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實施方案2篇
為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和全省農村農業工作會議精神,更好的把握市場動態,以加大對菜農的支持力度,切實在引導、扶持、服務、監管等方面做好文章,推動我市由蔬菜大市向強市邁進,我辦決定自~年3月起,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以蔬菜價格監測為主要內容的蔬菜價格監測體系建設。現就具體內容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義
全面開展以蔬菜價格監測體系建設是促進我市蔬菜銷售和蔬菜產業健康發展的一項主要手段,是踐行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級蔬菜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全市各級蔬菜管理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省農村農業工作會議關于加大對農業、農村、農民支持力度的要求,加強蔬菜價格監測體系建設工作,開展對蔬菜市場行情分析,引導農民搞好種植業結構調整,推進市場化蔬菜產業的發展。
二、主要建設內容
全市蔬菜價格監測體系建設主要是通過建立“一個網站、兩級網點、三項制度”來開展,具體內容為:
1、一個網站:市蔬菜辦公室與阜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合作,依托該市場信息中心,建立起“阜陽菜籃子工程信息網”。實現與各個市嘗生產基地的連網。網站的主要任務是收集全市大宗蔬菜、食用菌品種的生產、價格信息等,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分析、預測,并上網發布;收集、介紹全國各重要蔬菜批發市場的市場行情、動態,向全市各個生產基地、批發市場通報,指導全市蔬菜生產與流通;刊登、介紹蔬菜生產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介紹國家、盛市菜籃子工程建設方面的政策;交流經驗,介紹市內外蔬菜產業化建設典型經驗等等。
2、兩級網點:建立縣(市、區)城區市場和生產基地兩級價格監測點。即各縣(市、區)在城市重點批發市嘗農貿市場,重點蔬菜生產基地分別設立監測點,各點確定價格信息員一名,由價格信息員把采集的蔬菜價格和市場的動態分析及時報送各縣(市、區)蔬菜辦,各縣(市、區)蔬菜辦再把收集的信息按時報送市蔬菜辦,市蔬菜辦把各縣(市、區)報上來的價格匯總整理上網發布,全市形成一個蔬菜價格監測網絡。監測點的具體職責是:要保證按照計劃定時、定點、定品種進行價格記錄和分析,并定期上報。以此作為價格測監控的基礎數據,通過整體分析比較,指導我市蔬菜產業的生產與銷售。
3、三項制度:建立信息員制度。即各縣(市、區)按照本方案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計劃,確定監測點并落實到人;通過考核認定一名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責任心強,熱愛這項事業,有一定文寫作能力的人員或鄉鎮基層管理人員作為價格信息員。城區批發市嘗農貿市場由市場主辦者推薦一名符合要求的信息員,重點生產基地一般依托農民產銷協會(或其它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由協會主辦者負責推薦一名符合要求的信息員。條件不成熟的基地暫由鄉鎮工作人員兼職,待成立協會后交協會負責(基地信息員市菜辦每年給予適當的經濟補貼)。制訂價格信息標準和采價工作規范。即針對市場價格和基地生產情況的不同特點,分別對兩級網點的價格信息和生產情況等內容進行標準化處理,形成標準的表格,以便統一進行分析與處理。并對采價流程、時間、地點等工作制訂一套工作規范,以確保信息的可靠性。具體內容待信息員培訓階段另文下發。日常工作實行考核獎懲制度。即由我辦按照各縣(市、區)上報的計劃和工作情況匯報,隨時進行檢查、抽查,及時總結和推廣各縣(市、區)的經驗。年終根據各縣(市、區)工作開展情況給予獎勵和表彰,確保蔬菜價格監測體系建設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實施步驟
