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節日活動方案格式(精選5篇)
母親節節日活動方案格式 篇1
一、活動目的
學校為把母親節活動作為學校感恩教育的繼續與延伸,并以母親節活動為契機,對學生進行責任意識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二、活動目標
讓學生學會尊敬和關心長輩,懂得知恩、感恩、報恩。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綜合運用能力。
三、活動主題
媽媽,我愛你。
四、活動步驟
1、利用班隊會課和紅領巾廣播對學生進行感恩母親、母親節由來等宣傳教育。
2、各班積極發動學生參與感恩母親的活動。
3、各班根據不同年齡層選擇適合于學生的感恩活動內容,讓學生參與感恩母親活動。
(二)具體實施階段,活動內容參考。
1、幫媽媽洗一次衣服。向媽媽說一句真誠問候或祝福。給媽媽泡一杯茶。為媽媽洗一次腳。陪媽媽散一次步。為媽媽表演一段節目等等。
2、最想說的話送給您。
班主任組織、發動學生在母親節當天把自己平日里最想說但是一直沒有說出口的話寫下來念給身邊的女性長輩聽。
活動要求:各班在廣泛組織全體學生參與的基礎上,精選8份優秀的話送至少先隊,以備在感恩長廊展出,剩下的各班張貼在班級內。
3、為媽媽寫一張表示感謝的感恩卡,把最想對媽媽說的一句話寫在上面。四、五、六年級每班選送x張感恩賀卡。
4、開展“媽媽我愛你”主題征文活動。
5、學唱一首感恩母親的歌曲。
6、收集最感動媽媽的一張照片。
五、總結評比階段
1、評選感恩賀卡,張貼在感恩長廊。
2、評選優秀“媽媽,我愛你”主題征文,張貼在感恩長廊。
3、評選“愛心小天使”,班級推薦,學校表彰。
母親節節日活動方案格式 篇2
為從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凝聚和提升孝母感恩的良好道德風尚,充分發揮我校的優良傳統感恩教育,進一步培養學生勞動觀念,為此,我校開展感恩母親節主題系列活動,F將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動目的:
1、了解母親節的來歷,知道母愛的偉大;懂得珍惜親情,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讓學生懂得每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父母養育之恩、懂得“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做人的起碼修養和道德準則。
2、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健康心態,塑造健全人格,并學會感恩。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端正學生的勞動態度。
3、使學生體會父母的辛苦,學會關心他人,能積極主動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二、活動內容:
1、通過下周一(5月x日)國旗下演講,進行全員發動,宣布我!案卸髂赣H節”活動方案。
2、學校組織開展一次感恩母親節詩歌散文朗誦比賽,各班在班級開展預賽推選選手參加學校比賽。
3、班級開展“四個一”活動。即:召開《感恩父母》的主題班會。通過主題班會,讓學生認識到,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養育之恩,使學生認識到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寫給父母一封信,抒發對父母的感激之情,可以把一些平時不好意思說出口的感謝媽媽的話大膽表達出來;幫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衣、做飯、拖地、洗腳等);開展一次感恩卡制作活動:自制一張送給父母的感恩卡,向父母說一聲謝謝,道一聲辛苦了,送一句祝福語。
三、活動要求:
1、充分重視——各班要以此活動為契機,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強勢開展對學生的感恩教育活動。
2、加強指導——班主任要根據本方案的要求,結合本班的實際,認真做好活動的指導工作,主題班會要指導學生提前進行分工準備。感恩卡在活動后各班推選10張參加學校評比和制作展板。
3、注重實效——各班要在開展此項活動的基礎上,將感恩活動的內涵,進一步延伸,教育引導學生學會主動感謝與關懷他人,學會與同學和睦相處,了解體會父母師長的辛勞,懂得助人以及回饋他人,培養感恩的心,做一個感恩的人。
母親節節日活動方案格式 篇3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活動展現紅星對客戶的人文關懷,樹立企業在客戶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提升項目的美譽度。
2.客戶參與:前期及房交會來電來訪客戶
二、活動主題
“濃情五月天,感恩母親節”
三、活動內容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紅星國際廣場現場售樓部
主題活動一:百人大簽名,感恩母親節
活動形式:
1.在現場售樓部入口放置噴繪背景征集客戶簽名,寫下母親節對媽媽的祝福。
2.凡簽名者可到售樓部內領取康乃馨一束,作為送給媽媽的禮物。
3.百人大簽名拍攝留檔,用于日后宣傳展示,定格20__永恒的母親節。
4.現場發送短信給母親:
內容:1.不管身邊還是天邊,你總是把我掛牽;不管貧窮還是富有,你總是陪我共走;不管年幼還是年長,你總是為我奔忙;不管平淡還是輝煌,你總是待我一樣;不管快樂還是悲傷,你總是伴我身旁。母親節到了,親愛的媽媽,您辛苦了,愿你幸福健康,快樂吉祥!
