。
8.30 - 9.19
(第9-12周)
通識第二模塊課程學習
9.20 - 10.10
(第13-15周)
學科第一模塊課程學習
10.11 - 10.31
(第16-18周)
學科第二模塊課程學習
11.1 - 11.21
(第19-21周)
學科第三模塊課程學習
*學員“自薦作業”提交于11月21日24時截止
11.22 - 11.28
(第22周)
學員完成并提交教學實踐作業
*28日24時關閉學習統計系統
考核總結
11月29日-
12月31日
11.29 - 12.5
班長完成學員自薦作業和教學實踐作業的評分工作,
發布班級總結簡報(12月5日24時截止)
12.6 - 12.12
項目組統計、計算成績、公布考核成績
12.13 - 12.19
各區縣報送優秀學員名單
12.20 - 12.22
核對成績、各類名單
12.23 - 12.31
最終審核并公布培訓成績、各類優秀名單
表彰優秀,進行研修總結
八、評價考核與優秀評選
(一)考核辦法
學員集中研修階段考核分為基本考核和附加分考核兩部分。
基本考核滿分100分,有四項指標,達到60分即為合格。
考核項目
考核標準
權重
課程學習時間
包括觀看課程視頻,在課程頁面自學文本資料的學習時間。
達到48學時(即2160分鐘)此項可得滿分。
30%
課程作業
選做提交至少3篇課程作業,并推薦其中一篇作為“自薦作業”。
20%
互動交流
發帖跟帖、留言討論、主持或參與熱點問題討論,參與專家答疑討論活動。
30%
教學實踐活動
把培訓內容帶到教學實踐中,完成2篇課堂實錄或教學設計、教育敘事、論文、教學案例等體現教學實踐和反思的作業,在學習平臺的“培訓總結”中提交。
20%
附加分考核主要針對培訓期間學員的個人工作室建設、研討活動參與情況、完成教學任務的質量(以推薦至培訓首頁展示為考核標準)等方面,考核結果與基礎考核相加后的綜合考核結果作為評優的重要參考。附加分考核上限為20分。
(二)考核細則
基本考核方面,學員的在線學習時間、完成作業篇數、沙龍發貼數、留言數均由學習平臺自動記錄;指導教師需要進行學員自薦作業的審核批改和教學實踐活動的評分工作;班級管理員需要進行班級研討活動的申請、考勤、活動記錄、專題簡報的編寫等工作。細則如下:
1.學習時間:學員學習時間滿1260分鐘(28學時)計20分,每超過45分鐘加0.5分,達到2160分鐘即可得30分。此項滿分30分。
網上學習時間指在課程頁面觀看視頻課程、文本資料等內容的時間;學習時間將在第二天更新至學習統計中。
2.作業20分:學習期間學員需完成至少3篇作業,計15分;從中選擇1篇最佳作業進行自我推薦,被指導教師評為“審核通過”計2分,被評為“班級優秀”計3分,被評為“班級推薦”計5分。此項共計滿分20分
3.互動交流30分:培訓期間,每個學員至少參加2次答疑活動,計10分;在課程頁面、沙龍話題的留言不少于20條,計5分;發起話題不少于10條,計5分;參加班級組織的在線研討不少于2次,計10分。
4.教學實踐活動20分: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應把培訓內容帶到教學實踐中,在學習平臺的“培訓總結”中完成2篇課堂實錄或教學設計、教育敘事、論文、教學案例,由班級指導教師根據完成情況和作業質量予以評分,每篇滿分10分。此項滿分20分。
附加分考核方面,主要由項目組進行相關數據的統計,由各班班級管理員和指導教師配合項目組進行相關信息的記錄和整理,細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