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編故事六年級(精選5篇)
漁歌子編故事六年級 篇1
我被貶來到了浙江一帶。這里山清水秀,風(fēng)景婀娜,沒有塵世的喧囂,真是自我放松的好地方。想起烏煙瘴氣的官場,相比于這里多了幾分濁氣,少了幾分閑適,進退之間,這一片天地,讓我時不時想縱情放歌。
一天清晨,我乘著小漁舟在挺拔的西塞山邊這一片寧靜的水域里悠閑地釣著魚,風(fēng)平浪靜,船行穩(wěn)處,任期漂流。真是自由自在啊!忽然看見白鷺從山前飛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jié)構(gòu),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以西塞山險峻秀麗的美景為依托,真是美妙絕倫。
桃樹爭先恐后地盛開著,這些艷麗的桃花散發(fā)著濃烈又不失優(yōu)雅的香味,有的淡似雪,有的粉似霞,有的紅似火,讓西塞山的春天生意盎然。于是我打開一小瓶美酒,裝了些桃花的香味進去,我品嘗著“桃花酒”,淺斟一口,真是回味無窮啊!邊品著美酒,邊悠然自得的欣賞著美麗如畫的風(fēng)景,好像所有的煩惱和惆悵都一洗而空。忽見水中幾條大魚在蓮葉下歡快地游動,看得出來這是幾條肥美的鱖魚。魚兒,魚兒呀,看著你們自由自在地游水,我真想躍入這清澈的碧水中與你們一樣無憂無慮、無拘無束地暢游。
此時,天空下起了蒙蒙細(xì)雨,碧綠的湖面上起了一層薄霧猶如仙境一般。我放下手中的酒壺,戴上了青箬笠,穿上了綠蓑衣,拿起竹桿試著當(dāng)回姜太公吧!在這被斜風(fēng)細(xì)雨籠罩的青山綠水中泛舟垂釣,遠離那斗得死去活來的官場,人生應(yīng)當(dāng)如此美好而又清凈。不回了,不回了,讓我陶醉其中吧!我不禁詩興大發(fā),吟詩一首,來與眼前景相應(yīng)和: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漁歌子編故事六年級 篇2
正是江南煙雨紛紛之時,明媚的春光在這里多了一份嫵媚和婉轉(zhuǎn)。秀麗清逸的西塞山獨個站在那兒,深情款款地注視著身下流金映翠的河流。竹柳夾岸,晴嵐倒影。一層云霧輕柔地罩著西塞山,迷迷蒙蒙,更是增添了幾分美麗。張志和酷愛釣魚,自號“煙波釣徒”。見到此美景,不由得釣興大發(fā),便甩出魚鉤,開始興致勃勃地釣魚。
此刻的張志和坐在船中,自是覺得無比愜意。他的心思有一大半轉(zhuǎn)移到周邊美景中去了。三三兩兩的白鷺在水邊悠閑地漫步,突然又齊齊地飛起,繞著西塞山翩翩起舞。河兩旁,綠柳紅桃。桃花開得正盛,一大朵一大朵艷麗地開著,紅得美麗,紅得絕倫。煦風(fēng)吹過,攜走幾片花瓣,卻不慎為流水所奪。風(fēng)兒生氣地拍了幾下水面,就拎出許多小小的浪花。鱖魚扭著肥胖的身軀,不時躍出水面來一探究竟。那蕩舟小憩的張志和,握著魚竿,欣賞著這幅活潑有趣的畫面,不免露出了一抹淺淺的微笑。
此時,天公不做美。密密的春雨下了起來,河面上泛起一圈一圈的漣漪。如煙霧的雨簾中,翠黛青山遠,琉璃碧水平。張志和絲毫沒有受到雨的影響,而是從船中取出淡青色的斗笠戴在頭上,又拿出一件用蒲草編的綠色蓑衣披在身上,大有“一蓑風(fēng)雨任平生”的味道。有了這些雨具,這點小雨用不著回家。張志和坐在小船內(nèi),微微瞇起了眼睛。時而端起酒壺,灌上幾口。“有景還須灑相伴嘛!”張志和這樣想著。經(jīng)過雨的洗禮,西塞山煥然一新,桃花也更嬌艷了。“吾在此享用美景,定然羨煞神仙!”張志和很得意地想著,又飲了幾口酒。此刻面對美景,他突然詩興大發(fā),就面對這青山綠水,朗聲吟出了一首千古名篇: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漁歌子編故事六年級 篇3
暖風(fēng)和煦,梨花染雪,輕盈的柳絮,漫山飛舞,又是一年春來到。
一葉小舟,泛舟于太湖上,漁童一邊搖櫓,一邊放聲歌唱,歌聲在青山環(huán)繞湖面,空靈回蕩,棗色臉龐,展現(xiàn)著無比舒暢的笑靨。船頭一個衣著素雅的女子樵青,烏發(fā)云髻,紅霞飛頰,正嫻熟地處理一條鮮魚,準(zhǔn)備美味的午餐。船內(nèi)身著白衣的男子,秀發(fā)美髯,手執(zhí)畫筆,時而刷眉緊鎖,時而薄唇飛揚,他是張志和。剛愈不惑之年,俊朗的臉上,積聚著不少的滄桑和無奈,這些年,宦海當(dāng)?shù)溃賵鲭U惡諸多不如意,了然于心,之后,---仙逝,愛妻病卒,瞬見,志和深感世事無常,棄家棄官,浪跡天涯,難得做一枚隱居逍遙人。如今,好友顏真卿,任湖州刺史,特來拜謁。