蔬菜價格信息監測體系建設分三個階段實施。
1、調查摸底、確定網點階段。時間為~年3月20日-5月20日,共二個月。工作內容為:各地在初步調查的基礎上,與相關單位協商首批網點設置和信息員的選聘問題。市菜辦對網點設置進行考察,確定各地的網點和信息員。同時進行“阜陽菜籃子工程信息網”方案論證和網頁設計。
2、人員培訓、試運行階段。時間為5月20日-11月20日,共6個月。工作內容為:“阜陽菜籃子工程信息網”試運行;市菜辦制訂信息標準和工作運行機制,對首批信息員進行培訓;各地開始試運行。要求各縣(市、區)要每月三次上報蔬菜價格、一次市場分析。形成文材料報市蔬菜辦市場科。
3、總結規范、推廣經驗、擴大網點階段。時間為11月20日-~年1月5日,共一個半月。工作內容為:市菜辦組織對各地首批網點進行考察,在總結成功經驗基礎上,規范首批網點建設并擴大試點,爭取在全市各市場和生產基地推開,同時對首批網點建設工作進行表彰。
四、幾點要求
1、加強領導,精心實施。各縣(市、區)要把蔬菜價格監測體系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抓實,要從規范蔬菜市場秩序、維護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高度來認識,要加強對蔬菜價格監測體系建設的組織領導,認真履行職責、周密部署、細化分工、精心安排,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2、突出重點,強化監測。第一批全市暫設18個監測點(具體設立見附表),本地生產的大綜蔬菜品種暫確定監測9個,其它品種的監測由各縣(市、區)負責(暫無監測條件的要在上市前做出市場分析并上報市蔬菜辦),監測要按照統一部署,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蔬菜價格監測體系建設方案。監測的重點是時令蔬菜特別是消費量、生產量大的主導蔬菜品種。
3、建立健全制度,規范高效運行。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全面落實蔬菜價格信息監測的各項工作制度。要結合當地實際,力求具體、規范,力爭長期有效地開展監測工作。使市場價格監測體系切實發揮為農業增效,為農民增收的作用。
4、爭取部
門配合,各方齊抓共管。各縣(市、區)菜辦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繼續加強與質量技術監督、工商、物價、衛生等部門以及各鄉鎮(辦事處)和相關企業、協會的協調配合,充分發揮有關單位的合力,共同做好蔬菜產銷信息檢測工作。
菜貴傷民、菜賤傷農,20斤芹菜換一個燒餅錢。白菜2分一斤無人買、芹菜每斤1毛、卷心菜每斤0.15元,菜農蹲在地里苦不堪言。
山東河南等地部分蔬菜滯銷白菜2分一斤無人買,山東章丘,已是大蔥最后的收獲時節,而大部分蔥農卻守著地里的大蔥賣不出去,一毛多錢一斤還沒人要,眼看就要爛在地里了;河南中牟的芹菜品相好的芹菜收購價每斤1毛,品相差的每斤只有5分錢,今年每畝芹菜要賠1000多元;沃爾瑪和晨農蔬菜直銷點卷心菜都只賣0.15元/斤;華潤萬家采購的包心菜成本價在0.26元/斤,售價從0.28元/斤降至0.25元/斤。
一、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到山東、河南等主產地采購滯銷蔬菜;鼓勵基地主動到批發市場銷售,免除在勾莊蔬菜批發市場的交易手續費;鼓勵加工企業儲備卷心菜,加工成脫水蔬菜。
二、組織農產品批發市場經銷大戶對接商務預報網、新農村商網;組織滯銷農產品直接進社區微利銷售,市民多吃一點就可以多幫菜農一點。
三、加強蔬菜品種價格、銷量監測,利用市場led大屏幕及時發布購銷、價格信息,拓寬銷售渠道,掌握需求變化情況。
四、重點推進“農超對接”,扶持沃爾瑪、華潤萬家等建立“超市+基地”的直采、直供、直銷渠道。同時在超市設立“賣難”蔬菜銷售專柜。
五、對規模蔬菜種植基地按照滯銷程度進行補助,給予運輸蔬菜優惠政策、蔬菜稅費優惠政策。
六、建設蔬菜保鮮區,保障蔬菜質量,確保人民群眾吃到新鮮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