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想一想心得體會
筆者所在地一位參加過著名上甘嶺戰役的老共產黨員,年前在本企業舉行的一次離退休人員座談會上,言及眼下的待遇問題時,一連說了三個想一想。他說:盡管我們目前的待遇不算高,但只要想一想國家的困難,想一想企業的難處,想一想那些已經犧牲的先烈,我們就該知足了。老人的話說得懇切坦誠、滿懷深情,連那些原指望他這個“老資格”提提調高待遇要求的人,也頓生敬意。
據悉,這位老黨員15歲參加抗日戰爭,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立過赫赫戰功,不僅受到過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還被授予過國際勛章。可是,就是這樣一位了不起的老英雄,卻從不炫耀自己的功績,而是默默地在企業奉獻,直至離休。
應當說,眾多的這類離退休人員,都是為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過較大貢獻的。對于他們的待遇,不僅應按政策落實,而且在條件好的情況下還應盡可能提高一些。不過,組織和社會關懷是一個方面,自己怎么對待又是另一個方面。上述那位老共產黨員的態度,就體現了對待個人待遇的一種恬淡心境,體現了體諒國家和企業難處的一種寬闊胸懷。這也正是我們每個共產黨員都該有的一種情操和境界。
黨員作為生活中的常人,當然也要講個人利益和待遇,但不宜過多地計較這些、囿于這些,而更應胸懷大局,心系黨和國家的事業,心系廣大群眾的憂樂。譬如上述那位老黨員提出的三個想一想,就值得我們所有共產黨員都好好想一想。
第一個想一想,可讓我們明白國情。我們國家人口多,底子薄,盡管改革開放以來發展快,但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仍有一部分人還比較貧困。正因如此,黨和政府大力實施富民工程,而越是投資興業,就越是困難多的時候,這就需要我們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先以克難奮進為重,這樣才能更好地建設國家。
第二個想一想,可讓我們懂得先要想著企業,想著他人,再考慮自己。目前不少企業正處在改革改制的“陣痛”時期,正需要我們黨員盡好職責和義務,以主人翁姿態多為企業謀發展,多為特困職工解憂難。
第三個想一想,可讓我們意識到如今生活的優越,從而倍加珍惜前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大好和平環境,并利用這大好環境來建設我們美好的未來。
總之,共產黨員所肩負的使命,決定了黨員必須胸懷全局,心系群眾,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終保持應有的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