“老爺,顏大人請您明日一起喝酒作詩”。樵青上前遞上邀請函,志和點頭會意,次日欣然前往,出門時,細(xì)雨如絲,微風(fēng)輕拂,輕柔的雨絲,在風(fēng)力的作用下,斜舞輕揚,志和不帶雨傘,不等雨停就準(zhǔn)備出門。“老爺,帶上這個”。志和回頭,只見漁童拿著蓑衣和斗笠,匆匆跑了過來,那青色的斗笠,做工精巧,分外別致,淡淡的竹香,清新怡人。棕邊蓑衣,別具特色,志和帶上斗笠,披上蓑衣,頓覺塵世于己,已無牽連,帶上魚竿,前往湖邊赴約。連綿的西塞山,巍峨秀美,一群白鷺,在山前自由地飛翔,兩岸粉色的桃花,次第開放,芳香四溢。春水初漲,碧波粼粼,鱖魚肥美。志和臨江垂釣,儼然自得,風(fēng)雨如織,滌世醒懷,融于其間,志潔情高,更無心思踏上歸途……
良久,好友至,潑墨抒懷,好不暢快……
漁歌子編故事六年級 篇4
一個春天的早晨,天空下著毛毛細(xì)雨,西塞山籠罩在了雨霧之中。山上粉白色的山桃花開了,雪白的梨花開了,金黃的迎春花開了……小草從土里冒出嫩芽,翠綠色的松柏屹立在山上……它們在雨水的滋潤下就像洗過一般生機勃勃;天空中,三五成群的白鷺自由自在地飛翔著,還不時地引吭高歌,似乎在贊嘆雨中的美景。
山前有一條波光鱗鱗的大河,河岸邊的柳樹冒出了嫩嫩的小芽,柳枝柔軟無比,在風(fēng)中輕柔地飄蕩著,仿佛一位少女正在對鏡梳理著她長長的秀發(fā);桃花有的還是花骨朵,有的含苞欲放,還有的已經(jīng)完全盛開了。一陣微風(fēng)吹過,花瓣落到了河面上,像一葉葉的扁舟。魚兒在水中頑皮地嬉戲著,而鱖魚時隱時現(xiàn),看得出,它們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休養(yǎng)已經(jīng)變得非常肥美了。
這時,大詩人張志和頭戴青色的箬笠,身穿綠色的蓑衣,駕著小舟來到了河中央,拿出魚竿,熟練地拋下漁鉤,然后悠閑地瞇起眼睛,他似乎并不在意魚兒能不能上鉤,而是在欣賞著這如詩如畫般的田園風(fēng)光。
沒過一會兒,風(fēng)大點,雨大了些,而他并不著急回去,因為他有箬笠和蓑衣,還因為這美景太美了,把他吸引住了。突然,魚竿動了一下,張志和見了立馬用力一提,一條肥美的鱖魚就上鉤了,他見了哈哈大笑,不禁吟誦道:“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漁歌子編故事六年級 篇5
春天到了,遠遠望去,西塞上披上了一件薄薄的綠紗衣,粗壯的樹枝吐出了嫩芽。花兒像比美似的中心開放,有黃的迎春花,紅的映山紅、還有各種各樣五顏六色叫不出名的小花。在柔和的春風(fēng),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
一群白鷺悠閑自得的棲息在樹林中,人來人往的聲音驚得白鷺直飛云霄,只,見它們輕盈的飛舞著翅膀,像一只只美麗的精靈。
江邊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開得分外妖嬈。嬌艷的桃花給人愉悅的心情,白色的梨花就像花仙子一般優(yōu)雅,倒映在水中,相互襯映著隨風(fēng)舞動。
清澈的江水中,,只見一群群肥美的鱖魚在水中歡快的游動,時而浮出水面,吐出一串串水泡,時而沉入水底,好像在跟你捉迷藏似的。一陣微風(fēng)吹過,一片片花瓣隨著微風(fēng),飄落在水面上,一群群魚兒歡快,的游到花瓣前,頭頂花瓣,好像在嬉戲。
空中飄起了毛毛細(xì)雨,只見江面飄浮著一艘小舟,上面座著一位,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的漁翁。在忘我的垂釣,他那悠閑自得的,神情仿佛不被任何事情所動,這不正是被西塞山的美景,所陶醉嗎?
原來這位漁翁正是唐代大詩人張志和,他博學(xué)多才,最擅長音樂和繪畫,很受唐肅宗重視。后因他為人耿直被貶為很低的官級。從此,他對官場失去了信心,辭了官職,過起了隱居的生活,在西塞山過起了悠閑自得的漁翁生活。這時他的魚籃滿了魚兒在里面掙扎著,,只見張志和把它們倒入水中,給了它們自由。
此時天色已晚,張志和戀戀不舍的收起了漁具該回家了。