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通用3篇)
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 篇1
根據《區委、區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萬州委發〔〕1號)和《萬州區生態文明建設重點任務分解表》(萬州委辦〔〕28號)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改善全鎮環境質量,鞏固和深化我鎮生態建設成果,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建生態文明為目標,嚴格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大會有關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以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增長,完善城鄉環境管理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長效機制,真正營造整潔優美、規范有序、和諧文明的城鄉環境。
二、目標要求
通過加強宣傳措施、加大宣傳力度,完善綜合整治基礎設施,健全生態環境建設綜合管理,全面提升生態文明水平,確保到年底全面完成區政府下達的各項指標,全面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六大行動。
三、重點任務
(一)生態空間保護行動
1.今年完成-X年小城鎮總體規劃的編制。劃定禁止、限制、優化、重點和適度開發區域,構建區域功能明確、產業布局科學、高效協調可持續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由村環所負責在X年底完成小城鎮總體規劃的編制。
2.嚴守生態紅線,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切實保護耕地資源,強化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
(二)經濟綠色轉型行動
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加快打造生態休閑旅游基地,重點建設青山紫農業示范園區以及其他鄉村旅游基地。
(三)環境質量改善行動
1.防控秸稈焚燒污染。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嚴格秸稈禁燒,實行分片包干負責制度,將秸稈禁燒落實情況與相關補貼政策和工作考核掛鉤,堅決遏制秸稈露天焚燒造成的大氣環境污染。由村環所和農業服務中心共同督促各村禁止秸稈焚燒。
2.加快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加快污水處理設施配套收集及管網建設和改造,由村環所負責加快完成污水處理廠的管網建設,早日投入使用。
3.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全面開展我鎮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不斷擴大整治范圍,提升整治效果;積極開展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由村環所負責與區環保局聯系,爭取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
4.整治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劃定畜禽禁養區。采用干濕分離糞污綜合利用等辦法,杜絕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染水體。由村環所和農業服務中心共同監督和規范各養殖場。
5.我鎮的進鎮道路由現在的水泥路面改為柏油路面,并對原有路面進行增寬。新增1.5公里夏小路和2公里馬小路的建設,改善人們出行不便的現狀。責任科室由經發辦負責,爭取XX20xx年底完成該項目。
6.對我鎮各村的危舊房進行改造。C級危房以排險加固、局部修復為主,輔以風貌改造、環境改造等形式對集中成片的村莊、院落、農業產業園區、國道、省道等重要交通沿線、整村脫貧示范村進行改造。D級危房以拆除重建為主對其房屋進行改造。X年C、D級危舊房改造由村環所負責完成。
7.垃圾收運統一進行,將分散的垃圾集中進行收運、處置,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鄉村為分點式的集中處理。
8.城鎮的人行道均鋪設透水式地磚,兩邊安裝太陽能電燈、栽培行道樹及放置垃圾桶。
9.完成小周村石地壩高山生態扶貧安置點的建設。X年將完成50戶150人的安置,由扶貧辦統籌安排。
(四)生態生活全民行動
保障飲用水源及食品安全,增加自來水管道的安裝和新增農村集中點飲用水水池的數量。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從嚴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該項行動由村環所和食藥監辦一起進行監督管理。
(五)生態文化傳播行動
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廣播、宣傳車、宣傳站、趕場面對面等形式進行宣傳,讓廣大群眾了解環保的重要性。由文化服務中心負責宣傳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鎮里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整個活動的協調調度和推進落實。各村(居)及有關責任單位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及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切實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具體負責本單位生態建設和環境整治工作。各村把生態建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周密安排部署,明確責任分工和完成時限,抓好工作落實。
(二)深入宣傳發動。充分利用召開廣播、群眾代表會、張貼宣傳標語及出動宣傳車等有效形式,大力營造“環境衛生、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各村要教育引導廣大群眾講究衛生、革除陋習,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行為習慣。
(三)切實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以加強制度建設為主,建立健全專項行動等督查落實制度,細化環境衛生目標考核,促進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建設。
(四)嚴格考核。鎮政府組織力量定期對各單位責任落實情況和整治效果進行督查指導,及時通報有關情況。將生態建設納入全年目標考核,對工作不力的,實行問責追究,限期整改,確保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取得實效。鎮辦公室、督查辦等部門對各村(居)、責任單位進行考核評比,實行責任追究制。
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 篇2
為全面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美麗桂東的決定》(桂發〔〕1號)(以下簡稱《決定》),完成《決定》提出的總體目標和工作任務,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各級各部門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將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要求和工作任務落實到城鄉建設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人口發展等各個方面,促進我縣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
二、加強組織領導
縣委、縣政府成立縣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專門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委宣傳部,負責日常工作。各鄉鎮、各部門要盡快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落實經費,完善機制,保障各項工作有效推進。
三、明確職責分工
為確保《決定》提出的總體目標和工作任務全面實現,我縣按照國家試點文件和全省建設小康社會要求,設置了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見附件1),將生態文明建設5大類20個方面的主要任務細化分解成了108項重點工作,明確了牽頭部門、配合部門和實施時間(見附件2)。其中縣林業局和縣環保局等部門還要負責牽頭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等五大體系的具體構建工作。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確目標任務,認真履行職責,形成工作合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確保各項工作有效推進。
四、制定具體實施規劃和方案
縣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按照《決定》的精神,聘請有關專業機構抓緊完成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編制、論證工作,并盡快組織實施。各鄉鎮、各部門要根據任務分工,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每一項工作任務的詳細實施方案,明確具體項目、采取有效措施,按步驟分年度扎實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五、強化督查考核
各鄉鎮、各牽頭部門要對照總體目標要求,結合工作實際,于每年1月底前向縣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年度計劃和實施方案,提出該年度的工作目標和需實施的具體項目。縣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綜合匯總情況研究制定全縣年度實施方案,經縣領導小組審定后組織實施。要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指標任務納入全縣年度績效考評體系。要建立聯合督查機制,組織對各鄉鎮、各部門工作進展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檢查,及時掌握和通報情況,并將督查情況作為年度績效考核的依據。
六、深化工作效果
各鄉鎮、各部門要認真總結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成效和經驗,客觀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于每年12月底前向縣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全年工作總結。縣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綜合匯總情況對全縣工作進行總結,評估進展和成效,分析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解決建議和下一年工作安排。要運用多種宣傳渠道和形式(其中縣主要新聞媒體要開設專欄),廣泛宣傳和推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重要部署以及典型經驗,引導、調動全社會關心、參與、支持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 篇3
地方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通過提案、議案、討論等形式為建設美麗中國建言,為加強環境保護獻策,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提出了不少具有社會效益性、改革性和影響性的建議。
生態文明建設怎么推進?