2.老媽,祝你:一笑憂愁跑,二笑煩惱消,三笑心情好,四笑心不老,五笑興致高,六笑身體好,七笑快樂到,八笑皺紋少,九笑步步高,十笑樂逍遙!
背景墻內容:
向母親致敬,百人大簽名
內文:濃情五月天,感恩母親節,定格20__年永恒的母親節
主題活動二:DIY蛋糕———感恩永不流逝的母愛
DIY蛋糕活動現場放在售樓部內部,由參與者通過親手為母親制作糕點等方式,在母親節這天表達對媽媽的感恩。
活動簡介:由專業的甜點師傅準備好蛋糕雛形,參與者可在蛋糕上DIY自己喜歡的各種圖案,做好后裝進精美的禮盒,用工作人員事先準備好的便簽紙寫下想對媽媽說的話,就可以送給身邊的母親。
數量:50份
活動告知:方式:短信+老客戶電話回訪
四、現場布置
活動布置:在售樓部門口放置噴繪背景墻,方便調動現場觀眾互動性、參與性。背景墻旁放置辦公桌、油性筆,工作人員事先做好暖場,便于觀眾簽名。配置音響、話筒、宣傳單頁、獎品(康乃馨)等。
售樓部前方彩虹門掛條幅,內容:紅星國際廣場恭祝廣大業主母親節快樂
五、活動流程:
5月x日9:20
開始播放舞臺背景音樂,售樓部播放背景音樂,背景音樂建議與母親節相關歌曲《感恩的心》《燭光里的媽媽》《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母親》等
10:00開始
背景音樂持續,邀請現場觀眾簽名
9:30—16:30
全天,來訪客戶自由簽名
10:00-16:30之間,制作DIY蛋糕活動同步進行。
母親節節日活動方案格式 篇4
活動目標
1.會整合信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愿意搜集信息,樂于了解中國的有趣知識。
3.敢于大方清楚地表述有關中國的認知經驗。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5.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我知道的中國”房間圖;教師提前請幼兒搜集有關中國自然風光、古代建筑、中國功夫、國寶動物等資料和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發幼兒的討論,鼓勵幼兒大方交流自己對中國的認知經驗
師:我們的國家叫什么?你是哪國人?一說到“中國”,你最先想到什么?(長城、大熊貓、東北虎、金絲猴、北京、_、天壇、功夫、珠穆朗瑪峰、長江……)
師:這么多有趣的信息你是從哪里搜集來的?(引導幼兒知道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收集信息,為學習服務,并鼓勵幼兒與同伴之間交流、分享信息)
二、請幼兒講講自己認識的中國
師:請你來當“中國娃”,講講你認識的中國吧?鼓勵幼兒利用自己搜集的資料介紹自己認識的中國。也可以分組介紹,以桌為單位,逐一向同伴介紹“我知道的中國”,然后每桌推出一名幼兒來講一講。
三、我們來展示
通過展示,激發幼兒熱愛自己的國家,為自己是可愛的中國人而高興。
師:老師已經準備了一座漂亮的中國式建筑(吸引幼兒關注主題墻飾“我知道的中國”),請小朋友看看這個大殿分幾間?引導幼兒發現共分四間:中國風光、古代建筑、中國功夫、國寶動物。
師:請小朋友看一下,自己的中國知識,應該放進哪個“房間”呢?引導幼兒將信息分類,按照四個房間的類別分開擺放,共同布置出主題墻飾“我知道的中國”。
師:大家把信息已經布置在古代大殿里了,可以隨時向小朋友和客人展示你知道的中國,希望每位小朋友都積極地來當講解員、做導游。
活動延伸
1.繼續鼓勵幼兒帶來與中國相關的圖書、明信片、文字資料、圖片等,特別開辟出“中國書”專區,供幼兒有目的地閱讀。
2.欣賞古代建筑圖片,發現對稱的特征,在美工區學畫古代建筑。
3.有選擇地帶幼兒到歷史博物館參觀,了解簡單的中國歷史,知道新中國的來歷。
4.在家長的幫助下,搜集最代表中國特征的事物,如瓷器、國畫、中國結、剪紙、燈籠、福字……布置“中國展”欣賞區。
2、觀察討論畫有國慶情景的“窗口”,并在空白“窗口”內按照自己的想象畫出歡慶的情景,把各自的“窗口”貼在活動室內的高樓上互相觀賞討論,進一步體驗節日的熱鬧。
節日的夜晚:
區域活動提供焰火影象資料及各種美工材料如火柴、膠水、彩紙等,描述國慶禮花的品種、顏色、燃放過程,交談觀看禮花的感受。用各種材料表現禮花,學習用火柴粘貼禮花和樓房的方法。
國慶問答賽:
大家來組隊小組活動根據活動要求,自由組合成競賽小組,有規則意識和團隊精神。為自己的小組取名收集問答資料,互相學習。制訂比賽規則等。
超級問答賽:
集體活動通過問答賽的形式,以輪換問答的方式進行比賽,問答的問題須與國慶有關,在游戲氛圍中展開。使幼兒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國慶節以及祖國的一些常識。
母親節節日活動方案格式 篇5
一、活動時間
二、活動地點
幼兒園各班教室及空土地。
三、參加人員
全體幼兒及教師。
四、活動準備
1、做好的清明果若干。
2、柳枝若干,小鏟若干,小水桶若干。
五、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認識清明果的外形特征及清明節習俗。
2、通過品嘗知道清明果的味道。
3、讓幼兒了解,插柳是清明節期間的一種習俗,并知道其由來。
4、通過插柳活動,培養幼兒愛勞動的習慣。
5、讓幼兒理解插柳的意義,懂得植樹造林的好處。
六、具體活動流程安排
1、各班開展清明節活動,讓小朋友自帶清明果,在班里進行講述吃清明果這一習俗特征,并介紹清明果的外形及清明節的其他習俗如:掃墓、插柳等。
2、教師口述制作清明果的制作過程,讓他們更深入的知道清明果制作的方法及吃清明果的主要意義所在。
3、教師介紹清明節插柳的習俗。
(1)啟發提問:“清明時節,草青樹綠,人們有一種習俗即折柳枝這是為什么?”
(2)教師:“小朋友們知道嗎,人們為什么要在清明節插柳?”介紹插柳習俗的來歷:晉文公在清明節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墳前祭奠時,發現與介之推同時被燒死的柳樹復活了,晉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頭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晉文公掐帶柳枝。另外還有一種民謠說:“清明不插柳,死了變黃狗!
4、向幼兒講解插柳的意義,激發幼兒動手插柳的興趣。
(1)插柳可以渲染節日的氣氛,增添節日樂趣。
(2)插柳可以綠化周圍的環境,每到柳枝展綠的時候,它便告訴小朋友春天已經來了。
5、組織幼兒在院子周圍進行插柳活動。
(1)要求:四個小朋友一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兩人用小鏟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團結協作,看哪一組插得好又快。
(2)方法:先用小鏟松土,然后澆水,最后插柳枝。
(3)幼兒動手插枝,教師巡回指導。如:松土時可找個松軟的地方,松的土要稍微深一點,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澆水不能澆太多。
(4)柳枝插完后,教師組織幼兒將工具放好,然后小結活動的情況,表揚不怕臟、不怕累的幼兒及團結協作好的小組。
(5)要求幼兒每天給柳枝澆水,輪流看護并保管。
七、活動小結
通過以上這樣實踐活動相信幼兒對清明節有了一定的認識,而同時也讓他們體驗到了活動帶來的樂趣,如果只通過簡簡單單的講解,孩子根本就沒多大的興趣,可是通過實際操作的話,幼兒的興趣以及印象都會加深,更能促進對該活動的意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