開展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產業轉型、綠色發展。在海南省兩會上,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健春表示,海南將積極推進高耗能、高污染、資源型企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嚴格控制環境污染,引導發展生態產業,推進建設一批生態農業基地、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和生態旅游示范區。
面對霧霾應該做些什么?
快速反應,制訂預案,籌謀治本之策,近段時間,我國多地遭遇霧霾襲擊。在地方兩會上,各地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提出各種治理大氣污染的對策。治理霧霾需要應急措施。河北省是此次霧霾天氣影響下的“重災區”。在該省兩會上,大氣污染治理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遭遇霧霾這樣的極端天氣,政府部門有沒有快速反應,有沒有系統的應急措施和體系?”齊秀敏代表提出這樣的疑問。
她認為,河北省政府應制定大氣污染防治應急機制,主要內容包括3點:一是實施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同時考慮實行“區域限批”,對未完成年度總量控制任務的區域和行業,暫停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他相關文件;二是對揚塵污染控制實施精細化管理,提高施工企業的環境準入門檻,將施工企業在1年內未受到環境違法處罰作為在本行政區域從事建筑工程施工的招標條件;三是明確環保、交通等部門在相關領域的具體職責,使相關部門在處理大氣污染事件時能各司其職。
當然,治理霧霾不僅需要應急措施,更需要治本之策。來自唐山的季加宇代表從立法層面建議,應盡快制定河北省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明確政府要對本行政區域大氣環境質量負責,將大氣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在湖北省兩會上,來自建筑設計界的湖北省人大代表徐麗芳認為,除了客觀原因外,霧霾的.產生和人們環境意識淡薄也有很大的關系。她建議,遇到如此天氣,在采取對重點工業污染源定時巡查、人工降雨等措施的同時,還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城市空氣質量達標規劃,進一步完善霧霾應急預案,對城市的空間布局、生態環境保護應有整體規劃,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環境經濟政策怎么完善?
多管齊下,創新機制,形成政策合力,環境經濟政策在環境保護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后,該政策應如何進一步完善?又應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在海南省兩會上,海南省政協委員劉遠生認為,海南可考慮成立區域性碳匯交易中心,創新機制鼓勵海南企業尤其是大型高耗能、高碳放企業參與碳匯交易。海南省政協委員、中國革命委員會海南省委員會常委、省法制辦公室副主任陳馬林建議,海南應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對石油化工企業、危險廢物處置企業、危險化學品企業、鋼鐵生產企業、有色金屬冶煉企業、電鍍企業、機械制造企業、涉重金屬污染重點企業,以及容易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或處于環境敏感區的重污染企業等實行強制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他還建議,把企業參加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作為審核換發排污許可證的重要參考條件,作為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上市環保核查的重要參考內容,作為環保評先創優的重要審查內容,納入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和綠色信貸參考內容。
中國革命委員會海南省委員會的提案建議,建立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基金,在發生重、特大環境污染責任事故,公眾利益受到重大損害,企業無能力支付賠償款項或暫時無法追溯到責任單位的情況下,可以申請使用該基金。
為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海南省政協委員李惠智建議,試行生態稅費制度,探索構建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并完善保障措施,同時加快推進生態補償立法工作,健全生態補償指標考核體系。
環境容量的底線在哪里?
有序開發,加快立法,確保生態安全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同。然而,到底如何才能更好地處理二者的關系?在湖北省兩會上,中國致公黨湖北省委員會提交集體提案,呼吁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提案稱,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該省部分大中城市及周邊地區、農業開發區,地下水污染不斷加重,防治已刻不容緩,建議開展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摸清“家底”。針對地下水污染物來源復雜、有機污染日益突顯、污染總體狀況不清的情況,該省應從重點地區入手,開展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深入分析地下水污染成因和發展趨勢。對于地下水已受到污染的城鎮,生活垃圾填埋場要及時開展頂部防滲、滲濾液引流,并進行地下水修復等工作,有計劃地關閉過渡性簡易或非正規生活垃圾填埋設施。
提案還建議,一方面要定期評估有關工業企業及周邊地下水的環境安全隱患,定期檢查地下水污染區域內重點工業企業的污染治理情況;另一方面要建立工業企業地下水影響分級管理體系,公布污染地下水重點工業企業名單。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湖北省濕地保護與開發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為保護好濕地,中國民主建國會湖北省委員會提出,濕地保護要早日立法。通過立法,該省可以對濕地及資源進行依法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發揮濕地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